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忽悠

bookmark

北大附近某公寓。

清晨,沈從文洗漱完畢,朝隔壁喊道:“崇軒,蔣瑋,你們今天去北大不?”

“去北大做什麼?”丁玲開門問道。

沈從文說:“北大今天覆課啊,新校長是周赫煊先生。”

“真是周先生?”胡也頻激動地跑出來。

沈從文反問:“你們居然不知道?”

胡也頻、丁玲夫婦本來住在西山,他們在張作霖掌控北平後,一直隱居不出,甚至決定逃到南方去。後來發現自己屬於小嘍囉,根本沒入張作霖法眼,這才安心下來。

沈從文跟他們是好友兼鄰居,前不久三人一起搬到北大附近,積極從事文學創作。沈從文的《爐邊》,甚至還被《小說月報》選中刊載,名氣日漸大起來。

最新一期《小說月報》他們都讀了,對周赫煊的《神女》驚歎不已。沈從文還給周赫煊寫了封信,請教文學創作問題,他經常幹這種事,給魯迅、郁達夫等人也寫過。

吃過早飯,三人結伴前往北大。他們雖不是北大的學生,但都通過北大新潮社發表過作品,也經常跑來學校參加活動。

待行至大操場,人漸漸多起來。

沈從文混進學生堆裡,只等着周赫煊上臺講話,耳邊盡是學生們的竊竊私語聲。

“周赫煊怎麼會來當我們的新校長?好奇怪。”

“唉,要是蔡校長能回來該多好。”

“呵呵,蔡元培,他早把北大忘得一乾二淨了。”

“你別胡說!蔡校長是怕被軍閥通緝,所以才留在上海的。”

“你纔是胡說。教育部總長任可澄,都親自發電邀請蔡元培返校了,是他自己不肯回來!”

“反正不許你說蔡校長壞話!”

“他蔡元培做得出來,我爲什麼就不能罵?全校師生盼了他半年,北大最困難的時候他在哪裡?他在南方逍遙快活!”

“……”

那怨氣大啊,就像是被負心郎拋棄的少女。

早晨八點左右,學校的老師們也來到操場,敦促學生們排好隊。

鍾觀光率先登臺亮相,說道:“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是北大復課的大喜日子。這一學期,我們已經虛度了兩個月,希望大家能在剩下的時間裡,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把耽誤的功課都補上來……下面,有請校長周赫煊先生致辭!”

“啪啪啪啪!”

掌聲並不響亮,周赫煊這個校長,暫時還沒獲得學生認可。做學者是一回事,做校長又是另外一回事,他的威望還不足以服衆。

周赫煊走到麥克風前,這玩意兒挺大,長得有點像汽車方向盤。他見臺下人聲嘈雜,沒有立即說話,只站在那裡一言不發的等着。

沈從文驚訝道:“周先生好年輕啊!”

“別出聲,對人不尊重。”丁玲提醒說。

其他學生似乎也意識到這點,漸漸的嘈雜聲小起來,都擡頭看向周赫煊等着他致辭。

“我知道你們不服氣,”周赫煊第一句話就點破學生們的心思,“我今年28歲,既不是名校畢業,又沒當過教育部的大官,沒資格做北大的校長。北大是什麼?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在場諸位都是天之驕子!而我,只是個浪跡江湖的草莽之輩,無功無名無才無德,確實不配做你們的校長!”

話說到這裡,臺下徹底安靜下來。

周赫煊繼續說道:“實話告訴你們,我這個校長,是張作霖親自任命的。就是那個派兵包圍北大,讓北大陷入絕境的張作霖。他是反動軍閥,我就是反動軍閥的走狗!”

“轟!”

場面一片譁然,學生們再次交頭接耳,驚疑不定地看着周赫煊。

馬裕藻驚道:“他到底想幹什麼啊?”

“繼續聽吧。”鍾觀光笑道。

馬珏拉着妹妹馬琰的手,好奇地打量臺上那個傢伙。她們還在讀中學和小學,但平時都住在北大,今天是來看熱鬧的。馬珏笑道:“爹爹,這位校長真敢說話,就不怕得罪人嗎?”

馬裕藻若有所思地說:“有時候當面把話說開,未嘗不是件好事。”

“我倒覺得,他這樣說話跟魯迅先生有點像。”馬珏嘀咕道。

周赫煊不管衆人如何驚訝,接着往下說道:“男女首次約會,都應該互相介紹一下,這樣大家才知根知底。我先來說說我自己,本人祖籍直隸。以後我要是幹了什麼混賬事,你們想刨我的祖墳,儘可在直隸尋找墓碑,遇到姓周的那家,說不定就是我的祖宗。”

師生們已然目瞪口呆,這尼瑪連刨祖墳都出來了,越說越離譜啊。

“庚子年間,家祖命喪於戰火,家父帶着我和母親逃到南洋投奔親戚,那時我才兩歲,”周赫煊開始敘述他編造的身世,“華人勤勞樸實,土著懶惰愚笨,所以南洋的經濟盡握於華人之手。我的遠房伯父,便是南洋富商,不僅有數百畝良田莊園,而且還開礦山、做生意。所以我童年時期,也是享過福的,直到我八歲那年!伯父的礦山被洋人佔了,莊園被造反的土著燒殺一空,我躲在酒窖裡才僥倖逃生。我知道,這是洋人和土著勾結,殺了我的伯父全家,連我的父母也命喪於此!但這種事情在南洋太正常了,華人富裕,卻被視爲待宰的肥豬。爲什麼?因爲中國太弱,不能爲她的國民撐腰!”

