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痛定方醒悟

嚴格來說,這不是什麼資產主意革命,因爲在大明大資產家的社會地位不算高也不算低,甚至不少大資產家其實都是某個勳貴或者大地主,大士紳的下僕而已,簡單來說就是一雙‘白手套’。

如今的現狀是:崇禎學習張弘斌進行改革,忽視了對百姓的交易,忽視了對資產階級的培養,而且忽視了對老舊封建勢力的限制。或者說這不算是忽視,而是身爲一個封建統治者的狹隘目光,黎落也因爲視角的狹隘,在這條改革之路上妥協了。

或許在他們兩個看來,這些老牌勢力纔是他們賴以維持統治的關鍵。

然而他們不知道,在生產力大解放,大科技大工業時代的發展,必然會觸碰到這些勳貴門的根本利益。

比如地主,大部分人都去工作,自然就沒人來爲他耕種,土地不丟荒但政府也不派人來回收,那麼地主只能夠花費更多的錢,或者減少租金來換取農民的租種,這本身就是在傷害他們的根本利益;

又比如勳貴和士紳,他們原本高高在上,如今做什麼事情都束手束腳的,根本放不開。他們已經品嚐過了貪污腐敗的美味,如同癮君子一般渴望着那個滋味。現在的日子,雖然還沒有慘烈到如同被送入戒毒中心,但關在家裡不給出門什麼的,也足夠讓人抓狂的。有些時候,這樣反而比進入戒毒中心還要糟糕。

所有人都希望一切能夠得到改善,最好可以回到大明最原始的狀態。內閣不是很好麼?初期或許沒什麼,但後期的大明內閣和國會有什麼區別?文官分爲幾個集團,又或者統合起來成爲一個集團,在內閣興風作浪,攪風攪雨,那滋味真是爽翻了,哪裡有現在還得小心監督黨那麼噁心的事情?

經過一番仔細的討論,所有人決定清君側。

他們認爲這一切的一切,根源果然還是黎落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崇禎初年,所有人好不容易纔說服崇禎把廠衛都給放在冷板凳上涼快,自此獅子失去了其爪牙,他們再無避忌故而爲所欲爲。

自此錦衣衛指揮使同知黎落出現在崇禎面前之後,一切都變了。廠衛開始啓用,成爲所謂的監督黨。哪怕沒什麼實際的權力,或者根本沒辦法和他們手頭上的權利相比,但被一羣人這樣二十四小時監督得試試的什麼的,也非常不爽。

在這裡其實崇禎還是搞錯了,張弘斌有內衛,也相當於錦衣衛。但他這是要把內衛變成國家安全局這樣的機構來培養的,監督黨的主要來源依然是公務員,以及其代表的利益勢力。也就是說,監督黨和執政黨除了職權不同,代表的利益階層不同,在社會地位和本質上來說,都是一樣的存在。

而大明的錦衣衛了廠衛,本來應該構成國家安全局的這個羣體,代表的是帝王家的利益,而不是別的什麼人的利益。崇禎當初也知道是爲了省錢,還是真的理解錯誤,把東廠和錦衣衛組合成爲監督黨,甚至有不少錦衣衛的人在行使法院、檢察院和警察局的職權。

也就是說,共和國採用的是二黨一帝制度,但大明採用的依然是一黨一帝制。最糟糕的是,這一個黨派的對手和共和國的執政黨不同,只需要面對帝王這一個明確的政治對手,於是帝王居中調度裁判就不可能了。

都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崇禎憑着自己狹隘的發展觀,強大的自我意識,終於是搞成了這樣四不像的改革。

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說,它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畢竟它解放了一些生產力,修改了大明晚期一些不合理的行政措施和稅收,如此若是還不能夠繁榮那隻能說真的爛到骨子裡去了。

但這種改革,實際上又不能夠稱之爲改革,只能稱之爲‘改良’。甚至於這個‘改良’的過程中,觸碰到了原有利益者的根本利益。故而爲了奪回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利益,這羣舊封建勢力們,正在醞釀一場更大更強烈的變革。

當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直接復辟走回老路子。

在張弘斌召開國會,確定貨幣版式的時候,這羣二貨終於在預定的時間內,掀起了革命。

他們這次的目標非常明確,不是在地方掀起,而是就在北京城裡面,發動了革命。他們這些日子秘密派了將近五千人潛伏進入北京城,勳貴們甚至得到了京營軍官的投誠,只等着最終裡應外合,讓重振妥協。否則……似乎太子朱慈烺,今年也八歲了不是?

