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人才戰略

嶽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晉以前爲道士活動地,曾建有萬壽宮、崇真觀等。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辦學的遺址上,即嶽麓山下的抱黃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嶽麓書院。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嶽麓書院進入了北宋的鼎盛時期。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親自召見山長周式,對周式興學頗爲嘉許,親書“嶽麓書院”匾額。

在周式執掌下,嶽麓書院的從學人數和院舍規模都有很大發展,遂成爲天下四大書院之一。

兩宋之交,嶽麓書院遭戰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撫使知潭州劉珙重建嶽麓書院。他還延聘著名理學家張栻主教嶽麓,更加強了嶽麓書院在南宋教育和學術上的地位。

張栻主教期間,以反對科舉利祿之學、培養傳道濟民的人才爲辦學的指導思想,培養出了一批如吳獵、趙方、遊九言、陳琦等經世之才的優秀學生。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來訪,與張栻論學,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朱張會講”。前來聽講者絡繹不絕,時人描繪“一時輿馬之衆,飲池水立涸”。

元初因書院師生誓死抵抗異族統治,書院被蒙古兵焚燬,但不到十年又得以重建起來。

到了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國以教化爲先,教化以學校爲本”的政策。重視地方官學的復興,而不倡導書院教育。全國書院頹廢,嶽麓書院也因此沉寂了百餘年。

成化年間,書院開始逐漸恢復。宣德七年由民間集資促成嶽麓書院最早的一次修復。

成化五年長沙知府錢澎再次興復書院,但不久又廢。弘治七年長沙府通判陳鋼終於使嶽麓書院基本恢復舊貌。

自宣德始,經地方官員陳鋼、楊茂元、王韜、吳世忠等多次修復擴建,嶽麓書院主體建築第一次集中在中軸線上。主軸線前延至湘江西岸,後延至嶽麓山巔,配以亭臺牌坊,於軸線一側建立文廟,形成了書院歷史上亭臺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的壯麗景觀。書院的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現存建築基本格局。

正德二年,陽明心學一代宗師王守仁來嶽麓講學。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嶽麓書院的講學是繼南宋湖湘學派之後,嶽麓書院的又一次重要學派活動,導致了嶽麓書院又一個學術繁榮期的到來。

直到今年八月張獻忠部隊進攻長沙,尹先民爲首的官軍獻城投降。書院的師生卻不願從賊,奮起反抗,使得書院幾乎毀於一旦。

這樣一個傳承千古書院,被毀掉了很可惜,但對秦牧來說,這卻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人才又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起的關鍵因素。人才培養是越早啓動越好。

新興的滿清非度腐朽的蒙元可比。就算自己能順利掌控江南半壁,但仍有可能與滿清有一個長期的、艱難的對抗過程。

佔據北方的滿清擁有地利優勢,那麼自己只能利用人和加以對抗,一進入僵持階段。必定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來充實,在民生、科技等方面都領先滿清一頭。

放眼整個大明,不能說沒有人才,但那樣的人才秦牧不想用。甚至是不敢用,想想雄霸江南的東林黨吧。

秦牧想在南京找個代言人都找不到,這是爲什麼?還不是因爲江南有點名望的人幾乎都和東林黨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但讓東林黨那幫貨色進入自己的的勢力內部。那也不用談什麼對抗滿清了,直接跟着他們去做奴才吧。

東林黨的人不能用,不是東林黨的人才又成了珍稀動物,秦牧除了大海撈針之外,那就只有自己培養了。

秦牧看上嶽麓書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自正德二年,一代心學宗師王守仁來嶽麓講學後。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嶽麓書院開創了心學這個學派。

心學雖然仍屬於唯心主義範疇,但其提倡格物至知,知行合一,秦牧認爲光這一點就比朱程理學提倡‘存天理,滅人慾,天人合一’有用得多。

王守仁的心學不提倡空談,而提倡自省、實踐,知行合一。從實踐在尋找事物內在的道理和規律,明白其中的道理後,還要“知行合一”。

在程朱理學氾濫的大明朝,心學無疑是秦牧比較能接受的學派,只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學術理念,與心學相結合,就比較容易培養出自己需要的人才來。

司馬安在來信中提到了人才的問題,並建議秦牧重修嶽麓書院,秦牧從善如流,這不,第二天就帶人奔嶽麓山來了。

軍隊要抓緊訓練,人才培養也要儘快啓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行啊。

蕭蕭湘水邊,嶽麓書院原來的山長吳道行一身白衣,帶着幾名教授站在朱張渡旁恭候的着秦牧的到來。

吳道行,字見可,號嶁山,長沙人。今年八十四歲,走路已經要柱着柺杖,張獻忠佔領長沙期間,他逃入嶽麓山中,一度打算絕食而死。

幸好沒多久,秦牧又打了過來,恢復了“大明”的統治,他也就沒死成。

“巡撫大人駕臨嶽麓書院,老朽已恭侯多時。”吳道行口氣很平淡,站在渡口旁拱了拱手,連身子也懶得彎一下,一看便知滿身都是傲骨。

秦牧哈哈一笑說道:“吳山長太客氣了,本官此聽說岳麓山上秋光正好,是以攜家眷前來賞玩一下,吳山長親自來迎,實在是不敢當啊。”

秦牧的話讓吳道行和書院的幾個教授爲之一怔,攜家眷遊山?不是說要重建書院嗎?

