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

孫石成本是濟南城中看守糧庫的一個下層官吏,在劉澤清出逃,城中大亂之時,他帶着自己的手下十幾名差役守衛糧庫。他攔住了想要洗劫府庫的叛兵和亂民,最終將糧庫完完整整的交給了後來入城的官軍。

因爲此事,他沒有受到懲罰,反而被李開舉薦給了周顯。

後來,周顯發現了他確實是個人才,使他得以步步高昇。當週顯想要按照遼南的模式以一種新的體系代替原有衙役維持各地治安時又想起了孫石成,任命他爲山東的總局局長,並將陳鋒安排了進去。從一定程度上講,是周顯一手提拔了他。

周顯看了他一眼,緩聲道:“這次就算了,這件事你們也不用管了。”土地稅制改革,這是終明一朝都不敢動的事情,引起鄉紳階級的牴觸是必然的。好在他們目前只是傳些謠言,而不是直接反抗,這已經很令周顯滿意了。

而實際上,最初將克己營撥給黃宗羲的時候,周顯就已經做好了抓幾個出頭鳥好好整治一番的打算。但大概是看到周顯手握重兵,亦或是劉澤清作亂對他們的打擊過重,他們的順從程度遠低於周顯的估計。黃宗羲抓了一些刺頭,但都是那些不具什麼影響力的地方惡霸。山東各府的主要大家族似乎都默許了此事,至少沒有明確站出來反對。

在外,這項土地稅制改革當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從各地藩王、皇親國戚到地方官吏、士紳學子上書抨擊周顯的比比皆是。但在這個時候,周顯還真的不在乎他們的意見,只要山東境內穩定,一切都好說。而聽聞只是傳些謠言,周顯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不追責此事。

孫石成和陳鋒彼此看了看,臉上帶有些許的緊張。他們誤會了周顯的意思,以爲他仍舊因此而怪罪他們。陳鋒看孫石成用眼神示意自己,想了片刻,開口問道:“那二公子,你打算怎麼做?我們能不能做一些事情不救?”

周顯回道:“流言已成,已經阻攔不住了。既然如此,那就公開吧!把我軍的戰事情況,目前闖軍進軍到了何處,形勢危急到了什麼程度,還有我軍的具體情況等等這一切全部公開。這件事讓忠清去辦,他負責將這些信息登上報紙。至於你們……”周顯停頓了一下才接着說道:“現在各縣都有受你們指揮的警察,而且你們和本地鄉勇也有所聯繫。等忠清印發好了報紙,你們負責將這些報紙送到每一個縣,通過宣傳,讓儘可能多的人知曉詳情。”

孫石成驚道:“督帥,這樣豈不是會引發更大的動盪?”

周顯回道:“總比有一天早上,他們醒來之後突然發現大明沒了更好吧!給他們一個逐漸接受現實的過程,只要在可控的範圍內,就沒有問題。而且此刻也到了可以反擊的時間了,一場勝利後,有些謠言自然不攻而破。另外,你們還要負責鼓起普通百姓對官軍的信心,讓他們知道我們有能力守住山東。”

在南陽之戰後,周顯做了不少的準備,但形勢的發展還是遠遠超乎他的最初的估計。

首先是闖軍的進軍速度。三月末,李自成在洛陽誓師,四月初到達潼關下。兩日後,潼關告破,守關兵卒大部被殲,殘部在慌亂中退回了西安城。三日之後,闖軍主力到達城下,四面強攻。第六日,城破,周遇吉力戰而死。

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第二日,他留下部分人馬駐守西安,並分兵掠取三邊。而其自率主力大軍自東北方向入山西,在沙渦口渡過黃河,連破汾州、陽城、蒲州等地。

在新傳回的戰報中,闖軍已開始向太原挺進,而最後戰報的日期是四月末。也就是說,李自成用了不到一個月便佔據了陝西和小半個山西。雖然其統治並不穩固,但進勢之迅猛堪稱奇蹟。

周顯從傳回來的戰報裡還看到了另外三個以前所不知道的情況。

一個是孫傳庭已經死於退往陝西的路中,他的親衛士卒確定了這點。

一個是當時堅守潼關的主將是曹變蛟,他從南陽逃脫之後,在潼關收攏敗兵,在那裡堅守了兩日。使周遇吉有了兩天招募士卒,並加固西安城防的時間。在西安城外,他也曾率千騎從城中殺出,主動突襲闖軍。

但實力相差太大,而城中諸將對是戰還是降的意見並不統一,最終西安城還是陷落了。實際上,在闖軍猛攻五日後,正是城中心生絕望的將領打開城門迎李自成入城的。城破之後,周遇吉戰死,而曹變蛟拼死殺出,率殘部向西北方向奔向蘭州。

