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大明雄起

對於南洋帝國的成立,大明朝廷可是非常氣憤的,朝中文武百官他們都是一片喊打之聲。

彷彿不跟南洋帝國拼一個你死我活,就不顯得自己疾惡如仇,忠字當頭。

但是天啓皇帝他可是不吃這一套要打是可以錢他是不會出的。

如果朝廷的官員們大膽的告訴他朱由校,這一仗有可能打贏,並且有重臣願意爲此立下軍令狀,作出保證,對此事進行負責,他還是願意打一仗的。

畢竟南洋帝國都這樣子了,如果大明都沒有所表示,天下還有誰會把他們當成一回事?

但是明知道打不可能贏,他就沒有意思打這一仗了,明知道沒有結果的事情,他纔不會幹,這意味着勞民傷財之事,最終一無所獲,而且丟的還是大明帝國的臉。

目前形勢的嚴峻,大明帝國距離崩潰只差一場大敗了,所以天啓皇帝他對於用兵是十分謹慎的,不到萬不得已的緊要關頭,那是絕對不會用兵的。

皇帝有錢,內帑有錢,所以大臣們就死死的盯住了皇帝的錢袋子,現在也都像前朝朝廷一樣,一旦有什麼事,官員們就上書皇帝,請開內帑,以救濟難民,幫補地方。

對於這一點,天啓皇帝他可不上當,他可不像他的老爹那麼好忽悠?

也不是說他老爹泰昌皇帝蠢,那是因爲泰昌皇帝本來就是東林黨的支持之下上臺的,當然要對東林黨的政策進行支持,而且他纔剛剛當皇帝,勢力未穩,正需要收買人心的時候,現在天啓他已經當了這麼久的皇帝了,已經穩如泰山了,不會做出這種傻事來。

最主要他就是怕這口子一開以後,大臣們有事沒事就請皇帝請開內帑了。

對於這種行爲,天啓皇帝他是毫不猶豫的對其進行訓斥的,天啓皇帝他嚴厲的指出,朝廷請你等來就是爲了治理地方,安撫地方的,既然你等除了請開內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朝廷用你又有什麼用?

這些人當官,想輕輕鬆鬆的當,遇到難題不去想辦法解決,只想着輕輕鬆鬆的上書讓皇帝搞定就完了,那如果是這樣子,皇帝還要你來做什麼?

南洋帝國的成立,這是令整個朝廷都非常不爽的,但是皇帝都不支持他們用兵,也就沒有辦法了,只能默認了,因爲朝廷他也都明白一點,如果他們不承認南洋帝國的話,南洋帝國是不會承認這一筆巨大的國債的,這就意味着南洋帝國跟大明緊緊的綁住在了一起。

朝廷他是對此十分的憤怒,十分的不爽,但是沒有辦法,只能夠如此,因爲皇帝下令,要他們出錢,讓他們負責任,這就不好說了。

要知道在大明的內部,米柱他的人氣聲望可是相當的高,沒有幾個人敢說可以一定得打贏米柱,跟他鬥,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可以佔盡便宜的。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又叫他們負責,這就令許多人都不敢叫了。

但是儘管是如此,南洋帝國他是成立了,大明朝廷對此事就是睜隻眼,閉隻眼,沒有派出代表團去道賀,大明的皇室他跟南洋帝國的皇室其實關係是非常密切,但是也沒有派出代表到場去祝賀,也都沒有對這件事表示的祝賀。

雖然南洋帝國方面,扣留了孫承宗,扣留了信王朱由檢,在許多國家的眼裡,被解讀成是大明皇室,大明朝廷的代表,但是別人怎麼解讀是別人的事情,大明的皇室和朝廷是不會承認這件事的。

在大明帝國開國大典以後,他們也都沒有扣留人質,直接的都放回來了,只有孫承宗他遊歷了南洋帝國後纔回來,但是信王朱由儉他是第一時間就跑回來了。

朱由儉回來大明以後,他便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的做他大明的藩王。

南洋帝國建立了以後,他跟大明的關係是非常冷淡的,但是這只是政治方面非常的冷淡,雙方的經濟往來卻非常的熱鬧,這一段時期叫做政冷經熱。

本來朝廷對於這麼多大明的富商紛紛的前往南洋做生意和淘金,非常的不爽的,還準備出禁令進行制止,但是他們發現就連皇族都在幹這種勾當的時候,只好不了了之了,因爲南洋是一片新興的熱土,未經開發的處女地,投資可以很快就獲得回報。

