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排長聽到王洪說話,突然對着王洪笑着說:“我想起你是誰了。是你編的《四兵教範》,只可惜我們平時不怎麼練,上戰場前才又溫習了一下,有時間指點我們一下吧?”
王洪鬆了口氣,別當成日本人的間諜就好:“沒問題,我們倆個想摸到日軍司令部的邊上,伏擊幾個日軍大官,等回來時,咱們切磋切磋。”
這裡是前沿陣地,那排長以爲王洪的任務很緊急,就長話短說道:“王長官,我這邊都隔着河,過不去日本人那邊。我帶你往河上游走,繞過去就能過河。”
在這排長的指引下,王洪兩人順着河往上走,見到這個師的一個副團長正要帶部隊向虹口公園處進軍,兩人這纔算找對了人。
打日本人,爲國征戰,也沒用王洪多說,那副團長讓人送來了兩把大肚匣子,卻自顧自的指揮着一個營,向前增援。
王洪沒管這副團長的冷淡,就跟着這個營一起往前跑。
這時,日軍的援軍已經在長江方向登陸,中方軍隊增援過來的軍隊有先有後,打成了添油戰術,卻又沒接上。導致了很多地方的守軍苦苦堅守,沒等援兵的到來,就傷亡殆盡。
這時候的中方軍隊,各方面的好手都有,好武器也有,可是,戰術訓練幾乎爲零,配合和指揮更是上一團糟。
該集中使用的沒集中,該分散使用的沒分散,該結合使用的沒有結合,都用在不該用的地方上。
加之中方軍隊的機動能力實在太差,除了士兵的毅力,戰略和戰術的目的幾乎無一達成。
軍官們見打不下來,就讓士兵們反覆衝鋒,直到手上沒有士兵爲止。士兵們打不下來,就叫坦克上,然後,一個坦克孤零零的衝向敵人的陣地。
這些不合常理的作戰,可以說比比皆是。
這個副團長在遇到日軍阻擋的時候,立刻喊來了下面的連長,準備硬衝過去。
王洪看到日本兵在路口上用沙包建好陣地,使用着機槍、衝鋒槍和步槍混合在一起,壓的中方士兵頭都擡不起來。硬衝只能浪費士兵們的生命,根本拿不下來這個陣地,就攔下了這個副團長。
可王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倒是小光立刻從士兵手裡拿來一把步槍,喊了聲:“槍法好的跟我上樓。”
便帶着人登到了樓上。
“衝鋒槍加手榴彈,巷戰金不換”,這是二戰中,有關城市作戰最有名的一句話。
但真正的巷戰中,狙擊手纔是王者。
可惜,這時候,上海是有一百多把狙擊步槍,但指揮官們,並沒有意識到更合理的戰術,只是當做神槍手來應用。
大概在九月中,華僑們購買了1000多把美國的狙擊步槍,卻也同樣沒起到應用的作用。
多數士兵,把這些帶瞄準鏡的步槍當成了好槍而已。
小光帶人趴在路邊的樓上,他們居高臨下,一槍接一槍的把沙包後面的日本兵打倒在地。
那連長見日軍的機槍和衝鋒槍拼命的壓着高處的神槍手,立刻指揮士兵衝了過去,拿下了這個路口。
那副團長不好意思的跑過來,跟王洪說:“長官,後面你來指揮吧。”
王洪揮揮手:“你來指揮。我跟着你們走,到地方,我們就自己找地方打了。”這個副團長的前倨後恭,王洪並沒在意,他現在只是想殺日本人而已。
前面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很密集,他們幾千人,卻有四分之一的人裝備了瑞士產的衝鋒槍,中方軍隊兵力分散,沒有進攻重點,在城市中,被日軍的衝鋒槍壓制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很快到了一條橫路,日本兵們把這條路都用沙包擋住了,一挺重機槍橫在路上。
路口前,橫七豎八的倒着三十四個中方士兵的遺體,卻沒有一個能靠近那沙包三十米的距離。
倒在最前面的那個士兵,手上的手榴彈還在手上,卻連拉弦丟出去的機會都沒有。
日本兵並沒有急着開槍,而是等着中方士兵進攻。
可中方士兵並沒有象靶子一樣的衝鋒,那個副團長剛剛經歷了一次靈活的攻擊後,也沒有急着下命令,只是讓人偵察一下火力。
一個排長衝在了前面,他從一個隱蔽處跑到另一個隱蔽處,卻在離日軍陣地還有一百多米時,剛剛探頭觀察,一發子彈就打在了他的頭上。
已經跟在他後面沒有多遠的王洪和小光二人,幾乎同時喊了出來:“狙擊手!”
可身前身後的這些中方士兵,一個個莫名其妙的樣子,直到他們的連長也中了槍,這才大喊着:“有神槍手,躲起來。”
在這時,小光幾乎立刻躲在人羣后面,向槍聲響起的地方架起槍來。
王洪閃在一邊,小心的觀察着對方開槍的位置。
兩人都接觸過日軍的狙擊手,知道這些人的槍法極其精準,如果不趕快找出來,300米內的人,怕攻不得也退不得,想全身而退都難。
呯!
小光開了一槍,卻立刻往邊上滾去。
緊接着對面幾聲槍聲,輕重機槍也都跟着掃射了過來。
王洪轉過身來,看到小光躲在房手,用手比劃着,還有兩個狙擊手。
那個副團長也不是尋常之輩,看到小光被日本兵的火力壓制住,立刻組織機槍回擊,子彈在王洪和小光的頭頂上飛來飛去。
小光趁着這機會,立刻換了個位置,又開了一槍。
王洪估算着距離,他手中的大肚匣子沒有什麼威力,卻也伸了出去,對着日軍的掩體掃,把20發子彈全都打了出去。
------
每章一說:“刀斧手隱於堂後,以摔杯爲號”,這是很多小說中的橋段。幾乎沒人知道刀斧手用的是什麼兵器。有人說是腰刀,有人說是大斧頭,其實都不是。別被只愛宋江和老孃的二把斧頭李逵欺騙了,斧子是古時儀仗用器,幾乎不入軍陣。軍陣中的刀斧手,是朴刀手。一般朴刀手的訓練,只重“撩劈”二技。宋將王德發現朴刀與長柄斧的使用很相似,便令朴刀手換成長柄斧,用“勾劈”二勢,破得金騎。此後,朴刀手就有了別稱,刀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