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地區霸權

米柱他在控制了印度以後,也都成爲了東方頂級的帝王,以前在東方一般來說,人們只承認的幾位帝王,大明的皇帝,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波斯帝國的皇帝,奧斯曼帝國的皇帝,現在又多了一位南洋帝國的皇帝,這一位皇帝他跟另外的幾任皇帝都有所不同,另外的幾任皇帝,他們多多少少的都是從祖上繼承了皇位,然後成功的成爲了帝王。

而米柱他的牛逼之處就是自己白手起家,創立了龐大的帝國,打下了大大的江山,這是任何一位都沒法相比的。

南洋帝國在成功的控制印度,征服了印度以後,也都改變了地區的勢力格局,以前在亞洲的南部,一直都是一片鬆散的聯盟。

無論是佛教還是回教,都往這地區進行滲透,爭奪權力,所以這些地區擁有許許多多的佛教小國和回教的小國。

但是現在不同了,這一片地方基本上已經被南洋帝國所統治,他們成功的控制了這一片地方,而且南洋帝國跟以往的強勢帝國又有所不同,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不像以前的那些強國,都是有宗教作爲支撐,有信奉的教派的。

以前米柱他們的帝國對於宗教是不感冒的,但是自從他們真正強大了以後,而且它們的內部結構也趨向的完美,他們就不再防備這方面的問題了,都是實行相對寬鬆的政策,只要是引人向善的,宣揚和平仁愛的都會獲得他們的支持。

但是他們政教分離的政策還是沒有改變,這是既定的國策,不是某個人的喜惡可以改變的。

南洋帝國成立以後就成爲了地區的超級強國,成爲了亞洲南方的霸權。

本來西方人對於這一事實他們是不肯承認的,因爲他們自從東來以後,可是從南洋地區賺取了鉅額的利潤,賺取了巨大的錢財,但是這些東西都隨着他們南洋帝國的崛起而消失。

自從南洋帝國崛起了以後,西方人失去了其在東方的一切利益,要知道這可是他們用了將近百年的時間纔打下來的地盤,這是相當於殖民地一樣的地方,他們控制了這些地方以後,就會獲得鉅額的利潤,龐大的財富,但是現在這些都成爲了一句空話了。

對此他們是非常的不服氣,非常的不服輸的,所以他們組織了多次的艦隊東進,準備奪回他們的東西,一開始他們都認爲只要他們龐大的艦隊抵達,就可以兵到亂平,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隨着馬達加斯加海戰的失敗,他們正式認識到,南洋帝國是一個龐大而又超級的帝國,不是他們輕易可以毀滅的,除非整個歐洲聯合起來,否則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強大的南洋帝國,已經不是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單獨可以打敗的。

而且歐洲列國它在算清打敗南洋帝國的成本的時候,也都覺得非常的不划算,他們派出他們所能認爲最強大的艦隊前去攻打南洋帝國,雙方獲勝的可能估計也就是五五開。

即使他們有能力派出強大的艦隊抵達東方,打敗了南洋帝國的艦隊,但是他們還是必須要攻佔南洋帝國所駐守的各大城市,而他們目前來說很難往安達曼海以東地區投放超過一萬人的兵力。

現在即使是歐洲再無知,再狂妄的人,也不敢說一萬人就可以征服東方了。

而且現在的東方已經強大了起來,也不是他們一艘蓋倫船,就可以打敗當地人200艘戰船的時代了。

西方人每一批東來的,全部基本上都保持了團滅的記錄,這也都讓他們心爲之寒。

他們來東方是爲了奪取財物發財的,而不是來送命的,現在他們抵達了東方,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送命,這就讓他們征服東方,遠赴東方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了。

南洋帝國這是他的自稱,這是相對於大明而言,它只是南洋,如果在世界地圖範圍來看,它屬於亞洲的南方,所以在西方對他的譯名裡面,往往把它稱爲南方帝國,或者是南亞洲帝國聯盟。

因爲南洋帝國擁有八大郡王,八大郡王都是擁有龐大的軍力權勢,以至於許多的人都認爲,南洋帝國他能崛起的這麼快,就是因爲有八大郡王聯合的起來,才讓他們快速的崛起,所以也有人把他們稱爲聯盟。

