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級市場化

曾經是軟骨頭兵備道白養粹小廝的黃可造機靈有文化,被黃漢收留並且賜姓後獲得了新生。

他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評價都不錯。

楊堅是九里臺村的鄉黨忠誠度無可挑剔,邵俊才崇禎三年就主動追隨“紅旗軍”,是宋鵬飛親自帶出來的火槍手百總,去年初調往水營服役後一直擔任水師陸戰隊把總,經得起考驗。

他們三人各有所長,因此“日月海運”跟“四方快運”的組織架構截然不同,領導層是三人團,黃漢的三弟黃義專門負責聯絡以便及時處理“日月海運”事宜。

黃義自從崇禎二年就開始幫助哥哥做事,這四五年四書五經已經讀不下去了。

他喜歡新學不想通過科舉入仕,因此黃漢留他在身邊親自調教,爭取把他培養成“日月海運”的當家人。

“日月海運”日後的發展之路類似於荷蘭人具備國家性質的東印度公司,需要忠誠、可靠而且具備才能的人來掌舵。

黃義精細腦子靈活,不僅僅會四書五經,而且把黃漢主編的新學教材都學遍了,甚至於還指出教材的不足之處,等他長大了委以重任理所當然。

這件事還沒有跟老爹商議,因爲黃義八歲就送去縣學開蒙,黃沂州是準備爲黃家培養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從縣試、府試、院試中秀才開始,爭取金榜題名。

以黃漢的名望和黃家的實力,以黃義現在的水平過了院試得個秀才功名不難,只不過考舉人中進士,那就是難於上青天。

關鍵所在是黃義已經開始排斥四書五經,反而喜歡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遠渡重洋去那個乾燥的大陸看看哥哥講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後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

黃漢沒有認爲四書五經一無是處,最起碼對道德養成文化底蘊的積累是有一定好處的。

只不過明末亂世扯這些沒用的純粹是自尋死路,黃義熱衷於真正的知識做哥哥的當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邊聽用,找機會給予他軍功上位。

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禎五年已經過了縣試的黃義將要去永平府參加府試,有鄭國昌親自安排人照應,府試、鄉試難不倒黃義,年底就會到手士子功名。

黃漢還有一個四弟黃昂乃是庶出,今年滿十歲了,這孩子比較苦,那是因爲黃家經濟條件足以請私塾,崇禎三年秋天才六歲的黃昂就開蒙,現在永平府一個頗有名氣的書院讀書。

這就是漢人的通病,也是漢人的美德,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連已經是從一品總兵官的黃沂州這個赳赳武夫都希望兒子成爲士大夫。

大明科舉對生員試的管控不是過於苛刻,一般情況可以走後門、託人情,但是考舉人和進士就另當別論,科考弊案能夠使閣老落馬,高官掉腦袋。

因此腐敗透頂的大明王朝底線還在,苦讀聖賢書的寒門學子依舊可以通過摧殘身心的科舉鯉魚躍龍門,成爲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錢有勢就能夠買舉人和進士的功名。

黃可造無論黃漢給予什麼官職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於經歷的關係,對兩個主人有了比較,現在對黃漢產生了依賴,簡直有些盲從。

他得到命令根本不問原因立刻找鄭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幾人召集九大商家議事,他和高家、鄭家等等出面聯絡的幾人根本不說明這些首級的來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

趕來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將首級開價五百兩銀子,叛軍兵丁要價七兩,總旗官、百戶官、把總等等十到八十兩銀子不等,貨源有限過時不候,當場就把這些斬獲分了。

在做買賣的同時,黃漢也沒忘了做人情,送給黃龍和金聲五百斬獲外加蘇有功和陳光福這兩個叛將的腦袋。

方正化和李若璉用不着如此對待,他們手上的斬首數超過五千,斬殺的將佐也有幾大十,再多也毫無用處,因爲他們的升職空間也不大。

叛軍人頭比貨物還要搶手,沒幾天九家商賈就完成了交易,“紅旗軍”四萬餘兩銀子到手,出手截殺叛軍這件事就此從歷史上抹掉了。

購買首級的將領們只能私下猜測而已,沒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首級走了市場化。

也沒有人能夠確認是誰殺了叛軍不願意報功,因爲做交易的沒有“紅旗軍”,都是九家商賈接洽,這九家身後的勢力都不尋常,做了買功這樣的齷蹉事哪有將領、官員還會去刨根問底?

況且黃漢故意把水攪混,給了東江鎮不少斬獲,許多人有可能會聯想到窮怕了的東江兵想拿到現銀以高於朝廷給賞二兩銀子的價格出售叛軍首級。

也有人猜測,應該是方正化和李若璉帶着京營人馬和錦衣衛攻破登州得到的斬首數太多,擔心朝廷核功之時剋扣太多,故而脫手一部分叛軍首級拿現銀。

這是大明的普遍現象不足爲奇,鞭打快牛爾!最後的結果當然會導致沒有將領甘心做傻大頭。

眼看着已經是二月下旬,馬上就會迎來春耕,爲此黃漢也準備消停一段時間。

正兵中除了士官以上級外其餘人都要組織起來幫助勞動力不足的家庭耕種,還是堅持一個原則——沒有免費的午餐,軍隊在最需要勞力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足以,該收取的費用一文都不會少。

因爲唯有這樣做才能夠彰顯公平原則,否則會出現有人覺得傻大兵幹活兒不要錢,刻意佔便宜自己偷懶、獲利。

九家獲准在遼海經營的商賈春天的生意做得不錯,大量醉不死系列白酒銷往後金控制區,這些商賈們都可以自由出入盛京,他們的夥計甚至於家丁當然早就被旗衛滲透。

本來“紅旗軍”就有後金控制區的地圖,奈何都是大明抽象派作品,現在已經根據旗衛目測和用步子丈量的尺寸在繪製建奴控制區的交通示意圖。

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五十章:“兵堅強”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戰告捷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七百零八章:怕啥來啥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一百三十七章:空耗光陰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瀾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七百六十三章:開戰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二百章: 旗衛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五十章:“兵堅強”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戰告捷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七百零八章:怕啥來啥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一百三十七章:空耗光陰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瀾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七百六十三章:開戰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二百章: 旗衛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