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秦邦屏去請教接待他們的軍官:“請問大人,朝廷爲何將我等調遣至此?”

這軍官道:“下官也只是奉命行事,三千套鴛鴦戰襖、五百套盔甲,還有六千石的糧食,清點完畢,請大人簽收。”

這個秦邦屏簽完之後,命人將這些東西分了,他們旅途勞累,正好藉此機會休息一下,每人一套衣服,二石糧食,分到手之後,人人喜氣洋洋的,這糧食是一半米,一半銅錢的形式發放。

這個秦邦屏道:“這定是朝廷知道我等的忠義,特此犒勞一番。”

秦民屏道:”聽聞邱乘雲這賊,被當衆斬首,我等何不去觀看一番,也好安慰這妹夫的在天之靈。”

秦邦屏道:“善。”

不過當他們正準備出發,就收到通知:“欽差大人米柱巡營。”前來告知的是一個東廠總旗。

秦邦屏情知這一切當是欽差大臣米柱的手筆,問忙道:“米大人何時到?”

這總旗道:“米大人的馬隊半個時辰後到,這裡另有兵部公文一份,請大人簽收。”

他們兄弟二人領軍出征,一向是由兄秦邦屏負責領兵,其弟則是負責內務。

他們打開公文,這是一份加蓋有兵部關防大印的調令,命令他們暫時拔歸欽差大人米柱指揮,另有調兵的虎符,兩相印證,完美的勘合。這就讓他們覺得奇怪了,他們作爲這個援軍,奉命馳援遼陽,現在卻改讓他們歸欽差大臣調遣,這上面唱的是那一出?

不過既然是欽差大臣,又是他們的上司,自然應該聽令行事,能做欽差大臣的,肯定是位高權重,深受皇帝信任的,也是有大事更辦的,這秦氏兄弟不敢怠慢,他們立即命令士兵們換上新的衣服,列隊歡迎。

米柱這一次是奉命押解楊鎬前往遼陽,公開處決,另外是以皇帝私人代表的身份瞭解這遼東軍務。雖然還是五品的東廠掌刑官,但他對遼東大小軍政事務,都有權過問。

秦維屏和秦民屏率領這百戶以上的軍官在營門歡迎。

只見前方塵頭大起,一隊人馳馬馳至,肅靜、迴避、官銜牌、鐵鏈、黃傘、團龍旗、烏扇、烏鞘鞭、木棍、尾槍、金瓜等隨行儀仗外,還有“鳴鑼開道”,提醒前方一干人等避讓。官員出行時儀仗大小、鳴鑼次數,代表此官員的官位品級,他們騎着駿馬,鳴鑼十三下,十分的威風。

這個秦邦屏大聲道:“未將四川都司僉事秦邦屏代表白杆軍將士,歡迎欽差大臣米柱大人大駕光臨。”

一身坐蟒袍,披着大紅披風的米柱在馬上點了點頭,跳下馬來,拱了拱手,說道:“本官代表皇帝陛下,向不辭萬里,馳援邊關的白桿兵將士致意。”

秦邦屏等聽聞是代表皇帝陛下的,忙紛紛跪伏在地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

米柱道:“煩勞將軍擊鼓升帳!”

這個秦邦屏立即下令擊鼓升帳,他領着米柱一行人前往中軍大帳,讓米柱坐在主將之位後,大聲彙報曰:“白杆軍擊鼓聚將完畢,各級軍官共計七十二人,全部到齊,請大人指示。”

白桿兵系四川石柱宣撫使馬氏家族招攬當地畢基卡人編練而成的軍隊,屬畢基卡土司軍。明代畢基卡土司軍隊組織形式爲營旗制,營和旗是白桿兵的主要單位。

營,是畢基卡土司正規部隊的編制。一般止有宣撫司、宣慰司級別的大土司纔有營的編制,中小土司往往沒有營的編制。

四川石柱馬氏爲宣撫使財名有限,本不應有營的編制,幸得馬氏女眷秦良玉晉升爲四川總兵官,手下方纔有營的編制。每營有100人,按例設五營分“左中右前後”,除中營由土司長子掌管,其餘各營由土司親信或境內豪族指揮。五營各營有總旗1人,旗長1人,旗鼓1人。

白桿兵的數量絕對不會超過5千,這自然不光是畢基卡人口稀少的緣故,也是因爲四川石柱土司馬氏家族財力有限的原因。

播州楊氏經營播州700餘年,生死存亡之際也不過拉出萬把土兵。馬氏經營四川石柱時短,加之石柱貧瘠不似播州富庶,其尚能動員數千戰士供明廷驅使已實屬不易,三千白桿兵是前鋒,這秦良玉將會在稍後率領剩下的二千精兵趕來。

