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勒克德渾正在考慮着是進還是退的時,停下來的清軍發現在隊伍的前後左右都有拿着各種各樣兵器的小股武裝在慢慢逼近,清兵若是不予理睬,他們就衝上來襲擾一番,清兵若是策馬衝殺過去,這些人便一鬨而散,憑藉着熟悉地形跑得無影無蹤,等清軍停下來,他們又聚集起來,繼續對清軍進行無休無止的襲擾。
天天面對這些像蚊子蒼蠅一樣嗡嗡飛來飛去的襲擊,勒克德渾由惱火到暴怒,再由暴怒到無可奈何,無可奈何之中,勒克德渾的大腦終於轉動起來。
人只要一動腦筋,就會思前想後,身居高位的滿清貴族勒克德渾也不例外。
他想到了弘光皇帝被搶回,想到了戰死的吳勝兆、葉臣,吳勝兆是不是個大草包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但對於葉臣,勒克德渾卻是很清楚的,他是老奴兒哈赤時代算是排得上號的戰將,竟然就栽倒在那什麼鐵血侯楊光的手上,而自己還沒與楊光正面交手便被玩得團團轉,白白在松江和南京之間跑了一個了來回,大軍被搞得疲憊不堪,八旗軍還能撐得住,而那羣綠營兵士氣低落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日日有人開小差當逃兵。
想到這裡,勒克德渾終於開始對楊光和鐵血軍正視起來。
正在此時,負責哨探的清兵急急回來稟報說南京方向暢通無阻了。
這反倒令勒克德渾疑神疑鬼起來:前面是不是有個已經挖好的大坑等着自己去跳?
以智謀和彪悍勇猛並重著稱的勒克德渾突然慎小謹微起來,一番思量後,他作出了一個不但讓敵人驚訝,也讓清軍衆將領驚訝的決定:一萬六千騎兵立即停下來,就地紮營,等待步兵大隊到達後,才一起往南京進發。
一些八旗軍官覺得奇怪和鬱悶:八旗大軍什麼時候怕過誰?爲何江南的幾個農夫一鬧騰,貝勒就要停下來了?
但按現在滿清八旗的嚴格軍紀,徵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就算是命令八旗兵們去吃屎喝尿,所有八旗兵也不得不尊,因此九千八旗立即按照命令安營紮寨,至於那七千綠營騎兵,很多時候他們只是跟班的奴才,八旗老爺說走就走,八旗老爺說不動就要死也不能走。
勒克德渾率一萬六千騎兵在南京一百五十里外的地方停下來不動了。
這令楊光很是意外:怎麼彪悍無敵的八旗大軍也有慎小謹微的時候?
鐵血軍已一切佈置就緒,準備先拿勒克德渾的率領的一萬六千騎兵開刀,以埋伏戰將其全殲於南京附近。
但勒克德渾卻不動了,鐵血軍現在只有謝浩堂率領的三千餘騎兵,其餘全部是以步兵爲主要構成,怎麼能越過一百多裡的距離去包圍勒克德渾的騎兵?
“很明顯,勒克德渾是害怕了,他想等齊各路步兵到達後才一起向南京進發,這樣他就可以有十幾萬的雄厚兵力,既可以對南京攻堅,也可以在城外與我軍野戰,甚至可以分兵同時攻堅與野戰。”總參謀長劉忠傑帶着東路軍遠在松江,主要出謀劃策的便是副總參謀長顧全,他一眼就看出了勒克德渾的企圖。
一番辛苦的部署就這樣打了水漂,楊光有點鬱悶:“真的想不到啊,估計是我們打死了葉臣、攻下了南京,把奴兒哈赤的子孫勒克德渾嚇怕了,什麼狗屁’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根本是一句騙人的屁話,這樣一來,我們不得不調整部署了……”
顧全捏着鬍子,頗有擔憂:“勒克德渾害怕了,他可能會調來常州的劉良佐、福建的博洛、甚至武昌的清軍、江北的清軍,兵力可能達到二十萬以上……與之決戰,我們的兵力不足啊!”
“在南京與勒克德渾作戰是勢在必行的,如果此戰我軍大勝,則江南重回漢人手中,如果此戰我軍戰敗,鐵血軍將士可能將十不存一,剩下的人唯有往南進入江西、福建的崇山峻嶺中才能死中求生,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將成爲一句空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實現了……我們已是背水一戰了,沒有退路了,務必全力以赴,你看,我們可以這樣佈置……”楊光指着地圖上的幾個地方說:“那日我們勘察過的幾個地方仍可用來與勒克德渾的大軍決戰,只要殲滅勒克德渾率領的八旗全部或一半,形勢就徹底改變……”
“這就怕勒克德渾不上當,殲滅三五萬其他綠營清兵,都起不了什麼作用。”
“那就要看我們舍不捨得下血本,將其引進圈套裡面痛擊……當然還有最後一個辦法,就是南京城作爲最後的一個決戰的地點,我們與勒克德渾展開城下大決戰。”
顧全見楊光已下定決心,也不再囉嗦,而是按照副總參謀長的職責提出具體實施的方案建議:“嗯,只好如此了,具體的方案安排可以這樣……”
“……這些方案都可行,但除了我們在南京這裡的部署外,還要通知江陰、太湖及其他地方的抗清義軍配合行動,務必在此戰打殘勒克德渾。”
“現在計劃有變了,在南京周邊發動民衆的事情是不是繼續實施?”
“不變,此事不能放鬆還要加強,此一戰如能獲勝,南京將是我軍的根據地,如果我軍不幸戰敗,也需要有力量潛伏在此地以圖再起。搞夜襲的第九團團長康廣強原來兼任此事,我打算乾脆將他調去專門負責此事,他本是文人,經過多場戰鬥的鍛鍊,已初步具備了文武兼備的素質,再鍛鍊一番,可以擔任方面大員的責任。”
顧全點頭道:“那第九團的團長就空出來了,可由誰來擔任?”
楊光早就考慮過此方面的人事安排:“就由副團長田豐年升任團長吧,陳之正繼續擔任參謀長。”
“好,我這就去起草命令。”
按楊光的要求,康廣強此時正率鐵血軍各部抽來的幾千名士兵,深入到南京附近的郊野鄉村去,大搞楊光稱之爲“發動民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