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

洪承疇的案頭擺着兩封書文,一份出自多爾袞,一份出自當今太后。

多爾袞在書文中嚴厲斥責洪承疇,說他“敷衍塞責”“當進不進”,以至於“耗兵糜餉”“拖延日久”,用詞非常的不客氣,幾乎等於是指着鼻子破口大罵了。

太后的那一份則婉轉的多,基本沒有談及任何和軍事有關的話題,而是用比較隱晦的方式向他訴苦:比如說財政日漸艱難,朝廷入不敷出,連宮裡的用度都一減再減,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不得不動用了專門給旗人準備的旗餉,希望洪承疇能夠充分體諒朝廷的艱難和良苦用心……

這兩封書信雖然言辭各不相同,但卻是同一個意思:趕緊進兵,速戰速決平定江南殘明。

多爾袞的破口大罵也好,太后的旁敲側擊也罷,都是在催促。對此洪承疇只能苦笑。

平定江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吶!

江北之兵洶洶十幾萬之衆,但卻分屬三個不同的“派系”:以佟圖賴的漢軍旗爲代表,包含新增的部分蒙古旗,其實是多爾袞一系的人馬。薩哈林是禮親王代善的兒子,代表着清廷當中的老牌勳貴。以劉良佐爲代表的那部分雜牌軍則代表着新附軍的利益,再加上雜七雜八的地方駐軍,關係錯綜複雜,偏偏就沒有直屬於洪承疇本人的隊伍。

調和各個派系之間的關係就已經讓洪承疇焦頭爛額了,再加上風起雲涌的十幾股義軍不停的折騰,渡江南征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面對江南日漸高漲的北伐呼聲,洪承疇早就註定出了一個“誘敵深入”的總體戰略,將手頭上的三股主要武裝力量漸次鋪開層層設防,以期達到消耗明軍活活磨死對手的戰略目的。

“大人,這兩封信應該怎麼回?”

洪承疇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面帶微笑的看着這個人,笑呵呵的說道:“恩同吶,我記得你今年好像是五十七歲了吧?”

“回大人的問,卑職癸巳年生人,屬龍的,和大人一樣的年歲,只是比大人了一個月!”

說話的這個人叫馮成章,字恩同,祖籍漳州,算是洪承疇的半個老鄉。早在崇禎三年洪承疇出任延綏巡撫的時候,就是洪承疇的私人幕僚了。

“你跟着我也有二十年了,有沒有想過要當官兒?”洪承疇笑道:“要是你真有這個想法,就老老實實的告訴我,幫你謀個一官半職……”

按照當時官場上的傳統,幕僚完全就是一種僱傭關係,算是大半個私人秘書,和朝廷沒有任何關係,僅僅只對洪承疇本人負責。這馮成章雖是洪承疇的心腹,卻是白丁之身,至今沒有任何官職。

從山陝到遼東,從遼東到京城,再到現在的江北,不管洪承疇事明還是降清,這個馮成章都是一路跟隨。就憑這份資歷,想要做個官兒的話,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大人擡愛,學生心領就是了。”馮成章笑着搖了搖頭:“這麼多年來,學生跟隨大人一路輾轉,吃過苦也受過罪,好處也落下了不少。不瞞大人說,光是下面孝敬的各種供奉,就已夠學生幾輩子的吃穿用度了。學生已到了這個年紀,早就絕了出仕爲官的打算。只等平定江南之後就向大人請辭,到時候就可以做個富家翁了……”

宰相門前七品官,如洪承疇這樣的方面大員,作爲他的大半個“秘書”,就算馮成章不去刻意的撈錢,很多灰色收入也不在少數,最難得的是他敢於直接向洪承疇承認這一點。

“老爺是屬龍的,學生也是,只想附老爺之尾,圖個安安穩穩的富貴也就是了,官場上的事情學生早已看的通透,真沒有那個心思去做官了。”

“龍……龍……”洪承疇苦笑着說道:“說好聽一點是龍,不過是條蛇罷了。還是冬月之蛇,註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你能告老請辭回家去做富家翁,我卻不能。想想那縱情林泉笑傲山野的逍遙,真是讓我羨慕啊!”

馮成章已事洪承疇近二十年,老了之後還可以請辭回家,但洪承疇能請辭嗎?作爲他的私人幕僚,馮成章當然知道蘊含於這句話當中的深意:“如今攝政王和太后表面和睦,實則暗鬥不止,怎麼看都不象是平穩之兆。老爺最好還是超然一點,不可捲入這場爭鬥,以免受到池魚之殃……”

多爾袞和太后之間的爭鬥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公開化了,遲早會有爆發的那一天。到時候必然是石破天驚,哪怕稍微受到一點點波及也會是滔天巨浪,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萬劫不復的境地,關於這一點洪承疇已經看的很清楚了。

不參與這場爭鬥是最好的選擇,只有超然物外才能不受波及,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論洪承疇是不是太后的人,別人都會這麼認爲,也不管他有沒有參與到清廷高層的爭鬥之中,都不可避免的會被捲入其中,這是他完全無法左右的局面……

