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

張獻忠死了,直系繼承人才剛剛會喊爸爸……這樣的情況下顯然需要有人攝政,在一旁輔助治理大西國,

皇后楊氏是最理想的人才,她是宰輔楊毅的女兒,她攝政的話,楊毅一系的人都會力挺,多少可以鎮得住別的派系,只是楊氏並不是一個喜歡攝政的女人,她就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居家婦女,

最後,就變成了楊毅和大將軍李敏兩人輔政,

兩人最初還能夠維持一個比較公正的處事態度,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官希望武官的權柄少一些省得出事,武官卻說自己的權柄太小,文官那是在欺負人,對於張獻忠被害一事上,楊毅覺得應該學習勾踐臥薪嚐膽,小心翼翼的發展個三五年,然後在考慮攻打共和國,

有意思的是,李敏沒有要攻打共和國的意思,說起來也正是因爲張獻忠要攻打共和國,以至於孫可望和艾能奇兩座大山被搬掉,他李敏纔好不容易上了位,上位之後,對共和國的實力那是怕得要死,尤其對對方能夠在數百米外精確狙殺目標的手段,感到由衷的恐懼,

在張獻忠被狙殺之後,大西國的人一度搜索了開陽城,在狙擊地點附近巡邏的人倒是發現了子彈射擊的地方,但人卻是不見了,拷問了那一家人,卻什麼都沒有查出來,可見敵人很有可能也是潛入了他們家作案,別懷疑大西國的酷刑,真要算起來錦衣衛的那些酷刑都顯得仁慈了,

正因爲這樣,才叫人恐懼,李敏甚至覺得,對方也許就在殿外或者在殿內某個地方潛伏着,必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給他們致命一擊,就算知道這不可能,但誰也沒辦法否認這樣的情況不是,老是生活在這樣擔驚受怕,又根本查不出對方到底在哪裡的日子,他不想再承受下去了,

所以,他的意思是,張獻忠在開戰前,提及過投降共和國的意思,不若直接向共和國投降的了,

他提出這個意見,也得到了不少武將的認可,而楊毅若非知道這些傢伙控制着主要的大西國武裝力量,自己這些沒什麼兵權的武將根本奈何不了他們,只怕早就派人把他們拿下,直接撤換他們了,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能夠撤換他們,又有誰願意頂上去,若是頂上去的人,依然要投降共和國怎麼辦,

莫非,還要讓他們這些文人上戰場,,

楊毅索性看向皇后張楊氏,他覺得皇太后你就算不垂簾聽政,好歹也給個建議不是,實際上就是讓楊皇后支持他的政見,要知道不管如今的新皇多小,都是這個勢力最合法的繼承人,皇帝或者皇太后發話了,應該鎮得住這些軍人,

太后也知道自己父親的意思,也配合父親說了幾句,主要意思也很明確:先悶頭髮展看看情況,畢竟不是說大魏和大明都在攻打共和國麼,要不,等打完了再看情況,

楊毅自然是第一個贊成的,但武將們卻是另外的想法:現在投靠那是水中送炭,好處多多,等打完了仗,那只是錦上添花,有個毛用,至於是否會打輸,那就更不可能,沒看見他們那麼多人,幾乎都沒有殺掉共和國的幾個士卒麼,

只是皇帝……他.娘那麼說了,大家也不好反駁什麼,只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看就知道對方心裡有鬼,

不是誰都有那麼高的忠誠度,也不是誰都有那麼的革.命自覺性,一個小皇帝有什麼資格讓弟兄們聽令,若真的那麼簡單,那朱元璋也不會爲了自己孫子能夠鎮得住場子,把開國那些有功文武大臣都殺沒了,

顯然,張楊氏沒有這個覺悟,楊毅沒有這個覺悟……或者說,他還不敢立刻動手,怕引起反抗,

卻不想,你不動手我動手,先下手有肉,後下手有口湯,完了湯都沒得喝,

下朝之後,將領們就開始秘密回去,想辦法直接清君側,或者武裝暴動一下什麼的,卻不想,有人比他們快,

那就是地方的守將們,尤其是距離四川和雲南非常靠近的那些地盤,廣西和安南宣撫使司的守將更是如此,都說共和國對外族人的態度非常好,至少公正公開,甚至有不少異族都當了官,還是大官,而且未來還有機會進入內閣,決定一國軍政大事,

就算不計較那些,豐富的商品,廉價的生活用品,豐厚的薪水……這要是不心動,那就是海瑞級別的牛人,

很可惜,這個世界上就一個海瑞,所以他是絕響載入史冊,大部分人沒那麼高的自覺性,所以他們會爲自己考慮,

前後不過十多天的時間,得知張獻忠死翹翹,孫可望和艾能奇也殉葬了,一個兩個就野得要死,裡面有沒有內衛的功勞不知道,反正廣西大部分,安南宣撫使司全境,貴州少數地區全部易旗,簡單來說,就是全投靠共和國去了,

