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東之局3

看沒人願意開口,李開首先站起來道:“目前山東遭受隆武叛軍和闖軍的夾擊,兵力已經不足。如果再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兵力肯定會更加不夠。我作爲軍將,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必須擴充兵力,而且這個數量不能太少。”

吳甘來皺眉道:“那依李參將所言,應該擴充多少兵力爲好啊!”

李開道:“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吳甘來搖了搖頭道:“山東有百姓近八百萬口,居大明各省之首。最近又接納從河北、河南、徐州等地逃荒而來的數十萬百姓。可以說,無論想要招募多少兵卒,山東都可滿足。但問題是,士卒吃的是糧,穿的是甲,用的刀槍劍戟,還要按時給他們發放餉銀。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稱之爲士卒,面對賊軍纔有一定的戰力。而目前山東缺糧嚴重,很多州府因爲之前督帥所下的盡力安置流民的舉措而耗費大量金銀。各府衙門空空如也,幾無餘財。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再大量招募士卒,那各地的財賦能支撐的起嗎?還有就是再有不到一個月,便是莊稼收割的日子,緊接着便是春耕時節。這期間都需要大量勞力,亦不適宜大量招兵。”

李開有隱隱怒色,“那我們難道要坐看賊軍攻入山東嗎?”

吳甘來再次搖頭,“我說不適宜大量招兵,但招募一些還是可以的。我認爲這個數量應該控制在一萬左右,這纔是合適的。”

周顯苦笑道:“一萬士卒,吳大人真覺得這點人夠嗎?”

吳甘來道:“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只要村中莊稼收割完成,便可獲得供應士卒所需的足夠糧草。而春耕完成之後,青壯便可空置出來,到那個時候再大量招兵纔是恰當的。”

周顯沉默片刻,最後緩緩的搖了搖頭道:“時間上來不及。招募兵卒需要時間,訓練也需要時間,我不可能讓剛剛拿起武器的士卒去上戰場。至於吳知府所說的,我想補充幾萬新兵對擁有近八百萬人口的山東不會有太大影響。至於各地財賦不足的問題,也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

說着,周顯轉頭吩咐道:“韓暢,去叫李丁、馬懷義、齊策、丁國政四人過來。”

韓暢出去,不一會,四人走進堂內。李丁爲華夏錢莊的掌櫃,四面玲瓏,在場的很多人都認識他。他一走進堂內,便滿臉帶笑,四面拱手。

周顯擺手止住了他,“馬懷義,你一直負責管理膠州鹽場。我現在需要銀子,你就直接告訴我,你能爲我提供多少銀子吧!”

馬懷義站出來道:“稟告督帥,鹽場的賬戶上還有三十萬餘兩白銀,可以隨時支取。還有之前儲存的各種食鹽,可以低價交予各地鹽商售賣,半月之內便可拿到現銀,這樣也可得大約三十萬兩白銀。屬下還可以發動那些鹽商爲官府捐銀,應該能得至少十萬兩白銀。七十萬兩白銀沒有任何問題。”

周顯沉默了片刻,厲聲道:“一百萬兩白銀,一個月內送抵濟南。否則,這個鹽場場主你也別當了。”

馬懷義乾嚥了一口吐沫,連忙跪下道:“屬下一定照辦。”

周顯點了點頭,轉頭向丁國政道:“國政,你是宋先生的高徒,目前山東所有的礦場都由你負責。我現在想問的是,我讓你把礦場轉包給當地鄉紳富商的事情進行的如何了?可否提供一些銀子?”

丁國政皺眉道:“稟督帥,礦場轉包目前實施順利,確實也有一些現銀。但和這些鄉紳富商所商議的是,官府將礦場轉包給他們,但同時負責對他們開採出的礦石進行收購。所以大部分銀子都用來購買鐵、銅等礦石,然後交付給炮廠、兵械廠生產各種火炮和兵器。因而,真正在手的銀子並不多。但在青州和萊州,還有幾座儲量豐富的鐵礦和煤礦,本來是準備以後由官方開採的。如若督帥同意,可以將它們轉包出去,弄幾十萬兩銀子還是可以的。”

周顯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那就將它們轉包出去,但轉包期應該有所限定。五年,最多十年。一旦時間到了,官方將直接接收礦場。至於銀子方面,你們那邊能拿出多少就算多少吧!我不做強性要求。”

丁國政心中感激,拱手道:“多謝督帥體諒。”

