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意外決定

很快又是過年了,這是米柱來這時代過的第三個年,作爲一個朝廷官員,正是最忙碌之時,朝廷有朝廷的忙,家裡有家裡的。

雖然說朝廷在大年二十九己封印沐休,但是他們在徐夕之夜舉行國宴,朝廷同慶,舉杯暢飲,初一早朝,舉行了級別和登極一樣的朝儀,首輔葉向高,率領文武大臣,上具賀表,以大禮參拜,這些都是朝廷盛事,必須等朝儀之後,纔是真正沐休之時,然後沐休七日。

米家過年當日午間,便吃團年飯,吃完團年飯之後入宮,準備國宴和大年初一的朝儀,這是朝廷大事,大規模的行動,皇城的保安必須由他這廠衛領袖協調,他坐鎮皇宮,協調各方,令大夥兒安心辦差。

米柱照例是不得休息,吃完國宴之後,馬上又是明天的大朝儀,必須馬上撤去酒席,進行清場,這些活兒有宮裡的太監去做,不用他這廠衛提督做,他負責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因爲國宴之後,立馬是朝儀,中間只有兩個半時辰,真的很趕,容不得出半點差錯,所以掌印太監王體乾親自坐鎮監督。

當然!這監督是指指揮別人做事,他大多時候是在米柱值房之中喝茶取暖,米柱因爲工作的特殊性,是唯一一位在皇極殿後殿之中有值房的人,他將在這裡指揮調度,安排工作。

因爲楊如花等昨晚入坤寧宮,參加後宮之宴,明早又要入後宮參拜,她們懶得回來折騰,就在楊如花原來的住處住下,明早轉向坤寧宮便了,不但楊如花如此,米夫人、米奇、張嫣也跟着。

正因爲如此,家裡基本沒有人,米禮義也沒有回去,乾脆也在米柱值房中聊天飲茶,有話嘮王體乾作伴,倒也不嫌寂寞。

王體乾對於米柱請纓去南洋,覺得頗爲可惜,但又認爲,要在南洋打開局面,還真非得米柱出手不可。

因爲別的南洋大臣,指揮不動黑水艦隊,也指揮不同米利堅商行,沒有軍事武力,就是一個傀儡。

米柱之志,無人知道,許多人還認爲,他在南洋,是爲了皇帝打拼,在大明朝,被逐離中樞,這是失勢之樣子,有許多人還天真的認爲,米柱是失去聖眷纔會如此。

王體乾當然不會這麼認爲,這是皇帝全力攔着,米柱堅決要去,對於如此付出,真個是俯首甘爲孺子牛,王體乾讚歎不己。

米柱沒有糾正王體乾錯誤看法的意思,他去了南洋,可就不是爲了誰人打工,要真的說是爲誰打工,也只是爲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不是爲了皇帝或者朝廷。

這一點別人怎麼看,他並不在乎,但是自己必須三觀正確,而且他只是向楊如花、張嫣表達了這一觀點,讓他們明白,此去南洋,是爲家族爲了你們去打拼。

米柱是一個現代人,思想與現在的,完全不同,對於這時代流行的跪拜之禮,頗爲反感,他一直在爲自己的定位而煩惱,爲了維護漢室正統,他可以爲皇家打生打死,剷除內外之敵,但是對付完了外敵,在朝廷之中與大臣爭權奪利,與皇帝勾心鬥角,相互猜忌,最後自相殘殺,這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歷來穿越者,不造反稱帝容易被反噬,你不改變時代,就由時代吞噬於你,米柱不想被吞噬得屍骨無存,只有另僻奚徑了。

當有了南洋戰略之後,他便爲此歡欣不己,他可以去這裡,可以在這裡沒有約束的地方,盡情的把自己的想法究現,在這個沒有抯力的地方發起改變,作出了成績之後,反過來影響大明,這總比一直在朝廷之中鬥個你死我活然後再改革爲好。

你看張居正,一心爲大明銳意改革,最後人家還不領情,落得一個秋後算帳,身敗名裂的下場。

米柱明白一點,世事最難的是改革,是動別人的蛋糕,逆水行舟,很容易舟覆人亡,所以有了這想法後,他一心就想去南洋了,留在京城,再也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全大明官場都知道,米柱擔任南洋大臣,將會在正月十六之後,啓程赴任,這麼大的聲勢,少不得葉向高他們大力宣傳,他們就怕米柱反悔了,竭盡所能,讓他開開心心去上任。

