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

大明國庫缺銀是常態,十多年來,連年戰爭,外虜內寇,花在軍隊上的銀子如同流水一般。不過朝廷到了南京這幾年,朝廷要比以前好過很多。

失去了北方也就丟下了龐大的負擔,最富庶的江南江西湖廣之地依然在大明手中。國庫的積蓄竟要比在北京時好過太多,再加上陳越不餘遺力的爲朝廷弄銀子,查抄勳貴,重整鹽政,更使得國庫的收入遠勝以前。

所以說能夠在滿躂攻打下守住江南進而揮兵北伐,和朝廷財政的好轉有着很大的關係。

不過即便如此,財政依然吃緊,特別是去年以來,齊王陳越帶着十萬大軍北伐,一路招降納叛,組建了二十多萬的北伐軍隊,仗打了一年多,花出的銀子如同流水一般。國庫的收入絕大部分用在了北伐大業上,爲此不得不減少其他方面開支,京營欠了數月的餉銀也是因此。

不過不管如何,對京營這些士兵來說,爲了支持北伐,他們可以在朝廷號召下忍受數月欠餉,可是再要忽悠他們去江東和叛軍作戰,卻也不大可能。

皇帝不差餓兵,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銀兩沒有着落,京營出兵便無法進行。便只有指望吳孟明的江北軍能夠迅速渡江,抵擋一下叛軍了。

故,朝廷決議,給江北總督吳孟明傳旨,命其率領本部立刻渡江到達鎮江,從北面逼近蘇州威脅叛軍。

接下來,朝廷日夜商議,該如何籌措錢糧,這暫且不提。

揚州總督府,江北總督吳孟明正接待一個神秘客人。

所有的侍衛下人都被打發了出去,並派出士兵守衛四周嚴防有人靠近,書房內就剩下吳孟明和客人。

“錢大人,吳某沒有想到你竟敢來我的揚州。”吳孟明銳利的目光盯着錢楓林,話語帶着冷厲的寒意。

錢楓林卻是一臉的平和,笑吟吟的回道:“下官和吳侯爺也算舊識,難道吳侯爺您會害我不成?”

吳孟明冷冷道:“那可說不準,說不定我會把你這叛軍首腦拿下,押送朝廷處置也未可知!”

錢楓林微微一笑:“吳侯爺您說笑了,叛軍首腦是艾能奇,和下官有什麼干係?”

吳孟明冷笑道:“和你沒關係?難道叛軍不是你一手策劃的?要知道你可是福建巡撫,以錢大人你的謀略智慧,加上王督師的兵力,區區已經受撫的艾能奇叛軍如何能夠有再次叛亂的機會,即便叛亂又如何能夠弄出這麼大的聲勢?

錢大人,本侯可不是朝廷那幫飯桶,你知道本侯可是錦衣衛出身,現在又掌管一鎮雄兵,想騙我可沒那麼容易!”

錢楓林看着吳孟明笑了,他就知道吳孟明沒那麼好騙。吳孟明雖然才能一般卻並不傻,再加上出身錦衣衛很是重視情報,猜出自己和叛軍的關係很是正常。

事實上,錢楓林在揚州露面,便等於自暴了和叛軍的關係,一個本應該被叛軍俘虜的福建巡撫,卻大搖大擺出現在揚州,這件事情太不正常,只能有一個原因,爲的是吳孟明手中的數萬江北軍!

不過即便被人看破底細,嘴上卻是不能認的,錢楓林微微一笑,淡然道:“吳侯爺,我是和叛軍有關係,卻不過是被叛軍俘虜。艾能奇知道我是齊王的人之後,出於對齊王的畏懼,並沒有敢怎麼我,僥倖活了下來。”

見錢楓林強行遮掩,吳孟明冷笑着卻也不再逼迫,畢竟撕破了臉對大家都沒好處。

說起來,吳孟明和齊王一系的關係一直很好。畢竟是陳越當年把他從北京救出,對他有着救命之恩。到南京之後雙方一直以來關係良好。

可是,吳孟明畢竟是崇禎的心腹,是最受崇禎信任的人,要不然也不會由他接替陳越出任江北總督。在陳越和崇禎之間,吳孟明肯定是支持崇禎的,哪怕和陳越關係再好,哪怕陳越權勢再重!

所以,猜出叛軍底細之後,吳孟明便一直準備着,準備聽從朝廷召還,好帶兵剿滅叛軍。

然而一開始,崇禎並未下令調遣他的江北軍,畢竟揚州乃是拱衛南京的江北重鎮,擔負着防範陳越掌控下的山東的重任。崇禎擔心一旦調走江北軍,必然使得北面空虛至極,陳越若是突然發兵南下,將再無軍隊可以阻擋!

