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

在亂世,最輕的是人命,一番大戰之後不知會生出多少孤魂野鬼。最重的也是人命,一頓飯,一錢銀,就能讓一個人誓死效命。

萬元吉提醒周顯糧草不足,是想告訴他周顯亂世人命很賤,賤到明知道一頓飯就可以讓他們活下去,卻提供不了。如若捨棄軍卒的吃食而拿去救百姓,這是本末倒置,很有可能會釀成災禍。

周顯沉思了片刻,說道:“多謝萬先生的提醒。但這個也不用太擔心。我們這裡沒多餘的糧草,但劉澤清那裡有啊!聽說這兩三月內,他已經抄了十多個不與他合作的鄉紳的家,還到處勒索其他的鉅商大族,以積累金銀、糧草。只要滅了他,這些都是我們的。到時候不管是糧草,還是軍餉,一切不都有了嗎?對了,萬先生,魯王那邊怎麼樣了,我們提出的建議他接受了嗎?”

萬元吉點了點頭道:“已經說服他了。在出徵之前,他會在全軍將士面前宣稱將魯藩治下的所有田地捐出來勞軍撫民。”

周顯笑道:“好事,這樣一來,他便不能再反悔了。”

萬元吉沉默了片刻,問道:“忘筌,你真的打算如此做嗎?山東境內,共有魯王、德王兩個藩王,數十個郡王,豪紳大族更是不計其數。你雖然讓魯王領了一個頭,但逼迫其他人像他一樣交出全部土地,這不啻於直接殺了他們。山東亂局,拉攏尚且不夠,實不宜以此得罪那麼多人。”

周顯突然笑道:“萬先生,你怎麼和黃蜚一樣的說法?”

萬元吉也笑道:“黃僉事怕你貿然行事,得罪太多人,特意給我寫了一封信,讓我好好勸一勸你。金復二州的富戶多從滿虜,施行分田要輕鬆很多,但山東情況卻完全不同。黃蜚雖然武將,不通政事。但這件事,他考慮的卻比你深遠的多。”

周顯沉默片刻,最終搖了搖頭道:“這些事情,我並非沒有考慮到。但如若不趁着這亂局做這件事情,等局勢穩定下來,萬先生覺得還能做嗎?”

萬元吉沉默着沒有回話,過了一會才道:“但貿然輕動,一旦釀成災禍,對你只有壞處。之前你逼迫陛下授予你山東總督,已經在其心中種下耿介。此時再以這種方式行事,一旦追究下來,你又當怎麼辦?”

周顯笑道:“萬先生不要太多擔心,至少在平定劉澤清之前,聖上是不會拿我怎麼樣的。而且,李自成出兵佔取濟寧,孫可望已經攻下徐州。如若我奪取整個山東,李自成和孫可望不會無動於衷,這不又是大把的時間嗎?”

萬元吉搖頭嘆了一口氣道:“你說的是有道理,但不斷挑釁皇命,這樣並不好。”

顧炎武也出言道:“軍門,萬先生所說的有理,我看您還是重新考慮一下。”

周顯淡淡一笑,緩緩道:“實際上,自出京師之後,我便一直在考慮一事。按說陛下並非庸君,有些指令也並非完全錯誤,但一到地方,所有的政策都變了味。原因何在?在於大明下層的統治體系已經完全崩潰,上層的指令根本傳不到下層,或者下層沒有力量和能力去執行上層的政策。歷來變法革新,往往需要一個強大的朝廷制定出相應的政策,然後從上到下一步步的執行。但此刻上層無力,中層派系複雜,下層完全崩壞,根本沒有施行這樣變革的可能。但大明至此,不變就會亡國,而之後受牽連的就是萬千黎民。我所想做的就是,就是在自己所能控制的一畝三分地上盡力做一點事情,讓朝廷世人看到成效,來一次從下向上的變革。即使天下傾覆,社稷動亂。我也能穩固一地,保一方百姓,在亂世盡力做一些有利於時局的事情。”

其他人倒沒什麼,萬元吉卻臉色頓變。“忘筌,這些話以後還是少說爲好。”萬元吉跟隨楊嗣昌多年,深知朝廷內部派系的爭鬥是多麼的殘酷。一些話語,或許十分合理,但自己知道即可。一旦傳出去,很可能被對手所利用,從而以此爲點深入打擊。

周顯也意識到自己的多言,“總之,就是這麼個意思。此後,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由我一人承擔,你們照令行事即可。”

衆人拱手道:“諾!”

周顯點了點頭,轉向俞百易道:“百易,你從營中給我調三十尊虎尊炮,以及足夠的炮彈和火藥,同樣派人運往高密。另外,我軍的兵力還要繼續擴充,此事你親自負責,能招募多少算多少。但寧缺毋濫,要和以前招募新兵的標準要完全一致。”

俞百易道:“軍門,登萊人口稀少,以前多從二州招募兵卒,已經沒有足夠的青壯可以支撐再行招募。屬下能否前去濰縣,從那些逃到萊州境內的青州百姓那裡招募?而且也請軍門給屬下一個具體的招募數額,也好讓屬下對此有個準備。”

周顯點了點頭道:“可以,不僅濰縣,以後我軍每奪一城,你都可以前去招募。至於具體的數額,就先定爲八千吧!但這只是最初的編額,在今後的半年之內,我要招募的新兵數額達到三萬之數。”

俞百易皺了皺眉頭,這個數額在他看來有點大,但周顯的想法是坐落在奪取山東的前提下。他想了片刻,最後拱手道:“屬下知道了。”

周顯輕輕點頭,繼續說道:“還有,你從四千配屬了新燧發槍的火兵中抽出一半交給孟越。”然後他轉頭向孟越道:“你回去準備一下,明日就帶着這兩千火兵前去蓬萊,然後出海前往旅順,到黃僉事手下效力。”

孟越道:“這個時候?”

周顯點了點頭,“再晚就封海了。我們這邊兵卒雖然不足,但黃僉事那邊所能面臨的壓力更大。兩千火兵人數不多,但在防守過程中比其他兵種更加有效。還有一個,你去遼東,也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滲透到寧古塔附近,將關押在裡面的人救出來。”

孟越臉色更加驚愕,連忙跪下道:“多謝軍門。”

周顯擺手道:“這不完全是爲了你。關押在寧古塔內的多是極度仇視滿虜的,解救他們便是爲了增強我軍的實力。另外,還有一些夫子,你也一併帶去金州。要在那裡建立學院,完全推行漢語和儒家文化,徹底消減滿虜在我軍奪取之地內的影響。”

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四十章 出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四十六章 兵起4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949章 議和4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951章 出外2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946章 議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十八章 買酥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947章 議和2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954章 變革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
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四十章 出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四十六章 兵起4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949章 議和4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951章 出外2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946章 議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十八章 買酥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947章 議和2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954章 變革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