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

遼東叢林密佈,隨處都可找到能夠隱藏千八百人的地方。但清軍自佔據杏山和塔山之後,爲了防止明軍援救被困在松山和錦州的守軍,在主要的道路上都修建了營堡。大軍想要繞過這些壘堡而深入到鬆錦一線,可以說是絕無半點可能。

別的人做不到,而盧象升同樣如此。

最初,鬆錦兩城的守軍合計有近五萬之衆,當時也無糧草之憂。如果當時合力向外突圍,錦州可能會存在一些變數,但松山城中的三萬士卒由海路撤出絕對沒有絲毫問題。但朝廷不願放棄松山和錦州二地,而祖大壽爲了個人的利益,也不願離開錦州那座死城。

等到現在,錦州在糧盡後投降,而松山也馬上陷入糧盡的地步。到達此等境地,盧象升身爲督師,也有點氣喪,只能盡力實行最後的一搏。

他從軍中挑選了八百精銳騎卒,分成數批,沿着不同的小道向錦州方向挺進。有的時間短,一兩天就能到達指定地點,而有的路程遠,需要七八天時間。

就如盧象升所率的這一部,有四百人,是最多的一支。他們從塔山出來之後,一路向北,攀過弘螺山。然後向東北而行,接連渡過女兒河和小淩河兩條河流,最後歷經艱難到達錦州西北方向的大勝堡。

一路行進這麼長時間,竟然沒有被清軍發現。這還真的應該感謝蒙古察哈爾部的叛亂,以及在塔山前線明軍多日苦戰給清軍帶來的壓力。

大部分當地的蒙古駐兵要麼被調去平叛察哈爾部,要麼被調往塔山前線,造成清軍後方兵力空虛。而這餘剩的不少兵力又駐紮在那些大道上,導致那些小道根本無人關注。

盧象升突襲了大勝堡,裡面只有數十老弱,沒做什麼抵擋便盡數被俘。盧象升在此停留了一日夜,派人穿着清軍的衣服去聯繫分散於其他各處的士卒。爲了防止事情泄露,每部士卒前往的目的地雖然相距不遠,但都不一樣。

等到約定突圍的那一夜,盧象升已經聚集了七百餘士卒。只有一部幾十人在來的路上被清軍發現而逃入了密林之中,不能準時到達。

盧象升匯聚各部明軍帶來的情報,竟然驚奇的發現,多爾袞將錦州城中的所有騎兵都調往的松山。他的第一感覺就是事情敗露了,但自己前來錦州這件事多爾袞應該還不知道,否則他也不會將所有騎兵調到松山。

盧象升苦苦思索之後,決定依舊按照原計劃進行,擾亂錦州周邊,以牽制清軍。只是比着原定得計劃,他似乎更大膽了點,因爲他決定直向奪取錦州。

錦州被祖大壽經營多年,城池高大堅固,清軍多次進攻都是鎩羽而歸。最終只能採取圍城的戰術,這一圍就是兩年多。在兩個月前,城中糧盡,出現人相食的情況。城中主將祖大壽在無奈之下,選擇投降。

他本人和他的幾個兒子都被多爾袞送往了瀋陽,被皇太極作爲人質扣留在了那裡。他的舊部中的很多都以原職編入了清軍,雖然有一些被派往了松山和塔山前線,但是大部分仍留在了錦州城中。

這一部人在錦州城中還有七八千之數。清軍對他們並不信任,也不敢大膽放心的用他們。採取了對付降將的一般方法,分化拉攏,重用一些心向他們的將領,而對於其他的那些則採用調離軍職,竭力打壓的方法。並在錦州城中留下大量軍隊,防止他們再生禍亂。

本來城中原有清軍五千,步卒三千,騎卒兩千,並在外圍還有兩千騎卒遊獵,以徹底震懾錦州城中的降卒。但多爾袞調走了所有的騎卒,也就是城中只剩下三千步卒,人數遠遠少於那些新降的祖大壽部。

這一切在盧象升眼中,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雖然不知道松山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如若能取下錦州,救出這部明軍,這比攻擊任何地方都更能擾亂清軍。

唯一的問題是,盧象升手下只有七百餘士卒。以七百餘將士去進攻數萬清軍連攻多年都無法拿下的堅城,這無疑是冒着巨大風險的。且不說兵力的巨大懸殊,且說那些已經投降的明軍,他們是否已經徹底順從清軍也未從可知。

盧象升不願欺瞞士卒,將詳情以告。但令他感動的是,幾個偏將稍作猶豫,就首先表達了支持。有他們的表態,其他的底層士卒更是熱烈擁護。連盧象升身爲督師都毫不惜命,他們又有什麼可說的。

七百餘士卒騎馬南行,一路疾馳到錦州城下。

他們到達之後,在城池四周點起無數火把,以震聲勢,造成無數明軍殺來的景象。而騎卒手持火把,手持盧字大旗,繞着錦州城來回奔跑,高聲呼喊着盧督師已到的口號。

而盧象升手下大將祖寬則騎馬向前,用火把照亮自己,高聲喊着原有祖部將領的名字,讓他們立即打開城門,迎盧督師入城。

祖寬本就是祖大壽家的家奴,因爲勇猛善戰,一路高升到副將一職。因爲桀驁不馴,旁人不能駕馭,一直在盧象升手下效力。在盧象升被去職之後,他也被貶職。後來,盧象升重登督師,身旁無將可用,就又將他調到了自己身旁。

城中很多祖部將領都認識祖寬,更知道他在盧象升手下效力。此刻他突然出現在錦州城外,雖然很多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到達了,但盧象升就在城外這件事已經確信無疑。一時間,在他們心中引起的巨大震撼可想而知。

錦州四門,雖然每一門都是由一些清將,但士卒還是原有的祖部士卒,直接統御他們的還是原有的祖部將領。當城頭清將下令讓他們開炮轟擊祖寬之時,內心本就驚慌失措,而且對清軍有些不滿的祖部將領拒絕聽令,並對那些妄圖靠近火炮的清軍士卒持刀相向。

祖大壽的族侄祖克勇和大明原有副將楊震首先發難,他們砍死了西門的清軍守將,打開城門迎盧象升入城。

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六百六十九章 動亂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944章 朱慈烺3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六十章 審問2第八十四章 初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章 克惰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五十章 追擊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
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六百六十九章 動亂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944章 朱慈烺3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六十章 審問2第八十四章 初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章 克惰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五十章 追擊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