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

聞聽此言,阿敏覺得百口難辯,更加狂怒。

他喝道:“你小子少拿八弟說事兒,要不是瞧你滿身是傷信不信老子現在就砍了你?老子行得正坐得正,老子沒丟多少人就把兄弟們帶出來了。

而你們丟了兩三千人馬罪不可赦,量八弟也不會寬恕爾等,八大臣了不起啊?等着挨刀吧!”

圖爾格也火冒三丈氣咻咻道:“貝勒爺話不要說得太滿,誰挨刀那可說不準,回到盛京自有分曉!”

鮑承先、白格、庫爾纏、高鴻中等等後金文武大臣見阿敏已經亂了方寸眼看着要起內訌,趕緊上前勸告。

鮑承先、高鴻中兩人雖然也是大漢奸,但他們是在老奴努爾哈赤時代就跟了後金主子的老資格鐵桿漢奸,不是白養粹、張養初那些剛剛投降的可比。

阿敏不敢揮刀砍了他們的腦袋,只能接受他們的建議暫時不論是非,以把遷安的人口和物資帶回遼東爲重。

明軍奪取灤州、永平斬殺後金軍兩三千大大震懾了八旗軍事貴族,此時他們擔心明軍奪了龍井關來一個關門打狗,第二天一大早就放棄遷安北歸。

這一次沒有進行大屠殺,在鮑承先、高鴻中等等大漢奸的安排下,城裡的老百姓都被裹挾上路,有四五萬之多,鮑承先等等漢奸嚴格貫徹主子紅歹是的諭令,不許後金軍放火焚城。

到達三屯營之時,早接到通知的守將瓦克達、察哈喇也帶着人馬物資加入北歸大軍,此時後金軍還有披甲人四五千,韃子兩三千,旗丁、包衣不少於五千。

而明軍主力還在灤州享受勝利果實,經歷血戰的“紅旗軍”也在永平府城舔傷口。

跟建奴較量沒有勇猛敢戰的騎兵基本上是無法打勝仗。

因爲哪怕明軍有五萬步兵,而建奴只有三千騎兵,明軍都無法勝之。

步兵對陣騎兵必須結陣以待,等待敵騎衝陣之時才能夠給予殺傷,騎兵又不是傻子,發現明軍步兵多而且陣型嚴謹幹嘛承受傷亡來破陣?直接走了就萬事大吉。

追不上打不着如何戰勝對手?被動挨打那是早晚的事。

除非瞄準建奴必守之地發動進攻,這又會面臨補給線太長容易被敵人騎兵阻斷糧道的危險,洪承疇的松山敗績就是被建奴奪了糧食存儲地的緣故。

“紅旗軍”騎兵即便已經武裝到了牙齒,但是此戰也由於傷亡減員高達四成。

有三百多人不能再次上馬戰鬥,其中有四十幾人光榮戰死,八十幾人傷勢嚴重,接近二百人需要治療和修養。

否則在夏天的高溫下,即便有酒精消毒和相對科學的衛生條例,也難以杜絕傷口感染的可能性。

這就意味着“紅旗軍”騎兵現在只有五百人左右可以再次上陣,很明顯這一點點人馬太少了,黃漢捨不得拿這些袍澤跟歸心似箭的建奴硬碰硬。

歸師勿掩是很有道理的,後金軍還有披甲人、韃子、旗丁、包衣一萬四千上下,真奴應該還有四五千。

五百“紅旗軍”騎兵追上去保不準被人家吃掉都極有可能,因此黃漢選擇暫避鋒芒,暫時強忍了這口怨氣,心裡無比鬱悶。

爲何黃漢會鬱悶?是因爲黃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末代的大明簡直讓人無言以對。

大明勤王人馬近二十萬,要是各路明軍敢戰,在孫承宗和鄭國昌帶着人馬跟建奴進行奪城之戰的時候,有三五萬步兵插到建奴身後拿下幾乎沒有多少後金軍駐守的長城關隘。

接下來後金軍的萬把人該如何?他們不得不放棄野戰優勢來跟明軍打攻防戰,最後被合圍的明軍全部乾死在關內應該是他們的結局。

可惜明軍採取的是驅逐,只要建奴大軍離開關內,文官武將就滿足了。殊不知建奴入寇一次,大明就虛弱一分,後金就會強大三分,此消彼長長期以往如何得了?

連戰意盎然的“紅旗軍”都進入休整狀態,其他明軍當然紛紛效仿,不思進取的明軍就這樣眼睜睜瞧着後金軍押着七八萬漢民大量牲口和物資揚長而去。

在遵化駐防的劉之綸一直派遣吳應龍帶領撫標營騎兵襲擾三屯營方向,他乃是有心殺敵奈何麾下太操蛋不堪大用的良臣。

劉之綸麾下雖然有了騎兵八百,有鐵甲裝備的達到一小半,但是戰鬥力和凝聚力跟“紅旗軍”不好比,也就能打打順風仗而已。

吳應龍帶着騎兵進行襲擾雖然戰果有限但是及時發現了瓦克達、察哈喇主動放棄三屯營城北歸,因此劉之綸部在第一時間進駐三屯營,搶了現成的功勞。

曹文詔和左良玉一直帶着兩千餘關寧鐵騎遠遠地尾隨後金軍,這二人都是明末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曹文詔是將來剿殺流寇的名將,最後爲國家戰死沙場,乃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大英雄。

左良玉發展成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大軍閥,老百姓稱之爲“賊將軍”,此人比流寇還要壞三分,他臨死前已經是南明弘光元年,他居然帶領幾十萬人馬準備攻打南明的國都南京城。

這個時候這二人都是剛剛被提拔的將軍,他們渴望軍功,因此不辭勞苦尾隨後金軍尋找戰機,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撿到了大便宜,兵不血刃拿下了空無一人的遷安城。

至此四城宣告收復,關內已經沒有了後金軍,意味着大明獲得勝利。

雖然仗打得很消極,但是絲毫不影響士大夫們彈冠相慶,牛皮開始大吹特吹,甚至有人拿土木堡之變名臣于謙的京師保衛戰相提並論。

最後不知真相的老百姓還以爲真是朝廷大軍把建奴打出了關內。

殊不知乃是人家飽掠後主動退兵而已,所謂建奴留守的四城,只不過是紅歹是下的一手閒棋,以此作爲試探罷了。

歷史依然如故,只不過略微不同。

那就是後金軍的實際損失比歷史上大了一些,搶到手的金銀、物資、人口等等相應的少了一兩成左右。

建奴少去的一兩成財貨有一小半其實是成爲了“紅旗軍”的戰利品,因此現在黃漢的經濟狀況良好。

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二十章:發財了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四百九十五章:寧死不從賊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六百九十八章:傷筋動骨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
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二十章:發財了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四百九十五章:寧死不從賊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六百九十八章:傷筋動骨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