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蔓這些天一直呆在亞特蘭大市,和出版社的編輯一起校正《亂世佳人》中出現的人名和地名,以及對美國南方俚語的正確理解和運用。
她雖然精通英語,但畢竟沒有在美國南方生活過,在翻譯的過程中缺少一種美國南方地道的生活氣息。
或者說是不接地氣。
好在她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終於完成了《亂世佳人》上部的翻譯工作。
看着剛剛印刷出來,還散發着油墨香氣的書冊,陸小蔓有種幸福的感覺。
這是她第一次用心做一件事,很有成就感,特別是在書頁上印有她的名字。
作者是林子軒,譯者是陸小蔓。
當然不是漢字,而是和林子軒一樣,使用的是用林氏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出來的筆名。
林子軒堅持用這個和《老人與海》一樣的筆名。
這也是一種造勢,引起波士頓地方法院的法官和陪審團的注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的觀念,使他們傾向於林子軒。
爲了支持林子軒,陸小蔓也這麼做了。
她能感受的到這本小說對美國人的影響,在亞特蘭大,這家中型的出版社所有人都處在一種自發的狂熱之中。
他們對這本小說推崇備至,並在當地的報紙上打出了廣告。
“一部展現六十年前那場戰爭的史詩鉅著,一部震撼人心靈的作品。”
“這是一部南方人必看的小說,它觸動你的心靈。”
“這是一首南方文明社會毀滅的輓歌,也是奏響新世界重建的號角,本年度最佳小說,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文學盛宴。”
“這部小說屬於亞特蘭大,屬於佐治亞州,屬於光榮而偉大的南方。”
亞特蘭大市的各大報紙上都刊載着類似的廣告,整個亞特蘭大和佐治亞州都知道有一部描寫南北戰爭的小說就要發售了,似乎很值得一看。
出版社沒有對作者信息詳加描述,因爲如果讓讀者知道小說的作者是個中國人,會降低美國讀者的購買意願。
和當初彼得遜律師一樣,他們會認爲一箇中國人寫美國的內戰,你開玩笑吧?
不過出版社很有信心,一切都靠小說的內容說話。
林子軒告訴過他們《亂世佳人》下部的大概情節,只要後面不寫崩,這會成爲一部美國通俗小說中的傑出。
每一天,林子軒寫出來的稿子都會郵寄到亞特蘭大,然後由陸小蔓翻譯出來。
他準備在離開美國之前寫完《亂世佳人》。
終於,在1922年1月18日,《亂世佳人》在亞特蘭大市發售,並在同一時間運往美國各地的書商或者大型的書店。
亞特蘭大市的民衆自然是首先看到小說的人,因爲有了前期的宣傳,民衆較爲踊躍。
出版社還給美國各地的著名書評人免費郵寄了小說。
在這個沒有網絡和電視的時代,書籍和電影是美國民衆主要的娛樂方式,所以也催生了書評人和影評人這種職業。
書評人大多是兼職,憑着對書籍的熱愛而寫評論,和後世職業化的媒體人不同,那些人大多是花錢僱傭的託。
他們在報紙上發表評論,影響民衆的消費選擇。
比如,《紐約時報》的副刊上就有一個美國暢銷書的排行榜,還會每年都進行一次好書評選,這些評選都能對民衆造成影響。
作爲評判一本書籍好壞的標準,除了書籍的銷售量,書評人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亞特蘭大市的書評人都提前得到了《亂世佳人》。
這些人和出版社的關係不錯,既然出版社把這本書說的那麼好,他們也想先睹爲快。
對於美國南方人來說,特別是亞特蘭大市的民衆,《亂世佳人》是他們完全無法拒絕的小說,這就是一幅他們經歷過的歷史畫卷,就是他們埋在心底深處的記憶。
他們會覺得這就是自己的故事。
亞特蘭大市在美國內戰中被摧毀,這裡的民衆在廢墟中重建了這座城市。
六十年的時光有時候覺得只是一個瞬間,《亂世佳人》把他們帶入了一種集體回憶之中,他們翻看着小說中的情節,互相敘說着家族的往事。
那些幸福的,那些悲傷的,那些純真的,那些永遠無法忘卻的…….
整個亞特蘭大陷入了懷舊的氛圍之中,《亂世佳人》成了他們聯繫的紐帶,這就是文學作品的魅力。
亞特蘭大的報紙上長篇累牘的刊載着和《亂世佳人》相關的消息。
書評人評論着這部小說的寫作風格和藝術成就,有些老人回憶着當初重建家園的艱辛歷程,年輕人則被小說中的愛情故事所吸引。
很多讀者強烈要求出版社出版小說的下部,他們迫不及待想知道後面的故事了。
上部小說寫到思嘉經歷了諸多艱難,終於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刻。
她的家園將被奪走,她將變得窮困潦倒,但這正激發了思嘉內心的堅強和不屈服的精神,她發誓要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爲此不擇手段。
“他在陰暗的客廳裡注視威爾,心想他從沒見過像思嘉奧哈拉身上所擁有的這種勇敢,她要穿戴着用她母親的天鵝絨窗簾和公雞尾毛做的衣帽,動身去征服世界了。”
《亂世佳人》寫的是整整一代人的故事,由此颳起了一股旋風,從南方到北方。
在美國北方,在波士頓和紐約,這裡的讀者沒有那麼狂熱,他們把這部小說當成消遣讀物來閱讀,也會被其中的情節所吸引。
和《老人與海》需要時間發酵不同,《亂世佳人》作爲通俗小說很容易被讀者接受。
這部描寫美國內戰的小說在短時間內風靡了美國。
當然,也有北方的書評人認爲這部小說美化了南方的奴隸社會,和歷史不符。
南方的書評人則據理力爭。
南方和北方本來就經常有矛盾,報紙上的論戰就此展開,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大型媒體都參與其中。
幾天之後,美國媒體就注意到《亂世佳人》的作者和《老人與海》的作者名字是一樣的。
這是巧合?還是說他們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