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

裴大能、趙十三的團隊人數幾十,其中有長期跟着李三娘子參與發展旗衛下線以韓滿枝、盛玉花爲首的精幹婦女十幾人。

他們在侯家莊殲滅戰過後,立刻從被判斬立決的流寇中甄選了五十幾人進行觀察,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長相端正瞧上去比較強悍。

被觀察的都是犯下血案超過三條人命家庭相對完整的存在,旗衛沒有驚動他們,只是把這些人行刑的時間安排到最後關頭。

連續幾天跪在地上眼睜睜瞧着一千餘由於犯下姦殺、刻意放火燒死婦孺、濫殺無辜導致三人以上枉死等等罪行的流寇被一一砍下腦袋,相當考驗心理承受能力。

處決罪犯接連花了幾個中午時間,不僅僅是被判處勞動改造的流寇跪在地上賠斬,還有他們的家小和上萬流民。

血淋淋的人頭滾滾場面蔚爲壯觀,笑看衆生百態,傷心欲絕者有之、咬牙切齒者不少、大聲叫好者比比皆是……

被列入觀察名單的五十幾個流寇中有一半人慫了,一個個大小便失禁涕淚橫流,哀嚎求饒者比比皆是,由此可見這些瞧上去孔武有力一臉兇悍的都是外強中乾的窩囊廢。

這些人是最卑劣的人渣,凌辱、殺戮弱者時哈哈大笑,輪到他們被清算一個個癱軟如泥,這些廢物犯不着留着——殺無赦。

有一個叫做靳明虎的流寇長得膀大腰圓,賠斬之時兩個人按着他還不老實,他大喊大叫要求先給他一刀,他承認手上最少有十幾條血案,最多根本記不得,他死有餘辜,只求速死不想受辱。

這小子一直覺得悲催,他有個諢號叫做“插翅虎”曉騎善射,是造反教父王嘉胤胞弟王嘉允手下唯一的一個河南籍老營大頭目。

王嘉允的人馬被張揚等等率領騎兵突擊之時,靳明虎完全可以選擇逃之夭夭。

但是這傢伙是個孝子,不肯丟下父母和一大家子獨自逃生。

去年春天靳明虎的家鄉被流寇禍害,他家被破面臨生死存亡之時,他也是因爲一大家子二十幾口人不至於被流寇禍害致死才主動追隨王嘉允。

因此原本富裕的靳家被裹挾變成了流民,家裡的糧食當然被賊兵共產,靳明虎不得已變成了流寇。

這小子“插翅虎”的諢號不是流賊起的,在家鄉就是因爲武藝出衆弓馬嫺熟愛替鄉親們出頭打出的名聲,王嘉允見他生猛又見他拖家帶口直接給了他老營小頭目待遇。

從賊後爲了給一大家子多掙些糧食,靳明虎着實殺了不少良善,小頭目自然變成了大頭目,但是***女這樣的惡事他不會也不下於去做。

有可能是由於他的家境殷實有嬌妻美妾的緣故,不是那些卑賤之人見到曾經被仰視的人被打倒在地都衝上來踏上一腳,能夠玩到高高在上的大家閨秀一個個樂此不疲。

靳明虎的雙親和兄弟姐妹雖然活了下來但是都不領情,因爲他家世代耕讀知道禮義廉恥,又親眼見到賊兵罪惡滔天,做下的壞事罄竹難書更加深惡痛絕。

他們發現靳明虎從賊後如魚得水,幾個月就成爲了流寇大頭目之一,人人痛心疾首。

其實靳明虎真不適合做個良民,他打起仗來勇猛頑強,殺起人來都不帶眨眼,成爲流寇後混得風生水起,可是見到父母和家人就焉兒了。

父親成天唉聲嘆氣,母親終日淚流滿面,兩個姨娘和七個兄妹都不搭理他,連幾個家生子都因爲看到了太多流寇光天化日之下姦殺婦女、吃人漸漸地瞧不起以前具備遊俠氣的二公子。

靳明虎心裡苦悶,他就是因爲跟着流寇打仗之時勇往直前功勞不小,參與打劫之時奪下的糧食才能夠帶回來維持一家子的生存,不至於讓親人們淪落到吃人肉。

王嘉允喜歡靳明虎的勇武才另眼相看,默許他把搶劫的糧食留下。

賊頭認爲只要靳明虎的一大家子在營地裡,這個猛人就一定會忠心耿耿。

二王聯軍有了靳明虎這樣的頭領率領老營馬隊衝鋒陷陣,往往都能夠打得內地官軍狼奔豕突。

可惜大明還有邊軍,還有戰功赫赫的“紅旗軍”,自以爲是的王嘉允和王自用倆兄弟本來意淫全殲張鳳儀的白桿兵,震懾官軍拔高自己在三十六營中的威望化爲泡影。

“紅旗軍”騎士奔襲,賊兵瞬間崩潰之時,靳明虎不肯獨自逃跑,堅決要帶上一大家子。

他自己單人匹馬都未必能夠衝出去,帶上一大家子十幾口人有機會嗎?

答案不言而喻,他準備反抗之時被父親和兄弟們死死地抱住了,一大家子把他圍在中間。

父親和親人們再也受不了從賊的生涯,希望明軍能夠大獲全勝,一大家子都不肯靳明虎跟官軍廝殺助紂爲虐。

等到“紅旗軍”少年兵來集中流民之時活捉了被一家人脫掉盔甲、扔掉了武器,在父親眼光注視下不反抗的靳明虎。

這小子是個大頭目,指認他濫殺無辜的賊兵超過一百,被確認搶劫時殺了超過十人後,審訊的少年們根本沒有必要深挖,因爲掌握的罪證足以判處靳明虎死罪。

靳家除了靳明虎血債累累,其餘人沒有劣跡,他們還有立功表現沒有被禍及,得知靳明虎被判了死罪之時靳父老淚縱橫。

他仰天長嘆:“殺人償命天公地道,況且二小恐怕殺了幾十人都不止被判殺頭已經算得了痛快。”

靳家老大靳明廣安慰哭得呼天搶地的母親和弟媳道:“二弟其實是犧牲了他一人,救了靳家二十七口,他沒被朝廷千刀萬剮或者腰斬、車裂已經是萬幸,東平侯沒有搞株連九族我們靳家都應該感恩戴德。”

老三靳明峑道:“二哥也是逼不得已,要是他不殺人、搶糧食咱們一大家子肯定會餓死,咱們根本不可能爲了苟延殘喘吃人肉。”

靳老爺子道:“老二被作爲流寇大頭目被朝廷處斬爲父早就有預感,從賊就是走上了不歸路,早晚死路一條。

還好東平侯仁義不搞株連,咱家也沒臉回鄉了,爲父決定服從‘紅旗軍’安排去關外屯田。”

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十四章:繳獲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三十六章:人馬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四百二十五章:收穫巨大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二十八章:襲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
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十四章:繳獲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三十六章:人馬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四百二十五章:收穫巨大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二十八章:襲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