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

兩人剛走出武英殿,袁繼便氣急敗壞的對呂大器道:“儼若,陛下如此恣意妄爲,你怎麼沒有出一言反對呢!”

呂大器淡淡一笑,道:“文川,不要急,慢慢說。”

袁繼跺腳道:“我能不急嗎?這樣完全違背朝廷禮制,也不合祖宗規矩。不行,我得趕快去告訴其他大臣們,讓他們集中反對陛下。”

呂大器一把拉住袁繼道:“袁兄,你怎麼如此糊塗啊!我告訴你,你現在去將這些告訴那些其他大臣,我保證明天你就會呆在天牢裡面。”

袁繼臉色微變,道:“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任由陛下如此胡鬧?”

呂大器嘆了一口氣道:“袁兄,朝廷內的形勢,你我都清楚。東林黨、閹黨各有勢力,陛下多受制約。陛下想憑藉此次科舉招攬一些自己可以信任的人,這也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這些進入殿試之人,直接接受陛下的御選。今後就都是天子的門生,他們忠心的或許就只有陛下了。這是陛下謀劃的大局,你我二人必須同意。”

袁繼嘆了一口氣,說道:“殿試倒是沒有問題,但陛下爲何還要增加四個進士名額呢!這不是等於完全否認我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嗎?”

呂大器笑了笑,將手中的文牒遞給袁繼,道:“你先看看這個吧!”停了一會,他語氣平淡異常的說道:“看到了沒,周顯這個名字可是在殿試名單中位列前茅的?他在崇禎八年,用火銃打死了滿虜貝勒薩哈廉,攜帶蒙古汗阿布奈及其母親囊囊太后返回我大明境內。被陛下任命爲昭信校尉,陪太子讀書。可以說,他是陛下一手提拔的。而這次,陛下將他的名次從孫山之後調到孫山之前,然後又將他加入殿試名單。這其中的深意,你還看不出來嗎?”

袁繼臉露驚愕,過了好一會才道:“那陛下爲什麼還要加四個名額,直接加上週顯一個人不就行了嗎?”

呂大器無奈的搖了搖頭。“你啊你,就是太直。如果只加一人,那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嗎?我對你說,這件事有關陛下名聲,你我必須將它完全爛在肚子裡面。否則,以陛下愛好虛名,而又外寬內忌的性格,絕對會要了你我的老命。”

袁繼沉默了良久,最終點了點頭。

武英殿爲崇禎皇帝平常召對大臣的地方,一般十分的安靜。但今日卻難得的熱鬧了起來,六十餘人聚於廳內。其中四十八人爲殿試的學子,十數是個從各部而來的考官、記筆,還有數個侍候的宮女太監。

隨着一聲長長的喊叫,崇禎皇帝邁着闊步緩緩走了進來。武英殿內吵鬧的衆人頓時安靜了下來,齊齊跪下向崇禎帝拜禮。

崇禎揮手讓衆人起來,坐到龍椅之上,沉聲道:“諸位都是朝廷千挑萬選而來的士子,是我大明的未來。今日朕聚集你們,只想問汝等一句。今日內外交訌,何以報仇雪恥?”

衆人臉色一怔,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答。崇禎帝臉上閃過一股怒色,再次問道:“你們說今日朝廷之困局,到底該如何解決,如何才能再次中興我大明?”

周顯在殿內所站立的位置並不靠前,聽到崇禎帝如此發問,心中也略感吃驚。自尊心極強的崇禎帝發出如此之問,可見他是多麼迫切的想要改變大明目前的頹勢。周顯在心中也不禁問起了自己,如何可以中興大明?

此時,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學生有奏。”

如何中興大明?這個話題太大,一般人很難在短時間謀定一個清晰的思路。但朝堂之上,不怕磚石之言,最怕無人應說。這一聲喊叫打破了堂內的沉靜,也衝破了衆人沉默給崇禎帝所帶來的尷尬。他臉色一喜,連忙問道:“卿是何人,家住何地?”

那人躬身一拜,高聲道:“學生魏藻德,順天通州人。”

魏藻德!周顯聽到他的名字,心中一凜。這可是崇禎帝的最後一任首輔,也是在崇禎十三年他親封的狀元郎。但這位狀元郎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帝向他詢問對策,他卻選擇閉口不言。在李自成入京之後,他靜靜的呆在家中,以爲憑藉自己的才能,一定能東山再起,出將入相。

當劉宗敏將他下獄逼捐之時,曾經問過他“爲何不去殉死?”他卻答了一句“方求效用,哪敢求死?”,一心想要投靠新朝。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劉宗敏輕視他的人品。且不相信他堂堂一個首輔會僅僅只有幾萬兩銀子。最後在獄吏的嚴刑拷打之下,腦裂而死於獄中。此刻,周顯聽他首先發言,心中暗想此人的確有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卻不知他的真實才能到底如何?

崇禎帝回想了一下,他曾閱覽過大部分進士的文章,對此人印象並不深刻。再想到他倉促而言,所述應該並無太多可取之處。但他首先發言,卻解了自己的困窘,對他的印象也有所改觀。帶着淡淡笑意,溫言道:“卿有何策,盡且說來。”

魏藻德直了直身子,高聲道:“學生以爲,欲報昔日之仇,必首先令天下之人‘知恥’。士卒知恥而忘其身,百姓知恥而顧其家,將相知恥而盡其責。滿虜肆虐,流賊橫行,只有令天下之人都能知恥而後勇,才能改變朝廷頹勢,再次中興我大明。”

崇禎帝點了點頭,說道:“此論有禮,但如何又能使天下之人知恥?”

魏藻德自信說道:“想要天下之人知恥,倒也簡單,施以教化即可。天下士人何止千萬,陛下在朝廷之上,對將相大臣進行說教,讓其盡責。而將那些士子派往軍中,鄉間讓其對士卒百姓施以教導,讓其忠心衛國。如此,自可人人知恥,人人盡心,朝廷中興可待。”

他擡頭看了看崇禎帝,發現對方極其感興趣,隨即繼續說道:“回想崇禎十一年,滿虜兵臨通州,學生曾主動上城堅守,對百姓傳授天下大義。教其忠心報國,死守城池。在學生和諸位百姓的堅守之下,滿虜始終不能破城,最終率部向東而撤。如此,可見百姓確實是可以施以教化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五百零七章 孟越心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六十章 回城第一百章 相交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七章 夫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進攻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一百四十二章 席間閒敘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將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五百零七章 孟越心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六十章 回城第一百章 相交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七章 夫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進攻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一百四十二章 席間閒敘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將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