但是誰人也沒有想到,米柱在大年初三就出發了,米柱在皇城之外,向皇宮軍機處方向三拜,然後率領他的馬隊出發,風馳電掣,奔往天津衛。

出行的是米柱的衛隊全部人馬,有六百多人,其中李易之、薛用、湯正、燕南天、秦明、高歡等都去了,楊如花也同行。

隨行的官兵之中,有不少人攜家眷前往,不過他們將會在正月十六纔出發。

米柱的藉口簡單,有緊急公務。

其實他不是想等到沐休日之後,有那麼多的迎來送往,也擔心有人會算計於他,對他這個廠衛提督來說,暴露了行蹤,等於送敵人一把刀子,隨時會害死自己,他出行聲勢鬧得這麼大,打他歪主意的,不在少數,他可不想讓人算計。

米柱突然離京,出乎所有人意料,這讓皇帝朱由校悵然若失,早在大朝儀後米柱回家,向他行了三跪九叩之禮,說當是告別禮,當時朱由校暗笑,還早着呢?何必這麼急?等米柱出發之日,他將去城門相送,米柱這一去,據說會很久,他們君臣相得,理應去送。

米柱走得這麼急,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怕朕反悔加害不成?米柱的忠誠是不容質疑的,朱由校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一點,他認爲他們亦君亦友,可以相處一世,誰知現在如此,米柱急急而去,遠走南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他就不當朕是朋友了嗎?爲此,朱由校大發雷霆,少不得將魏忠賢叫過來一頓臭罵。

魏忠賢道:“非是維新無情,而是自古多情傷離別,他感情豐富,最是不喜離別,不告而去,讓人悵然若失總比淚流滿襟爲佳。”

朱由校道:“他真的是這麼說的?”

魏忠賢道:“皇上還不瞭解維新的脾氣?這種事除了他,誰人做得出?”

朱由校道:“話雖如此,但是這終究讓人難以釋然,維新便是這般的灑脫,說是灑脫,實則是無情。”

魏忠賢陪笑道:“維新如此,確是有負皇上一片聖眷了,要不!皇上下一道旨,讓他立即回來,多呆上半年,等皇上玩膩了,這纔出去。”

朱由校道:“也罷!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維新也不是弄臣,他是一個務實的人,讓他在外三五年,玩厭了再回來吧。”

葉向則是有些好笑,米柱奸詐如舊,一樣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有必要如此嗎?是怕我們強留你不成?還是怕我們會謀害於你?在大明朝,還有人敢謀害你米柱這麼不怕死的?再說,現在滿朝廷官員,就盼着你米柱走了,誰人敢留你?

總之,對於朝廷來說,米柱走了,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這意味着帝黨最強大的那一個人,終於去南洋了,不管是自己去的還是被放逐的,都是跑去南洋折騰了,再也不能在大明朝廷危害天下了,這確是今年最值得高興的事了,今年才三天,就有如此令人興奮激動的喜事,真是令人欣喜,令人高興了也。

今年將是最令人期待的一年了。

米柱一行人,騎着快馬,由東門而出,往天津衛方面疾馳,下午他們抵達了天津衛大沽口港口,登上了六艘樓船,揚帆啓航,往大海方面駛去。

名聞天下的米提督,就這樣離開了他生活了三年的大明。

天津港沒有凍結,但凜冽的寒風如刀,颳得大夥兒迎面不寒,即使是穿出厚厚的皮衣,帶着貂皮帽,還有厚厚的手套,也是冷得不得了,除了必要的水手船伕,他們全呆在板甲之口。

終於登上了船,揚帆南航,米柱有些緊張和期待,南洋!我來了。

楊如花道:“暗渡陳倉,這有必要嗎?”

