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

在阿部忠秋被迫辭去老中這一職後,北海艦隊沒有立即介入日本的事務,相反放鬆了對幕府的壓力。

或許,這樣反而可以讓酒井忠勝等人與阿部忠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而失去了阿部中秋的德川幕府,則是連出昏招。

繼出臺驅逐浪人的法令之後,酒井忠勝等人急於控制幕府軍隊,又開始大肆排擠阿部忠秋在軍中的黨羽。

這直接導致了幕府軍隊人心浮動,在關原的戰鬥中,再次被由井正雪擊敗,而且是慘敗,一次被殲、被俘超過上萬人馬,進剿關原的幕府大軍潰退百里,才勉強重新穩住陣腳。

看到形勢大變,京都的天皇終於打定主意,公開出面支持由井正雪,此舉意義非同一般,在整個日本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長久以來,日本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有大義名分。

這個時候,德川家光剛死,新一代幕府將軍才十歲,酒井忠勝等人又出驅逐浪人的昏招,軍隊大敗。

再經日本天皇這一表態,投奔由井正雪的浪人更是大增。各藩國的大名也開始出現異動,對幕府的調令陽奉陰違,有的甚至直接拒絕執行。

整個日本暗流洶涌,大有變天的的感覺。對德川幕府而言,形勢可謂是急轉直下,酒井忠勝等人開始荒神了;

各藩國的軍隊拒不聽令,蒐集不來,前線的幾萬大軍又剛剛吃了敗仗,士兵低迷,謠言四起。

保科正之驚亂之下,提出要把阿部忠秋請回來收拾殘局,酒井忠勝和鬆平信綱等人哪裡肯啊。

如果這個時候把阿部忠秋請回來,豈不等於是承認自己很無能。一有事只能靠阿部保忠?

就算是死,酒井忠勝和鬆平信綱也不可能同意在這個時候把阿部忠秋請回來。

當然了,他們可不想真死,那怎麼辦?眼前的危局總得儘快解決啊。

酒井忠勝、鬆平信綱,鬆平乘壽三人緊急商議之後,達成一至,決定由酒井忠勝出面,找傷勢稍爲穩定了一些的秦國大使韋正道求助。

大秦,南京。

資政殿五日一次的常朝上,先是兵部上報海如風打敗莫臥兒王朝大軍。並請求朝廷把那些淘汰下來的二手武器轉賣奧特薩等國,遠洋艦隊奪取了錫蘭高朗步港,但荷蘭人的戰艦一直避而不戰的事實。

海軍大都督狄中行出班道:“陛下,印度的情況複雜,遠洋艦隊畢竟兵力有限,如果荷蘭人一直避而不戰,很可能對我大秦的海上商路造成巨大的威脅,臣建議,再調南海艦隊一半戰艦前往印度。以便儘快獲得印度的主導權。”

秦牧不置可否,轉頭問兵部尚書何亮道:“交趾、洞吾的戰事進展如何了?”

現在交趾和洞吾,其實還是戰亂不休,雖然主要是陸軍在負責指揮當地的僕從軍戰鬥。但很多地方需要南海艦隊配合,要抽調南海艦隊的兵力前往印度,就不得不先考慮中南半島的局勢。

何亮出班答道:“啓奏陛下,目前戰事尚算順利。估計六年之內,就可以完成對中南半島土著的全面清剿。目前南海艦隊主要是巡防交趾沿岸,要抽調部分戰艦前往印度。大致不成問題。”

秦軍只佔領了中南半島上幾個大城及附近主要的平原產糧區,目前在洞語組織了七萬僕從軍在清剿山區的土著,戰鬥其實非常激烈,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死於戰爭。

交趾也組織了近六萬的僕從軍,與殘餘的反抗勢力作戰,可謂是戰火連天,只不過大秦在其中投入很少,主要是僕從軍與當地頑抗的土著在作戰,所以戰爭的勝敗沒有太牽動南京朝堂的神經。

大秦在中南半島甚至沒有置省,只改了一個商君城和王賁城,秦牧的意思是讓這樣的戰爭在中南半島打上個十年,大量消耗當地的人口,這聽起來很殘忍,但爲了今後的長治久安,秦牧狠心幹了。

現在何亮說大概只需要六年,那也就意味着進展確實很順利。

“既然如此,那就讓鄭四海抽調一半戰艦前往印度吧。至於把淘汰下來的武器賣到印度去,這個無須商議,兵部去籌辦即可,只要價格合適,能賣多少就賣多少。”

明朝軍隊的滑膛槍配置比例已經非常高,大秦一統天下後,得到大量的滑膛槍,有很多已經被回爐,那是因爲以前沒有買家,只能那麼幹。

現在有了買家,就沒有必要再回爐了,賣出去可比回爐獲利多上十倍不止。

對此,朝中大臣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大秦的武器在不斷更新,那些射程短,威力有限的滑膛槍早已不眼在大家眼裡。

這時工部左侍郎鄒成芳出班奏道:“陛下,工部接着天山省急報,在準噶爾盤地邊沿的克拉馬依地區,發現大量瀝青礦,初步估計,其儲量將不下於四川廣元的瀝青礦。”

