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

“紅旗軍”沒有進駐南通州城池,而是在港口自己修建了一座堡壘叫做“江海堡”,離南通州城十里。

誰可以修建城堡在明朝根本沒有官方規定,太多宗族武裝都可以結寨自保就可見一斑。

“紅旗軍”威名赫赫,守土保民的美名衆所周知,在南通州購買地皮修建港口、城堡不會遭遇任何刁難。

“江海堡”內不僅僅有堅固的炮臺,還有水門直通糧庫,船舶可以直接在糧庫碼頭卸載糧食,那裡有存糧一萬石的筒式糧倉足八十個。

鄭芝虎有幸見到了在“江海堡”炮臺上佈防的三門三十二磅、六門二十四磅、九門十二磅長管加農炮。

看到了磚混結構的堅固城牆,看到了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的“紅旗軍”,看到了數千民壯,知道憑藉這樣的武力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江海堡”肯定堅不可摧。

離遼海還遠着呢,纔到達南通州就發現了“紅旗軍”的一座來幾萬精兵都攻打不下的堅固城堡。

與鄭芝虎和甘輝等等將領佩服不已大不相同,本來就心事重重的鄭芝龍更加覺得亞歷山大。

徵虜大將軍的手都伸到南直隸了,接下來就是浙江、福建,看來鄭家不服軟不行啊!

三天後鄭芝龍懷着忐忑的心情再次上路,五月中旬到達漢江港口之時又見到了一片繁忙,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羣,太多地方在大興土木搞建設。

辦完了三萬移民的交接工作花了三天時間,鄭芝龍終於進入漢城見到了“漢江省”理論上的最高長官原大明閣老溫體仁。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古人誠不欺我,溫體仁“外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給崇禎打工期間盡琢磨人,少有精力琢磨事。

現如今溫體仁卸首輔大臣的千斤重擔一身輕鬆,用不着琢磨人,專門琢磨事。

在黃漢建議下,在諸多人才集思廣益下,精於算計的溫體仁把關,把整個“漢江省”的規劃搞得無可挑剔。

溫體仁原本日子過得不富裕,那是因爲大明的俸祿太搞笑,他這個首輔又比較嚴於律己從來不肯收受賄賂。

歷史書的解釋是溫體仁壞事做得太多,害怕仇家抓住把柄進行報復,故而拒腐蝕永不沾。

現如今日子反而過得好,因爲黃漢給相當於高官的從二品左布政使的俸祿每年高達七百兩銀子折色外加精米、麥子各一半的本色糧食八十石。

有了這樣的收入家中即便有五六十口人不工作也能夠過得富足。

高薪未必能夠養廉衆所周知,但是在黃漢給予官員高薪的情況下,發現人心不足依舊貪腐的官員,殺頭抄家就會心安理得。

因爲在“紅旗軍”體系做官體系做官不僅僅是人上人還足以富貴。

不可能出現如大明那樣操蛋的工資待遇,歷史上正二品右都御史海瑞那樣的大官買二斤肉都是奢侈,這樣的情況豈不是很搞笑。

其實搭建“漢江省”的上層建築制定制度之時,財大氣粗的黃漢建議的俸祿標準更加高,但是精於算計的溫體仁不同意。

他的理由很簡單,不必一下子給足了。

溫體仁認爲現在整個大明烽火連天太多升斗小民食不果腹,給官員過高待遇不合時宜。

等太平盛世的到來再給官員提高一成、兩成的俸祿爲時不晚。

溫體仁親自參照大明朝廷的俸祿發放標準制定了“漢江省”官員的俸祿。

從四品以下的官員的俸祿比大明發放標準多了兩三倍,正四品以上的俸祿是大明標準的七到十倍,即便如此拿黃漢給的預算還減了足三成。

溫體仁制定的俸祿標準爲十八級,從九品文官、武將的待遇是起點,一年到手五十兩銀子外加八石麥子本色。

正一品文官武將的待遇是最高級別年俸一千兩白銀也就是一千塊銀元,本色一百五十石精米。

取消大明那一種加衘後拿幾份俸祿的制度,官員的俸祿發放按照頭銜中的最高品級發放,擁有虛衘沒有實授的官員待遇減半。

在“紅旗軍”體系做官頂着頭銜沒有與之對應的實際工作,照樣有不菲的待遇。

但是爲了彰顯公平原則,使得承擔工作的官員心理平衡,有級別沒有工作者只能拿一半俸祿。

“紅旗軍”制度日趨完善,得到級別的官員肯定是有軍功或者政績顯著而獲得,在沒有被降級的情況下有可能因爲實缺緊張而賦閒在家,此時當然不能停了人家的俸祿。

文官武將參與軍事行動之時有戰時津貼,標準爲俸祿的三成,普通戰士和小旗官、士官戰時月餉雙倍,戰士、官員和吏員戰時得到的本色不變。

溫體仁着重考慮了徵虜大將軍提出的品級跟俸祿成正比,使得從四品以上的官員的收入大明俸祿相比高達七八倍以上。

他言辭灼灼這已經足夠了,還跟黃漢大談自己家每年有七百兩銀子八十石糧食,家裡人口總共也沒有三十人,日子過得很好。

況且他的兒子也有官身,也在拿不菲的俸祿用不着老爹養活。

鄭芝龍見到了聞名已久在崇禎朝做了六年首輔的溫體仁當然跪拜,從談話中發現溫體仁對徵虜大將軍讚賞不已,更加覺得黃漢深不可測。

連原大明首輔都甘心爲徵虜大將軍做事,他還嘰嘰歪歪有意思嗎,端正了態度的鄭芝龍請求拜見徵虜大將軍。

黃漢在原朝鮮王宮現在的徵虜大將軍行轅接見了鄭芝龍。

總贊畫部的高級贊畫孫傳庭、陳奇瑜、高有謀、宋鵬飛等等十幾人和黃龍、毛承祿、劉奮勇、尚可義等等幾十員大將參加接見。

所有的人都比鄭芝龍高了不止三級,鄭芝龍除了磕頭說恭維話還能做什麼?

黃漢沒有輕視這位梟雄,也擺出禮賢下士的做派,當天邀請“漢江省”在漢城的官員參加接風宴,一頓大酒過後,鄭芝龍略微心安了。

他看到了“漢江省”與大明福建官場截然不同的氛圍,感覺到了人心齊泰山移的勃勃生機,慶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決定,果斷領旨率領船隊來遼海替徵虜大將軍效力。

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還血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二百零一章: 滲透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七百六十三章: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四百章:暗戰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種田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
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還血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二百零一章: 滲透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七百六十三章: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四百章:暗戰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種田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