最後一個是高傑在南陽戰敗之後,一路向西逃,從商南方向進入到漢中境內。他一路上收攏敗兵,得兵近萬,輕取了南鄭城。在那裡燒殺搶掠了三日後,由劍門退往了四川。

雖說闖軍主力向北追擊,高傑討了這個便宜,但能在萬千敵軍中逃脫,而且全軍保持着不潰散,足以看出他個人的領兵能力。

其次是周顯太過依賴過往的記憶,他推測闖軍依舊會按照以前的進軍路線攻取京師。大體方向上的確沒錯,李自成的主力大軍確實是由陝入晉。但李自成進軍潼關之前,他聽從了李巖的建議,讓果毅將軍羅虎率震山營及孩兒營共計六千餘人從孟津方向渡過黃河。

李巖看出了大名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說服李自成派人先行佔據。但李自成在當時並未放在心上,只派出了兩營弱卒。而且那兩營主將爲剛歸附的賊寇,貪功好利而輕視將令。過黃河之後,懷慶、衛輝二府的官軍便派人聯繫上他們,說願意歸降。看到這樣的大功擺在眼前,他們便顧不得什麼將令。立即引兵西向,併成功接管了二府。

李自成聽聞之後也同樣大喜,派手下將領劉信去主持局面。等劉信在李巖來信的不斷催促下東向前往大名府的時候,孫軒和閻應元早已在那裡等待多時。雖然靠着兵力優勢,闖軍攻下了滑縣和浚縣,但在開州遭到了官軍的迎頭痛擊。

而大名知府張正範在此刻也看清了形勢,一改之前的傲慢姿態,開始積極配合官軍,源源不斷的糧草運往開州。而同時,招募鄉勇的事情也在同步進行,形勢開始向着對官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當戰情回報,李自成才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算。不僅是周顯提前佔據大名府,阻斷了他從那個方向進入京師的可能。還因爲周顯佔據大名府,可以隨時渡過黃河從北側進攻開封。要知道大名府最靠近黃河的長垣縣距離開封的直線距離只有不到百里,而他要率主力大軍進軍陝西就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李自成已經決定由高夫人留守開封,並留下田見秀和高一功兩將輔助,但所留兵力並不多。除去在豫東,荊州,南陽等地的,只有不到五萬的生力軍。而若是多留兵力,他心中也不免心中嘀咕。畢竟在陝西,以及宣府、大同、山西都留有數量不少的能戰邊軍。

他招來李巖,詢問他的意見。李巖向他舉薦了李梅,提議由他率部前去滑縣,並統御黃河北岸的所有軍隊。只要守住滑縣一個點,便能阻攔官軍北渡黃河威脅開封。

李梅爲降將,李自成並不信任他。但處於對李巖的信任和看重,他最終還是接受了對方的建議。任命李梅爲果敢將軍,准許他率領親信人馬北上。

這些事情大體上都在周顯的預料之內,真正要命的是李巖的第二條建策。他告訴李自成,既然懷慶、衛輝兩府已經落到了自軍手中,何不派一支精銳騎兵沿着太行山脈北上,從彰德府境內進入河北。

雖然那裡的道路曲折難行,但只要跨過那數百里的山路,便可直接進入冀南平原。滿清之前在京師附近橫行無阻,可見大明早已是日薄西山。只要在闖軍出現在冀南,無論人數多少都能沉重的打擊到官軍的軍心士氣。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以進軍山西的闖軍主力爲正,從彰德進軍的精騎爲奇,兩相配合便可直取京師。而且,這支奇兵完全繞過了周顯控制的大名府,並可截斷崇禎帝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南逃的道路。如此,一戰便可定北方。

這項任務最終落到了羅虎身上,他依照李巖的命令,全部士卒都換上了官軍的衣服,每個人都帶了一個月的口糧。從孟津處渡過黃河後便一路向北疾行,過亭不歇,遇城不停,一直行到臨漳都毫無障礙。

臨漳還有另一個名字,鄴城。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冀州首府,在當時有天下第一大城的美稱。但在明洪武年間,漳水暴漲,臨漳縣城被毀。而實際上在此之前,它已經走向衰落,洪水只是加速了這種衰弱。

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944章 朱慈烺3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誘導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停戰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二章 兄長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五章 克惰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960章 會將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九章 武師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
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944章 朱慈烺3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誘導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停戰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二章 兄長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五章 克惰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960章 會將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九章 武師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