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

李定國拿起了第一件禮物,他相信土司會喜歡的.

“這是來自大秦出售的琉璃器皿,土司您應該知道,這琉璃可比大明的琉璃要晶瑩通透得多,最重要的是它便宜。只要你是華夏子民,不管是大明還是大秦,都可以享受以低廉價格購買這種器皿的權力。對於外族,我們則會出售得很貴,但它在很多人的眼裡,的確價值那個錢。”李定國拿起一件玻璃花瓶,對趙宇說到。

實際上很久很久以前,他也想不明白,爲什麼這種好東西,要那麼廉價的出售給華夏百姓。這其實只有張弘斌知道,這玩意的成本價就二十文錢,哪怕是三十文錢出售那已經是賺了50%的利潤。這玩意是張弘斌刷消費額的重要商品,故而自然不能夠賣的太貴。最重要的是它的燒製原理還是會被人摸索出來,然後憑着他重商的政策,到時候只怕到處都是玻璃作坊,競爭大了,價錢就會跌得非常厲害。到那個時候再降價,可是會被人指着背脊罵的。

在早期,以低廉的價格,最大限度的把品牌打出去,換取一個不錯的口碑,這纔是張弘斌需要的。沒有人能夠拿着這種玻璃器皿哄騙華夏人,隨着貨物賣到全國各地,華夏的百姓們誰不知道這玩意價格便宜得要死,傻子纔會買貴的。至於不希望等下一批貨出現,加點錢提前購買,別人也願意讓給他的情況,那就由着了,畢竟你情我願的也管不過來。

趙宇看見這花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正如同李定國說的,這玩意賣給異族人的價錢貴的要死。就算是他們這種依附在大明統治下的土司勢力,似乎也不被認同爲華夏子民。故而自己的族人去買這玩意,價錢最便宜也是一貫錢,最貴也是最精巧的可以賣到三百貫。但若是華夏人,最便宜的只需要三十五文錢,最貴的也不過十兩銀子。

價錢差太多了,但偏偏不買的話,看着被人小市民家都有擺放,自己一個土皇帝卻一件都沒有,傳出去豈非丟人?

“花瓶不錯,不過本土司的權力好地位,只用這個是不是太廉價了?”趙宇只希望對方開出一個更好的條件。

最好,在權力方面,適當給予讓步。任何一個皇帝,哪怕是土皇帝,也不希望自己失去手中的權力。

“花瓶的確不錯,但也只是衆多禮物之中最不值錢的。”李定國笑了笑,把花瓶放下。

“哦,這居然還是最不值錢的?”趙宇倒有了興致。

“土司守一方苗民,應該知道安定纔是土司勢力延續千代萬代的關鍵。那麼苗民的民生,只怕也是土司您最頭疼的問題了吧?”李定國笑道。

“這個自然,若非我們苗民在華夏日子過得艱難,我們何須抱團自救?”沙通天掙扎着起來,到前面來說道。

“如此,先看看這個……這個誰都熟悉,無非是白糖和食鹽,不過和大明出售的糖和鹽不同,我們主要出售這種雪鹽和雪糖。土司,您可以嚐嚐。”李定國分別拿出了一包鹽和一包糖。

趙宇對於這個可不能無動於衷,要知道大明對付他們最佳的辦法,就是斷掉他們獲得鹽的途徑。這玩意最是可恨,價錢貴的要死,卻不得不吃點。最糟糕的是,大明出售的鹽,大多摻了不少的沙子,而且又苦又澀。

拿過兩個小包,打開用手指沾着吃了點。

鹽是上好的雪鹽,糖也是上好的雪糖。和這兩者相比,之前吃過的糖和鹽tmd就是垃圾。

“秦王規定,所有登記在冊的秦人,都可以以平價購買一定量的雪糖和雪鹽,前者購買的數額可以大一些,但後者限制大一些,畢竟有人以平價購買之後拿出去賣,那也是很高的利潤,但鹽產量就那麼少,我大秦政府可看不得這種行爲。”李定國非常鄭重的說到。

趙宇也表示理解,秦國是內陸國,只怕是靠幾處鹽礦來產鹽。本來鹽礦的產量就不高,做成雪鹽成本只怕也是不低的。故而以平價出售的話,這本身就是政府在虧本,只是爲了百姓日子過得更好而已。若是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人以低價買了雪鹽之後,高價賣給別人,這不是不行,限制個人購買額度,到時候別自己沒有鹽吃就好。