最重要的還是他們抵押在皇家銀行裡面的錢和美利堅商行裡面的錢,也都拿不回來,這些錢在大明就是一個數字,但是如果你在南洋,卻可以把這些股份和債權進行抵押,轉換成銀子,在這裡進行投資和使用錢生錢。

一開始是逼着許多人把錢投資在了南洋,很多人也是想着先把錢投下去,看見風聲不對的,便逐步的把錢弄回去,但是當他們的錢投資下去了以後,越變越多的時候,很多人他就安心的把錢放在這裡了。

此時此刻,許多人都願意相信一點,那就是南洋帝國的皇帝陛下米柱是一個十分講信用的人,並且真的注重商人,十分的注重經濟,在南洋投資做生意是非常高尚的事情,不像在大明只是下等人。

南洋帝國也都出臺了許許多多招商引資的政策,吸引了許多人往這裡投資。

因爲雙方大量經貿的往來,大明朝廷還設立了海關進行收稅。

一開始設海關的時候,許多官員他都是不以爲然的,這跟市舶司又有什麼分別?這跟大明的禁海政策也是違反的,這樣子做有違祖制。

但是當朝廷不願意乾的時候,皇帝已經悄悄的令他的人開始設立了海關,並且在這裡收稅,年入上百萬,這可是刺激到了整個朝廷。

然後海關就由朝廷接收了,不過皇帝他也都沒有什麼,畢竟大明還是他朱由校的,朝廷與皇室之間不過是左右手的分別,所以他也就決定把海關歸給朝廷,作爲朝廷的收入。

以前許多人口口聲聲喊着祖制的,喊着禁海的,但是看見在這裡能夠賺到這麼多錢以後,這些人就閉上了嘴巴,再也不提這事情了,因爲現在許多人都知道,現在的天啓皇帝他是一個務實的人,在他執政以後,一直都在去清流化和去清談化,也就是去嘴炮化,你想靠嘴活來賺取升官發財,那是不可能的。

在他朱由校這裡想要升官,你就必須拿出切切實實的成績來,這才能夠打動皇帝。

但是慣性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大明仕林的力量也都非常的強大,比如說想進入大明的內閣,還是如此,非詞臣不得入內閣,但是就連皇帝他都沒有辦法改變這一點。

皇帝他無辦法改變這一點,但是他卻可以架空內閣,皇帝他在執政了以後,在很多時候都喜歡藉助於軍機處,在軍機處進行辦公,軍機處一開始只是負責管理軍事方面事情的,但是隨着大明軍事行動的增加,它逐步的把權力往後勤方面進行擴張,擴張到其他方面去,到了十多年後,已經穩壓內閣一頭,成爲了大明最高的權力機構。

皇帝他改變不了內閣的性質,也都改變不了別人對內閣的看法,但是他卻可以提高軍機處對他們進行架空。

畢竟是大明的皇帝,他要信任軍機處,重用軍機處,內閣也都沒有辦法,大明的內閣逐漸的開始邊緣化,這也是朱由校他在執政的時候去清流化大獲成功的一種表現。

朱由校他的改革也大獲成功,畢竟他使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法,不急不躁穩定地朝着目標前進,活生生的搞死了許多人德高望重的大臣,變成了根本就沒有人可以制衡他,沒有人可以抗衡他,他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了。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大明他受到南洋帝國的刺激,也開始注重海洋的權益,但是因爲他們的南方和東南亞地區已經被南洋帝國給佔領了,如果他們全面南下的話,這就是跟着帝國進行碰撞,估計他也討不了什麼便宜,所以大明他只能往東發展,在朱由校他執政了樂十八年以後,大明正式派兵入侵日本,並且大獲成功,把日本變成了大明的一個直轄行省。

也算是大明往東方進行擴張的一種表現,當然大明入侵日本,也獲得了南洋帝國的支持。

當大明帝國出動海軍入侵日本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幕府萬分害怕,馬上向南洋帝國進行了求救,他們認爲南洋帝國跟大明之間是相互抗衡的,相互尿不到一個壺裡的,南洋帝國必定不樂意看見大明在海上進行擴張,一定會支持他的,就像南洋帝國始終不碰越南等內陸國家一樣,雙方必須有緩衝區。

