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產品上市

孩子是王朝延續的希望,尤其來自帝王家的嫡系血脈。

在這個基礎上,皇族的人希望子女能夠爭氣,忠臣們希望皇子能夠稱職,權臣們希望皇子惰怠,陰謀家希望皇子殘暴。可以說,自他們兩個出生,他們接觸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會影響他們一輩子。至少稍微不注意,或許一個帝國的希望,就會誤入歧途。

他們比一般的幼苗更需要呵護,但若是過度呵護又容易毀了他們。

可以那麼說,要把一個皇子完美的培育起來,必須要24小時全方位監控,在毀掉他們的情況下,讓他們接觸各個領域的人們,同時又要時刻跟進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免誤入歧途。

有什麼比這樣更累的?至少張弘斌承認,這隻怕比自己這樣開創一個帝國要累得多。

尤其現在還僅僅是兩個,若再多出個四五個,只怕在二三十年的時間裡,自己根本分不出任何心思去做其他事情了。這情況交給他們的母親都不讓人放心,畢竟女人太寵愛自己的孩子了,不小心會毀了他們。而且側妃會不會想要自己的兒子登上那個位置,進而傳授一些不應該傳授的東西,也是讓人非常的頭痛。

張弘斌沒轍了,繼承人很重要不假,但真的想要一個帝國千秋萬代,看樣子不能夠一來繼承人培養系統。

因爲誰也不能保證,它會在什麼時候被廢置。畢竟有些子孫,他們不希望這樣費力的培養繼承人。同時也不能夠保障這個基本依靠人力的系統,能夠精確的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皇子。

所以,關鍵的不是皇子,而是帝國的制度。

比如,基本上不允許修改的憲法,以及對君王權力的一些限定。不否認,這樣會讓自己的後代過得很苦,但至少可以讓整個張家延續下去,不會和其他皇朝一樣,三代而弱,五代而衰,七代以後基本上都靠強力的文臣武將硬撐,文臣武將死光了,帝國就完蛋了。

很神奇的,所有的封建王朝都在遵守着這個規律。當然,元朝不算,那不是華夏的朝代。

意識到這個,張弘斌終於開始關心立法的問題。主要法律其實用的還是大明律,最多適當加以改良。行政模式得到了改良,但封建成分依然非常的明顯。所謂的議會只是相當於內閣一樣的存在,至少裡面的官員並不是民選的結果。

說到民選,自然也離不開黨派這個說法。

華夏未來的行政制度,張弘斌覺得非常適合華夏的情況。太祖爺看得很透徹,華夏的權力核心不需要第二個聲音,因爲華夏人本能的不喜歡當老二,他們只想當老大。爲了這個結果,原本只是思想的分歧最終會變成內戰的成因。

但一個黨派也不好,畢竟監管部分也等同於由自己人去做,賊抓住了自己同樣當賊的父親,原因是當賊的父親,偷了當賊的兒子的東西,很諷刺的結果。

所以,是不是需要把監管部門送出去,給主政黨派一個壓力和危機感,張弘斌其實一直都在思考。但出現第二股勢力的情況下,勢必會和之前說的一樣,最終發展爲內戰。

索性,君主制是否可以保留,讓君主、第一第二黨派三足並立,成爲一個平衡的鐵三角。由君主居中調度,在兩派之間遊走取利維持政權的完整和團結,同時君王又因爲法律的關係,權利被限制住不能夠胡作非爲,如此的制度,或許才能夠做到最公平,最廉潔。

這只是他的朦朧想法,他還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更嚴密的探討,因爲這是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的事情。在未來,他還有可能會拿出來在議會上進行討論。至少,會初步把憲法先制定出來。

收拾好了心情,張弘斌還是進入了超市。

和以前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他有存夠了錢,可以開啓一個未開啓領域。

之前,他已經開啓了武器和書籍這兩個區域,剩下還有醫藥、奢侈品和工具這三大區域。

奢侈品不需要考慮,實際上之前的一些紅酒巧克力什麼的,大家也只是覺得好吃,不覺得有多麼名貴。爲什麼會這樣,主要是因爲未來的品牌,根本沒辦法得到這個時代的人的認可。就如同拿着一個lv的當季包包去非洲貧民窟,別人誰知道它是名牌,最多是一個裝東西的包包,甚至還嫌棄它太小了裝不了什麼東西。

超市裡面的名牌貨也一樣,無論是作用還是口感都是一等一的享受,但不被認可故而賣不出去。就算賣出去也是虧本貨,張弘斌自然不會做虧本生意。所以就算買,也是自己來購買,甚至因此還被柳如是等人說浪費銀子。

