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

周顯想了想,陳名夏所說的的確有一些道理,只不過最後的話他沒有說。就是周顯收攬民心,擴充地盤幹什麼?

崇禎帝目前對他的不滿,周顯心中知道。在與李定國交戰之前,崇禎帝曾下旨讓他分出一部分人馬北上,以衛京師。但限於當時的情況,周顯並沒有同意。但之後,隨着自己解臨沂之圍,能抽調出兵力的時候,崇禎帝卻嚴令山東之兵不得北上。而駱養性率部駐兵天津,的確也是爲了戒備他。

陳名夏從京師,一路到山東。因爲看的多了,讓他覺得大明已無可救藥。他對周顯說了這麼多,無非是看好周顯。而他明裡暗地都在告訴周顯,盡力擴充實力,以待時勢變化,而這個變化就是大明覆亡。從其經歷來看,陳名夏這個人有才,但沒有太大的忠君概念,所講的都是利益。而他更瘋狂的想法沒敢對周顯說,以奇兵奪取京師,遷衆臣與天子到山東,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時候,陳鋒和夏完淳先後從帳篷內走了出來,四面張望。看到周顯,陳鋒頓時舒了一口氣,連忙走了過來。

周顯淡淡笑道:“你們兩個醒的真是時候,馬上就烤好了。陳鋒,去那點鹽巴過來,順便再拿點酒。”

陳鋒應了一聲,轉身走回帳篷。不一會,他左手拿着一個布袋回來,裡面裝着一些鹽巴和辣椒粉,右手提着一羊皮袋酒。

夏完淳坐在周顯身旁,雙眼炯炯的盯着那些肉塊。這段時間,周顯無論前往何處,都有意帶上他。可能因爲他年幼的原因,不像其他人那樣在周顯面前總有些拘謹,反而帶來了一些活潑的氣氛。

周顯給肉塊上添了一些鹽巴和辣椒,將肉塊分給兩人,自己用匕首插起一塊放入口中,“還是這鹿肉好吃,不像野豬肉那樣肥膩,也不像羊肉那樣帶着羶味。”

夏完淳吃了一塊,吐了吐舌頭,“太辣了。”說着,他就要去拿放在地上的酒袋,卻被周顯一把打開。

“小孩子家家,喝什麼酒啊!那邊的木桶裡有清水,自己的打。”

夏完淳不情願的看了周顯一眼,“就一口。”

周顯道:“一口也不行,去去去……”

四人圍坐在火堆旁,不一會就把那條羊腿分吃乾淨。陳鋒又去取了一些肉,和夏完淳一起在那裡烤着。

夏完淳不住的叫着,“加鹽,加鹽,快轉,快轉……”攪的陳鋒十分煩心。

周顯飲了一口酒,向陳名夏道:“百史,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出兵天津,有沒有能力吞下天津三衛?對我現今的境況有多大的裨益?”

陳名夏有點不解,“督帥,您什麼意思?”

周顯道:“山東之地,十之七八已歸我所有。東西五府,城池近百,共計六百萬百姓,而且還不斷有新的百姓從北面和西面逃難而來。靠着這樣廣袤的地域,以及衆多的百姓,只要好好經營,將來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都會有我的立足之地。在這個時候,我何必去奪一個流民衆多,而實際上卻無能力去經營的地方呢!況且,以聖上的性情,誰又敢說他不會徵調孫兵部之兵北上?如果河南那邊戰敗,我豈不是千古罪人?”

陳名夏沉默着,沒有立即迴應。

而夏完淳卻豎起了耳朵,仔細聽二人的對話。

周顯接着說道:“再給你說一些事情。聖上對我有知遇之恩,非到萬不得已,我不會輕易背叛他的。但是,我不會愚忠於他,甚至於他身後的整個大明。大明從立國走到現在早已是千瘡百孔,或許它覆滅而亡對我華夏子民更好。但在此之前,我不會做它的挖墳者。至於我所做的辦報紙,迎孟聖人進入孔廟,只是認爲這麼做纔是對的。而更深層次的改革,我在山東還會繼續,而這恐怕會令天下更加不滿。”

周顯說的不清不楚,但陳名夏隱約有點聽明白了。周顯不願輕易棄明,但也不是任人魚肉的人,只是目前還沒到那種地步。

夏完淳眨了眨眼睛,他有點糊塗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顯叫來陳名夏,“百史,你是有才之人,我的心思也告訴你了。是願意留下爲我效力,還是要返回南方家鄉,你需要給我一個準話。”

陳名夏沒有片刻猶豫,連忙道:“願爲督帥效命。”

周顯點了點頭,“今日我要趕回濟南,你隨我一起吧!”

周顯跨上駿馬,向戚國勇道:“戚千總,這邊的人馬就暫時交給你了,爭取再多打一些獵物。還是以前的規矩,弱小不打,孕者不獵。”

戚國勇拱手道:“屬下明白。”

周顯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等做好這件事,立即趕去濟南,入濟南講武堂爲學院。”

之後不久,周顯在內部軍報上寫了一封告示,直敘目前全軍所面臨的困境。令千總以上的將領必須在一個月內寫出自己的破解之道並上交,而其他的人亦可自願書寫。在魯西的闖軍、在徐州的隆武軍、乃至遼東和朝鮮的滿清軍隊,都可選擇。

白翥交出了濟寧的兵權,率部返回德州。周顯許諾滿足他一營的輜重和軍餉,讓他自主在德州招募新卒,但前提是他名義上歸屬周顯的第一軍。

濟寧增修了城牆,並增添了不少火炮。而在濟寧的守軍相繼撤出,只保留了談時邁所率的仁字營,但周顯將閻應元到濟寧充當他的副手。其他人馬又分爲兩部,一部駐紮於兗州任城充當後援,另一部駐紮於棗莊,威懾徐州。

而在北側,從禹城到平原,再由平原到德州這一線。周顯徵調五萬百姓,修建了大小近百座壘堡。這些壘堡與相應的城池相接,猶如長城的烽火臺一樣彼此相望。它們以地勢而建,佔據地利,有的用作示警,有的用以防禦,有的用以衛護城池。

在這樣的精心防禦下,即使闖軍傾力來攻,周顯也可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這便於他將兵力投向南側,全力進攻李定國的隆武軍。

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八十四章 初戰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944章 朱慈烺3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十四章 兵器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六百三十三章 相逢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四十章 出軍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
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八十四章 初戰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944章 朱慈烺3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十四章 兵器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六百三十三章 相逢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四十章 出軍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