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襄陽之變

秦牧大舉祭奠崇禎,更在討賊檄文上疾聲大呼什麼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搶佔道義的制高點,但這些光說不練可不行。

雖然兵部尚書史可法就這麼幹,不但發佈了討賊檄文,連誓師大會都隆而生之搞過了,結果過江後立即窩在浦口練兵。

不過秦牧非常清楚,咱們不能和史可法比,人家東林黨掌握着輿論導向,人家說這是勤王,那就是勤王,況且人家史尚書好歹過江了,咱們怎麼着也得過江吧。

秦牧本來就有意把總參搬到武昌去,湖廣江西的威脅都來自北方,自己帶着總參坐鎮武昌一線,一來可以安定民心,“天子守國門”嘛!

二來有利於就近指揮戰事,再者武昌離九江比較近,也有利於與九江的協調,或者說有利於控制九江也行。

不是秦牧信不過蒙軻,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多留個心眼總不會錯。

秦牧北鎮武昌,除了總參和總監察部要隨同北上外,三位政務輔官諸葛敏、李源、楊慎也必須跟隨北上,現在贛南與湖南都比較穩定;江漢平源佔領的時間較晚,江西方面也是北部需要加大控制力度,“三內閣”隨同北上武昌,也有利於兩地的政務處理。

軍隊安排方面,長沙留劉猛率一萬五千人馬駐守。

秦牧率寧遠、蘇謹一萬五千步騎,對外號稱五萬,浩浩蕩蕩地北上“討賊”。

這樣一來,加上凌戰駐守荊州一萬人馬,馬永貞在武昌的三萬五千人馬,湖廣方面駐防長江一線的兵力將達到六萬。

而九江方面,蒙軻同樣有三萬陸軍,五千水師。

秦牧手下十五萬大軍。總計就有九萬五千壓在了長江沿線,只不過現在他水師還不成氣候,更多的是充當擺渡和輸送後勤供給的角色。

劉伯全已經派人從沿海物色來二十多個造艦工匠,並組織起本地數百工匠,正在嶽州開建戰艦,此事已經劃歸總裝備部管理,快的話,大半年應該就能造出一批象樣的戰艦了。

北去的船上,秦牧與司馬安、何亮等人圍在桌邊,幾個作戰參謀將畫好勢力分佈圖鋪了開來。

從這張勢力分佈圖可看出。遼西、遼東由滿清控制,號稱擁兵三十萬,但根據情報確認,目前滿清只有318個牛錄的軍事編制,每個牛錄實際人數在200人上下,甚至有些不足200人。

照此算來,滿清八旗實際只有不到七萬兵力。不過都是精銳。

加上依附滿清的蒙古也按八旗軍制共編有120個牛錄左右,每個牛錄實際人數約爲170人,由此合計八旗蒙古總兵力大概在兩萬到兩萬五千人之間。

另外還有漢軍八旗。有157個牛錄,總人數大概在兩萬到三萬之間。

這樣算來,滿清總兵力在十二萬左右。

下來是佔據山海關一帶的吳三桂,兵力四萬左右。同樣比較精銳。

李自成的大順軍目前已經控制了隴右、河西走廊、河套、關中、漢中、山西、山東、河北、以及河南大部分地區。

南面的界線大至是西起南陽,向東是經信陽、亳州,宿遷劃了條不規則的曲線,這條曲線以北基本都已經被大順軍控制。

李自成號稱擁兵百萬。但真正可戰之兵估計也就三十萬左右,並且這三十萬可戰之兵還很比較分散。

張獻忠則控制了東到巫峽的四川大部分地區,兵力號稱有五十萬。稍有戰力的估計在十五萬左右。

大明南方的殘餘勢力則很複雜,左良玉控制襄陽一帶,號稱擁兵二十萬。

黃得功控制廬州一帶,擁兵十萬有餘。

還有逃竄到淮南一帶的劉澤清和高傑兩部,這兩個貨色都號稱擁兵三十萬,但因爲他們一路流竄,一路搶掠,一路挾持百姓爲兵,具體有多少兵力一時不好確定,但粗步估計應該也有十五萬以上。

還有就是福建的鄭芝龍,擁兵大概也在十萬之間,大多數爲水師。

除了上述這些勢力之外,史可法和路振飛也各有兩三萬軍隊,餘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何亮沉吟道:“李自成攻陷京師之後,吳三桂的幾萬人馬供給已斷,按理,極有可能會歸降李自成,李自成當是如虎添翼,只怕會很快興兵南下。”

秦牧淡淡一笑道:“世上之事,大多不按道理來,燕雲之事,該作的安排,我已讓黃連山提前安排,其它的目前咱們鞭長莫及,靜觀其變即可。”

司馬安接過兒子司馬凱奉上來的茶,放在桌邊後說道:“南京六部此時怕是忙着擁立新君了,大人真的打算袖手旁觀嗎?”

