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

bookmark

巡按淮北,這是吳偉業萬萬想不到的,皇上聖旨下了之後,內閣輔臣錢士升和侯詢都專門找到他了,這讓吳偉業明白了其中的緣由,這些年以來,他慢慢沉醉於學問之中,對於那些紛爭的事宜,慢慢失去了興趣,與張溥等人的接觸,也是流於形式了,或許是張溥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故而推薦他成爲巡按御史。

這是逼着吳偉業表態,要麼就老老實實的爲東林黨人做事情,要麼就會被東林黨人毫不留情的排斥,

吳偉業的性格之中,帶有桀驁不羈的因素,當年赴京參加會試和殿試,他攜帶青樓女子到京城,這可不是一般讀書人敢於做的事情,吳偉業曾經也是心高氣傲的,不過鄭勳睿展現出來的才華,打擊了他的自信,特別是這些年以來,鄭勳睿做出的成績,讓他更是望塵莫及,都是殿試進士,年紀最小的鄭勳睿,已經是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右都御史漕運總督,他不過是禮部從五品的員外郎,這裡面的差距太巨大了。

正是這樣的原因,吳偉業還是很關注鄭勳睿的,他的關注與張溥等人有所不同,是帶着探索性質的,絕非完全否定鄭勳睿,張溥等人處心積慮的對付鄭勳睿,這是吳偉業很看不慣的事情,隱隱的他察覺到,鄭勳睿似乎是看不起張溥等人,沒有將張溥當作真正的對手。

對張溥等人的不滿,慢慢在內心鬱結,無奈張溥是他吳偉業的恩師,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吳偉業不可能有其他出格的行爲,這也導致內心的鬱結慢慢轉變爲鬱悶。

錢士升和侯詢的談話,讓吳偉業很是無奈,他面臨選擇,要麼按照錢士升等人的要求。到淮北之後,找尋鄭勳睿諸多的問題,當然要找到問題也是很簡單的,鄭勳睿在淮北所做的事情,很容易被抓住把柄,譬如說沒有按照聖旨的要求徵收歷年拖欠的農業賦稅。譬如說要求商賈繳納什麼保護費等等,這些都是原則性的問題,若是被仔細調查呈奏給皇上,那麼鄭勳睿毫無疑問是要遭受到懲處的。

不過吳偉業的確不想這樣做,他儘管沒有過多的關心朝政。多半時間鑽研學問,但也聽說了很多,那就是鄭勳睿所到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很快的穩定下來,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特別是陝西這樣的地方,本是流寇的老巢,可鄭勳睿在陝西幾年時間。流寇根本不敢進入到陝西去,就算是鄭勳睿離開了陝西,出任漕運總督。流寇依舊不敢進入陝西。

陝西的老百姓,本是最爲困苦的,原來的大災荒,陝西餓死人無數,人吃人的情形經常出現,可鄭勳睿去了之後。老百姓安定下來了,沒有聽說過人吃人的情形。就算是崇禎八年的大災荒,陝西也是穩定的。

要不是陝西能夠穩定下來。整個北方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用治世之能臣來形容鄭勳睿,這是一點都不過分的,就是這樣以爲難得的人才,卻陷入到黨爭之中,要遭遇到算計。

這樣做,大明還有希望嗎,再說了,依照鄭勳睿的能力,若是真的出手,張溥等人怎麼可能是對手,人家以前是瞧不上你,可人家一旦重視你了,結局究竟如何,誰能夠知道。

鄭家軍的威名,吳偉業更是清楚的,不僅僅是打的流寇魂飛膽喪,更是讓後金韃子不敢囂張了,北直隸以及復州之戰,鄭家軍生擒阿巴泰和阿濟格,逼迫後金皇太極拿出大量的黃金白銀,並且表示了臣服,這樣的戰功,大明那一支軍隊能夠做到。

想的多了,吳偉業對巡按淮北的事宜,明顯表現出來了排斥。

按照聖旨的要求,他應該在七月初出發的,一直到七月初十,吳偉業才從京城出發,而且是暗地裡出發的,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出發了。

一路上,吳偉業的心情很不好,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做,不過他很清楚,此次去淮北調查,不要想着有什麼收穫,鄭勳睿的能力,怕是張溥等人無法比擬的,一旦鄭勳睿真的發怒了,準備動手了,怕是張溥等人無法應對,就連錢士升等人,都不一定能夠抗衡。

吳偉業走的很慢,抵達淮安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下旬。

進入淮北之後,吳偉業也沒有做任何的調查,更沒有想到蒐集什麼於鄭勳睿不利的情報,他也沒有按照要求給錢士升和侯詢等人寫信。

吳偉業進入淮北,其所有的行蹤,就在鄭勳睿的眼皮底下了。

淮北的四府三州,按照總督府的要求,沒有主動理睬吳偉業這個巡按御史,除非是吳偉業主動找到官府,不過吳偉業進入到淮北之後,根本就沒有找到官府,而是選擇住在客棧,而且也沒有進行任何的調查。

吳偉業的舉措,讓鄭勳睿感覺到奇怪,他們是同年,吳偉業殿試的成績也是不錯的,二甲的傳臚,這麼多年過去,僅僅是禮部從五品的員外郎,當年殿試的榜眼陳於泰,因爲周延儒的原因,賦閒在家,殿試探花楊嗣昌是正二品的南京禮部尚書,比較起來區別太大,吳偉業肯定是有些鬱悶的。