然而後來,叛軍竟然衝出福建攻入浙江,短短時間內便佔據了浙江全境,吳孟明震驚的同時,知道也許距離自己出兵的日子不遠了。畢竟崇禎和朝廷不會眼睜睜的看着叛軍繼續北上攻入江東,那樣距離南京可就咫尺之遙了。

然而出乎吳孟明預料的是,就在此時,朝廷冊立坤興爲皇太女,召還齊王陳越回京,這讓吳孟明長出一口氣。

崇禎皇帝終於妥協,也就不必和齊王陳越兵戎相見,大明便還有指望。而對坤興當上皇太女進而當上大明女皇,吳孟明更是喜聞樂見,畢竟坤興公主是他從小看着長大。

然而事情總是一波三折,還沒過幾日,竟然又傳來叛軍攻入江東的消息,這便讓吳孟明看不懂了。

難道說陳越對崇禎的妥協還不滿意?非要篡奪大明的江山不可?若是這樣,哪怕再不願意,吳孟明也只能和陳越打上一仗了,他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大明的江山被陳越篡奪!

由於遠離南京,吳孟明自然無法及時得知崇禎的心意,不知道崇禎對叛軍攻入江東的真實態度,所以,對錢楓林的出現,他抱着很深的敵意。

既然錢楓林非要遮掩,便是沒打算撕破臉,那吳孟明便也只能虛與委蛇,看看錢楓林此來有何打算。便冷冷的看着錢楓林,等着他往下說。

“吳侯爺,福州陷落之後,我便一直呆在叛軍之中,這些天來艾能奇一直對我以禮相待。我也明白艾能奇的打算。

事實上我此次來到揚州,便是受艾能奇委託,告訴轉告吳侯爺幾句話。

艾能奇和張獻忠不同,他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他心裡還是想着能夠被朝廷招安。所以不願和朝廷真正爲敵。所以,吳侯爺,艾能奇讓我轉告你,他不想和江北軍爲敵,也請吳侯爺您不要爲難他,希望雙方能夠相安無事!”

聽着錢楓林破綻百出荒謬的話語,吳孟明簡直想笑。

“荒唐,口口聲聲說想被招安,卻瘋狂的攻城掠地,佔據了福建浙江尚且不足,又向江東展開進攻,錢大人,你說的能再荒謬一些嗎?”

錢楓林笑道:“哪裡荒謬了,很正常啊!叛軍嗎,只是一些烏合之衆,紀律很差,總想着能夠搶上一些糧食銀子,又不像朝廷的軍隊有朝廷發糧發餉,便只能自己動手去搶。

福建很破,便只能到浙江來找吃的,這些都很正常啊。”

“很正常?”吳孟明幾乎被氣樂了,“錢大人,你要只是說這些廢話,就別浪費我的時間了,我現在是江北總督,管着揚州鳳陽淮安三府軍事民政,很忙的!”

錢楓林嘆了口氣:“好吧,吳侯爺,我就直說了。叛軍的目的並不是威脅朝廷奪取大明江山,咱們都知道,陛下冊立公主爲皇太女,又召齊王還京,便是打算把江山交給齊王和公主。所以,叛軍哪裡還有繼續進攻的必要?齊王回京之時,便是叛軍土崩瓦解的時候。

所以叛軍的目的不在攻城略地,而是要對付江東的士紳,目的也不只是搶錢搶糧,而是要徹底傾覆士紳們在江南的統治基礎。”

“徹底傾覆士紳們統治基礎,”吳孟明喃喃道,“怎麼傾覆?把他們都殺光嗎?”

當江北總督也有一年,吳孟明對士紳們的勢力也有清醒的認識。朝廷的旨意、官府的命令只能下到縣裡,縣以下的鄉村便是由士紳們把持。這些擁有功名的士紳們雖然不當官,卻有着舉人以上的功名,仗着自己身份接納投獻,佔有了大量的土地,把持商業卻從來不繳納任何稅賦。身在天下有數繁華之地的揚州,吳孟明對士紳們的豪奢有着極深的認識。瘦西湖的豪商一擲千金窮極奢侈,而這些豪商身上哪個沒有功名在身,本來就是士紳的一員。

士紳本就是大明的上層階級,大明說白了便是天子和士紳共天下,現在聽錢楓林說叛軍徹底傾覆士紳們的根基,吳孟明自然震驚。他知道叛軍的背後便是齊王陳越,叛軍對士紳動刀,便是陳越要對付士紳。

原來,叛軍的背後還有着這樣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殺光?”錢楓林笑了,“那倒不會。士紳們在大明的力量太大,若是動輒殺人的話,便會和天下的士紳官員爲敵,別說叛軍,便是齊王也不得不考慮後果。

叛軍要做的只是查抄士紳們的家產,燒到士紳們手中的地契和官府中的地畝黃冊,然後再把士紳們抓走關押起來而已。”

“然後呢?”吳孟明繼續問道,他還是弄不明白到底什麼個意思。

“然後的事情便只能等到齊王回京以後再做了。二百多年來,天下的士紳們太享受了,靠着讀書考取一個功名,便以爲自己真的成爲了大明的主人,仗着特權霸佔土地壟斷工商,佔有了大量不義之財,搞得朝廷貧困百姓貧窮,搞得天下動亂流民四起。

也許齊王掌權以後,便會力行改革,取消士紳們的特權,推行士紳一體納稅制度。”錢楓林淡然道。

“取消士紳特權,推行士紳一體納稅。”吳孟明喃喃說着,眼睛卻越睜越大,他能夠想象的到,若是真的如此施行,大明的稅收會增加多少?朝廷的收入又會多出多少數字!

