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

一炷香之後,近一千人中最終只有十幾人走了出來。吉木一句話也沒說,但臉上也沒露出太多失望的神色。只是令人給他們準備了馬匹。下令全軍向西南疾馳,那裡是前去青臺峪堡所在的方向。

堡內的其他人聽到馬蹄聲逐漸遠去,緊張的心緒才徹底舒緩。他們沒料到這些明軍會給他們選擇的機會,更沒想到他們真的會就這樣離開。他們想着吉木所說的三條路,呆在原地一動不動。不知過了好久,最終有人站了起來,走進了儲存糧食的倉庫,長久忍飢挨餓的肚子第一次得到滿足。

有人帶頭,就有人響應。開始僅是少數人,到最後所有人都向倉庫擁去。大門被踏破,牆上還被掏出了幾個大洞。相互擁擠,相互搶奪,還彼此大大出手。到最後,堆滿東西的倉庫被一掃而空。

有的人害怕清軍回來後報復,轉手提起一把刀,拿着自己搶來的東西,帶着家人便直接上了山。有的人盡全力填飽肚子,接着在躺在原地一動不動,聽天由命。還有的人雖然也沒有離開,但他們除了自己吃飽外,還把那些東西分散藏在好幾個地方。想等以後看看情況,再做其他的選擇。

在亂世,小民的選擇往往比有權有勢之人的選擇更加艱難,因爲他們的命運從來不是由自己決定的。

吉木行到半路,迎面奔來兩個哨騎。其中一人將綁在自己馬背的人推下,抱拳向吉木道:“遊擊,青臺峪堡的清軍一直沒有出來,反而派出了五個人前往通遠堡方向探查情況。被兄弟們殺了四個,留了這一個活口。”

吉木低頭看到了那清軍一眼,下令道:“給他一匹馬,讓他回去。”

那清軍明顯吃了一驚,“你要放我離開?”

吉木道:“回去之後,告訴青臺峪堡的守將,通遠堡已被我軍拿下。當我軍到達之時,他若還不率部出堡投降。待我軍攻破之後,堡內雞犬不留。滾吧!”

那名清軍遲疑了一下,迅速跨上駿馬,扭頭遲疑的看了吉木一眼才飛馳離開。

馬大瑞道:“遊擊,放他離開,青臺峪堡內的清軍便會有所準備。一旦這樣,我們進攻之時肯定要麻煩許多。”

吉木道:“在我們燃起通遠堡的烽火,而青臺峪堡並沒有派出援兵這點來看,堡內的清軍守將行事謹慎,沒有中我們將堡內守軍引出堡外進行殲滅的計策。在堡內,他一定已經有了一些準備,我們趁夜偷襲入通遠堡的方法已經不適用於青臺峪堡。而且我們隨後便至,在這僅有的時間內,他又能多做多少準備?通遠堡爲一箇中等壘堡,只剩不到一百的守卒;青臺峪堡雖然稍大,守卒也不會多於二百。即使強攻,拿下它也不在話下。放這個斥候回去,讓堡內清軍明白自己的處境,逼的他們落荒而逃是最好的結果。即使不能,也可以憑此打擊堡內清軍的士氣,一樣有利於我們攻下青臺峪堡。”

馬大瑞想了想,最終拱手道:“還是遊擊考慮的深遠。”

吉木扭頭看了一下緩緩行進的大軍,轉過頭向馬大瑞下令道:“你去後面催催,讓他們加快行進,儘快趕到青臺峪堡。”

李茂站在箭樓上,看着遠處燃起的火光,臉色間有點焦急。

一個身穿綢衣的老人登上箭樓,看着僵立在那裡不動的李茂,滿含怒氣道:“李千總,通遠堡的烽火已經燃了老半天了,你爲什麼還不派兵前去?”

李茂頭也不轉的回道:“敵情未明,不宜派兵。而且我們只有百餘人,派出援兵,如果敵軍來攻青臺峪堡,我們又如何禦敵?”

老人冷笑道:“不過是劉麻子手下的幾個亂賊,李千總還真是小心的緊啊!但我可要告訴你,通遠堡是禮親王的稅地。一旦有失,我必將如實上報,到時候李千總可不要怨我。”

李茂冷聲道:“你隨意。”

老人頓時尬在當地,愣了片刻,最終氣憤憤的拂袖離開。

李茂瞄了老人一眼,向地上吐了一口吐沫,語氣中滿是輕視的哼了一聲,“狗仗人勢的老東西。”

此刻李茂耳旁突然想起了輕微的馬蹄聲,他的心陡然又被提了上去。三下五去二從箭樓上下去,快步向大門口走去。

看着身上帶血,被兩個士卒攙扶進來的李勤,李茂急聲問道:“李勤,怎麼回事?”

李勤回道:“是明軍主力,我們出堡沒多遠便被他們的斥候偷襲了。那四個兄弟都被他們射殺,我也被俘虜。通遠堡已經被他們拿下,烽火是故意放出來引我軍前去的。”

李茂臉色頓變,追問道:“他們有多少人,現在在何處?”

