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上帝之鞭

銀川城裡,銓選西征士兵的工作開始緊鑼密鼓的推行,家中獨子的不要,南方人未適應北方寒冷的不要,兩萬秦軍之中,最後只銓選出了兩千五百人。

每一位西征的士兵,將立即可領到十龍幣的安家費。如果不願要錢,則給家裡劃五畝良田。

兩千五人,全部裝備六九式燧發步槍,每人兩百發子彈,另外再給一百門火箭溜,一千枚火箭彈。每人再配三匹戰馬。

至於那五萬蒙古士兵,則仍舊以傳統的馬刀弓箭爲武器。

秦牧隨後又下了一道旨意,調螯拜爲西征大軍副帥。

做西征的決定前,秦牧沒有和任何大臣商量。這種事,商量來商量去黃花菜就涼了。

反正兩萬餘龍幣的安家費,算不上什麼大數目,朝中官員要是拿此說事,大不了秦牧自己掏,這點錢秦牧還是掏得出的。

臨出征之前,秦牧把李定叫來,指着地圖說道:“沙皇俄國所依仗的是哥薩特克兵,哥薩克人非常勇猛,冷酷無情,喜用長矛爲武器,是非常出色的輕騎兵,正是他們,成爲了沙皇俄國往東擴張的最要力量。

但有一點,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只能要提防他們的襲擊,在燧發步槍和火箭溜面前,他們也沒什麼可怕的。

如果可以,你就將這個種族從這個世界上抹去,沒有了哥薩克騎兵作爲支撐,沙皇俄國絕對無力向東擴張。”

李定立即抱拳道:“是,陛下。”

“螯拜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希望你們倆能密切配合,但你一定要時刻牢記,這兩千五百裝備精良的士兵,是你掌控五百蒙古士兵的根本。必須時刻掌握在手,連螯拜也不能讓他染指,如果沒有必要,儘量少讓他們衝鋒陷陣,儘量節省彈藥。”

“陛下放心,臣明白。”

“李將軍,你要記住,慈不掌兵,不管擋在你們面前的是誰,他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敵人。這是當年蒙古西征成功的秘訣之一。朕讓人給你了準備一些當年蒙古西征的史料,你路上多讀讀,看看有哪些經驗是值得吸取的,朕殷切地期盼,你能成就此不世之功,在烏拉山上立起大秦的界碑。”

秦牧殷殷囑咐,讓李定十分感動,他鄭重了下拜,叩首道:“臣此去。不知何年才能再睹天顏,願陛下保重龍體,臣歸來之日,定要當面給陛下獻上萬裡疆土。”

李定再三叩拜。眼睛微微發紅,此去萬里迢迢,關山縹緲,前路茫茫不知處。艱險重重難計數,甚至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

秦牧也很是感動,起身拍拍他的肩頭。然後讓人取來自己的巨闕劍,說道:“李將軍,朕沒有更多的東西給你了,這把巨闕劍隨朕起於會昌,朕一直是劍不離身,現在就暫時賜予你......”

“不不不,此劍乃陛下御用之物,意義非同一般,臣實不敢受。”

“李將軍,接着吧,讓它代朕與你們一同西征,待李將軍凱旋歸來,再還給朕就是了。”

“臣........謝陛下厚賜,臣唯有披肝瀝膽以報陛下隆恩之於萬一,臣再拜,陛下保重。”

第二天,李定帶着兩千五百秦軍踏上茫茫的西征之路,秦牧親自送出兩百里,在克夷門置酒,隆重送別。

旌旗飄飄,萬馬聲嘯,壯士此去,萬里關山,窮荒海隅。不知去者幾人歸,不知歸時是何年,烽煙漫漫,血影刀光,幾許悲壯。

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這樣義無反顧的開拓者。

天子親自送出兩百里,讓遠征的將士感動莫名,大家在克夷門喝過天子準備的烈酒,然後拜別天子,高唱着大秦的戰歌,正式踏上了漫漫征程。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天下紛擾,何得寧康?

秦有銳士,劍有鋒芒。

黑衣玄甲,橫掃八荒。

凱旋歸日,再賀吾皇。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克夷門外,千軍萬馬帶着嘹亮的戰歌,以義無反顧的姿態飛馳而去,帶起滾滾煙塵,如黃龍一路向北,他們將在兀刺海城匯合五萬蒙古大軍,然後翻過陰山,越過瀚海,出漠北,涉北海,展開一場波瀾壯闊、註定將永載青史的的遠征。

秦元1870年3月,上帝之鞭就這樣再次揮出了!