若是真的能夠做到如此,擁有了大量收入的大明,又會何等的強盛!

“原來如此!”吳孟明終於明白了。

他知道正常情況要想推行這樣的變革難度會有多麼大,會遇到多大的阻力。而只有不斷削弱士紳們的力量,才能減小變革的阻力。所以,纔有了叛軍攻打浙江江東。原來,齊王陳越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吳孟明是一個武人,對士紳文官們沒有太多好感,所以對陳越對付士紳自然沒有什麼牴觸。只要陳越不是想傾覆朝廷謀朝篡位,吳孟明自然不會和他爲敵。

想明白了,態度自然迅速轉變了過來,對錢楓林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不過,吳孟明還是有些擔心:“錢大人,你要知道叛軍攻打江東是何等的嚴重,江東是大明腹心財賦重地,距離南京又是如此之近,朝廷絕對不會做視!”

錢楓林笑道:“吳侯爺不必擔心。堵胤錫大軍被擋在九江以西,朝廷現在能夠動用的軍隊除了京營便是侯爺您的江北軍。

京營士兵數量雖多,卻孱弱無比,再加上京營成分複雜,非朝廷所能控制,指望京營出兵平叛根本不現實。

所以,朝廷唯一能夠依仗的便只有侯爺您的江北軍了。只要侯爺不出兵,叛軍佔據整個江東四府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吳孟明臉上卻露出了爲難之色:“可是,若是朝廷下旨命我出兵,我卻是沒有辦法啊。”

錢楓林笑道:“如何沒有辦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您不想出兵,辦法藉口多得很,隨便就能想個。”

“可是......”吳孟明還是猶豫着,若是崇禎的聖旨傳來,他又如何能夠違背聖旨?

錢楓林明白吳孟明的鼓勵,便道:“吳侯爺,若說最想對付士紳的不是齊王,而是當今陛下。所以吳侯爺您根本不必擔心陛下,以陛下的睿智不會看不出叛軍的目的。只不過他不可能明着下旨不讓您進兵。”

吳孟明仔細一想,確實如此,他跟隨崇禎十多年,自然明白崇禎對士紳們的態度,也許,叛軍對付士紳正是崇禎喜聞樂見!

“既然如此,我會盡量拖延出兵。希望,希望齊王能夠早日回京。”吳孟明嘆道。他知道叛軍對付士紳的同時,必然也會對百姓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會使得生靈塗炭。只希望這些能夠早點結束!

Ps:臨近春節,家裡事情實在多,今天其實想請假來着,不過限免期間,有些不好意思。便強行碼了一章。

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763章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會議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756章 脣槍舌劍(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二十八章 生意來了!第973章 無題第二十章 建房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235章 絕望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248章 毒蛇第577章 彈劾第888章 醞釀開個單章爲新書求個收藏、推薦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367章 毆打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二十八章 生意來了!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八十七章 極度自負單明磊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935章 黃道周和錢謙益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823章 熟人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840章 雪後第八章 算賬第480章 騎兵營第一百五十八章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聖諭第491章 暴怒的多鐸第七十七章 殺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830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41章 翻船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603章 “倭寇”的突襲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496章 鄭森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980章 孤家寡人強推感言第1011章 秀才鬧事第787章 消除鄭家之隱患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第一更)第356章 狼狽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367章 毆打第207章 範家的反擊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237章 降第853章 局勢第289章 金聲桓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443章 撤離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617章 雞籠之戰
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763章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會議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756章 脣槍舌劍(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二十八章 生意來了!第973章 無題第二十章 建房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235章 絕望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248章 毒蛇第577章 彈劾第888章 醞釀開個單章爲新書求個收藏、推薦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367章 毆打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二十八章 生意來了!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八十七章 極度自負單明磊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935章 黃道周和錢謙益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823章 熟人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840章 雪後第八章 算賬第480章 騎兵營第一百五十八章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聖諭第491章 暴怒的多鐸第七十七章 殺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830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41章 翻船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603章 “倭寇”的突襲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496章 鄭森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980章 孤家寡人強推感言第1011章 秀才鬧事第787章 消除鄭家之隱患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第一更)第356章 狼狽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367章 毆打第207章 範家的反擊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237章 降第853章 局勢第289章 金聲桓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443章 撤離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617章 雞籠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