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午夜三點鐘,一行人在各地匯聚起來,在內應的幫助下繞開了巡夜的京營士卒,然後直接來到了紫禁城外,就等着裡面的人開門,他們就會一擁而入。

大門,毫無意外的緩緩開啓。在非開門時間這扇大門的打開,也預示着情況到了非常惡劣的境地。

“我們的人就要開門了,大家做好準備,殺進去!”徐應朝着身後的友軍們大喊一聲。

這些友軍不少都是臨時組建的家丁,手中的裝備主要是購買自張弘斌那裡的淘汰了的火器。對於這些出售出去的火銃,對方到底會怎麼用,張弘斌是絕對不會過問的。但有一點他會過問,那就是他的治下,除非邊境地區可以打申請獲得購買槍械的資格,否則內地地區也就是處於安全地區的各個城鎮,百姓都不允許擁有火銃,無煙火藥和黃火藥,甚至是顆粒火藥,也被管制得非常嚴格。

火器是共和國淘汰的火器,這個誰都知道,但對於很多勢力來說,依然是先進得他們沒辦法模仿的火器。爲了能夠迅速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就算他們知道自己是被宰了,也不得不乖乖把錢包遞過去。

大門打開了,露出了一支整齊而且眼看就很有戰鬥力的部隊。

那一刻,徐應直接就萎了,因爲他看到的不是要和他裡應外合的經營將軍,而是錦衣衛指揮使黎落。

“很抱歉,你們五千多人陸陸續續帶着武器來到北京城,我想不知道都難啊……在這之前,你們做得真的很好。下次記住了,武器要拆開才帶進來,這樣才比較保險。當然,若是有下一次的話!”黎落帶着戲虐的表情看着他們。

“開槍!”徐應知道,此刻必須要拼死一搏。

只是他的戰友都是豬一樣的隊友,最擅長的就是坑隊友。

要麼就是零零碎碎的進行準備射擊,要麼甚至直接把武器一丟就走人,更有一部分人沒骨氣的直接給跪了。

“射擊!”黎落可不會等對方開槍才反擊。

比起這些雜牌軍,黎落帶領的神機營將士那纔是崇禎麾下一等一的忠勇之士,精銳之師!隨着黎落的一聲令下,幾乎是同一時間朝着對面膽敢抵抗的敵人進行了射擊。隨後,第二列迅速替換上來,進行了第二輪射擊……

慘叫聲不斷,哭爹喊娘,屁滾尿流的情況隨處可見。

黎落看着這幫廢物的表演,心中非常的不屑:就這樣也敢清君側,真當老子錦衣衛殘了啊?

這完全就是一起鬧劇,前後不過三十分鐘就順利落幕。俘虜被看押起來,指認他們的幫兇,到時候黎落會慢慢一起清算。不過審問和清算的事情,自然還是要交給下面的人去處理,此刻最關鍵的是,是處理這件事造成的影響。

勳貴是打着資本主義革命的名義起兵的,附帶的口號是清君側。後者無所謂,但前者會不會給崇禎帶來某些心理陰影,甚至對改革開始出現懷疑,甚至不知不覺又變了回去,這個他真的不敢保證。

他只知道,若是大明又變了回去,不能夠與時俱進的話,那麼就會在發展的道路上,被共和國越拖越遠。

雙方都是鄰居,這樣敵人越來越強,我方緩緩追趕的情況下,不就是勾引別人快點打進來麼?

“你來了?”崇禎看到黎落,示意他坐下。

此刻的黎落也留意到,崇禎的精神表現得很萎靡,似乎遭受了什麼打擊。不由得心裡‘咯噔’了一下,暗道:不會真的對改革產生了懷疑,進而要恢復帝制吧?

“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但你可以放心,朕不打算改回去。我只想知道,他們爲什麼要造反,我們的改革在過程中,到底忽視了些什麼問題……”崇禎似乎學會了讀心術,看了黎落一眼,便緩緩說到。

“據臣初步調查,他們說是要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實際上他們代表的卻不是資本階級,而是舊有封建勢力。想來,是我們的制度觸犯了他們的根本利益,而我們以前也沒有刻意限制,只希望他們能夠早日醒悟,投身到資產階級的世界之中來,卻不想我們低估了他們的慾望和野心。”黎落誠惶誠恐的說到。

“是啊,人心總是得不到滿足的。就如同我,明明知道要大敗共和國不太容易,但依然坐着平定天下,萬國來朝的大帝夢……”崇禎淡淡一笑。

“那絕對不是夢,陛下一定能夠成爲征服華夏全境,甚至整個地球的超級帝皇!哪怕是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沒有一個可以和您相比。”黎落非常激動的說到。

“黎落,你不會背叛朕吧?”崇禎看了看他,終於問了句。

“臣願爲大明肝腦塗地,真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只是希望看到大明中興崛起的那一天!”黎落叩首。

“好了,起來吧!和朕好好討論討論,我大明真的要痛定思痛,好好總結一下才行了。”崇禎笑着扶起了他。

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9章 免勞勿相送
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9章 免勞勿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