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

紫禁城內,武英殿。

李自成坐在龍椅上,下側站着他主要的文武官員。

吳三桂在得到崇禎帝求救信後,引兵入山海關向京師挺進,但在薊州就完全停下了腳步。後京師被破,崇禎帝自殺,吳三桂迅速撤軍。一部分撤到了山海關內,大部分撤到了山海關西側的永平府待命。

李自成因爲吳三桂沒有率部隨太子朱慈烺南撤,覺得他有投靠自己之心,便沒有立即發兵攻擊。反而派了多批使者攜帶大量禮物前去,想要吳三桂率部前往京師接受改編。

吳三桂當然不願意,但懾於闖軍的實力。他回書李自成說自己願意歸降,只是說手下某些將領心中不服,請求李自成多給他一些時間。說是拖延,實際上就是藉機要價,讓李自成多給他一些許諾和好處。

李自成認爲吳三桂別無選擇,雖然同意封其爲侯,並且許諾讓他繼續統兵。但實際上,給吳三桂的真正利益卻並不多。

而清軍在這時動手了,多爾袞親率數萬大軍直接陳兵山海關外,終止了李自成和吳三桂之間的相互扯皮。

這個時候,李自成不再提讓吳三桂進京,反而下詔封吳三桂爲鎮東侯,讓他率部駐守山海關抵禦清軍。但是提出,希望派一部軍隊進入山海關內協助守關。

吳三桂當然不同意此事,說山海關內兵力充足,只是缺餉少糧,請求李自成爲他提供一些糧餉。

李自成爲了拉攏吳三桂同意了此事。但也按照李巖的提議,分批多次運往,想要以此控制吳三桂。

清軍沒有對山海關發起直接的進攻,卻助吳三桂保住了軍權,而對吳三桂私下的拉攏一直沒聽。而對吳三桂的開價已經和三順王一樣,封平西王,在奪取天下可以佔據一地直接作爲他的藩地。

也就是說,清廷向吳三桂的開價。不是將他當成屬下,而是當成奪取天下的盟友。最後能不能兌現,難說,但這樣的條件難免吳三桂心動。

吳三桂這樣的人,從來都會給自己留有餘地。在闖軍和清軍兩大勢力間,他兩邊交好,兩邊都談判,只求爲自己談到更好的條件。

山海關內外的情況沒有改變,但外部的形勢卻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

清軍和日本的聯軍被周顯打的慘敗,勒克德渾被迫放棄朝鮮,攜朝鮮王室及數十萬朝鮮百姓撤回遼東。

多爾袞聽聞之後,倒也沒太怪罪勒克德渾。下令讓李率泰率駐守鳳凰城,而讓勒克德渾率大部人馬引兵向東,不斷向山海關進軍。

朝鮮苦寒之地,長久堅守得不償失。既然周顯想要,讓他拿去也無妨。將周顯軍牽制在朝鮮,不正可以趁機入主中原嗎?

多爾袞也知道,這樣清軍將不得不面對周顯在遼南和朝鮮的兩面夾擊。只是他覺得周顯的主要敵人是李自成,必定不會在這個時候攻擊遼東。只要給予他時間擊敗李自成,直接殺入山東,周顯便只能從朝鮮和遼南撤兵。

一切都計劃的很好,因而當週顯和李自成議和,周顯宣佈五年之內只進攻清軍的消息通過各種途徑傳到多爾袞的耳中時,他差點直接吐血,心中對周顯的仇恨直接滿缸。

在這個時候,多爾袞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回兵遼東,和李自成議和,先全力擊敗周顯,再談其他的。還有一個是,儘快出兵,以最快的時間擊敗李自成,佔據中原。

結果不言而喻,多爾袞選擇了後者。

畢竟周顯如此選擇,誰又能確定他今後不會直接投靠李自成?那滿清將直接面臨山海關、遼南、朝鮮的三路夾擊,處境會更加困難。先趁李自成立足未穩擊敗他,再慢慢收拾周顯纔是最好的策略。

而且入主中原是從努爾哈赤以來,大清一直的方向就是奪取中原。現在這樣的好機會,以多爾袞的性格,他豈能放棄?

他一邊派人傳令豪格和多鐸,讓他們加快出兵;一邊再次派人入山海關,不再對吳三桂溫言拉攏,而是厲聲斥責,讓吳三桂儘快做出選擇。爲此,他從後方運來了紅衣大炮,日日向山海關內轟上幾炮,以給吳三桂施壓。

最開始,吳三桂並不着急,依舊還是拖延。直到豪格率領的清軍佔據榆林,阻斷了陝西闖軍和山西闖軍之間的聯繫。而另外一支清軍越過長城,殺入山西境內,局勢發生驚天鉅變。吳三桂的態度纔開始發生改變。

要知道目前在京師的闖軍有數十萬,軍威強盛。但在清軍佔據榆林之後,那幾十萬大軍就像一個餃子一樣被包圍在了京師。

在北,有多鐸所率的清軍。在西,是豪格所率的大軍。在東,有吳三桂所率的山海關守軍。在南,有周顯所率的大軍。

四面皆敵。

周顯雖然和李自成達成了和議,但誰都知道兩者並不彼此信任。看到這樣的情況,再加上高起潛和其他將領的吹風,吳三桂最終決定投向滿清。放清軍入關,迅速佔領了開平、遷西兩個要地。

多爾袞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吳三桂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接着便輪到李自成了。

他現在同樣面臨兩個選擇,是北進,還是東上。

目前半個山西依舊在闖軍手中,若是能擊敗多鐸,將之驅逐出山西和河北。然後西進,拿下榆林,便可打通山西和陝西之間的聯繫。

但這樣也存在着很多問題,山西和河北北側多山,易守難攻,且侵入那裡的清軍多爲騎兵。若是他們避而不戰,將很難被徹底剿滅。而且北地饑荒,京師的存糧本就不多。北上路遠道艱,運糧困難。若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勝。單是糧草方面,就會直接拖垮闖軍。

而且,更重要的是山海關距離京師太近,騎兵在三日內便可殺到京城之下。就算北進,也不可能抽調大量兵力。否則,一旦清軍殺到,京城又靠誰來守衛?而一旦京師陷落,可是逃都沒地方逃。

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958章 出兵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947章 議和2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950章 出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五十章 兵起8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四十五章 機關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四十五章 機關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十三章 糖葫蘆
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958章 出兵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947章 議和2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950章 出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五十章 兵起8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四十五章 機關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四十五章 機關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十三章 糖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