但是日本人卻是失望的,面對他們的求救,南洋帝國根本就視若無睹,甚至還直接地驅逐了他們的外交人員,並且禁止販賣任何武器和物資給他們,還對日本進行了封鎖,這就導致了大明輕易的滅掉了德川幕府。

大明入侵日本,其實也是受到朝廷的反對的,因爲當年在太祖皇帝的時候,可是許過諾言,許日本爲不徵之國,現在他去攻打日本,是違反祖先的諾言的,但是朱由校他反問大家一句,那就是:“爲什麼日本人可以來打大明,而大明卻不可以去打日本,日本必須爲他當年的倭寇之亂和入侵朝鮮付出代價,否則以後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的欺負大明瞭,那又有何威信可言?”

第146章圖謀第52章不靠譜第660章立足第547章遊說第984章大明政策第682章改變第596章動手第101章設局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658章政策打擊第969章神操作第263章秘密行動第892章卑鄙追捕第254章出征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437章形勢不妙第778章劫收大員第569章黑化第701章推薦第881章艦隊東來笫590章政鬥第818章果阿叛亂第782章變故第731章亞洲強權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744章大國第845章制度第148章鑽營第742章戰爭開始第914章重拳出擊第513章浮萍下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70章出關第113章傷亡慘重第596章動手第37章解決第963章兵臨德里第487章歐洲局勢第493章鞏固內部第39章接收東廠第537章大戰前夕第150章佞臣上位第568章偏激第717章靈魂第576章丁憂第144章老臣第26章遊說第352章廠督威風第271章逃亡第535章兵臨城下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596章動手第416章破敵第269章救援第683章海權論第832章重鎮遇襲第577章力量無題第695章裝備第599章水師第145章政客第154章彈劾第996章佈局美洲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667章誠意十足第505章調整第712章特效藥第239章租界第745章外強中乾475章喜得貴子第914章重拳出擊第968章臨危傳位第696章破城第358章謀定後動第926章隔離對手第781章重返南洋第810章暗箭傷人第340章又來了第925章局勢不好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86章坑死人第395章重騎無敵第387章成都風雲第435章大殺招第588章代表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82章金花教主第796章忠義之人第852章大宗軍購第654章入主第656章出手相救第852章大宗軍購第536章大戰之前第537章大戰前夕第307章無功而返第680章適應第14章漸入佳境第164章應變第740章問鼎天下
第146章圖謀第52章不靠譜第660章立足第547章遊說第984章大明政策第682章改變第596章動手第101章設局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658章政策打擊第969章神操作第263章秘密行動第892章卑鄙追捕第254章出征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437章形勢不妙第778章劫收大員第569章黑化第701章推薦第881章艦隊東來笫590章政鬥第818章果阿叛亂第782章變故第731章亞洲強權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744章大國第845章制度第148章鑽營第742章戰爭開始第914章重拳出擊第513章浮萍下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70章出關第113章傷亡慘重第596章動手第37章解決第963章兵臨德里第487章歐洲局勢第493章鞏固內部第39章接收東廠第537章大戰前夕第150章佞臣上位第568章偏激第717章靈魂第576章丁憂第144章老臣第26章遊說第352章廠督威風第271章逃亡第535章兵臨城下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596章動手第416章破敵第269章救援第683章海權論第832章重鎮遇襲第577章力量無題第695章裝備第599章水師第145章政客第154章彈劾第996章佈局美洲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667章誠意十足第505章調整第712章特效藥第239章租界第745章外強中乾475章喜得貴子第914章重拳出擊第968章臨危傳位第696章破城第358章謀定後動第926章隔離對手第781章重返南洋第810章暗箭傷人第340章又來了第925章局勢不好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86章坑死人第395章重騎無敵第387章成都風雲第435章大殺招第588章代表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82章金花教主第796章忠義之人第852章大宗軍購第654章入主第656章出手相救第852章大宗軍購第536章大戰之前第537章大戰前夕第307章無功而返第680章適應第14章漸入佳境第164章應變第740章問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