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

李自成與張獻忠相繼在襄陽、武昌稱王,讓大明朝廷大爲震動,崇禎匆忙下旨,於江西、湖廣、應天(南京)、安慶特設總督,督所駐九江,由兵部右侍郎呂大器任總督。

左良玉先是以籌餉爲名,在九江一帶大肆搶掠,接着又稱病不進,皆因襄陽有李自成,武昌有張獻忠,張獻忠擁兵二十萬,而李自成更是號稱百萬。

雖然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是攻下武昌後纔剛剛招募的,但他左良玉手下的兵也好不到哪裡去,他的二十萬大軍也是在襄陽時驅民爲軍,剛拉起來不久的。

雖然從襄陽一路搶掠過來,練出了些狠勁,但嚴格上說還算不上軍隊,只能算是一羣慣匪。心存畏懼的左良玉於是在九江稱病。

呂大器這個新鮮出爐的四省總督只得親自到左良玉牀前慰勞,具體呂大器是怎麼慰勞左良玉的,是用菊花還是銀子不得而知,但慰勞過來,左良玉好歹發兵前往武昌了。

另一方面,張獻忠拿下武昌後,把楚王朱華奎扔鍋裡給煮吃了,然後自稱大西王,設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縣,並開科取士,招攬人才,表面上風光無比。

其實張獻忠也不好過,他稱王時李自成派人來道賀:“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死,行及汝矣。”

這哪裡是道賀啊,分明是裸的威脅:當初與你張獻忠一起攻克廬州的義軍首領中,老回回已經降了,曹操、革裡眼、左金王等人死了,現在輪到你張獻忠了。

張獻忠雖然也拉起了二十萬人馬,但瞎子吃湯圓,自己心裡有數,他這二十萬人昨天還拿着鋤頭在地裡刨食。與李自成那些征戰了數年的老卒根本沒法比。

襄陽的李自成想一口吞了他,九江的左良玉也想來咬他一口,兩面受敵的張獻忠心情煩躁,正在楚王府裡摔杯子。

他今天三十七歲,身長瘦而面微黃,一把鬍子長達一尺多,彪勁果俠,尤其是一對倒八字眉讓他看上去威風凜凜,帶着粗獷和狂野的味道。

他這頗爲奇特的相貌還救過他一命,當初他在延綏鎮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就是看在他狀貌奇異的份上,爲他向於總兵官王威求情,張獻忠才免得一死,後重打一百軍棍逐離軍隊。

廳中除了軍師徐以顯外,分立着四員大將,分別是平東將軍孫可旺,撫南將軍劉文秀,安西將軍李定國,定北將軍艾能奇,四人都是二十來歲年紀。

孫可旺看上去很傲慢,顯得野心勃勃。

劉文秀也差不多,從他的神情判斷,這人或許有些剛愎自用。

李定國比較特別,雄偉之中帶着一絲書卷氣,在軍中以寬慈著稱,他十歲便投奔張獻忠,臨敵陷陣以勇猛注稱,卻又喜讀兵法及史書,在張獻忠這支充滿戾氣的叛軍中,他可以說是個異數。

艾能奇是四人中看上去最彪悍的一個,滿臉虯鬚,虎背熊腰,殺氣騰騰,作戰時總是身先士卒,敢死敢戰,極爲勇猛。

這四人是張獻忠手下最得力的干將,爲了更好地攏略他們,張獻忠稱王后,便將四人一起收爲義子,改張姓。

杯子摔完之後,張獻忠大馬金刀往虎皮大椅上一坐,沉聲問道:“你們都說說,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走?”

孫可旺性格最類張獻忠,平時最得張獻忠喜愛,他先出來抱拳道:“義父,咱們的地盤與李自成的相連,若是咱們全力與左良玉交戰,李自成極有可能順漢水而下,坐收漁翁之利,此不得不防啊。”

劉文秀則說道:“我建議義父西取四川,四川乃天府之國,自成一格,義父何不學劉備,先取四川,待經營好之後,北出漢中可取關中,順江而下則可俯控荊湖,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失爲萬全之策。”

李定國接着站出來說道:“義父,咱們的人馬都是剛剛招募,未及訓練,左良玉二十萬大軍一來,浠水、大治、陽新等地紛紛失守,派遣的官吏逃的逃,叛的叛,由此可見咱們立足武昌時日太短,人心尚未歸附,如果現在直接進川,只怕很多人不願意跟隨,士氣必然低落,進川道路易守難攻,再有左良玉尾隨追擊的話,後果難料。放眼四顧,湖廣富足,而防守空虛,咱們不如揮師南下,先取湖廣,再攻江西,如此便有望盡收江南半壁江山了。”

張獻忠點點頭問艾能奇道:“能奇,你的看法呢?”

