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出征

吉時到,皇帝朱由校下田,左手執黃龍絨鞭,右手執金龍犁親自耕田時,前會有兩名“導駕官”牽牛,兩名老農協助扶犁,往返三個來回,聖駕親耕禮就算完成了。

皇帝南郊親耕,只是做個樣子,做個秀,讓天下萬民都知道皇帝重視農桑即可,《大明日報》請來了十位畫師,速畫下皇帝下田的英姿,最新一期的《大明日報》頭版頭條就是,天子重農桑、南郊親耕田。

而朱由校並不是一味作秀,他們墾出了一塊地,大概一畝左右,朱由校朱由檢兄弟在老農們指導下,種下了土豆、玉米的種子,也種下了番薯的幼苗,忙活了一個時辰才完成,一邊的太監和侍衛的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葉向高對正在抹汗喝水的朱由校道:“皇上重視農桑,親自耕種,真是萬民表率,蒼生之幸。”

朱由校道:“米提督多次向朕推薦這三樣東西,耐旱、易種,產量高,朕須等親自一試,如果真的是這樣,朕當昭示天下,廣爲推廣,如能讓天下百姓永無飢餓之虞,朕做番薯皇帝又何妨?”看見葉向高吃驚的樣子,朱由校道:“朕又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豈會不知番薯是什麼意思?如能像米督所言,全國種三寶,天下再無飢餓之虞,朕就是頂着番薯皇帝的外號,也有顏見列祖列宗於地下。”

葉向高道:“皇上聖明。”

朱由校笑道:“今天夏天,咱們便可做到吃自己種出來的薯片、爆米花和糖水。”

朱由儉道:“這感情好,皇兄的薯片確是美味,就是太少了,不能盡興。”

朱由校道:“今年豐收,放開了吃。”

能夠榮幸地協助皇帝完成親耕工作的老農和小孩等,都會有好處得。

比如在場的民衆每人都會得到皇帝賞賜的兩個饅頭和二斤肉。在皇帝起駕回宮時,衆人拿着農具簇擁其後,走到午門止,老農每人還可得兩匹布,其他人等得一匹。

順天府府尹李思恭全程陪同,作爲坐地大炮,他在順天府混了二十多年,還是第一次看見皇帝親耕,天子重農桑,他也是十分高興激動,官員記錄這次皇帝春耕總共花費白銀89.5兩,這些銀兩由宛平、大興兩縣財政支出。

作爲天下第一知府,京城就在他治下,這一次皇帝親耕更是他親自參與組織,看見皇帝真刀真槍的耕了一塊地,李知府十分激動,他對鄒元標道:“天子重農桑,大明之幸,百姓之幸。”

大明是農業國家,解決了農民吃飯問題,就等於解決了所有問題,對大臣們來說,這纔是重要的問題,在東南的米柱與地方官之爭,反而是其次的,甚至連朱由校都沒有放在心上。

朱由校在地壇親耕後,次日至太廟,登壇拜將,任命米禮義爲遼東戰區陸軍總司令,率領三萬大軍,馳援遼東。

朝廷定下章程,命令遼鎮官兵,在年內收復失地,至於被歷代兵家所稱道的廟算,現在是沒有。

皇帝公開聲稱,吸取薩爾滸之敗的教訓,不再公開討論明軍戰略,皇帝下令兵部,收復失地,剷除建奴,兵部則下令給遼鎮,至於怎麼打,這是遼鎮的事。

米禮義作爲制遣大將出徵,在拜別太廟後,率三萬步騎出徵,至外城,數十萬民衆前來送行,戰爭是慘烈的,自古徵人幾人回?許多有親人隨軍出征的,都是泣淚相送。

在正陽門前,有耆老依例向米大將軍敬酒,米禮義堅持不授:“請老丈存下美酒,米某受皇命而行,沒有寸功,不敢飲美酒,得大軍凱旋之日,與諸君痛飲。”

出征大軍士氣高昂,唱着《精忠報國》,大步前進,精良的裝備,森嚴的殺氣,令在人羣上中的建奴探子十分憂慮,這大明是動真怒了,決意全力剿滅建州。

現在關外還是冰天雪地,至冰雪融化前的四月,都不是交戰之時,上次雙方冒大雪交戰,雙方都死傷痛重,非戰鬥減員嚴重,這一次,雙方是憋着一股勁兒,誰備一決生死,現在天氣寒冷,大雪封路,雙方都在準備力量,準備大戰。