鹽和糖都是好東西,而且還是非常要命的東西。在這玩意麪前,自己不選擇妥協的話,不用秦軍廢掉自己,自己下面那些苗民只怕也會爲了廉價購買這些東西反了。這不,旁邊的沙通天眼睛都看直了。

“另外,這裡還有三種作物,分別是土豆、玉米和番薯。這三種作物可飯可菜,甚至番薯葉也可以做菜或者餵豬。但最重要的,是這三種作物不挑地,產量還高得驚人。這就不需要錢了,若土司您需要,我們自然會派人過來,指導你們如何種植這三種作物,若是畝產每年低於五石的,儘管向我們投訴,我們解決不了問題,自當全額賠償你們的損失。”李定國拿起三袋子種子對趙宇說到。

聽到這裡,趙宇真的是沒辦法不動容了。不挑地而且年產量超過五石的作物,那簡直就是祥瑞級別的存在了!

“你確定?”趙宇都有點不太相信。

“保寧府以及周邊地區都有種植,以及收了第二季,你們需要可以過去問問,產量只高不低,除非你們故意爲止。”李定國拍着胸膛保證到。

好吧,五石而且居然只高不低,聽到這個就連旁邊的幾個一直保持沉默的家將,也是hold不住了。

“漢人,你贏了,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趙宇投降了。

“不僅僅是這些,只需要接受我們大秦的統治,承認並且遵守我們大秦制定的基本準則。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承認貴族的民族自治權。爲此我們會設立一些自治村、自治縣和自治區。在這些區域裡面,管理者必須是你們族的族人,同時在不違反基本原則的情況下,可以允許有一些民族性的自治法律。換言之,只要你不違反大秦的基本法則,那麼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隨便制定適合你們民族的規矩。

當然,也不能夠讓你們完全自治,我們只能承認在二十年內你們的自治行爲,自投靠我大秦之日起,所有夠歲數的學生必須要上學。唯有大學畢業而且參加公務員考試合格者,纔有資格擔任自治區的官員。到時候考試,你們也會派人去監考,而且我說過,只有自治區對應民族的族人,纔有資格擔任官吏,所以你們的權益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加入大秦之後,我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政策。秦王殿下說過,任何加入到大秦之中,遵守華夏基本準則,恪守華夏傳統的,不管是什麼民族的人,都屬於隸屬於華夏民族。在華夏民族這個共同的民族旗幟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應該享有共同的權力。換言之,你們外出打工,工錢會和漢人一模一樣,工作量也是一樣。你們當兵,也是一視同仁,該升官就升官,該罰就罰。其他還有各種針對大秦普通百姓的優惠政策,到時候你們也可以享受得到。”李定國非常鄭重的對趙宇說明到。

趙宇其實此刻已經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選擇了。

“我僅代表生活在四川的苗族同胞們,同意加入大秦,誰敢不服,我讓他知道我趙宇的厲害!”趙宇妥協了。

李定國點了點頭,隨即還是要求趙宇出去,和他見識一下攻堅的模擬戰情況。

在火炮和火銃的響聲之中,一個所謂的‘寨子’在三秒鐘就夷爲平地,看得趙宇和身後的家將們心驚肉跳。他們算是明白了,李定國沒有騙人也沒有嚇人。若大秦真的要和各民族的人作對,那麼除非躲入森山老林一輩子都不出來,否則根本打不贏大秦的軍隊。這已經不是人類的範疇了,tmd已經是天神下凡級別的存在了!

不僅僅是李定國,牛金星也說服了羌族土司。隨後有這二者帶頭,四川的土司們總算是暫時歸了心。爲什麼說暫時,主要還是大秦答應的制度暫時還沒有落實,在看到實際利益之前,也由不得他們抱有一定的警戒。畢竟在以前,他們已經被各個朝代的統治者們坑慘了。說到底,其實他們也不過是一羣可憐人。

但至少,李定國可以相信,向西南這種還算偏遠蠻荒之地,應該可以長治久安了,只要大秦一直佔領着這裡。

而且可以肯定,在自己還活着的情況下,這裡絕對還會是大秦的地盤!

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
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