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

令周顯沒想到的是,等入股分利的事情傳開了之後,首先響應的竟然是軍中的士卒。

他們不明白什麼是股份,也不知道將來會如何分利,但他們信任周顯。看到周顯買了,而一些將領也緊跟着買了,便認爲這一定是好事。他們拿出自己爲數不多的餉銀,積極響應此事。在很短時間內,五千份便完全告罄。

甚至因爲想要買的人太多,周顯不得不下令軍中職位高於千總者不得購買,而且每個士卒最多隻能購買一份。周顯和萬元吉最初購置的一百份也拿出來分給下層兵卒,而且宣告官府中人不得參與。

後來,一支擁有三十艘蓋倫船的遠洋商隊就靠着他們的集資建了起來。第一年,每一份分了十兩銀子,第二年就翻到了五十兩,第三年就到了一百兩。

靠着這個模式,周顯又又創建了登萊船運公司。它主要負責運營近海業務。實際上也不算近海,是從日本到琉球,再到臺灣,南洋等地,展開各種貿易。它的規模遠超中葡合資的遠洋船隊,後來甚至開始擠壓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海貿利潤,最終爆發了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戰。

只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萬元吉思考了好一會,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他曾和威爾斯牧師交談過,知道荷蘭便是這樣籌措資金進行遠洋航行的。但也僅他一個國家實施,連葡萄牙自己都沒有推行。周顯提出這樣的籌銀模式,他謹慎看待。

周顯寫好了信,交給門外的親卒,“帶上幾個人,出發去諸城。把這封信交給談震彩,讓他立即趕去臨沂。另外,再派一隊人回臨沂,告訴吳元吉,提前做好出發準備。”

親卒離開,周顯坐回座位。看萬元吉杯中已空,他提起火盆上的水壺給他倒滿。“萬先生,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萬元吉點了點頭,“朝鮮那邊傳來新的戰報,勒克德渾已經攻破漢城,林慶業率部退守南漢山城。新上任的朝鮮王李德仁依照林慶業的提議,廢除賤民制度,支持他們入軍。有大量朝鮮人南逃前去投軍,林慶業手下兵力已近五萬。但朝鮮貧瘠,支撐不住如此多的軍隊,他希望你能再撥一些糧草去朝鮮。”

周顯皺了皺眉頭,“我們也不富裕,就再給他一萬石吧!告訴他,等開春之後,我會再給他一批。但這段時間,讓他省着點用吧!”

萬元吉點了點頭,“還有,這些日子已有數股倭寇,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四處劫掠朝鮮南面沿海村莊,大量屠殺朝鮮百姓。在朝鮮對面的對馬島,鹿兒島藩已經在島上聚集了近百艘船,五千餘士卒。而且他們已派使者進入漢城去見勒克德渾和僞王李亾,可能隨時會出兵朝鮮。”

周顯問道:“這是鹿兒島藩,還是日本德川幕府的決議?”

萬元吉道:“應該是鹿兒島藩私自決定的。從日本返回的商隊,說日本國內並無異常。鹿兒島藩與幕府一直不和,而且一直有開疆擴土的心願。他們出兵琉球佔據奄美羣島,又是萬曆年間首批進入朝鮮的軍隊,我想他們只是想趁着朝鮮內亂看能不能獲利?林慶業已經派了三千人前去對馬島對面的釜山,到現在爲止,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來。”

周顯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德川幕府集全國之力出兵就無大礙。但日本人狡詐難定,還是要防備一下。萬先生,你寫封信告知林慶業,讓他一定要在海上留有足夠的士卒。那樣,即使日本偷襲,他也可全然身退。同時,告知前去日本的商隊,讓他們多關注最近日本這方面的動向。”

萬元吉應了下來,繼續說道:“朝鮮王室成員及其家屬,還有一些文武大臣,總計二百人左右已經在威海登岸。曾化龍寫信詢問怎麼安置他們?”

周顯想了想道:“朝鮮世子按照大明郡王的標準接待,其他王室成員按照朝廷三品官的標準接待。至於那些文武大臣,讓他依才錄用,准許他們在大明擔任官職。”

萬元吉點了點頭,“這樣也好。其中有一個叫崔鳴吉的,沒有官身,說是林慶業推薦他來的。他登岸後,獨立一人已經來到了臨沂。”

周顯道:“這人我知道。曾在朝鮮擔任左議政,是前朝鮮王李倧的親信。但他的態度既不偏明,又不向清,是個中立派,但兩邊都容不下他。既然他來了,那我就去見見他吧!”

萬元吉道:“除了朝鮮的事情。之前馬紹愉傳信說,他已經和鄭芝龍達成了合作的協議,之後他便啓程前往了琉球。現在又傳信說,他的五十艘船,近千士卒,已經正式從琉球人手中接收了德之島。但他傳回來的情況是,鹿兒島藩插手琉球的朝政、內務,乃至船運。現在的琉球,百姓窮困,船運廢弛,早已不是昔日的萬國津樑了。鹿兒島藩對大明軍隊的前去十分敏感,但懾於大明國威,暫時也不敢怎麼樣。德之島地域廣闊,人口稀少,他提議遷移部分百姓前往德之島。一旦將來發生戰事,也好有個應對。”

周顯沉思片刻,最終搖了搖頭,“琉球毗鄰鹿兒島,而遠離大明。我們即使遷移百姓去那裡,短期內也比不過他們。動起手來,受苦的是那些遷移的百姓。現在鹿兒島藩畏懼的是大明的國威,而不是那點士卒。告知馬紹愉,讓他利用現有的士卒和當地的百姓建立郭城,以儘可能的保護自軍。讓德之島變成了一個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讓琉球百姓受益,有他們的支持,駐紮在那裡的軍隊才安全。”

萬元吉點了點頭,“忘筌,還有一件事。那些葡萄牙人在前往劉公島的途中經過膠州,因醉酒調戲民女,被百姓圍住。驚恐之下,他們開了槍,打死一人,打傷三人。張旗派人把他們抓住,並把他們關進了監牢。因爲對方是你請來的葡萄牙人,問該如何處置?”

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的序章2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943章 朱慈烺2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整裝軍備2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十四章 兵器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八十八章 脫明自立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九百八十八章 崔鳴吉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2第955章 擴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
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的序章2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943章 朱慈烺2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整裝軍備2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十四章 兵器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八十八章 脫明自立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九百八十八章 崔鳴吉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2第955章 擴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