就眼前的這個局面,若是以太后爲代表的“帝黨”一系最終落敗,他洪承疇第一個就要多爾袞拿下,到時候必然是萬劫不復的悽慘局面。若是不能順利平定江南,也一定會被當做是最大的替罪羊。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太后戰勝了多爾袞,他洪承疇也不會落什麼好下場:用過了的擦腳布毫無價值,肯定會被一腳踢開,能保住身家性命就算是不錯了……

“別看我現在位高權重,這些全都是虛的,只要朝廷一紙書文就能剝奪我的一切……這些話也就只能對你說說,”洪承疇發出一聲無奈的長嘆:“罷了,罷了,現如今再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你替我回攝政王和太后的書信吧,還按以前的老方略回覆他們即可。”

老辦法就是拖延。

多爾袞和太后都在催促他儘快平定江南,但那完全是出於政治的考慮,軍事上根本就不可行。

雖說洪承疇控制着十幾萬徵南大軍,但那只是紙面上的數字,真正可以拉到戰場上的軍隊還需大一個很大的折扣,洪承疇實在沒有平定江南的把握,爲了避免重蹈多鐸的覆轍,只能採取防守反擊的辦法,極力避免在敵人的內線作戰。

時至今日,洪承疇依舊不相信湖廣方向上的明軍就是江南的主力,那隻不過是戰略牽制的偏師而已。雖然九江已經失守,更多的跡象證明明軍已經把大量精銳部署在西邊,但洪承疇依舊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湖廣打仗的是明軍主力?這種把戲也就只能騙一騙戰場上的雛兒罷了,卻是騙不過洪承疇的。

作爲明軍野戰主力的大旗軍和揚州軍,就部署在沿江一帶,虎視眈眈的盯着江北,不可能去到湖廣。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那李吳山和史德威演了一場瞞天過海的好戲,已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把主力調到了湖廣方向,但有一個事實卻騙不了人:動員。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千古不亙的道理,要想支撐主力作戰,必定需要海量的錢糧資材。大規模的動員永遠都不可能在悄無聲息的情形之下完成,殘明最重要的後勤動員能力幾乎全都在洪承疇的眼皮子底下,明軍會在沒有完成後勤動員的情況下去和阿濟格決戰?

絕對沒有這個可能。

明軍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江北,北伐纔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就在這個時候,貼身的親衛送來一份書信。

書信來自湖廣。

是左夢庚的親筆信。

和前幾次的來信一樣,內容並無新奇之處,還是在催促洪承疇儘快進攻江南,以緩解贛西和湖廣的軍事壓力。

左夢庚的人馬戰鬥力低下,甚至可以說是不堪一擊,除了數量衆多之外幾乎毫無亮點可言,被明軍的偏師擊敗並不算很意外,所以他才着急的催促洪承疇趕緊發動攻勢,好分攤他們的壓力。

這封書信多是說過好幾遍的陳詞濫調,但末尾的幾句話卻引起了洪承疇的注意:

“……李吳山已親臨九江,正率部西進,沿途給養舟船自池湖入江,綿延十數裡……”

看到這句話,洪承疇的神態陡然一僵,旋即臉色大變,猛然站起身來,因爲動作太大,把圈椅都給帶翻了,撞倒了矮几上的茶盞,弄的汁水淋漓好不狼狽。

“好一招瞞天過海,好一招瞞天過海……”

這一次,洪承疇終於反應過來,他知道自己被騙了,而且被騙的死去活來。

湖廣方向就是明軍主力,連李吳山本人都已經過去了。

作爲主力移動風向標的後勤補給,根本就不是起於江南或者是大旗軍的老巢潁州,而是發自安慶一帶。

就地補給,就近運送,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卻需要事先進行非常周密的部署,還有地方上的全力配合,沒有幾個月的準備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也就是說,早就在很久之前,李吳山就已經動了進攻湖廣的打算,並且早就開始部署了,卻把洪承疇騙了個團團轉。

阿濟格和左夢庚說的是真的,判斷失誤的是他洪承疇。

這是戰略大方向上的誤判,除了軍事影響之外,還有巨大的政治影響,事後洪承疇一定要爲這個重大失誤負責。

爲了彌補損失,洪承疇必須趁江南空虛之際馬上發動攻勢,若是能夠順利平定江南或許還有些補救的餘地。若是徵南計劃失敗,那就真的是萬劫不復了。到了那個時候,就算多爾袞不責罰,太后也一定會把他拋出來當替罪羊。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洪承疇當機立斷馬上下令:“火速召集諸將軍議……馬上給鰲拜去信,快……”

在進攻江南之前,必須徹底擺平後顧之憂:不計代價的剿滅身後的各路造反軍,儘快爲平定江南的總體戰略鋪平道路。

那些股的造反武裝雖然飄忽不定,但只要用海量的兵力壓上去,一定可以快速消滅。只是淮安以北的天王軍有些麻煩,需要山東的鰲拜進行配合才行……

就好像大夢初醒,洪承疇總算是反應過來了!

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楚帝王氣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世不忘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
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楚帝王氣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世不忘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