米柱點了點頭,說道:“本官東廠掌刑官米柱,奉旨押解國賊及物資赴遼東兼巡狩關外事,爾等奉命調入本官麾下,可有異議。”

秦邦屏道:“末將遵命。”

米柱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秦將軍,本官送你一樣禮物!”他拍了拍手,兩個校尉將一個布袋擡了進來,撕開布袋,一個五花大綁的肥胖老頭子跌了出來。

衆將大譁!這老頭子他們化了灰都認得,正是這個曾經的讓渝州萬人痛恨的稅監邱乘雲。

秦邦屏道:“大人這是何意?”

米柱道:“奸閹邱乘雲,勾結亂黨,發動庚辰宮變,罪該萬死,本當斬首棄市,但本官聽聞他在四川任上,曾誣陷忠良馬千乘大人,便決定將此奸賊轉交給總兵官秦良玉大人處置。”

這秦良玉繼夫石柱宣慰使之位,因響應朝廷號令,出兵五千,馳援邊關,被任命爲四川總兵官,這是一個三品的虛銜,有薪無職。

秦邦屏和秦民屏兄弟感動之極,率領衆將跪下,大聲道:“未將願爲大人效死!”

米柱道:“衆將請起,讓我們商量一下行軍路線和任務吧!”

米柱爲什麼對白桿兵另眼相看?因爲在原版的天啓元年,瀋陽之戰爆發,總兵賀世賢中計出戰中伏,全軍而滅,瀋陽一日淪陷,這個八旗軍卻在瀋陽城下被白桿兵和戚家軍頑強抯擊,正黃旗、正白旗死傷無數,渾河一戰,明軍最後的絕唱,白桿兵名震天下,戚家軍自嘉靖三十八年成軍,共斬級近二十萬級。先後剿滅倭寇,擊破蒙古鐵騎,赴朝抗倭,抗擊後金,縱橫東亞,百戰唯一敗,一敗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

渾河之戰,是薩爾滸戰後明軍最有聲色的一場野戰。明軍以少抗多,以步抗騎,川兵與浙兵共一萬餘人,力抗奴爾哈赤的三萬八旗軍,給予了八旗軍大量殺傷。

建奴陣亡者達到四千餘人,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八旗高級將領陣亡有名有姓的就達九人,奴爾哈赤的嫡系部隊正黃旗、正白旗遭到重創,有的八旗部隊竟被戚家軍和川軍的勇猛所震懾,不戰而敗逃。這一戰,奴爾哈赤可謂是慘勝。

如此強軍,卻讓昏庸之帥胡亂指揮,最終成爲血肉長城的一部分,什麼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這是扯蛋,漢家男兒一樣有種,也有高貴的血液,只要不落在昏庸將官手上,他們會大發異彩的。

大明之敗,更像一個數世累積的大家族,即使底蘊再厚,也架不住敗家子一敗再敗呀!只要有一兩個精明能幹的子孫出來,稍加善於利用手上的資源,就可以重振家聲。

拿出了這個邱乘雲作爲見面禮,加上他背後龐大的勢力,這白桿兵敢不爲他效死?

果然,自從拿出這見面禮之後,白桿兵上下,無不對他心悅誠服,言必稱大人,恭恭敬敬的。

這個米柱也順利的接掌了這個白桿兵,他們這次出使遼東,不但押解這十六名犯人,還帶去了二百萬兩白銀作爲經費,這是朱由校由內帑中拔出,作爲即將發生的沈遼之戰的戰爭經費,所以纔會出動了這個黑水衛隊和白桿兵護送,也因爲皇帝爽利的從內帑拔款,這兵部纔會爽快的將白桿兵交由米柱指揮。

這個秦邦屏高高瘦瘦的,有點像一個文士,卻沒有一絲孱弱之態,反而給人一種鋼鐵打造的強悍之感,他問道:“大人將邱乘雲這奸賊交給末將,讓御史言官們知道了,這可不妙。”

米柱還沒有開口,他的副官孔德興就道:“要說朝中最不怕言官的,當是我們大人耳,東廠千戶官,怕言官怎麼做。”

這秦邦屏一想也是,這廠衛也就是在這十幾年式微,在太祖成祖之勢,廠衛可是威震天下,令朝中百官噤若寒蟬。他說道:“石柱馬秦二族,永爲大人,不貳之臣。”

