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危局

上海碼頭,人山人海。

人力吊車將一袋袋糧食卸到岸上,搬運工排着長隊進行轉運。而旁邊不遠處,竟然有無數圍觀羣衆,甚至還在敲鑼打鼓舞獅慶賀。

五洲洪門在中國地區的代表司徒俊蔥,昂首挺胸地走下甲板,身後跟班舉着擴音器大喊:“洪門致公堂攜全體美國華人,向中國受災同胞捐贈玉米20萬噸,周赫煊先生個人捐贈玉米15萬噸!首批9萬噸糧食已經運抵上海,願我華夏國泰民安,受災同胞早日度過劫難!”

“好!”

圍觀羣衆轟然喝彩。

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等人迎上去,老杜握着司徒俊蔥的手說:“司徒先生,我代表全國災民感謝你,感謝洪門致公堂和周先生!”

“杜先生客氣了,這是我等作爲華夏兒女應盡的責任,”司徒俊蔥問道,“賑濟水災委員會的人呢?”

杜月笙笑着解釋道:“上海地區的負責人已經快到了,宋子文宋部長那邊我也拍了電報,他現在正坐火車往上海趕來。”

由於杜月笙對慈善事業非常積極,他現在已經是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會長,過兩年還會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這位青幫大佬絕對不可能貪污賑災款,多年以來,杜月笙每次過生日收的禮金,全都捐出去做慈善了。

人家不缺錢,缺的是社會認可。

黃金榮和張嘯林也相繼和司徒俊蔥握手,盡是欽佩溢美之詞。

數不盡的糧食從遠洋貨輪卸下,堆積如山好像永遠運不完一樣,看得圍觀羣衆陣陣驚歎。

“這得多少糧食啊!”

“你剛纔沒聽到嗎?美國洪門和周先生總共捐贈35萬噸,這還只是第一批,就足足有9萬噸!”

“老天爺,一捐就是幾十萬噸,洪門和周先生真有錢啊。”

“有錢的人多了,也沒見他們捐多少,還是周先生熱心腸。”

“周先生是大好人啊,菩薩轉世,阿彌陀佛。”

“這下子災民有救了。”

“難囉,幾十萬噸糧食分攤到全國,也不夠吃兩天的。”

“唉,這世道!”

“……”

其實周赫煊買糧食沒花多少錢,他購進的是最廉價的玉米。由於大批量購買,每千克單價才0.001美元,15萬噸玉米總共花費15萬美金。反倒是運輸、儲存費用賊貴(美國農民不願出運費,需要上門收購),美國國內的收購轉運,再加上運到中國來,總費用高達3萬美元。

所以說南京政府那些當官的腦子不靈光呢,買個屁的小麥,在美國買一斤小麥的錢,可以買40多斤玉米。玉米賤到農民都懶得去收穫,好多農場直接一把火燒個精光,這些玉米運到中國能救活多少災民啊!

同樣的場面還發生在天津碼頭,隔日,第二批6萬噸玉米運抵天津,用來賑濟北方地區的災民。捐贈給北方的玉米沒有南方數量多,是周赫煊出於實際考慮,畢竟這次的重災區在江淮一代。

隨後的幾天,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引起劇烈的輿論轟動。

宋子文也隨即發佈公告,宣稱賑濟水災委員會,已經向美國政府賒購了45萬噸小麥,各地災民請暫時忍耐,馬上大批的救災糧就能運到。

這個公告讓很多人鄙視不已,美國洪門和周赫煊都聯合捐贈了35萬噸糧食,中央政府居然才訂購45萬噸。

《申報》不吝讚美道:“中國今日遭遇百年難有之大水災,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周先生個人捐贈糧食15萬噸,當爲華夏第一義士豪傑!”

于右任看到新聞報道以後,甚至專門寫了副對聯,從南邊給周赫煊寄到天津,內容爲:學貫中西,滿腹錦繡棟樑材;活人無數,一腔熱血菩薩心。

……

南京,憩廬。

宋美齡的母親剛剛病逝,她已經回老家奔喪去了,常凱申卻萬萬走不開。

常凱申放下手中的報紙,問道:“周明誠和美國洪門,真捐了幾十萬噸糧食?”

“此事屬實,”宋子文說道,“我專門讓人檢查過,都是優等品玉米,暫時可以緩解江淮災區的饑荒。”

“唉,天災不斷,賊寇又起,”常凱申鬱悶地咒罵道,“娘希匹,這陳濟棠、白崇禧真會挑時候!子文啊,你暫時放下手裡的工作,去廣州一趟,爭取把汪兆銘拉攏過來。他要多少錢,我給,他要當行政院長,我也給!”

宋子文遲疑道:“汪兆銘現在是廣州僞政府的領袖,高官厚祿恐怕難以說服他吧?”