周顯接着轉向齊策道:“齊掌櫃,我吩咐你做的事情,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

齊策站出來,拱手向周顯道:“督帥,我一直在按照您的吩咐,從南方各省收購稻米。目前在崇明島、舟山羣島上的倉庫內,已經儲有精米二十萬石,各種雜糧近五十萬石。之前限於冬日結冰海禁,無法運抵。但目前大海已經解封,隨時可以啓程將這些糧草運來山東。限於船隻問題,可能要費上一段時間,但盡力而運,兩個月時間足夠了。另外,之前我軍出兵剿滅舟山黃斌卿,平定舟山周邊海盜,以及海貿所得,都有大量金銀入賬。除去韓參將安置遷入舟山百姓、招募士卒,訓練水師和其他所需費用外,還有二百餘萬兩白銀的餘款。韓參將已經說了,如果督帥需要,他可以將這些銀子全部運來山東。”

周顯點了點頭,說道:“運來一百五十萬兩吧!畢竟海貿的基本運營,還有其他的也都需要銀子。你儘快趕回舟山,讓韓括把這些銀子和糧草運來山東。”

齊策拱了拱手,退了下去。

周顯最後轉向李丁,笑着說道:“李掌櫃,這些年,你和你的華夏錢莊給我提供了很多的幫助,這一次還得再次麻煩你。”

李丁滿臉諂笑道:“大帥說的什麼話。能爲官府做點小事,是在下的榮幸。況且華夏錢莊並非是小人的,而是三家合資,官府纔是主要股份的擁有者。”

周顯對李丁的表態十分滿意,“那我想知道我能從華夏錢莊借貸到多少銀子?”

李丁似乎早有準備,“之前官府所欠的借銀高達二百萬餘兩白銀,經過這段時間的還款,目前所剩只有不到百萬兩欠款。但上一年,華夏錢莊急劇擴大且各地運行都十分良好。官府分利四成,基本上可以還清欠款。除去錢莊基本運營所需,可以爲官府提供現銀五十萬兩。另外,還可以爲官府提供三百萬兩的銀票,可以用來支付士卒的餉銀以及其他的耗費。只要不是所有士卒在同一時間擁入錢莊用他們手中的銀票兌換現銀,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同時,我願意以私人的名義捐出白銀三十萬兩,以表達對朝廷的支持。”

堂內衆人唏噓不已。一百萬兩,一百五十萬兩,五十萬兩,三百萬兩,三十萬兩,這加起來就有六百三十萬兩,而且還有可能更多。可以說,周顯目前能調用的銀子可要遠比朝廷多的多。

周顯點了點頭,轉向吳甘來道:“吳知府,這樣沒問題了吧!”

吳甘來站起來,拱手道:“督帥生財之道,屬下佩服萬分,屬下沒有意見了。”

周顯問道:“那其他的大人了,可還有其他要說的?”看沒人說話,周顯便接着說道:“那就先再招一個軍。”周顯採用的軍制類似於後世的三三制,每個營有三個千人隊,每個千人隊有一千單八十人。三營爲一團,三團爲一軍,也就是兩萬九千一百六十人。當然也有例外,例如五德營,每個營的人數都遠大於正常規模。

高名衡有點疑惑,周顯花了這麼多口舌說服衆人,但只招募了不到三萬人,這明顯有點不合常理。他忍不住問道:“督帥,一軍,夠嗎?”

周顯搖了搖頭道:“不夠,但目前只能先招募這麼多。但之前所要求的每府保有三千鄉勇,每縣保有五百鄉勇的規矩需要改一下。像東昌、兗州、濟南這三府,鄉勇數量要增加到五千人,以便隨時可以將他們編入軍中。各州縣不做要求,由各地的主管官吏自行決定。例如處於前線的,盜匪較多的,可以多招募一些,其他的地方可以少招募一些。”

說到這裡,周顯掃視了一圈衆人道:“另外,考慮到各府財政不足的問題,我決定拿出一百萬兩白銀補充各府財政。登萊二府,每府可得白銀十萬兩。濟南自身比較富裕,但因爲接納從河北而來的災民最多,今後或許會更多,所以可得三十萬兩白銀。青州情況稍好,十萬兩白銀。東昌、兗州二府因爲處於前線,每府可得二十萬兩白銀。各府主官可以自由支配這些錢財,但首要的任務有兩點,一個是安置流民,另一個是給予治下貧困州縣一定的支持。總之,在外對敵的時候,我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在這裡,周某就拜託各位了。”

以高名衡爲首的衆官站起來,拱手道:“謹遵督帥命令。”

周顯點了點頭,說道:“李開,你從德字營抽出一百位將領,他們將作爲新建第二軍的中流砥柱。至於招募新卒的事情,還是交給俞百易負責,各地官吏要積極配合。這些士卒日常所需也由俞百易負責提供,缺什麼,直接向我提。”

第八百零三章 過海州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七章 夫子第958章 出兵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958章 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958章 出兵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948章 議和3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954章 變革3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954章 變革3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二百一十一章 進攻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一千章 議事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十五章 馬政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
第八百零三章 過海州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七章 夫子第958章 出兵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958章 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958章 出兵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948章 議和3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954章 變革3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954章 變革3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二百一十一章 進攻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一千章 議事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十五章 馬政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