吳道行一撫斑白的鬚子,不卑不亢地答道:“恐怕要讓巡撫大人失望了,書院大部分毀於賊手,剩下一片斷壁殘垣,實在談不上什麼景緻,巡撫大人若是想遊山,只怕要掃興而歸了。”

“吳山長此言差矣!正所謂不破不立,嶽麓書院被毀掉何止一次?”秦牧笑容不減少,不疾不徐地說道,“自古以來讀書人多喜歡去憑弔古蹟,在一片廢墟上感懷古今興替之情。象嶽麓書院這種千年書院,即便成了一片廢墟,又豈能掩蓋得了它傳承千年的書墨之香?不瞞吳山長,本官就喜歡廢墟,來看的就是廢墟,哈哈哈.......”

這番話讓吳道行不禁發出一聲冷哼,秦牧是贛南巡撫,不回贛南去,卻在湖廣指手畫腳,這本身就讓吳道行看不慣了,再聽他這番話,如何還能忍得住。

旁邊的一個教授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吳道行仍置之不理,傲然昂着頭,不拿正眼看秦牧。

秦牧渾不在意,呵呵笑道:“吳山長年事已高,再要上山恐怕不容易,不如就留在山下,本官與其他人一同上山看看,就不勞駕吳山長了。”

“老朽年事雖高,但這身子骨一向還硬朗,老朽既然身爲山長,這書院的一草一木自然要留心看護好,巡撫大人自贛南而來,難得有機會上山一遊,老朽豈能不奉陪左右?”

再傻的人,這時也聞出火藥味來了,大概多數人都沒想到,秦牧與吳道行一見面,火藥味就這麼濃,因爲缺乏心裡準備,所以一時都不知說什麼好。

秦牧又是哈哈一笑,十分爽快地說道:“吳山長老當益壯,可喜可賀,既然吳山長堅持,那就有勞吳山長了。”

這時秦牧的隨從擡上幾張竹輦,竹輦上圍有紗幔,楊芷和雲巧兒、董小宛各乘坐一張。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秦牧也不吝嗇,給了吳道行一張,結果人家一拂大袖,當先步行上山去了。

.(

第1013章 鬼船第1112章 又起心思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60章 董小宛侍浴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462章 思想不能落後第827章 天威難測第145章 縱觀九萬里河山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947章 紐帶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586章 城下血戰第346章 又見金秀才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397章 白鐵審案第817章 軍與商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1056章 股票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483章 女人的問題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823章 太廟獻俘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617章 文化價值觀輸出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528章 慶功宴第999章 橫須賀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428章 那一團火焰第670章 南京郊野麗人同行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747章 梅子黃時雨(三)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52章 針鋒相對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876章 震撼第1106章 培訓考覈機制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982章 謀求駐軍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058章 雙刃劍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79章 戲裡戲外第41章 薔薇開得豔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第763章 戰前閱兵(上)第8章 我是袁粉第577章 閻應元的軍令狀第1072章 大逃亡第1052章 葡萄牙的內部榷商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99章 誓師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12章 東廠拿人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224章 翩躚佳人逐波來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870章 護駕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962章 扶不起的阿三第1116章 陰雨天第947章 紐帶第197章 夜宿湘江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69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699章 馬尼拉海戰(一)第210章 井岡山遇匪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977章 空港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526章 第一臺蒸汽機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490章 元宵佳節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791章 兩難境地
第1013章 鬼船第1112章 又起心思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60章 董小宛侍浴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462章 思想不能落後第827章 天威難測第145章 縱觀九萬里河山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947章 紐帶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586章 城下血戰第346章 又見金秀才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397章 白鐵審案第817章 軍與商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1056章 股票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483章 女人的問題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823章 太廟獻俘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617章 文化價值觀輸出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528章 慶功宴第999章 橫須賀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428章 那一團火焰第670章 南京郊野麗人同行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747章 梅子黃時雨(三)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52章 針鋒相對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876章 震撼第1106章 培訓考覈機制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982章 謀求駐軍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058章 雙刃劍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79章 戲裡戲外第41章 薔薇開得豔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第763章 戰前閱兵(上)第8章 我是袁粉第577章 閻應元的軍令狀第1072章 大逃亡第1052章 葡萄牙的內部榷商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99章 誓師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12章 東廠拿人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224章 翩躚佳人逐波來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870章 護駕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962章 扶不起的阿三第1116章 陰雨天第947章 紐帶第197章 夜宿湘江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69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699章 馬尼拉海戰(一)第210章 井岡山遇匪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977章 空港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526章 第一臺蒸汽機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490章 元宵佳節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791章 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