前以大明打仗,喜歡進行廟算,在朝野公開的討論戰略,定下戰略,面授機宜,讓前線的部隊按着天下皆知的戰略去打,這等於綁住了將軍們的手讓他們去打,限制了他們的自由,非常僵化呆板。

也是因爲機密泄漏,建奴才可以針對性的襲擊各路明軍,各個擊破,現在皇帝直接下令,由遼鎮司令部自行制訂戰略,具體怎麼打,由前線部隊根據實際情況出發,自己決定。

這讓朝廷覺得十分不滿,覺得好像是自已的權力被剝奪了,堂堂朝廷,居然沒有權力決定戰爭的方略。

朱由校公開訓斥這種行爲,說道:“薩爾滸之敗,全因建奴對我軍瞭如指掌,這才制訂出精密準確的打擊戰術,如若我軍無聲無息,合攻建州,會給人這個機會嗎?戰場之上,瞬間百變,我等制訂出來的戰術,興許拿到了戰場,根本我不適用了。朕用人不疑,既然已將遼鎮託付於米總司令,就坐等好消息。”

康熙元年,註定不會平靜,去年建奴連下撫順、開原、鐵嶺等大城,遼鎮藩屏盡失,他們必須收復失地的,無論是皇帝朱由校,還是朝廷文武百官,都有義務收復失地。

去年的交戰,大明丟了三城,損失人口百萬計,但是建奴的損失也是前所未有的慘重,將近兩萬人精銳的損失,是人口不足二十萬的建奴,不可承受之痛,但是沒有人敢小看了建奴,他們縱橫白山黑水二十多年,未嘗一敗,現在主場作戰,確是大明的勁敵。

對於這一次大戰,大明上下,寄予了厚望,不但遼鎮傾力而戰,兵部還從各地調來了大軍馳援,而物資方面,雖然現在是大雪封路,無法出行,但在山東萊登之地,己堆積瞭如山的物資,一旦冰雪融化,立即運往關外。

這一次,大明決定以一帝國之力,傾力一壓,準備徹底了斷遼東這一心腹大患。

王陽明曾經說:“大明雖大,最爲緊要之地四處:宣大薊遼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王陽明說的四處是那些地方呢?分別是宣府,大同,薊州,遼東。

王陽明說天下要害有四處,如果丟了就會亡國,其實,大明朝丟了一處就亡了。

其中前三者處於長城防線的要衝,往年蒙古入侵中原均是從這個幾個隘口突破。只要這幾處被攻破,蒙古人就能向無人之境一般突入華北平原,威脅北京。

後來建奴崛起,清軍騎兵就屢次突破這幾處隘口,攻入明朝腹地,威脅北京安全,同時還繞過了明軍,直接攻擊山東,把濟南狠狠地搶掠了一番。

然而這三處地方相比於最後一處要害,簡直是無關緊要。遼東,被譽爲華夏的“**”,如果此地被佔領,華夏便將萬劫不復。

大同、宣府、薊州在長城以內,而且依山而立,相對好守。而遼東呢?其北部沒有長城,女真、蒙古可以隨時從北方進行入侵。所以相對前三者來說,遼東易攻難守,很容易被異族佔據。

從鮮卑、高句麗到遼、金到建奴,遊牧、漁獵民族常常佔據遼東爲根據地,向中原發動猛攻。對於中原來說,遼東又冷又窮,但是對於蠻族來說,是個理想的家園。蠻族不怕寒冷,戰鬥力高強,但是由於缺乏農業支持,導致後繼不利。如果佔據了遼東,獲得了當地的人口和農業支持,這些蠻族將成長爲可怕的封建遊牧帝國,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就很難對付。

