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很不行的猛士顧奎、嚴從優、雷鳴春、何勇慶加上“狗王”戈大本這兩年被同樣好爲人師的黃義揍得不輕,勉勉強強掌握了五百個字。
黃漢太忙沒時間督促顧奎他們識字,黃義跟着哥哥學習有的是時間,他主動教學,不僅僅是教顧奎幾個,文化底子差的楊小錘也受益良多。
其他人哪敢管具備猛士軍銜又是家主貼身侍衛的顧奎幾個?黃義例外,他教學之時粗暴狂野,一反姿態,完全不像個仕子,下手揍人心黑手很。
三公子教學時如此暴戾,還真有效,幾個五大三粗的猛人平均一天能夠掌握三個字,雖然經常記住了後面又忘掉了前面,但是在兩年棍棒教育下他們終於認識、會寫了超過五百字。
這一次體現好處了,雖然如今在老兵中提拔軍官已經達到熟練掌握一千字以上的標準,絕大多數基層軍官都是學院派,他們的學識已經不是用掌握多少字來衡量,提拔之時是要進行論文答辯的。
由於戈大本和四個猛士親衛功勳卓著,又掌握了五百個漢字能夠讀書、看報、寫手令,黃漢通報全軍予以破格提拔,給予這五人代理百總職務,半年後如果稱職,就是實授親兵營百總指揮官。
崇禎九年有四千三百餘少年滿十五週歲,他們完成了各項基礎訓練將要進入正兵營實習半年,這些孩子中有一半是“紅旗軍”收養的孤兒,還有一半都是軍屬子弟。
黃漢乾脆把這一批孩子全部留下,把跟在身邊學習了半年多的少年騎兵火槍手委任爲試總旗以上級基層武官,這些少年和士官親衛共同組建一個近衛營,人數不限,目前人數已經超過五千。
顧吉祥、王璸、楊小錘三人分別擔任近衛營的百總,積累了帶兵經驗,經歷過實戰後會重點培養他們,最後會從他們中間選拔營官,而不是黃漢親自管帶。
全軍完成了整編,又進行了兵馬部署,接下來就需要半年時間磨合。
體系內產業工人每年都在倍增,熟練工越來越多,自生銃的產量與日俱增,現在每個月能夠出廠五六千支,以後還會更多,足以應對增兵的需要。
相信有了六個月時間加強訓練,接近十三萬能夠陸戰的正兵加上六七萬衛所軍足以在能夠守衛防區的情況下發動朝鮮爭奪戰。
由於駐紮內地和長江防線的趙坤、顧準、谷如山等等將領依舊在大量接受難民往遼南、遼西轉運,崇禎九年春天“紅旗軍”體系的人口激增到了接近四百萬。
人口翻了倍,新開墾、侵佔的田畝只增加了三成,如今擁有田畝總量才一千三百萬畝出頭,因此導致正兵、衛所軍用不着參與春耕,一門心思強化訓練。
黃漢坐鎮山海關,由於美妾徐妙妍留在京師待產,導致機要秘書缺人,現在身邊有去年底才圓房的徐妙茹和大丫鬟添香、紅袖承擔機要秘書的工作。
添香、紅袖一直跟旗衛二號人物李三娘子打交道,知道這支特務組織的重要性,留她們在身邊記錄、處理旗衛事宜,比用姐妹花愛妾還要適合。
黃漢身邊的黃義、林順文、沈友略去年底就被安排去了龍武水師工作,不久後他們都是最新戰船的船長,黃義是刻意培養的“日月海運”當家人。
今年正月初又有幾個品學兼優的少年來到黃漢身邊工作、學習,其中就有李三娘子收養的孤兒,今年剛剛滿十五歲,他的名字是李三娘子起的,叫做李知恩。
李三娘子在京師工作,親身兒子李家旺已經九歲,她還有兩個養子兩個養女,次養子叫做李知義今年也是十五歲,比李知恩小一個月,今年剛剛成爲了正兵,當上了步兵火槍手伍長。
第三個養子叫做李知孝今年十四歲身體弱一些,但是早早地完成了六年基礎學業成績良好,李三娘子沒有讓他學武,而是拜師學習造船,現在王玉琪身邊做繪圖員。
李三娘子的兩個養女如今都完成了學業一個在“四方錢莊”擔任櫃員,一個在吳有性身邊學習醫術,主攻婦產科。
李知恩、李知義這兩個孩子學習軍訓了足五年,軍事技能無可挑剔,李知恩由於各方面成績更加優異被學校推選,這個做派當然跟李三娘子的權勢不無關係。
黃漢從來不認爲這樣做不妥,在同等條件下,在有些方面無法用考試、比賽判斷高下的情況下,採取自己人優先的原則談不上有失公平。
天底下哪有絕對的公平?不優待家屬子女,豈不是對那些任勞任怨工作爲“紅旗軍”出生入死的父輩們不公平?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其實也是另一種公平!爹孃不努力自然會耽誤孩子。
李三娘子對“紅旗軍”的忠誠度無可挑剔,六年時間過去了,她收養的五個子女曾經都是京師街頭的流浪兒,如今一個個都算成人成才了。
作爲一個母親,爲子女謀求更好的出路無可厚非。
黃漢得知李知恩是李三娘子的養子後不僅僅答應留在身邊調教,還讓紅袖給李三娘子帶話,承諾一定會讓這個孩子學到更多新知識,以後爲大明開疆拓土。
家主身邊少年親衛的前途有目共睹,有適齡兒子的將領、大工匠都心嚮往之,只要發現自家兒子有被選上的可能性,都竭盡所能爭取無一例外。
施大瑄的兩個兒子施琅、施顯三年前就不讀私塾來到虎穴城大學堂讀新學,倆兄弟學習成績和戰鬥技能比賽都是名列前茅。
爲了兒子有個美好前程,施大瑄也想兒子能夠從家主的親衛做起,獲得晉升的捷徑,可惜他品級太低又管帶戰船混跡在大海上,沒什麼機會跟貴爲國公的家主說上話。
施大瑄在戰船回母港保養維護之時趕去旅順口求見黃勇,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黃勇見是麾下最能戰的船長爲兒子的前途來疏通關係,滿口答應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