周赫煊的演技很高明,說到後面都是吼出來的,臉上盡是悲慼之色。

而在場師生們,也漸漸被他的“身世”吸引,拋棄雜念駐足聆聽。

周赫煊說:“我在南洋當過乞丐,做過報童,餓極了也不免淪爲小偷。那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每天能吃飽,有個躲避風吹雨淋的房子。中國是什麼?我不知道,那跟我無關。”

沈從文心想:原來《神女》的創作,來源於周先生的自身經歷。

“十歲那年,我偷了一個傳教士的麪包,並被當場抓住,”周赫煊冷笑道,“他沒有把我交給警察,而是收我做小跟班。但他可不是什麼善人,我不但要幹活,還經常遭他打罵,被他稱作豬崽子。但我要感謝他,是他教我讀寫英文。後來我又隨傳教士去了美國,那可真是個糟糕的國家。你們沒有留過洋的,可千萬別把列強當成天堂。那裡的窮人,不見得比中國百姓過得好。英國的工廠裡,每年多有很多兒童死亡或者殘廢。而標榜民主的美國,第一等是白人,第二等是拉美人,第三等是黑人和印第安土著,至於中國人,地位可能比畜生要好些。我見過中國人被活活打死,美國警察就在旁邊看熱鬧。那時我開始思考,中國到底是什麼?我爲什麼是中國人?中國究竟怎麼了?”

是啊,中國究竟怎麼了?

學生們或悲憤,或沉默,全都沉浸於周赫煊的故事當中,反倒把他校長的身份給忘掉。

周赫煊在一步步轉移話題,他做到了。

嗯,接着忽悠。

458 談不攏啊511 黃老之術807 途中439 國恥129 狂士後記 二562 一場鬧劇970 顧問764 夾道歡迎055 少女情懷總是詩109 砸玻璃1050 東京燒烤和大反攻189 告別716 爭論483 轟動1006 一場鬧劇而已541 黑土521 小胖墩兒372 留學生296 薛瘋子198 不識擡舉361 完顏立童記242 扯着蛋後記 三240 教育部現狀048 新的計劃248 情敵746 訪客盈門199 息事寧人339 全民熱議253 借勢599 創作601 現代派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567 忙碌的周先生650 常凱申的四不精神376 大坑貨223 美國腦殘粉007 變天107 一把火732 請慢用583 徐志摩失蹤記286 奇葩作家659 捐飛機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394 影壇一姐420 鬥法388 戰事尾聲268 閻老西288 諾貝爾候選人248 情敵203 私語707 先知周赫煊406 老徐的煩惱說一下更新448 義勇軍出征309 三隻狐狸110 萬壽1002 不可接觸者1026 老蔣的怒火092 又被坑了332 另類領獎797 劉湘來訪695 文學界的獨裁者499 發現1058 大結局943 攪動天下127 搞個大新聞180 留在身邊612 三陽線決戰論984 雞同鴨講244 厚黑教主868 反應706 原來是小說迷097 忽悠729 借刀殺人485 口口口口……吃053 志摩233 將軍,給錢吧406 老徐的煩惱136 青幫百相217 各種罵娘358 瘋狂201 電聲雜文515 中國電影二三事319 好生意794 袍哥救國會566 新秘書上任464 簽名遊戲232 仙俠小說006 穿越者的茫然685 手術002 租房落腳542 應聘885 聞一多VS劉文典——真人PK657 老蔣的參謀長554962 音樂無國界895 周明誠的缺點166 討薪
458 談不攏啊511 黃老之術807 途中439 國恥129 狂士後記 二562 一場鬧劇970 顧問764 夾道歡迎055 少女情懷總是詩109 砸玻璃1050 東京燒烤和大反攻189 告別716 爭論483 轟動1006 一場鬧劇而已541 黑土521 小胖墩兒372 留學生296 薛瘋子198 不識擡舉361 完顏立童記242 扯着蛋後記 三240 教育部現狀048 新的計劃248 情敵746 訪客盈門199 息事寧人339 全民熱議253 借勢599 創作601 現代派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567 忙碌的周先生650 常凱申的四不精神376 大坑貨223 美國腦殘粉007 變天107 一把火732 請慢用583 徐志摩失蹤記286 奇葩作家659 捐飛機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394 影壇一姐420 鬥法388 戰事尾聲268 閻老西288 諾貝爾候選人248 情敵203 私語707 先知周赫煊406 老徐的煩惱說一下更新448 義勇軍出征309 三隻狐狸110 萬壽1002 不可接觸者1026 老蔣的怒火092 又被坑了332 另類領獎797 劉湘來訪695 文學界的獨裁者499 發現1058 大結局943 攪動天下127 搞個大新聞180 留在身邊612 三陽線決戰論984 雞同鴨講244 厚黑教主868 反應706 原來是小說迷097 忽悠729 借刀殺人485 口口口口……吃053 志摩233 將軍,給錢吧406 老徐的煩惱136 青幫百相217 各種罵娘358 瘋狂201 電聲雜文515 中國電影二三事319 好生意794 袍哥救國會566 新秘書上任464 簽名遊戲232 仙俠小說006 穿越者的茫然685 手術002 租房落腳542 應聘885 聞一多VS劉文典——真人PK657 老蔣的參謀長554962 音樂無國界895 周明誠的缺點166 討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