“回義父,我贊同南下湖廣,常言說得好,柿子選軟的捏,湖廣防備空虛,咱們何必捨近求遠入川呢,先拿下湖廣,再攻四川也不遲。”

張獻忠最後問軍師徐以顯道:“軍師以爲何如?”

徐以顯一搖羽扇,答道:“以卑下看來,左良玉並不足爲懼,大王的地盤已經與襄陽連成一片,左良玉被李自成打怕了,咱們不走,他絕對不敢真個攻到武昌來,迫於崇禎的壓力,左良玉最多也就敢在浠水、大治、陽新一帶做做樣子,敷衍崇禎罷了。”

這兩日左良玉攻勢確實略有減緩,張獻忠微微鬆了一口氣說道:“軍師請說下去。”

“至於是先取湖廣,還是西取四川,還得將李自成下一步行動計算進來才行,李自成若是有意直取京師,咱們則可先取湖廣、江西,進而坐擁整個江南,這樣既可形成相互響應,利於眼下咱們作戰,也利於將來劃江而治的平局。或是李自成打算先取江南,再北伐京師,咱們南下湖廣立即就要面對兩虎相爭之勢,這對咱們十分不利,因此李自成若有意先圖江南的話,咱們則西取四川方爲上策。”

徐以顯是讀書人,一向以諸葛亮自比,跟隨張獻忠以來,張獻忠常讓他講解兵法韜略,很得敬重。

當然,這是表面現象,張獻忠出身草莽,對讀書人有種本能的排斥,從他稱王后收孫可旺四人爲義子,封爲四鎮將,而徐以顯依然是軍師這一點就不難發現一些端倪。

但徐以顯這翻話張獻忠覺得確實有理,李自成勢大,現在盤踞襄陽,若是李自成下一步打算先取江南,自己去跟李自成爭很不明智,倒不如暫避其鋒芒,西取四川而坐大再說。

可若是李自成北取燕京,自己西進四川的話,就失去了奪取江南的最佳機會。因此,李自成的下一步動向纔是關鍵。

“軍師言之有理,立即派來打探李自成的動向,等有了結果,咱們再決定行止。”

要打探李自成動向不難,各路義軍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自成的手下有很多人與張獻忠關係密切;

有這些關係在,要打聽李自成下一步動向便不是難事了,而且武昌離襄陽很近,來回也花不了幾日。

會昌千戶所的校場上,秦牧光着膀子,背後有幾道青紫色的瘀痕,雙肩紅腫,他與向連城一組,霍勝與另一個百戶侯昌一組,各扛着一根一百多斤重木頭站在白色的石灰線上,天上驕陽似火,各人都是汗流浹背,衣褲盡溼。

一聲鑼響,兩組人扛着巨木同時向終點衝去,校場四同圍滿了士卒,一個個興奮地大叫着,爲秦牧他們加油,炎炎的烈日不及大家的熱情高,叫喊聲響切了雲霄。

霍勝和侯昌都是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秦牧在氣力上不及他們,起步後很快被甩開了兩丈多遠。

霍勝一邊跑,還不忘加頭來調侃秦牧:“大人,您悠着點,不急,我們會在終點等你的。”

秦牧置之不理,咬緊牙關與向連城不斷加速,灼人的陽光下,就算空手站着也會大汗淋漓,何況秦牧他們要扛着近兩百斤的木頭奔跑呢,幾個的褲子都象剛從水裡撈出來一樣,溼漉漉的貼在身上,連蛋蛋的形狀都隱隱可見。

四周士卒的叫喊聲越來越大,爲秦牧加油的佔到了大多數,個個喊得聲嘶力竭,所耗去的力氣只怕不比秦牧他們少幾多,霍勝見秦牧倆人追上來不少,一急之下也開始加速,結果後面的侯昌沒能及時協調好節減,被扯得踉踉蹌蹌。

圍觀的士卒頓時大譁,一個個幸災樂禍怪叫不止:

“喲嚯。”

“倒,倒,快倒。”

“唉,還沒倒,快倒啊。”

“哈哈哈..........”