但是不管現在怎麼說,他們終究是確定了南洋帝國的地區霸權。

本來西方的國家還抱有幻想的,但是自從馬達加斯加海戰三個月以後,消息傳到了歐洲,就令他們徹底的無語了。

而且此時又傳來了更加令他們絕望的消息,那就是南洋帝國的海軍在馬達加斯加島海戰中遭受了巨大的打擊,損失十分的慘重,但是他們卻是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內恢復了他們的實力。

這一個消息是南洋帝國的國務院大臣陳鼎文公開的宣稱的,他公開的宣稱:“雖然他們在馬達加斯加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他們的損失在三個月內就得到了補充。”

牛誰都會吹,但是這樣的牛可是不敢隨便吹,因爲西方人的艦隊就不敢。

他們上一次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血肉磨坊式的大戰中損失慘重,但南洋帝國他們根本就不怕新兵消耗,而且還主動的來跟西方艦隊打消耗戰,這就讓西方聯合艦隊的司令阿姆斯特朗心都爲之寒了,只能命令他的艦隊堅守不出,避免與南洋帝國的主力艦隊進行決戰。

他知道一旦他跟南洋帝國的主力軍隊進行決戰的話,他絕對不是對方的對手,即使是打垮了對方,對方又在幾個月內就完成了補充,重新的又再次出現在這一片海域,這是他們爲之膽寒的,即使現在再自信的西方人也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東方已經崛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就是亞洲南部這一帶的代言人,任何想從亞洲南部獲得特有的物產和物資,就必須獲得南洋帝國的認可。

現在的西方人還是通過高所從奧斯曼帝國的商人手中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奧斯曼帝國的商人也就是傳統的阿拉伯商人,他們永遠是那麼有辦法,他們可以把他們的物資運往戰火連天的地方,即使雙方都在打仗,他們也都有把握把雙方說服坐下來,一起的在戰爭閒時大做生意。

本來奧斯曼帝國他在西方人海上大發現以後,西方陸續的進入了亞洲,他們的勢力就逐步的被西方人逐出了傳統的南洋經濟圈裡面。

曾經活躍一時的阿拉伯商人,再也無法從南洋或者是從大明獲得進口物資,他們也都沒辦法低價的獲得這些東西了,這一條阿拉伯人經營了上千年的海上絲路也都被西方人所佔據,想獲得東方物資,就必須向西方人進行臣服和交稅。

儘管阿拉伯人在南洋扶持了許許多多的回教國家,但是這些國家都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壓制,如果不向他們進行交稅,就根本沒有辦法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是西方人在亞洲南部最爲高光和最爲賺錢的時刻,當南洋帝國崛起以後,他們的風光就不再了,他們就失去了這些地理上的優勢和物資上的優勢。

在西方人受到了全面的打擊和壓制以後,阿拉伯人就開始重新的崛起,活躍起來了,因爲現在也只有阿拉伯人才能夠從南洋帝國的手中獲得各種各樣的物資,運來倒賣給西方人。

現在一些有識的西方人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非常的不方便和非常的虧,讓阿拉伯人賺足了錢。

在許多務實的西方人眼裡,南洋帝國是敵人,奧斯曼帝國何嘗不是他們的敵人,爲何一定要讓奧斯曼人從他們手中賺取的鉅額的財富,而不直接的從南洋帝國手中拿貨。

所以他們試圖派出他們的商隊和他們的船隻,前往南洋帝國控制的港口和碼頭,試圖說服對方,雙方重新的建立貿易,如果可以從南洋帝國手中獲得他們想要的物產,他們橫跨印度洋以後,運回歐洲還是很有賺頭的。

但是這些東西都被南洋帝國無情的拒絕了,因爲南洋帝國它雖然是經貿出身,但是它還是注重國家外交的,那就是任何一個試圖與南洋帝國建立貿易關係的人,他的國家都必須跟南洋帝國建交,並且承認南洋帝國的獨應,在南洋帝國設有使館以後纔可以在南洋帝國的地域之內進行貿易。

