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

聖旨說得明白,希望諸位文官武將竭力殺奴,金州大捷之日朝廷會厚賞所有的參戰將士,功高者不吝賜爵。

接旨後穿上紫蟒的文官武將都來恭喜黃漢,都認爲拿下金州衛被賜爵的非他莫屬,按照功勞猜測,還應該跳過伯爵直接給侯爵。

因爲崇禎二年皇帝就是直接給了滿桂東平侯、武經略。

諸將都一身光鮮,一個個得意洋洋,黃龍瞧了瞧蟒袍玉帶加身的黃漢,說場面話道:“都督大人的蟒袍如同根據身形量體裁衣般合體,下官這件就有些長了。”

黃漢頓時滿腦門子黑線,思維裡條件反射般跳出了《好了歌》裡的一句話:“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算了吧,不和他一般見識,想必這個武人也沒聽過什麼“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爲他人作嫁衣裳!”

黃漢向紫禁城方向拱手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定然不負聖眷爲國守土開疆。接下來的金州爭奪戰,本官和諸位大人攜手建功。”

文官武將都齊聲道:“願爲國而戰,無懼馬革裹屍!”

現在金州城外的軍民已經不多了,剛剛解救的三萬餘人已經開始轉運撫寧衛,率先得到迴歸大明機會的都是經過甄別大部分都是有直系親屬依舊留在金州前線效力之人。

宋鵬飛從復州帶來的男丁已經有許多在一二十天前就陸陸續續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他們的任務是修建狼窩堡港口到金州城外營地的壕塹網,修建的大馬路、開挖的人工河也必須在寒流來臨之前完工。

東江鎮徵用的老百姓被黃龍和麾下軍官留下了足五千壯勞力,這些人會作爲輔兵協助東江鎮正兵發動攻城戰。

“紅旗軍”也甄選了四五千壯勞力和八百健婦留下,畢竟救死扶傷需要人、餵馬、做飯、推車、搬運物資都需要大量人手。

這段時間“紅旗軍”少年給解救的漢人建立了檔案,黃漢準備把一萬餘土生土長的遼人留在狼窩堡、金州衛屯墾,四萬多原籍京畿之地的人全部帶回虎穴城安置。

選出來的五千六百隨軍勞役發下鴛鴦戰襖從十月初一起享受衛所軍待遇,一千人在兩個百總剛剛轉正成爲正兵的衛所軍帶領下駐防狼窩堡。

原衛所軍除表現太差的極少數,其餘全部接納爲正兵,按照月餉一兩五錢銀子、本色五斗麥子給予,這一舉措導致“紅旗軍”人馬瞬間倍增。

憨子和張揚這兩個射箭玩不來的騎兵將領這段時間在數萬被解救的漢人中物色騎術過關的青壯年組建騎兵火槍手,現在已經有一千五百多人在接受隊列訓練。

只是沒有足夠的燧發槍,新到的三百支是要先滿足作戰需要的,不可能撥給騎兵火槍手作爲訓練用槍。

火繩槍裝備騎兵根本不現實,因爲騎兵運動殺敵最重要,在騎馬轉戰之時人人都要保持火種不滅的難度太大,有裝備自生銃的預期,誰還會傻到去訓練保持火種,也實在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憨子拿到了換裝下來的一百支鳥銃讓騎兵火槍手練習端槍、瞄準、裝填,有三百支新鳥銃和換裝的二百支全部裝備了轉正成爲正兵的衛所軍積極分子。

他們本來就有不少人會打放鳥銃、擡槍,成爲“紅旗軍”預備役後都接受操作火器的訓練,現在有了鳥銃在手完全夠格成爲列陣齊射的火槍手。

槍少兵丁多隻不過是暫時現象,兵工廠的產量每個月都會大量增加,這一次解救的漢民中又有幾大百有經驗的鐵匠會經過簡單培訓後進入兵工廠上流水線專業打製某個燧發槍零部件。

估摸着這個月自生銃和米尼槍的產量就會倍增,鳥銃的產量也不應該少於上個月。

在年底前保證正兵全部裝備自生銃和米尼槍完全沒問題,衛所軍一部分裝備正兵換裝下來的鳥銃、一部分裝備新鳥銃也應該能夠做到人手一支。

“紅旗軍”發展到現階段,黃漢心裡有底了,只要擁有了超過一萬人馬的火器部隊,縱然不能橫掃遼東,自保到手的地盤已經足夠。

拿下金州經營遼東半島南端這接近兩千平方公里的地盤刻不容緩,此地處於遼東前線,天高皇帝遠,只要手上兵強馬壯,朝廷就會委曲求全。

歷史上的祖大壽帶領關寧軍在皇帝最需要人馬保衛京師之時逃跑、殺何可綱獻大淩河城投降建奴,哪一項罪名不足以抄家滅族?

其他的罪行如剋扣軍餉、豢養私兵、虛報吃空額、走私倒賣軍糧、驕奢淫逸等等就小巫見大巫了。

但是祖大壽掌握一個原則,永遠不入關見皇帝,崇禎三番五次下詔要求祖大壽覲見,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了,最後祖大壽比崇禎活得長、活得快活。

知道崇禎有欺軟怕硬的性格缺陷,黃漢當然要好好利用,“紅旗軍”也在遼南部署重兵,朝廷就不得不給予大量遼餉,就只能採取協商的辦法調動這支軍隊參與平叛。

如果沒有直接面對建奴的地盤,“紅旗軍”依舊駐紮在關內,隨隨便便跳出來一個文官都有可能頤指氣使地調動“紅旗軍”去打仗。

因此奪下金州衛且堅守住對於“紅旗軍”的發展很重要,不僅僅因爲始終面對強敵每天都不能懈怠,會強大所有軍人的內心,還多多少少起到擁兵自重的效果,避免兔死狗烹的命運。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張春放棄了率領五萬餘明軍走官道救援大淩河城,他改爲取道東南方向繞過長山,準備從大淩河南門解圍。

因爲後金兵在東北方向錦州至大淩河城的官道列營十二座,營盤外設置壕溝土壘,堅固異常。

繞過長山之後建奴騎兵漫山遍野而來,明軍的斥候很快就湮滅在建奴鐵流中,張春從來沒有指望靠騎兵取得戰果,他從容命令車營迅速結陣防禦,四面擺列槍炮嚴陣以待。

後金兵精銳盡出,此地離大淩河城已經不足十五里,再往前就是後金軍的營地,兩軍開打已經進入倒計時。

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章:來到大明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十章:遭遇戰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十四章:繳獲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二百六十三章:神佛庇佑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九章:哀其不幸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三百三十九章:炮擊金州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十七章:三屯營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
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章:來到大明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十章:遭遇戰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十四章:繳獲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二百六十三章:神佛庇佑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九章:哀其不幸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三百三十九章:炮擊金州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十七章:三屯營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