在上千士卒怪叫聲中,霍勝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連忙減速。

然而他不減速還好,這一減速,剛加快步子跟上的侯昌再次被打亂了節奏,頓時摔了四腳朝天。

秦牧與向連城悶聲加速,在霍勝懊惱的叫罵聲中超越而過,四周爲秦牧加油的聲浪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對霍勝兩人則是噓聲一片。

等侯昌爬起來,秦牧與向連城離終點已經不到兩丈了,侯昌與霍勝心急火燎,玩命的追趕,結果才跑幾步,又因協調不好,倆人一擠摔了個狗吃屎,肩上的巨木滾出五六丈遠,還是周觀的士卒阻攔,巨木才停下來。

在熱烈的歡呼聲中,秦牧與向連城雙雙衝過終點,肩上的木頭一扔,秦牧一腳踏在巨木上,雖是氣喘如牛,卻不忘掉頭四顧,象在找人,“霍勝,你跑哪兒去了,不是說在終點等本官嗎?”

圍觀的士卒聽了無不放聲大笑,有些誇張點的甚至笑得跌坐在地上,剛剛爬起來,一臉土還沒來得及抹去的霍勝這下也不抹土了,留着吧,正好擋住臉上的紅潮。

秦牧做了個手勢,讓大家靜下來後大聲說道:“論力氣,霍勝兩人確實比本官兩人強,他們輸就輸在沒有協調好節奏,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卻是行軍作戰是最容易犯的錯誤。宋神宗五路伐夏,宋軍總體實力比西夏強很多,但因爲五路大軍沒有協調好,終至大敗。這樣的戰例比比皆是,小到兩個人作戰,若是能相互協調掩護,戰勝比你們更強大的敵人並不奇怪。好了,你們自己多琢磨,大家繼續練,繼續練。”

有秦牧帶頭,上千士卒熱情高漲,兩兩一組,扛起巨木奔跑,校場上黃塵滾滾,喊聲震天。聽着這熱血的吼聲,眼看一支強軍有望成形,秦牧感覺身上的疲憊都減輕了不少。

這時劉猛走近來向他並報道:“大人,許英傑帶來二十多個工匠,要見大人。”

“哦,好,好好。”

秦牧匆匆返回大帳,穿上衣服便往縣衙趕,之前他與許英傑有過協議,讓他幫着物色冶煉、鑄造等各方的能工巧匠,是爲了打造自己的軍需後勤系統,現在許英傑終於把人找來了,他自然急於見見。

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02章 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第1040章 牛首山出獵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544章 王於興師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56章 亂世用重典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718章 眼界決定一切第86章 馬永貞遇伏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941章 劣幣逐良幣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957章 通訊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12章 東廠拿人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245章 湯若望第858章 新的產業第1167章 北巡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611章 定邊策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124章 峽谷中的洪流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232章 帝崩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1108章 提高福利第740章 風暴在醞釀(二)第805章 白登嶺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742章 風暴在醞釀(四)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827章 天威難測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570章 夜襲九連城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185章 利益衝突第594章 我澤如春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410章 奇兵突擊第957章 通訊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1094章 印度風雲第439章 棄卒保車第1145章 一拍即合第6章 笑容裡藏着殺豬刀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189章 咱們吃煎餅,一直吃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72章 錢袋有麻煩第488章 詭異之事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971章 驅狼吞虎第991章 寶貝第38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290章 慾求不滿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1147章 英雄美人?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
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02章 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第1040章 牛首山出獵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544章 王於興師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56章 亂世用重典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718章 眼界決定一切第86章 馬永貞遇伏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941章 劣幣逐良幣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957章 通訊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12章 東廠拿人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245章 湯若望第858章 新的產業第1167章 北巡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611章 定邊策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124章 峽谷中的洪流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232章 帝崩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1108章 提高福利第740章 風暴在醞釀(二)第805章 白登嶺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742章 風暴在醞釀(四)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827章 天威難測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570章 夜襲九連城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185章 利益衝突第594章 我澤如春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410章 奇兵突擊第957章 通訊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1094章 印度風雲第439章 棄卒保車第1145章 一拍即合第6章 笑容裡藏着殺豬刀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189章 咱們吃煎餅,一直吃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72章 錢袋有麻煩第488章 詭異之事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971章 驅狼吞虎第991章 寶貝第38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290章 慾求不滿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1147章 英雄美人?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