如果對方沒有跟南洋帝國建立外交關係,沒有承認南洋帝國的地區霸權,南洋帝國是不差那麼一點錢,是不會賣任何東西給他們的。

這就令這些冒險家和商人們爲難了,也有人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冒充他們國家的使者,但是要求在南洋帝國新家坡這裡設立使館這一條,就讓他們沒辦法玩這些手段,而且南洋帝國可不像大明這般的好忽悠,他們必須擁有這些國家國王親自任命的使者,纔有資格跟南洋帝國做生意,這就令他們爲難了。

第552章謠言第848章地位第443章龍吟第701章推薦第569章黑化第814章不相爲謀第957章亂成一團第422章喜事成雙第103章偷襲第824章突圍血戰第265章一代豔后第955章形勢逆轉第849章外交第682章改變第704章獨立政體第228章出頭第965章暫時計劃第384章援軍無題第326章未來構想第535章兵臨城下第144章老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986章朝廷矛盾第986章包圍皇宮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245章呂宋地位第398章大局第765章新發現第143章快刀斬亂麻第183章歡迎宴第631章婚宴第460章優柔寡斷第255章新朝大事第501章策略第585章御前侍衛第560章輝煌勝利第998章新型戰艦第372章迅速應對第504章雪夜交戰第585章御前侍衛第801章豬隊友第468章拖時間第423章威震天下第82章追殺第253章春第170章斡旋第24章山雨欲來第872章蓄勢待發第275章志向第582章閱兵式第416章破敵第668章控制力第791章籌備建國第426章追捕第741章肆虐第194章接新娘第594章濠江風雲第779章後悔第943章老將歸心第266章喪心病狂第102章形勢逆轉第965章暫時計劃第757章與衆不同第652章攻陷其城第563章魂歸大明第527章驅逐第957章亂成一團第603章不得不戰第256章皇帝選秀第120章回京第594章濠江風雲第397章戰後第914章重拳出擊第631章婚宴第787章跳坑第764章技術革命第903章迷失方向第184章日報第215章呂宋王族第586章利益集團第626章準備功夫第957章亂成一團第299章驅逐第364章西南有變第480章前朝秘聞第295章處理意見第24章山雨欲來第710章環境惡劣第816章真正意圖第858章償還第854章激怒第975章大勢所趨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7章忽悠帝第275章志向第725章公投第743章大軍出動第650章圍攻王城第742章戰爭開始
第552章謠言第848章地位第443章龍吟第701章推薦第569章黑化第814章不相爲謀第957章亂成一團第422章喜事成雙第103章偷襲第824章突圍血戰第265章一代豔后第955章形勢逆轉第849章外交第682章改變第704章獨立政體第228章出頭第965章暫時計劃第384章援軍無題第326章未來構想第535章兵臨城下第144章老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986章朝廷矛盾第986章包圍皇宮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245章呂宋地位第398章大局第765章新發現第143章快刀斬亂麻第183章歡迎宴第631章婚宴第460章優柔寡斷第255章新朝大事第501章策略第585章御前侍衛第560章輝煌勝利第998章新型戰艦第372章迅速應對第504章雪夜交戰第585章御前侍衛第801章豬隊友第468章拖時間第423章威震天下第82章追殺第253章春第170章斡旋第24章山雨欲來第872章蓄勢待發第275章志向第582章閱兵式第416章破敵第668章控制力第791章籌備建國第426章追捕第741章肆虐第194章接新娘第594章濠江風雲第779章後悔第943章老將歸心第266章喪心病狂第102章形勢逆轉第965章暫時計劃第757章與衆不同第652章攻陷其城第563章魂歸大明第527章驅逐第957章亂成一團第603章不得不戰第256章皇帝選秀第120章回京第594章濠江風雲第397章戰後第914章重拳出擊第631章婚宴第787章跳坑第764章技術革命第903章迷失方向第184章日報第215章呂宋王族第586章利益集團第626章準備功夫第957章亂成一團第299章驅逐第364章西南有變第480章前朝秘聞第295章處理意見第24章山雨欲來第710章環境惡劣第816章真正意圖第858章償還第854章激怒第975章大勢所趨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7章忽悠帝第275章志向第725章公投第743章大軍出動第650章圍攻王城第742章戰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