朝中的幾個武官傻眼了,暗道:老子還沒有動手,你們倒是猴急,

可要他們鎮壓這些叛亂……似乎可行,但有什麼好處,誰看不出來,楊毅還想奪了他們的軍權,扶植一些符合文官利益的武將上臺,都什麼年頭了,還以爲可以回到崇禎年初期那段時候啊,就算是如今的崇禎,都不會允許文官隨便插手他的軍官任命問題了,

一方面是自己的榮華富貴,一方面是佔不到便宜還要受罪,除非是狂信徒級別的存在,否則誰會犯二,

湖廣地區,距離共和國太遠了擔心照顧不到,索性直接又投靠了剛剛大敗而歸……或者說小敗收場的羅汝才,比起張獻忠損失了兩萬多人,還把自己和兩名義子搭進去的戰果比起來,羅汝才只陣亡了三千士卒,已經算是難得可貴了,他們其實還不知道,羅汝才的處境更糟糕……

盤踞在福建和廣東的李自成聽說張獻忠死了,也是立刻磨刀霍霍,打算啃下一塊肥肉,

如今的大西國,完全就是分崩離析,土崩瓦解,本來虎踞三州之地,如今就貴陽和周邊幾個縣城,還在大西國的治下,可戰士卒不超過五千,資源極度匱乏,放在皇后和宰輔楊毅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投靠共和國,投靠大魏,

投靠大順那是不可能的,大西國之前趁他無暇後顧,佔了廣西和安南宣撫使司兩塊地盤,如今別人若是打回來,這些張氏皇族的成員,絕對是活不成的,但若什麼都不選擇的話,叛軍總有一天會打進貴陽,到時候……算了,快選吧,

“大西國緣何會崩潰得如此之快,”張楊氏在大殿上泣不成聲,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讓國詔書,

“這一期的《日報》倒是給了一個說法:大西國、大魏國和大順國,甚至是南直隸的大吳國,採用的是都是落後的封建統治制度,這種落後的制度具體表現爲,軍政大權都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賢明能幹,則萬事皆順,若君主昏庸則很容易大權旁落,大西國強盛,主要是因爲有一個強勢的張獻忠在支撐,如今張獻忠死了,小皇子根本沒辦法獲得所有臣子的信任,更沒有任何能力,把這個建國不足十年的勢力,統籌起來,其結果就是迅速的分崩離析,

當然,原話沒有那麼簡單,只是老夫覺得理由就是那麼一個,先帝他,去的太快了……”楊毅嘆着氣說到,

是啊,大西國說穿了,就是先帝帶着一干人馬,拼死拼活打下來的,大家爲什麼願意聚集在張獻忠的身邊,那就是張獻忠的能力,以及他個人的魅力使然,如今他死了,小皇帝要能力沒能力,要魅力沒有魅力,更重要的是外戚當政,只怕很難再做到對所有人的公正公平,所以人心就散了,

“沒得選擇,”看着詔書上的投降對象,張楊氏還是有點擔心,

“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張弘斌連大明的王爺都沒有害死一個,甚至還重用了一些王爺,所以我們投降過去,才能夠得到保證,若是投降大魏,唯一的結果,就是你們會被秘密處決掉,就算你不用死,你那幾個孩子……”楊毅說到一半,就不說下去了,現實太殘忍了,

“愛家知道了……”張楊氏拿起印璽,在詔書上重重蓋了下去,

那一瞬間,她舉得自己渾身的力氣,都被抽美了,她的淚水,彷彿決堤的洪水,再也沒辦法停止,

懷中的小皇帝,卻不知道母親爲什麼要哭,默默的爲她擦拭着眼淚,口裡不斷念叨着:“羞羞,羞羞……”

共和國與大西國開戰,前後也沒有十幾天的時間,甚至可以說一個月都不到,一切就是變化得那麼的快,整個貴州,整個廣西和整個安南宣撫使司,轉眼就通過新皇的一份詔書,併入了共和國,

爲此,共和國不得不派出人手,去佔領這些地區,

然而正如同早些時候羅汝才所言,如今共和國的人手非常不足,所以這次地盤的擴張,其實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既幸福又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只是就算再無奈,既然這已經是共和國的新領土,那就必須要佔下,

還好,到了這一刻,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戰鬥了,

大魏敗走,大明退走,共和國這個被三路大軍攻打的勢力,成爲了最大的贏家,

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9章 天才小屁孩
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9章 天才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