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

至於李自成,他的想法和李巖又有所不同。

宛洛地區農村殘破,百姓流離失所,縣中十室九空。雖然此刻攻取了洛陽,暫時獲得了不少糧草,在短時間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時間一久,局勢或許就會完全失控。

李巖所言的,南陽平原便可養活數十萬大軍的說法,那是在平常。這連年的乾旱,不知還要持續多久。再加上一旦久居一地,必會招致官軍的極力反撲。雙方軍隊你爭我奪,百姓不得安居,恢復農桑更是奢望。恐怕兩三年之內,大軍的糧草都很難得到補給。除此之外,爲了維護統治區的安定,說不一定還要拿出不少糧食來補給災民。

宛洛地區是易於防守,但守地護城卻並非自軍所長。一旦將來楊嗣昌率部北上,自軍必將首當其衝。李自成從心底感覺不應該據守宛洛,至少不應該在這個時候。

他比一般的將領更爲清楚自軍的實力和長處,這次攻取洛陽並非是官軍實力不濟,而是福王太蠢,僥倖佔了很大的成分。他內心真不覺得如果官軍全力來攻,自己就能守住宛洛。如果無法定都西安,那就選定一個比洛陽更好的地方。

因而,他在心中暗自制定了另一套方案。

放棄洛陽,只在這裡留守少量的守衛部隊,而率部猛攻汝州,造成自己即將南下的假象。以此吸引官軍來收復洛陽,這樣很有可能便可以將開封的守軍,以及從河北而來的援軍全部吸引到洛陽周邊。

而這時,自己就再從汝州折向突襲開封。一旦成功,開封城的財富足以支撐全軍士卒五年之用。到時候,再回兵西向,重新佔據宛洛地區。之後,西進陝西,進而謀取京師還不是理所應當之事。

本來,李自成在心中已基本上完成了整個方案的策劃,並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軍師牛金星和大將劉宗敏。兩者聽後雖然驚詫異常,但最後都被李自成所說服。

但沒想到是,正當李自成準備將這個計劃告訴手下諸將的時候,形勢卻突然發生了徹底的逆轉。

之前,他便得到了曹操羅汝才全軍覆沒的消息,但他素知羅汝才並非長於軍事。雖然心中有所憂慮,但張獻忠的順利出川還是讓他長舒了一口氣。只要張獻忠在,楊嗣昌就不可能全力北上對付自己。但不久之後,張獻忠出其不意的攻取了襄陽,但他卻以一種特別憋屈的方式死在戰場之上。接着,是楊嗣昌病死於宜昌。

這一個個消息在李自成心中都掀起了滔天巨浪,使他不得不再重新考慮自己的戰略。

李雙喜快步走進屋內,向李自成稟告說:“父帥,李公子來了。”

李自成連忙從牀上下來,銜了鞋便走了出去,笑聲道:“林泉,你來了,快快進屋坐。小喜子,趕快去把從福王府中的好茶葉泡上,讓林泉嚐嚐。你和紅娘子新婚燕爾,我這時將你找來,不會有什麼情緒吧!”

李巖之前的妻子爲湯氏,性格忠順溫良。在李巖被破反出朝廷之時,一時想不開,選擇自殺身亡。而李巖和紅娘子在後來的來回奔戰過程中,也互生情愫。在攻破洛陽後,由高夫人做媒,兩人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李巖聽出了李自成語氣中的戲謔,臉色微紅,坐下向李自成拱手道:“闖王,您客氣了。”

兩人敘了一會閒話,李雙喜把茶上來之後便退了出去。

李自成從牀上取下地圖,將自己的突襲開封的計劃給李巖講了一下。他此刻迫切需要李巖給予自己意見,以確定這件事有多大成功的可能。

李巖聽完之後眉頭緊蹙,沉默了良久道:“闖王,開封爲河南省會,戶口有百萬之巨,商業繁華,其富裕程度超過洛陽十倍不止。如若能攻下開封,給我軍帶來的好處自不可言。但攻取它之後能獲取的這些好處,在攻取它之前卻會給我軍帶來莫大的妨礙。闖王,您的方案的確可以起到迷惑官軍的目的。但一旦失敗了呢!周王可非福王,他要賢明的多。一旦到時候突襲失敗,突襲就要變成強攻。依靠開封城城牆的堅固,百萬人口,可以說我軍沒有半點機會。而且……”

李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且,開封城如此重要,官軍到時候必定全力支援。給予我們的時間根本無多,而且其周邊多爲平原。一旦我軍失利,將逃無可逃,在洛陽獲取的這點優勢也會喪失殆盡。”

李自成眉頭緊縮,李巖說的很明白,突襲雖然有可能成功,但卻有很大的不可預測性。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而且有些事,李巖目前還不知道。如若攻取開封失敗,所引起的後續反應會比他所說的更加嚴重。他嘆了一口氣,將一封信遞給李巖道:“林泉,你先看看這封信吧!”

李巖有點疑惑的接過來,仔細的看了一番,轉瞬臉上露出一股驚詫道:“張獻忠死了?孫可望想要和您一起合攻南陽?”

李自成點了點頭,道:“除了這個,軍中斥候還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就在幾天前,楊嗣昌在宜昌病逝。林泉,這件事,你怎麼看?”

李巖想了一會,道:“闖王,我倒是以爲這對於我們是一個好機會。”

看李自成臉色疑惑,李巖繼續說道:“朱明失去人心,導致天下義軍紛起。在高闖王戰死之後,能挑起義軍大旗者,只有有三股勢力。一個自然是闖王您,還有便是羅汝才和張獻忠這兩支。除了這三支,其他的,僅有革左五營算是一股強軍。但他們任何一支挑出來都算不上什麼,所以,現在他們牢牢聯結在一起,才得以在大別山脈存活。其他剩餘的義軍,根本不值一提。”

李巖看李自成臉色不變,繼續說道:“此刻,羅汝才和張獻忠先後戰死,而您卻成功奪取了洛陽。此刻只要振臂一呼,便可收攏天下義軍,或許趁機佔據整個中原也未可知。”

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八百章 高奇2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九章 武師第五十章 兵起8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953章 變革2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五章 克惰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七十章 京師5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五十章 追擊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944章 朱慈烺3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
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八百章 高奇2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九章 武師第五十章 兵起8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953章 變革2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五章 克惰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七十章 京師5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五十章 追擊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944章 朱慈烺3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