秦牧回到銀川城,立即招集司馬安、顧君恩等大臣,對西北邊軍的的駐防重新作部署,並適量減少邊境的駐軍,同時把馬永貞、蒙軻等重將調回朝,正適實施改良版的更戍法。

所有駐軍將領將實行定期輪換,防止軍中將領日久根深,尾大不掉,進而威脅到國家的穩定。

隨着六九式燧發步槍開始逐步裝備各軍,秦軍的作戰模式與冷兵器時代已經大不相同,更戍法所造成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問題,對秦軍的戰鬥力影響將不會很大。這也是秦牧敢於定期換將的原因。

宋代的更戍法,是各地駐軍也不定期輪換,耗費巨大。

現在大秦的更戍法,主要只是輪換將領。

至於各地駐軍,則只有拱衛京畿的駐軍,每三年與邊軍內外輪換一次,每次輪戍的兵力爲三萬人。

這主要是保證拱衛京畿的駐軍中,至少有三萬人是剽悍善戰的部隊。

避免象宋明中後期那種現象,京畿空有一二十萬駐軍,實則全部糜爛不堪,一但邊軍敗了,京畿駐軍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一觸即潰。

馬永貞、蒙軻等秦軍主要將領,本來就有心避嫌,畢竟歷朝歷代,開國大將在國家安定之後,都是要交出兵權的。

誰不交出兵權,就算皇帝不說,朝中官員也不會心安,御史言官更不會放過你,到時衆口鑠金,便難有什麼好下場了。

因此更戍法的實施,基本沒遇到什麼阻力,蒙軻、馬永貞等人接旨之後,立即交出兵權,準備回南京當自己的國公爺。

各地駐軍的將領如何安排,主要由顧君恩這個兵部左侍郎草擬好名單,提交給秦牧和內閣輔臣商議後落實,此事便不再詳述。

寧夏行省重新迴歸大秦,由於戰爭的破壞,急需任命官員治理。

秦牧與司馬安等人商議之後,當即任命原延安知府莫清原爲寧夏布政使,原鄜州同知爲按擦使,命參將屈南爲都指揮使鎮守河套。

至於被軍隊吃光了牲口的牧民,則內遷陝北、關中更種,部分直接安置到銀川一帶。

安排好主官之後,秦牧才班師回長安。

在經過綏德時,秦牧意外地聽說先秦大將蒙恬墓在縣城西面大理河畔,於是停駕,親到蒙恬墓前祭祀,並手書“秦國大將蒙恬墓”命人刻碑立於墓前,手植青松六株於墓側。

始皇帝統一天下後,派蒙恬率兵30萬與監軍扶蘇駐守上郡,修直道、築長城,逐匈奴,戰功卓著。

但秦牧畢竟貴爲天子,如此大張旗鼓地祭祀一名先秦大將,起初還有些人不明其意,等看到班師的將士的眼神時,才明白皇帝的深意。

天子此舉,既是對先秦大將的悼念,爲冤死的蒙恬正式平反昭雪。也是對現在的秦軍將士的勉勵。

潛臺詞就是,天子對先秦將領都能此厚待,如果各位將軍立下功勞之後,天子還會虧待你嗎?

另外,秦牧也是藉機,變相提高武將的地位,宋明之後,武將的地位極爲低下,秦牧希望改變這種現象。祭祀蒙恬,就是要釋放出這樣的意思。

.

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1058章 雙刃劍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034章 兩個故事第913章 倒戈求雙倍月票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26章 朱騰戰死第477章 聲東擊西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538章 地球儀第329章 傳國玉璽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894章 會叫的木狗第966章 掏心戰術第38章 大混戰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1016章 鳥獸散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928章 橄欖枝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1122章 驚變第681章 勢如破竹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1042章 天牢星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32章 紅娘子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848章 指紋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814章 直搗黃龍第223章 重設軍事體制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第726章 經筵開出的小花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668章 負荊請罪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364章 雁奴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913章 倒戈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661章 秦風篇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661章 秦風篇第626章 禍水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905章 猴急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1090章 借力打力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207章 姐妹倆差別在哪裡呢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783章 進軍巴達維亞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第275章 氣壯山河第2067章 別拿槍指着我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
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1058章 雙刃劍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034章 兩個故事第913章 倒戈求雙倍月票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26章 朱騰戰死第477章 聲東擊西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538章 地球儀第329章 傳國玉璽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894章 會叫的木狗第966章 掏心戰術第38章 大混戰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1016章 鳥獸散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928章 橄欖枝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1122章 驚變第681章 勢如破竹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1042章 天牢星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32章 紅娘子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848章 指紋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814章 直搗黃龍第223章 重設軍事體制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第726章 經筵開出的小花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668章 負荊請罪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364章 雁奴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913章 倒戈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661章 秦風篇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661章 秦風篇第626章 禍水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905章 猴急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1090章 借力打力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207章 姐妹倆差別在哪裡呢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783章 進軍巴達維亞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第275章 氣壯山河第2067章 別拿槍指着我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