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

土默川,歸化城,銀佛寺前。

四個光着上身的蒙古武士上前,兩人一組,手中擎着一丈餘的瑪尼杆。兩根杆之間用細繩連接,上面懸掛着紅、黃、監、白、綠的五色旗。杆頭掛有不少黃色的經幡,上面繡滿了六字真言的梵文。

一個男性薩滿身穿用烏鴉翅膀編製成的黑色羽衣,在祭壇前又蹦又跳,大聲呼叫對長生天的禱詞。周圍數十個喇嘛坐在當地,雙手合一,低聲唱吟。隨着最後一聲高聲喊叫,薩滿將混有扁柏、青松的枝條扔入火盆中。煙霧瀰漫,空氣中飄蕩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圖爾海身披白色單衣,緩緩走上祭壇,按照規則從火盆上方跨過,然後單膝跪倒在祭桌下方。薩滿在旁,用松枝沾上清水,灑在圖爾海的身上,又將馬奶、穀物灑向天空。口中唸唸有詞,對天祝頌,祈禱所求之事。

整個過程繁雜而冗長,不完全屬蒙古傳統祭祀,而是混雜了喇嘛、薩滿等各教習俗。這也是圖爾海的無奈之舉。

蒙古人基本上都信奉喇嘛教,昔日林丹可汗剛剛繼承大汗之時,察哈爾部信奉黃教。但爲了豎立自己的權威,林丹可汗強令治下所有蒙古部落改信紅教,此舉觸怒了大部分信奉黃教的蒙古人。在與滿清相戰的過程中,很多蒙古部落要麼兩不相幫,要麼直接投靠滿清。林丹可汗對外宣傳自己有四十萬控弦之士,但真正能受其控制的不到十萬。況且,林丹可汗也並非什麼英主。在與滿清的對戰中屢戰屢敗,最後客死青海。

圖爾海爲了躲避滿清,率蒙古察哈爾殘部遠赴青海。他吸取了林丹可汗的教訓,不再限制蒙古個人的信仰。在那裡,他獲取了黃教領袖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的支持,又通過聯姻和信奉白教的地方實力派藏巴汗結盟,這使他有了遠征歸化的實力。

歸化二字爲萬曆皇帝所賜,當地蒙古人一般稱之爲呼和浩特,漢意“青色的城”。因爲歸化城爲青磚砌成,遠遠望去一片青色。也有人稱它爲“三娘子城”,雖然歸化城爲阿拉坦汗和其王妃三娘子共同主持建造,但阿拉坦汗年老體衰,大部分政務都由三娘子處理。在她主政時期,她擴建了歸化城,通過互市緩和與大明的關係,使所其在蒙古部落成爲當時蒙古的共主。爲了紀念她,有些人稱歸化城爲“三娘子城”。

這座城仿照元大都而建,是塞外唯一一座像樣的城池。它北枕陰山,南臨黃河,東接蠻汗山,西連河套,坐落在黃河、大黑河的衝擊平原上。周邊地勢險要,境內土地肥沃,是進入甘肅、寧夏二地的門戶。

因爲其重要,圖爾海在青海稍微恢復了一定的實力便領兵出征,重新奪取了歸化城。也因爲其重要,科爾沁部的吳克善第一時間便興兵來奪。而後來,博洛、豪格先後率滿清援兵趕至。因爲當時滿清正忙着與明軍交戰,無暇顧及這邊,投入的兵力並不多。而圖爾海又通過各種手段分化,團結了城中的大部分蒙古人、漢民,從而能守住城池。

但事情在豪格來到之後有了改變,其兵力充足,且滿清步卒的戰力遠超蒙古人。雖一時沒有攻入歸化城,但也徹底切斷了歸化城中守軍與外邊的一切聯繫。

圖爾海幾次派人出城,都被城外清軍所截殺。而從青海而來的援軍又被豪格擊潰。城中人心浮動,糧草緊缺,再下去只能殺馬充飢了。十年之前,林丹可汗敗於歸化,察哈爾部蒙古自此衰落。而滿清收降蒙古部衆,建立蒙八旗,從而可以輕鬆繞過山海關遠征大明。

這一戰,關乎圖爾海新立下的權威和政權,他必須打。好在這幾個月,清軍的銳氣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以他手下的三萬餘精騎,出城決戰,未必就不能取勝。圖爾海孤注一擲,勝敗就在此舉。

是日,圖爾海只留下兩千弱卒留守歸化城,率剩餘所有精銳出城與豪格決戰。圖爾海以騎兵爲主,豪格所統爲混有蒙古騎兵和滿清步卒的大軍。兩軍在荒原間決戰,從正午時分戰到太陽西沉,筋疲力盡。而正在此時,濟爾哈朗突然率兩萬餘騎從圖爾海大軍的兩翼殺出,將蒙古騎兵圍在覈心。

圖爾海所統的三萬餘蒙古騎兵或死或降,圖爾海只率數百騎兵殺出重圍,向西潰逃。歸化城中的守將打開城門,跪迎豪格入城。

豪格騎在馬上,低身用馬鞭在守將頭頂敲了三敲,“城中守軍殺一半,留一半,人頭懸於城牆之上。”他的話語剛說完,身後虎士上前,將守軍圈於一處。隨意驅趕,從中挑出大約半數人。長刀揮舞,人頭落地,鮮血流滿地面。其餘人等涕淚橫流,在一旁瑟瑟發抖,再無半點精神。

濟爾哈朗與之並馬而行,“清點過了,戰死的和被俘的人中沒有圖爾海,他似乎逃了。”

豪格冷笑道:“喪兵之將,逃了又能怎麼樣?”

濟爾哈朗皺眉道:“圖爾海畢竟是察哈爾部臺吉,靠一己之力重興蒙古,絕非尋常人可比。況且囊囊大福晉和阿布奈可汗還在青海,只要他們還在,重聚實力只是時間問題。我們應該立即出兵,追擊圖爾海,把阿布奈擄回瀋陽,做成多爾袞沒有做成的事。只有如此,你才能壓他一頭。”

豪格沉吟片刻,“你說的是。那就在此休息一天,明日啓程追擊。這三娘子城金銀遍地,也該讓這些奴才們好好樂呵樂呵了。”

濟爾哈朗內心並不贊同豪格所言,但看他興致正高,也不願再言。他也有自己的考慮,尼堪身死,在明境所獲的一切都被明軍搶了回去。多爾袞一直想要削弱自己的兵力,這正是一個好的理由。

而遠征青海,不僅可以保有現有兵力,還可以藉此立下大功,不給他這樣的理由。所以,他比豪格更急切想去青海。

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951章 出外2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947章 議和2第九章 武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五十章 兵起8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百七十四章 殺戮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
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951章 出外2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947章 議和2第九章 武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五十章 兵起8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百七十四章 殺戮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