李勤搖了搖頭道:“夜色太黑,看不清楚。但從馬蹄聲來聽,應該在千騎以上。他們放我離開後,也一直在向這邊趕。雖然我一直催馬加速,但按照時間推算,最多一炷香時間他們便會到達。”

李茂變了臉色,周圍的清軍士卒臉上也滿是驚恐。

其中一個士卒道:“千總,我們只有百餘兵卒,這麼大的堡,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

另一個士卒道:“千總,趁明軍還沒來,我們逃吧!”

李勤看李茂臉色難看,猶豫了一下說道:“千總,明軍之所以會放我回來,主要是讓我給您帶個消息。他們說……”李勤停了片刻,才繼續道:“那明將說,如若他們到來之時,您還沒出堡投降。他們便會直接發起進攻,攻破堡後,雞犬不留。”

李茂臉色鐵青,久久沒有言語。在衆兵士的吵鬧聲之中,躲在人羣最後側的一個士卒悄悄挪步,最後快步向堡後面跑去。

不一會,最初和李茂交談的那個老人帶着二三十個士卒,手持武器,趕着一輛馬車,慌忙朝大門口走來。在他們後面,人頭攢動,低聲說着話,是負責巡哨的兵卒,以及被吵醒的堡內百姓。他們看着急急忙忙向外走的老人,還未鬧清發生了什麼,臉間帶着不解和擔憂。

看到老人,李茂的眉頭皺的更緊,轉頭看了李勤一眼。後者會意,連忙繞過老人一行,向堡後面走去。而李茂連忙迎了上去,望着老人道:“趙管事,您這是要幹什麼?”

趙管事坐在馬車前端,看到李茂也不下車,只是語氣輕鬆的說道:“李千總,明軍馬上就要來了,這青臺峪堡肯定是守不住了。但這車裡面的東西是屬於禮親王他老人家的,萬不能落在明軍手裡。我先走,剩下的事情你看着辦。”

李茂想了想,耐心勸道:“趙管事,青臺峪堡壘高牆厚,雖然我們只有百餘兵卒,但堡內百姓有近兩千。堡內兵械充足,人人可戰。況且,我們可以立即派人把這邊的情況通報給二貝勒,只要我們能堅守到二貝勒率部返回,死的就是明軍。”

趙管事哈哈輕笑了兩下,“李千總,雖然我老頭子沒領過兵,但你也不要騙我啊!這堡內雖然像你所說的,確實有近兩千人,但看看他們都是些什麼人。老的老,小的小,拿起武器都困難,又怎麼抵擋明軍?況且二貝勒目前所在的甜水站堡,距離這裡有近五十里,等到趕過來時,這裡恐怕早就沒有一個活人了。你現在就給我讓開,等明軍到了,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李勤怒聲吼道:“你們誰也走不了。”只見帶着幾十個士卒手持武器飛奔了過來,把趙管事周圍的二三十個人全部圍了。趙管事周圍的兵卒也抽出武器,與他們相對。

李勤爲青臺峪堡的守將,但因爲他剛被調來,對原堡內守卒並沒有太大的掌控力。而趙管事則不同,他是代善家的老家僕,專門被派到這裡徵收附近幾個堡的賦稅。他身邊的那些兵卒要麼是以前跟隨他前來的,要麼是堡內深受其信任的,他們這些人完全不受李茂掌控,反而對趙管事忠心耿耿。

趙管事看着眼前的場景,驚的站了起來,怒視李茂大聲吼道:“李茂,你想要幹嗎?”

李茂道:“只是想趙管事留下來,與我共同禦敵。”

趙管事冷笑道:“李茂,你是這堡的守將,而我不是。即使最後失守了,也是你的過錯,和我沒什麼關係。但如果這些東西丟了,禮親王要的就是我的老命,你休想我留在這裡給你陪葬。”

李茂看着趙管事,語氣平靜道:“趙管事,還是希望你留下來,否則我將不得不採取一些手段。”

趙管事滿是嘲諷道:“李茂,你想幹嗎?你能幹嗎?你敢幹嗎?我可是禮親王的人,你一個狗奴才能拿我怎麼樣?”

李茂抽出長刀,緊盯着他道:“趙管事,我再問你一句,你是否願意留下來?”

趙管事臉上明顯有點吃驚,但仍舊硬着脖子道:“不留下又如何?”

李茂露出決然的表情,緩緩上前幾步。猛然出刀,將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清軍士卒砍翻在地,接着怒聲吼道:“殺了,將他們全部殺了,一個不留。”

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五百八十九章 馬紹愉議和之舉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十章 出京8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軍援兵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六章 早課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十八章 買酥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
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五百八十九章 馬紹愉議和之舉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十章 出京8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軍援兵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六章 早課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十八章 買酥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