米柱道:“小心無大錯,這是我一向的風格。”

他可不想讓人提前的埋伏於此,將他一鍋煎了,他爲人就是如此小心謹慎,沒有辦法,誰讓他是廠衛提督呢?幹這一行,就不應該信任人,他可不想像是小明王,讓人不知不覺的幹掉了。

自古兔死狗烹,他小心一些,並沒有什麼大錯,就怕自己樂極生悲,在最後緊要的關頭,讓人幹掉了,一着之失,滿盤皆輸。

米柱的決定是臨時的,基本是早上一起來,立即宣佈出發,只給了待衛隨從們半個時辰的時間準備,主要是收拾細軟和財物,向家人寫了一封信,立即的出發。

米柱是吃完了早餐,才抱着兒子,前去向母親告別,米夫人大吃一驚,滿臉依依不捨,說道:“不是說好十五之後嗎?”

米柱道:“臨時決定。”

米夫人道:“是不是有人害你,走得像逃亡一樣?”

米柱道:“阿孃多慮了!實是公務緊急。”

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07章無功而返第572章逆麟第514章計劃第33章救駕第823章突圍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899章米柱抵達第835章惡劣後果。第466章準備進攻第4章自宮第959章錯誤決定第860章招商引資第834章反擊戰略第856章善泳者溺第735章外來人第480章前朝秘聞第849章外交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986章包圍皇宮第304章皇后人選第682章改變第705章策略第64章養虎成患第565章進退第616章改變格局第746章第977章地區霸權第808章無力抗衡第984章攻入其城第812章反間計第189章朝廷爭議第1006章團結的歐洲第853章戰略安全無題第347章名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684章男人巔峰第324章新形勢第833章嫁禍第669章南洋民族第680章適應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64章戰略要地第793章無力第289章赴宴第898章戰後追捕第150章佞臣上位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249章真禁海第454章拿下第627章附者如雲第459章不好對付第772章兇險第831章攻防轉換第427章交易第29章宮變下第118章捷報傳至第508章勇將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990章徐徐圖之第996章佈局美洲第850章軍事外交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14章計劃第688章登陸爪哇第797章不在乎第999章籌劃大戰第800章無可耐何第386章大膽計劃第560章輝煌勝利第615章李旦南下第711章良藥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467章準備開打第975章大勢所趨第10章佈局第415章奇兵突出第487章歐洲局勢第852章大宗軍購第594章濠江風雲第830章倒黴的荷蘭人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736章突襲第755章危機第804章堅決拒絕第987章窮途末路第433章出兵第978章征伐策略第862章另類敵人第500章朝廷爭鬥第292章鑽空子第49章挖人第905章柳暗花明第585章御前侍衛第496章捷報第627章附者如雲第351章地官計相無題
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07章無功而返第572章逆麟第514章計劃第33章救駕第823章突圍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899章米柱抵達第835章惡劣後果。第466章準備進攻第4章自宮第959章錯誤決定第860章招商引資第834章反擊戰略第856章善泳者溺第735章外來人第480章前朝秘聞第849章外交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986章包圍皇宮第304章皇后人選第682章改變第705章策略第64章養虎成患第565章進退第616章改變格局第746章第977章地區霸權第808章無力抗衡第984章攻入其城第812章反間計第189章朝廷爭議第1006章團結的歐洲第853章戰略安全無題第347章名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684章男人巔峰第324章新形勢第833章嫁禍第669章南洋民族第680章適應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64章戰略要地第793章無力第289章赴宴第898章戰後追捕第150章佞臣上位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249章真禁海第454章拿下第627章附者如雲第459章不好對付第772章兇險第831章攻防轉換第427章交易第29章宮變下第118章捷報傳至第508章勇將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990章徐徐圖之第996章佈局美洲第850章軍事外交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14章計劃第688章登陸爪哇第797章不在乎第999章籌劃大戰第800章無可耐何第386章大膽計劃第560章輝煌勝利第615章李旦南下第711章良藥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467章準備開打第975章大勢所趨第10章佈局第415章奇兵突出第487章歐洲局勢第852章大宗軍購第594章濠江風雲第830章倒黴的荷蘭人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736章突襲第755章危機第804章堅決拒絕第987章窮途末路第433章出兵第978章征伐策略第862章另類敵人第500章朝廷爭鬥第292章鑽空子第49章挖人第905章柳暗花明第585章御前侍衛第496章捷報第627章附者如雲第351章地官計相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