所以,當高句麗佔領遼東後,隋唐兩大王朝即使拼了老命,也要把遼東奪回來。爲了遼東,隋朝更是損失了數十萬兵力。

遼東很難防守,即使是強大的唐朝,維持對於遼東的統治也十分艱難,時常受到契丹、奚、突厥等民族的挑戰,只能維持羈縻統治。

到了明朝,遼東同樣難以防守。爲了防禦此地,明朝甚至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朝對此還放心,於是與朝鮮建立了緊密的聯盟,讓朝鮮分擔遼東方面的壓力。所以,明朝還將鴨綠江邊的土地送給了朝鮮,以換取朝鮮的支持和幫助。

在萬曆年間,日本入侵朝鮮,明朝之所以力保朝鮮,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如果朝鮮有失,遼東必然不保。

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崛起於建州的奴爾哈赤部突然反叛,打得遼鎮沒有防守之力,連奪下多座大城。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一旦讓蠻族佔據了遼東,就是中原王朝災難之時,如遼國和金國,給中原王朝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至於大明的天子守國門,一是守蒙古人,二是防遼鎮方向的蠻族,佔據了這倆個地區,都有可能對中原王胡造成巨大的衝擊,所以遼鎮有事,沒有人敢以等閒視之。

第136章第426章追捕第905章無題第947章大獲全勝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532章李代桃僵第656章出手相救第415章奇兵突出第964章戰略要地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816章真正意圖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130章孽緣第862章另類敵人第938章斬首戰術第580章大典第654章入主第639章討打第633章意外決定第255章新朝大事第759章天道輪迴第61章名將歸心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562章改變策略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424章投效第62章收伏老將第688章登陸爪哇第909章身陷困境第538章誓師出擊第960章拉攏戰俘第101章設局第908章確定消息第930章卑鄙無恥第415章奇兵突出第935章爲難第900章局面棘手第454章拿下第117章遼東轟動第532章李代桃僵第117章遼東轟動第783章反擊第274章調查第242章品茶第921章獎勵第450章攻擊靶子第812章反間計第409章新計劃第415章奇兵突出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965章暫時計劃第62章收伏老將第764章技術革命第755章危機第871章徵兵第518章屈服第297章納滕妾第556計劃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693章困難第690章各方盤算。第829章日子難過第131章搶錢利器第434斬首戰術第895章準備進攻第732章東窗事發第109章大慘敗第929章脫險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751章慘敗第436章殺滅第712章特效藥第518章屈服第907章交涉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711章良藥第738章戰爭將至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972章形勢大好第812章反間計第354章爆發第168章危機擴大第243章美人計第605章拜訪第23章紅丸進宮第224章布西南局第172章分蛋糕第383章欽差抵達第572章逆麟第95章試探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396章有驚無險第83章反殺第929章脫險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05章調整第919章成功解救第22章帝皇家第274章調查
第136章第426章追捕第905章無題第947章大獲全勝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532章李代桃僵第656章出手相救第415章奇兵突出第964章戰略要地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816章真正意圖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130章孽緣第862章另類敵人第938章斬首戰術第580章大典第654章入主第639章討打第633章意外決定第255章新朝大事第759章天道輪迴第61章名將歸心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562章改變策略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424章投效第62章收伏老將第688章登陸爪哇第909章身陷困境第538章誓師出擊第960章拉攏戰俘第101章設局第908章確定消息第930章卑鄙無恥第415章奇兵突出第935章爲難第900章局面棘手第454章拿下第117章遼東轟動第532章李代桃僵第117章遼東轟動第783章反擊第274章調查第242章品茶第921章獎勵第450章攻擊靶子第812章反間計第409章新計劃第415章奇兵突出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965章暫時計劃第62章收伏老將第764章技術革命第755章危機第871章徵兵第518章屈服第297章納滕妾第556計劃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693章困難第690章各方盤算。第829章日子難過第131章搶錢利器第434斬首戰術第895章準備進攻第732章東窗事發第109章大慘敗第929章脫險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751章慘敗第436章殺滅第712章特效藥第518章屈服第907章交涉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711章良藥第738章戰爭將至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972章形勢大好第812章反間計第354章爆發第168章危機擴大第243章美人計第605章拜訪第23章紅丸進宮第224章布西南局第172章分蛋糕第383章欽差抵達第572章逆麟第95章試探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396章有驚無險第83章反殺第929章脫險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05章調整第919章成功解救第22章帝皇家第274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