吳偉業是張溥的學生,張溥張採吳偉業吳昌時和龔鼎孳五人,幾乎時時刻刻在一起,在朝廷裡面已經抱成團,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只不過他們的品階都不是很高,還不至於引發很多人的主意,一旦他們都身居高位,如此的抱團,肯定會引發皇上震怒。

與鄭勳睿時時刻刻做對的,也就是這個五人集團,儘管鄭勳睿知道,這五人的身後就是錢士升和侯詢等人,鄭勳睿看重的是錢士升和侯詢等人,對於張溥等人,真的不是很在乎。

不過鄭勳睿已經發現了疏忽,他不在意的張溥等人,偏偏找到了他存在的漏洞,開始了無情的攻擊,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攻擊是成功的,是得到皇上默許的。

按說這樣的情況之下,吳偉業來到淮北,應該是大張旗鼓,準備大幹一番的。

難不成是吳偉業有什麼其他的計謀,或者是派遣其他人暗地裡調查了。

淮北完全處於鄭勳睿的控制之下,吳偉業想要在這裡有什麼暗地裡的舉措,幾乎是不可能的,年初五省總督熊文燦來到淮北的時候,鄭勳睿都清楚其一舉一動。

幾天的觀察下來,吳偉業沒有任何的動作,隨行的官吏也無任何的異樣。

這讓鄭勳睿百思不得其解。

皇上既然起心了,那就會讓事情鬧大,讓鄭勳睿和東林黨人之間鬧出來火花,如此皇上就可以居中協調,故而對於派遣巡按御史的事宜,是會採納錢士升和侯詢等人的建議,這也說明了,吳偉業是東林黨人。

吳偉業不應該是這樣的態度,不應該如此的低調和無精打采。

苦思冥想之下,鄭勳睿實在不明白其中的奧妙,他唯有吩咐徐望華和鄭錦宏等人,更加關注淮北的動靜,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人進入淮北調查。

朝廷派遣巡按御史的事宜,已經在淮北傳開了。

很多人對此不理解,府州縣的官吏,大都是明白巡按御史的任務的,史可法馬士英粟建成等人都專門詢問了鄭勳睿,不清楚朝廷派遣巡按御史的意思,鄭勳睿沒有做詳細的解釋,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自然有人從京城打探消息,其中的緣由還是慢慢傳出去了。

吳偉業尚未抵達淮安的時候,不少人已經知道,朝廷派遣巡按御史來到淮安,是爲了代理山陰縣縣令的李巖的事宜,包括紅娘子的事宜,淮北的官吏以及士大夫,對於北方流寇的情況不是特別清楚,也根本不關心,故而他們僅僅知道是爲了李巖和紅娘子的事宜,但其中的奧妙他們是不知道的。

不僅僅是諸多的議論出現,就連文曼珊等人都有些擔心了,她們從來不關心朝廷的事情,但只要是牽涉到鄭勳睿,她們是非常關心的,畢竟鄭勳睿是家裡的頂樑柱,可以說是家裡的一切,不能夠出現絲毫的差池。徐佛家經歷過風波,對這裡面的事情很是敏感,聽聞這些傳聞之後,也做了一些分析,認爲是不是夫君到河南剿滅流寇收復李巖和紅娘子的事情,讓有些人不滿意了,故而在朝廷裡面提出來,於是朝廷派人前來調查了。

女人的神經脆弱一些,經不起什麼事情,自然在臉上表現出來,總督府後院的氣氛自然不是很好,這讓鄭勳睿有些哭笑不得,告訴家人沒有什麼事情,一切都是能夠應付的,文曼珊等人出於對鄭勳睿的絕對信任,再說自家的夫君這麼多年來,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的風波,就連後金韃子都是害怕的,按說這樣的小事情,完全是能夠應付的。

對於淮北各地出現的猜測,鄭勳睿沒有專門去闢謠,他感覺沒有必要,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只要結果沒有什麼事情,不管什麼樣的傳聞,都會自動消失的。

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685章 裂縫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05章 撤兵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308章 談判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16章 親戚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775章 閃電戰(5)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684章 誤判?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655章 攪局第83章 利弊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233章 規矩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982章 戰遼河(4)第526章 羣英會(1)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134章 震懾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77章 有情有義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472章 凝聚力第467章 乾脆第689章 焦灼(1)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39章 小私心第512章 慘敗(1)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191章 證據鏈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27章 亦師亦友第57章 奧妙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517章 邊緣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733章 亂象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93章 篤定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51章 壯士(2)第226章 死牢第589章 痛心(2)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355章 驕狂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51章 壯士(2)
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685章 裂縫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05章 撤兵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308章 談判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16章 親戚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775章 閃電戰(5)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684章 誤判?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655章 攪局第83章 利弊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233章 規矩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982章 戰遼河(4)第526章 羣英會(1)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134章 震懾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77章 有情有義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472章 凝聚力第467章 乾脆第689章 焦灼(1)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39章 小私心第512章 慘敗(1)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191章 證據鏈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27章 亦師亦友第57章 奧妙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517章 邊緣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733章 亂象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93章 篤定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51章 壯士(2)第226章 死牢第589章 痛心(2)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355章 驕狂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51章 壯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