但不能否認,這玩意積攢消費額的確是很快……尤其當等級越來越高的情況下。

藥物,張弘斌其實真的很好奇會出現什麼。畢竟初級基因強化劑都能夠在一般櫃檯出售,那五級的藥品到底會多麼強悍?說真的,幾乎是本能的,他都想要立刻開啓五級的藥品。

但是他沒有,他的注意力是在五級的工具這一邊。

現在領地已經基本上開始了水力的使用,最簡單的車牀也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但和系統出品的工具比起來,質量和壽命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系統可以大批購買,造的話因爲技術太超前的關係,必須要限定製造的作坊,所以產量不高。其實張弘斌最渴望的是,若是能夠出現最基本的水力機器,或者稍微先進一些的蒸汽機就最好了。

到時候,秦國將真正進入工業時代,大批的百姓可以逐漸在乾旱的土地裡面,走進工廠之中。實際上很多穿越小說都說過,華夏北部一直都乾旱,其實最適合種植棉花織布,南方多雨氣候宜人,最適合大量種植農作物。故而南糧北布互相補充,纔是最佳的處理方法。

張弘斌也在那麼考慮,所以他打下四川,就是打算讓西川成爲一個糧食基地,然後陝西和山西逐漸朝着工業省、工業原材料省、經濟作物種植省什麼的,藉助兩地的氣候、資源進行合理的發展。

於是,他果斷開啓了工具區域,他不敢看藥品區,因爲他知道他此刻消費額已經花完,他必須要重新積攢。

隨着一陣隆隆聲,工具區已經開啓。

螺絲之類的基本材料,在下面幾層有出售,甚至還有比較先進的農具什麼的。但是在第五層這裡,前前後後就五個大型的工具在出售。

第一個是小型的蒸汽機,先進程度大概是在二十世紀左右,算是比較成熟而且功率較高的小型蒸汽機。這玩意主要是裝載輪船、火車頭上面的。換言之,火車的研究可以提升議程了,至於輪船……還得等等。

第二個是大功率蒸汽機,這個稍微落後一些,也就十九世紀末左右的水平,但帶動紡織機比現有的蒸汽機效率要高出許多。尤其其研究價值更高,材料也更好。同時,它與張弘斌的科研部自行研發的那種蒸汽機比起來,最大的好處可以批量購買,不需要等待預定。

第三個是萬能車牀,材料也好,還是精密度也好都比自主研發的要好得多,造價居然也是自主研發的50%。什麼叫做買的比造的好,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但如今若非還需要大量這樣的機牀,張弘斌寧可砸鍋賣鐵,也要把自主研發的車牀給升級換代,而不是不斷的進行購買。現階段而言,買來應急還是可以的。

第四個是三輪車,相關的零件在這裡也有出售。這玩意基本上只要不是上坡,拉動三百斤的東西外加一個成年人是不成問題的。而且上坡的時候,後座的成年人也可以下來幫忙推一推,作爲運輸工具非常方便,尤其是運兵。

第五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大型的器械是一組水力發電機。很神奇的,它存在了,哪怕是比較落後的樣式,但質量是可以保證的。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各地的水壩上進行安裝,或者專門建造一些水電站。

說真的,發電機的功率不是很高,但若是多幾組一起使用,至少可以保證幾個重要街道,以及秦王府的照明。至於電燈和電線,也屬於配套產品。最重要的是,電燈這玩意在超市的主區域裡面就有出售。其實當時看到這玩意的時候,張弘斌也在好奇,明明還沒有電,怎麼就有這些玩意了?這下,總算是解除這個疑問了。

答案就是,有水力發電機組,tmd終於可以發電了!

說真的,這次的收穫並沒有出乎張弘斌的意料之外,但正因爲沒有,所以才讓人感到驚喜。

系統很厚道,在自己需要它們的時候,把它們送到了自己手裡。

撫摸着那冰冷的機器,尤其是發電機組,張弘斌突然想到了之前自己決定要立憲的事情。而立憲的前提,自然是成立新的政府,華夏和西方不同,西方一個公國就有資格出現《憲法》,但華夏則必須要帝國纔有資格。

當前的大秦,嚴格來說只是一個王國,反而大明纔是一個帝國。更別說,大秦在華夏一直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地方軍閥勢力,哪怕版圖越來越大。

所以,張弘斌要稱帝,首先要獲得百姓的認可。至於方法,很有意思的是現在就掌握在他的手裡。

此刻的他,心裡已經有了計劃,他要創造一個神蹟,一個讓天下人不能反駁的人造神蹟!

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
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