由於秦牧提前安排了情報人員,且情報人員通過大順軍佔領區時,打的是紅娘子的旗號,不受阻礙,京師之變的確切消息要比各方知道得早,若是他想搶擁立之功,自然也可比各位先下手,但秦牧沒有這麼做,是以司馬安有此一問。

秦牧揉了揉眉頭說道:“這個局攪進去太深,對咱們未必有利。”

司馬安想了想,隱隱有些明悟,秦牧不搶這擁立之功,大概是不想背這個包袱,畢竟他遲早是要自立的。

楊慎說道:“按遠近親疏,福王當爲首選,不過南京六部爲東林把持,東林與福藩有隙,此事必起風波。”

司馬凱忍不住插了一句:“不管擁立誰,以目前的形勢,都少不了大人一份封賞。”

“放肆!”司馬安立即喝斥道,“這裡有你說你說話的份嗎?”

司馬凱頓時渾身不自在,低頭退下。

秦牧擺擺手說道:“本官料想,咱們就算想置身事外也是不行,應該很快就會有人找上門來.........”

秦牧話未說完,先找上門來的不是外人,卻是燕高飛,他匆匆進入船艙並報道:“大人,出事了。”

“快說。”

“京師失陷的消息傳來,左良玉派駐馬良關的部將曹熾率所部五千人叛投袁宗第,左軍大譁,左良玉盡散財帛安撫,才稍稍穩住軍心,然袁宗第卻趁機集結重兵猛攻鄧州,駐守鄧州的常登大敗,兩萬左軍盡潰。

鄧州一失,新野的左夢庚和金聲桓擔心袁宗第抄斷後路,匆忙退兵,袁宗第一路緊追不捨,左軍逃者不下萬人,至古驛鎮時,李九將軍率五千騎兵繞過紅泥坡突襲袁宗第左翼,並派人聯絡左夢庚、金聲桓反攻。大順軍猝不及防,左翼大亂;

奈何左夢庚、金聲桓這兩個狗孃養的不但沒有引軍反攻,反而置李九將軍五千人馬不顧,趁機脫離逃回襄陽,使我五千人馬陷入苦戰,損失近四百騎;

退回襄陽城下時,左良玉以追兵將至爲由,竟是閉門不納,李九隻得率軍西走牛首山一帶,另據咱倆隱伏城中的人員送出消息,有跡象表明,左良玉極有可能棄走襄陽。”

“該殺!”寧遠拍案而起,怒聲道,“左良玉這狗孃養的果然靠不住,當初要是信我的搶佔襄陽,豈有今日這般被動.........”

寧遠說到這,發現秦牧神色如常,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一般,不由得連忙收聲。

秦牧的冷靜讓所有人感到意外,司馬安看了他一眼說道:“如果左良玉真要棄走襄陽,只怕咱們是來不及了,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寧遠接着說道:“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大人,左良玉這狗養娘的要是真放棄襄陽沿漢水南下,咱們就滅了這狗養娘的。”

“他若是真棄守襄陽,南下的可能性不大。”秦牧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同時理了理思緒才接着說道:“傳我命令,讓岸上大軍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荊州,另外,命令蘇謹率餘下的五千騎即刻北上,能搶佔襄陽最好,若事有不第,則接應李九南下。”

第259章 遺落戰境第1166章 談判第60章 尊嚴不是靠別人施捨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816章 工科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230章 火箭溜第837章 一縷濃香一股溫暖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072章 大逃亡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954章 還是先試點吧第26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83章 上帝之鞭第147章 “吟”詩一首殺一將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765章 即將到來的海上決戰第224章 翩躚佳人逐波來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819章 更戍法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282章 亂局第1121章 冰凌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497章 帝王之怒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891章 朱三太子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149章 重返瀏陽第252章 艦炮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429章 戰略武器第1087章 被動主動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第351章 夜不收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49章 老馬識途第758章 處處狼煙第1059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1130章 形勢大變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935章 這是危機嗎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116章 四省總督呂大器第967章 避而不戰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第722章 莫愁糊上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751章 沙漠陷阱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12章 東廠拿人第29章 第五縱隊第351章 夜不收第54章 兩不安生第958章 德干總督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206章 除夕佳節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757章 夜戰黃岩礁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第988章 軟實力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302章 風雨暗金陵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608章 對女真人的處置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727章 內閣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1043章 年終茶話會(上)第899章 留個暹羅作點綴第479章 逃離昆明第316章 我寂寞,我冷.....
第259章 遺落戰境第1166章 談判第60章 尊嚴不是靠別人施捨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816章 工科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230章 火箭溜第837章 一縷濃香一股溫暖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072章 大逃亡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954章 還是先試點吧第26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83章 上帝之鞭第147章 “吟”詩一首殺一將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765章 即將到來的海上決戰第224章 翩躚佳人逐波來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819章 更戍法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282章 亂局第1121章 冰凌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497章 帝王之怒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891章 朱三太子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149章 重返瀏陽第252章 艦炮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429章 戰略武器第1087章 被動主動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第351章 夜不收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49章 老馬識途第758章 處處狼煙第1059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1130章 形勢大變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935章 這是危機嗎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116章 四省總督呂大器第967章 避而不戰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第722章 莫愁糊上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751章 沙漠陷阱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12章 東廠拿人第29章 第五縱隊第351章 夜不收第54章 兩不安生第958章 德干總督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206章 除夕佳節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757章 夜戰黃岩礁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第988章 軟實力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302章 風雨暗金陵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608章 對女真人的處置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727章 內閣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1043章 年終茶話會(上)第899章 留個暹羅作點綴第479章 逃離昆明第316章 我寂寞,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