聽到這個消息,秦牧龍顏大悅,因爲現在大秦各州縣都在自籌款項修路,需要大量的天然瀝青,於是朝廷下令各地注意勘探,沒想到反而是在遙遠的天山省先發現了天然瀝青礦。

秦牧當即說道:“天山省路途遙遠,要是由朝廷來開採,恐怕是得不償失,這樣吧,工部儘快制定一套承包開採方案,把天山省的瀝青礦承包給商人開採,以減少朝廷的損耗。”

“是,陛下。”

因爲前陣子一道聖旨,現在各州各縣的修路的熱情可謂是熊熊燃燒。

只要身家清白,出五千兩修路就有機會得到一個八品“議員”;

這種“議員”雖然沒有奉祿,也沒有升遷的機會,但卻有直接向天子上書的權力,同時每年年底還有權力查閱州縣的府庫賬目,若發現有虧空,可直接向天子上表彈劾當地官員。這讓地方上的富戶趨之若鶩。

當然,這樣的好事,大家搶破了頭,也不是你輕易就能得到的;

朝廷按各州縣的人口數量,規定了相應的八品“議員”的數目,每一萬人,只給一個“議員”的名額,比如你這個縣有五萬人口,那最多給有五個“議員”名額。

由於“議員”的數量有規定,大家又都想做,出錢的人多了,各地州府只能選出錢最多的前幾名來做。

如今在江南富裕的州縣,一個“議員”的身份,若沒有數萬龍幣,根本不可能輪到你。別人那可都是發狠地往裡砸錢。

秦牧這麼做,看上去似乎是在施行當初朱元璋以民督官的舊例,其實他有更深遠的考慮,大臣們都以爲他是藉機斂財修路,其實這只是他的目的之一。

可想而知,能往這裡砸鉅款獲取“議員”身份的,一定會有很多是當地的工商業者,秦牧要通過這種方式,變相的扶植資本階層,壯大社場經濟的主體,久而久之,就可以抗衡傳統的士紳階層。

這樣的事,可不能象菜市場那樣討價還價,各州縣的有錢人有意捐款修路的,大家坐到一起,各自把出資數目寫在小紙條上,當地官員統一收上去,然後當場打開紙條,出資多者,得到“議員”的身份。出資少沒有得到“議員”身份的,錢也不會退回來給你。

這到一弄,象東南有些富戶多州縣,一次獲得的修路款竟多達三四十萬龍幣,真個是比搶銀行還容易。

這樣的事,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議,說是朝廷變相在買官賣官,但秦牧卻一直裝聾作啞。

他已經責令戶部,對那些獲得修路款多的州縣,在保證當地修路資金的情況下,把多餘的錢收上來,由朝廷統一規劃,分派給那些窮縣用於修路。

談完了瀝青的事,外交部右侍郎甘南出班奏道:“陛下,英國、葡萄牙兩國使節已經到達寧波,請求覲見陛下,另外奧特薩四國使者也到達了,要正式上表請求陛下冊封。”

秦牧聽了隨口說道:“那就這些使節領略一下我大秦的風采,等各國使節進京的時候,用各色絲綢把京城街道的樹幹都包起來..........”

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331章 老帥出馬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384章 月下燈前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240章 擴軍備戰第37章 拼命.追殺第187章 擠兌風波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893章 秦史第1087章 被動主動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455章 西南策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94章 會叫的木狗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499章 必然出現的裂痕第986章 形勢逼人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319章 渡淮奔襲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100章 江右門戶失守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1159章 政變第975章 爭執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873章 底線第1151章 啓發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815章 乘勢取青藏第1139章 伏兵四起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713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876章 震撼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320章 玩大的第38章 大混戰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991章 寶貝第409章 觀望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1013章 鬼船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778章 昏君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810章 殺人盈野復盈城第623章 牧羊姑娘第867章 不會忘記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611章 定邊策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658章 返南京第1093章 好望角第1072章 大逃亡第977章 空港第62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958章 德干總督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16章 踏上官途第956章 亮了第1109章 遙遠的喜訊第1156章 察裡津要塞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
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331章 老帥出馬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384章 月下燈前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240章 擴軍備戰第37章 拼命.追殺第187章 擠兌風波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893章 秦史第1087章 被動主動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455章 西南策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94章 會叫的木狗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499章 必然出現的裂痕第986章 形勢逼人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319章 渡淮奔襲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100章 江右門戶失守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1159章 政變第975章 爭執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873章 底線第1151章 啓發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815章 乘勢取青藏第1139章 伏兵四起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713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876章 震撼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320章 玩大的第38章 大混戰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991章 寶貝第409章 觀望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1013章 鬼船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778章 昏君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810章 殺人盈野復盈城第623章 牧羊姑娘第867章 不會忘記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611章 定邊策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658章 返南京第1093章 好望角第1072章 大逃亡第977章 空港第62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958章 德干總督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16章 踏上官途第956章 亮了第1109章 遙遠的喜訊第1156章 察裡津要塞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