米柱道:“是皇帝陛下的,當日皇帝陛下聽聞石柱秦將軍響應朝廷號令,起兵響應,感喟曰:“百年世家、忠義可嘉。”

秦邦屏驚喜道:“皇上真的這麼說了?他老人家知道我們馬家。”這秦良玉繼承這石柱宣慰使馬千乘之位,所以是馬家秦氏,這白桿兵真正效忠的還是馬家。

米柱道:“皇上今年才十六歲,正是麒麟初成,英姿煥發的時候,這八個大字,皇上會命帝師李逢春學士親手書寫,做成篇額,送至石柱馬府。”

秦邦屏兄弟又只得跪下來,哽咽道:“帝恩如此深厚,我等唯有以死相報!”

米柱忙扶起,說道:“皇上英明神武,我等確是唯以死相報耳。”

第319章快速反應第479章謀取第576章丁憂第497章大宴羣臣第706章椰城生活第904章窮途末路第30章妄想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203章各有所憂第270章逃命第500章朝廷爭鬥第796章忠義之人第83章反殺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20章勾結第166章順天府尹第115章改革第898章戰後追捕第780章南洋之變第735章外來人第560章輝煌勝利第992章新的形勢第261章機關槍第517章擒獲第924章西南局面第566章未來應對第895章準備進攻第707章策反第207章海洋構想第411章反殺第683章海權論第559章英雄末路第831章攻防轉換第947章大獲全勝第914章重拳出擊第893章處境艱難第714章艦隊歸來第944章穩妥之見第486章遲鈍反應第153章布衣謀臣第403章頭銜第233章抵達第121章受歡迎第239章租界第843章登基大典第385聞風而逃第291章威迫利誘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252章權鬥第288章平糧價第154章彈劾第738章戰爭將至第594章濠江風雲第978章領先優勢第948章致命打擊第994章超前理念第1029章第493章鞏固內部第463章名帥第750章上帝之鞭第803章皇家選美第400章巧合第509章形勢難明第482章進度如期第658章政策打擊第984章攻入其城第502章改變策略第642章準備就位第554章兩難第734章適時調整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277章蓄勢第977章地區霸權第273章災情慘重第973章態度第872章蓄勢待發第501章策略第983章攻破城牆第359章妖孽再現第998章新型戰艦第193章迎親第55章朝廷大勢第636章南洋大臣第593章塵埃落定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195章御駕到第485章李旦進京第240章籌備租界第961章神靈轉靈第297章納滕妾第240章籌備租界第826章棄明投暗第906章落入虎口第37章解決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51章信德首府第129章魔爪伸至第503章新戰法第289章赴宴第25章不可逆轉
第319章快速反應第479章謀取第576章丁憂第497章大宴羣臣第706章椰城生活第904章窮途末路第30章妄想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203章各有所憂第270章逃命第500章朝廷爭鬥第796章忠義之人第83章反殺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20章勾結第166章順天府尹第115章改革第898章戰後追捕第780章南洋之變第735章外來人第560章輝煌勝利第992章新的形勢第261章機關槍第517章擒獲第924章西南局面第566章未來應對第895章準備進攻第707章策反第207章海洋構想第411章反殺第683章海權論第559章英雄末路第831章攻防轉換第947章大獲全勝第914章重拳出擊第893章處境艱難第714章艦隊歸來第944章穩妥之見第486章遲鈍反應第153章布衣謀臣第403章頭銜第233章抵達第121章受歡迎第239章租界第843章登基大典第385聞風而逃第291章威迫利誘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252章權鬥第288章平糧價第154章彈劾第738章戰爭將至第594章濠江風雲第978章領先優勢第948章致命打擊第994章超前理念第1029章第493章鞏固內部第463章名帥第750章上帝之鞭第803章皇家選美第400章巧合第509章形勢難明第482章進度如期第658章政策打擊第984章攻入其城第502章改變策略第642章準備就位第554章兩難第734章適時調整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277章蓄勢第977章地區霸權第273章災情慘重第973章態度第872章蓄勢待發第501章策略第983章攻破城牆第359章妖孽再現第998章新型戰艦第193章迎親第55章朝廷大勢第636章南洋大臣第593章塵埃落定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195章御駕到第485章李旦進京第240章籌備租界第961章神靈轉靈第297章納滕妾第240章籌備租界第826章棄明投暗第906章落入虎口第37章解決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51章信德首府第129章魔爪伸至第503章新戰法第289章赴宴第25章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