“就他汪兆銘還想當領袖?哈哈,”常凱申不屑地笑道,“他就是被陳濟棠頂在前面的一塊招牌而已。”

如今廣州和南京屬於敵對關係,宋子文可不願意去冒險,他推脫道:“賑災工作事務繁忙,我還是過段時間再去吧,至少得先把粵桂聯軍給擊退。”

常凱申仔細想想,也覺得拉攏汪兆銘的時機還有些不成熟,點頭道:“也好。對了,你以國府賑濟水災委員會的名義,給周明誠發一道嘉獎令。他喜歡收藏名人書法,上次缺了髯翁(于右任)的字,你現在請髯翁給周明誠再寫一副。”

汪兆銘得到命令立即離開,他可是大忙人。

常凱申端坐在沙發上,精神疲憊地揉着太陽穴,他在國黨內部已經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如今全國水患災害嚴重,可廣州國民政府居然不顧災情,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開戰。就在昨天,粵桂諸將在汪兆銘的督促下,由陳濟棠爲主帥,白崇禧爲先鋒官,攜唐生智等各部,揮師5萬北上進攻湖南。

造反的粵軍已經和桂軍聯合出兵,而湖南守將又是何健。常凱申對何健很不放心,何健手下的軍隊又是唐生智舊部,很可能打着打着,粵、桂、湘三軍都要聯合起來反蔣。

此時已是九月初,粵桂聯軍大舉北上,湘軍岌岌可危,全國各地又被淹得一塌糊塗。常凱申一邊要籌款賑災,一邊要籌款出兵,他已經窮得砸鍋賣鐵了。

不但如此,常凱申在政治上也非常不穩。國黨諸多派系正在秘密搞事,準備召開國黨第四次全國大會,使用政治手段逼迫常凱申下野。

而此時此刻,閻錫山也坐着日本人的飛機,從大連飛回老窩山西。

部下擔心閻錫山的安全,問道:“司令,你回山西,不怕受常凱申和張學良的壓迫嗎?”

閻錫山笑着回答:“他們顧不上我的。”

確實顧不上,天災、內亂、外寇入侵,閻錫山選了個東山再起的好時機。

九一八就要來了!

703 家中日常249 上門012 拆皇帝家大門428 廬山別墅567 忙碌的周先生321 新服171 人類學著作531 松花江上526 文物南遷377 紅顏薄命111 死心120 毛妹274 湯因比862 和平呼籲069 希望小學946 起來982 西行156 金石其心,芝蘭其室後記 三978 周公館的牌局351 崔家姐妹763 我的民族816 詩會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456 默契889 回憶1047 最好的四星營長1003 梵與道725 忽悠到底140 義演633 改變計劃677 崇尚和平的英國678 好戲開始786 膝蓋中箭的湯半城關於漢奸的個人見解287 聲名鵲起072 講故事540 非攻汗,更正一下066 褚二爺988 家國980 家訪229 南戴北周790 扒皮食肉770 搶糧617 外交連環套950 教皇周赫煊459 迴應084 神女209 歪曲報道496 實驗成果536 東北史詩543 成功與麻煩376 大坑貨570 南下626 美好的明天536 東北史詩713 又是個特務頭子989 西北匪事352 才女560 回憶錄302 醜兒237 交鋒576 音樂大才502 丘胖子的知己017 法國領事夫人027 撩639 順勢而爲916 《黑土》出版467 青年黨003 仙俠宗師654 負心漢398 蕭三爺1048 聯合政府187 萬民傘130 熱賣922 三昧真火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361 完顏立童記297 論傳統武術079 滅口101 鄭證因446 見血045 奉系清流688 歡慶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830 故人199 息事寧人931 腐爛845 統一戰線模範省771 霜刃未曾試836 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日貨004 射鵰英雄傳805 委員長的憤怒049 喬遷新居240 教育部現狀611 發酵258 非主流課程1001 智如象頭神440 進退
703 家中日常249 上門012 拆皇帝家大門428 廬山別墅567 忙碌的周先生321 新服171 人類學著作531 松花江上526 文物南遷377 紅顏薄命111 死心120 毛妹274 湯因比862 和平呼籲069 希望小學946 起來982 西行156 金石其心,芝蘭其室後記 三978 周公館的牌局351 崔家姐妹763 我的民族816 詩會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456 默契889 回憶1047 最好的四星營長1003 梵與道725 忽悠到底140 義演633 改變計劃677 崇尚和平的英國678 好戲開始786 膝蓋中箭的湯半城關於漢奸的個人見解287 聲名鵲起072 講故事540 非攻汗,更正一下066 褚二爺988 家國980 家訪229 南戴北周790 扒皮食肉770 搶糧617 外交連環套950 教皇周赫煊459 迴應084 神女209 歪曲報道496 實驗成果536 東北史詩543 成功與麻煩376 大坑貨570 南下626 美好的明天536 東北史詩713 又是個特務頭子989 西北匪事352 才女560 回憶錄302 醜兒237 交鋒576 音樂大才502 丘胖子的知己017 法國領事夫人027 撩639 順勢而爲916 《黑土》出版467 青年黨003 仙俠宗師654 負心漢398 蕭三爺1048 聯合政府187 萬民傘130 熱賣922 三昧真火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361 完顏立童記297 論傳統武術079 滅口101 鄭證因446 見血045 奉系清流688 歡慶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830 故人199 息事寧人931 腐爛845 統一戰線模範省771 霜刃未曾試836 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日貨004 射鵰英雄傳805 委員長的憤怒049 喬遷新居240 教育部現狀611 發酵258 非主流課程1001 智如象頭神440 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