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川地形勢

面對袁宗第的逼迫,武大定和孫守法堅持避其鋒芒。曹變蛟雖是名義上的主帥,但其手中兵力不多,最後也只能聽之任之。

他們原本在秦州,然後一路向西,直退到蘭州。在當地,曹變蛟收納了當地的一部分衛所兵。並在他的指揮下,擊敗了當地的數股有勢力的馬賊。

甘州、蘭州民風自古剽悍,講究強者爲王。把他們打服了,自會有人主動來投。

在不算長的一段時間內,曹變蛟便收降了近萬人,而且近半爲騎兵。他突然感覺在這裡或許大有可爲,而有了士卒在手,他也逐漸壓服了武大定和孫守法。

但很快,豪格所率的清軍從嘉峪關方向殺入,張掖、永昌、西寧等地一掃而過,直逼曹變蛟所在的蘭州。

曹變蛟知道靠自己目前的兵力,肯定不能敵。就讓武大定和孫守法率領所有步卒緊急向南,撤向隴西。那裡有烏鼠山、五竹山、首陽山三山環衛,又有首陽關,渭水兩個險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即使最終擋不住清軍,但堅守一段時間應該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在兩人率部先行離開後,曹變蛟也率剩餘騎兵撤離了蘭州。他在浩尾河一線設下埋伏,一舉殲滅了數百清軍先鋒騎兵,然後引着清軍到了固原、六盤山一帶。他這是想以自身爲餌,將禍端引向闖軍那裡。

京城陷落,崇禎帝自縊殉國,太子朱慈烺南逃,北地已不歸大明所有。

事情的結果沒有太出乎曹變蛟的預料,但時間上快了很多。好在太子朱慈烺逃脫,大明仍舊還在。

周顯的突然叛明自立,使曹變蛟感到納悶和不解。經過這些年的歷練,曹變蛟早非當日的莽撞小子。但他一直以將自居,不願過多參與這些事情。等確定朱慈烺去了南京,他沒有片刻猶豫,直接派人前去南京表明效忠之意。

既然效忠於明,那闖軍自然依舊是他曹變蛟的敵人。若是能讓清軍和闖軍拼的兩敗俱傷,那他或許還有可能重新奪取三邊,甚至整個陝西。

但很快,曹變蛟發現自己錯了。

李自成攻取陝西之後率闖軍主力進軍京師,讓袁宗第留守陝西。雖然留下的闖軍有近五萬之衆,還得到新歸附的陝西本地土寇數萬之衆,總兵力接近十萬。但闖軍精銳都被李自成帶去京師,袁宗第手中可堪戰者只有他的嫡系人馬六千餘衆。

而清軍卻有包括三萬餘清軍精銳在內的十萬之衆,他們一路攻城掠地,勢不可擋。曹變蛟想讓清軍和闖軍拼的你死我活的場景沒有出現,反而是清軍對闖軍形成了完全的碾殺。他輕忽了侵入清軍的實力,而高估了留守陝西闖軍的真實戰力。

等到後來,曹變蛟大部分時候都在幫着袁宗第抵禦清軍。但隨着西安的陷落,袁宗第率部撤向河南,曹變蛟變的獨木難支。他先是撤向隴南,再撤向漢中。畢竟四川還在明軍手裡,而漢中則是四川的門戶。

在明末,一直流傳着一句話“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

曹變蛟現在是缺糧缺餉,缺兵缺甲,什麼都缺。他移兵漢中,就想着依靠蜀王的財富招兵買馬,將來再舉兵殺入陝西。

但曹變蛟不知道的是,歷來蜀王積蓄甚厚,但各個都是守財奴。

在崇禎十七年時,四川兵急,衆官向蜀王朱至澍請餉。但朱至澍卻哭窮,說“孤庫中錢糧有數,只有承運殿一所,老先生等拆去變賣充餉”。四川巡撫劉之勃氣憤中厲聲回道:“殿下!承運殿無人買的起,惟有李自成是受主”。

後來是張獻忠攻破了成都,屠盡了蜀王滿門,而蜀王府的財富支撐了大西軍今後近二十年的軍費。而多餘的,運不走的則被直接沉入江口,成了後世有名的“張獻忠沉銀”。

這樣一個一毛不拔的蜀王,曹變蛟怎能指望從他手裡拿到銀子招兵買馬?但從朱至澍手裡拿到銀子的還真有人,高傑。

他出身草莽,以前就是李自成的手下大將,因和李自成的小妾刑氏私通才選擇投靠明軍。和曹變蛟出身將門,一直秉承對大明的忠誠不同,高傑從來都不忠於任何人。他好不容易率部逃回四川,缺糧少餉,但蜀王朱至澍卻不願拿出一個銅錢犒賞士卒。

高傑一怒之下,率部洗劫了朱至澍的數個莊園,得銀得糧無數,並利用這些錢糧大量招兵買馬。

朱至澍暴怒,向四川巡撫劉之渤告高傑的狀。

但劉之渤看天下形勢大變,而在成都周邊又沒有可以與高傑抗衡的兵力。不但無意懲戒高傑,反而有意拉攏他,最後此事便不了了之。

周顯在京師陷落之後,第一時間令哨騎傳喻四方,以告喻衆藩王及地方封疆大吏,朱慈烺已是大明新帝的事實。得到消息的高傑頓時生出別的心思,以扶植蜀王稱帝爲由不斷向朱至澍索餉。

高傑並不蠢,當然不可能真心扶朱至澍稱帝。只是想借此所要更多的軍餉,並通過蜀王向新帝施壓,以索取更多的利益。

因而,當朱慈烺封其爲興平伯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第一時間並摒棄了朱至澍,並以其陰謀稱帝爲由再次向朱至澍索要了大量錢糧。

朱至澍一個無權無勢的藩王面對強盜一樣的高傑,毫無辦法,氣的差點吐血。但面對曹變蛟這樣一個明朝的忠臣,他轉身一變,直接搬出了自己藩王的身份。對曹變蛟請求發一些錢糧的請求,他直接拒絕,還派人嚴加斥責。

幸而四川巡撫劉之渤覺得可以利用曹變蛟來牽制高傑,東平西湊,弄了一批糧草派人送去漢中。

高傑此時在成都,儼然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他當然不願意曹變蛟入川。連忙派手下大將李成棟率四千精兵進駐劍門,阻擋曹變蛟。

以曹變蛟目前的兵力定然不能與高傑相抗,但他性烈如火。看到高傑如此作爲,勃然大怒,直接率部攻取了七盤關和朝天關,逼臨劍門。

一時間風雲變幻,大戰一觸即發。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四章 大侄子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二十二章 張元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七章 夫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961章 會將2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七十章 京師5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三十八章 相談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四章 大侄子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二十二章 張元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七章 夫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961章 會將2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七十章 京師5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三十八章 相談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