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

黃蜚疾走數步,追上最前方的趙旭升。“趙副將,我們找個地方談談。”

趙旭升沉默片刻,最終點頭道:“現在差不多已經是用晚食的時間了,平福街上有一座酒樓,物美價廉,我們去那裡邊吃邊聊吧!”

酒樓距離復州府衙沒多遠,兩人帶着幾個隨扈,沒走幾步便到了。酒樓掌櫃顯然認識趙旭升,連忙滿臉堆笑的迎了上來,“趙老闆,您來了?”

趙旭升點頭笑道:“除了老四樣外,再添兩個熱菜,來一壺好酒。”

掌櫃馬上道:“好叻!趙老闆,您先請上二樓,馬上就給你備好。”

趙旭升點了點頭,和黃蜚一起上去。黃蜚落座之後,滿臉疑惑的問道:“趙副將,你經常來這裡?”

趙旭升回道:“也不是很經常,但基本上每個月都會來兩三次。這家掌櫃的父親便是開飯館的,數年前,只因爲向幾個清軍討要飯錢便被當街虐殺。他子承父業,依舊是開飯館。雖然他從未忘過父仇,但他一個平民百姓又能怎麼辦?忍氣吞聲的活着唄!”

黃蜚嘆了一口氣道:“滿虜暴虐,遼東數百萬漢家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趙旭升點了點頭,“滿虜對治內百姓的管制十分嚴苛,在我軍剛奪下復州之後,雖然大部分百姓滿心歡喜,但他們對我軍能否能夠戰勝滿虜都心懷疑慮。對滿虜戰力的恐懼,對將來可能招致來的報復的擔心,讓他們想親近我軍而又不敢。在我軍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這個掌櫃的,運了整整三大馬車的糧食到我軍軍營,並請求收他的兩子入軍。”

黃蜚提起了興趣,“還真沒看出來,這家掌櫃會有如此的骨氣。後來呢!”

趙旭升輕輕的擺了擺手,向幾名隨扈道:“我和黃僉事有事要談,你們也去隔壁房間吃點東西吧!”

幾個隨扈應了一聲,帶上門走了出去。

趙旭升拿起桌上水壺,給黃蜚倒了一杯茶道:“後來他的兩子便被我手下的一個千總收入了信字營,而也正因爲他開了一個好頭,當地百姓也逐漸開始接受我軍。無論是勞軍的,還是投軍的都增加了不少。”

這時門外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掌櫃端着一個托盤走了進來。他將酒菜放在桌上,向兩人道:“趙老闆,你們先用着,有什麼需要的再叫我。”

看掌櫃離開,黃蜚有點疑惑的問道:“趙副將,莫非他不知道你的身份,爲何稱呼你爲趙老闆?”

趙旭升點頭道:“我只告訴他,我是隨軍而來的皮貨商。因爲在我軍奪下遼南之後,有很多登萊的貨商前來遼南,這樣的身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家飯館距離府衙不遠,交通便利,平時有很多各色人等來這裡用飯。我之所以來這裡,除了想照顧一下他家的生意外,還想聽聽那些普通百姓到底是如何評價我軍的。軍門他常說,要想收服民心,首先就要先知道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以前不懂,但自從協管金復二州的政務之後,發現還真是得需要知道這些普通百姓整天想的是什麼。”

黃蜚問道:“趙副將,那你現在知道他們想什麼了嗎?”

趙旭升笑着伸出兩根指頭道:“很簡單,就兩點。一,能吃飽;二,有盼頭。軍門的這次改制田地,直觸大部分貧民心中所想。只要施行下去,我軍將得到更多的支持,或許在不久之後就不需要再從登萊招募新兵,只在遼南便可完成招募。”

黃蜚沒有否認,只是眉頭緊蹙道:“軍門的這次改制我並沒有多大的意見,只是感到一些隱隱的擔憂。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聽軍門的話語,我感覺他並非只是想在金復二州推行田地的改制,在登萊,甚至我軍將來可能奪取的整個山東,他都可能那麼做。”

趙旭升輕輕的點了點頭道:“雖然軍門沒有明說,但他確實應該會那麼做。”

黃蜚嘆了一口氣道:“這正是我的擔憂。金復二州爲我軍新奪之地,擁有土地者僅是些普通的大族富戶。而在山東境內,士紳、官員、乃至皇室宗親,這些纔是掌控大量土地的人。如果軍門真的那麼做,他得罪的將是很大的一批人,而且俱是有權有勢之人。這些人,不是我們能夠輕易得罪的。”

趙旭升笑道:“黃僉事,實施此事的是周軍門,即使得罪也是他得罪,和我們這些他的下屬又能有什麼關係?”

黃蜚臉色間有隱隱怒色道:“趙副將,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克遼軍是一個整體,如果身爲主將的周軍門受到羣臣的攻訐,我們這些人豈能好過?周軍門的心太大,想要做的事情太多,而這最終將給他自己招致無盡的災禍。在周軍門他離開登萊之後,朝廷便令我負責五德營,同時從遼東調來白翥擔任登萊總兵,難道趙副將你從中看不出這意味着什麼?”

趙旭升沉默了片刻道:“朝廷這是爲了防備周軍門獨掌軍權,無論是提升您爲都督僉事,還是調白翥擔任登萊總兵,都是爲了限權。”

黃蜚氣笑道:“原來你知道啊!”

趙旭升淡淡笑道:“我又不是瞎子,怎麼會不知道?但我想問黃僉事一句,您說以周軍門的聰慧,難道他不知道朝廷這麼做的目的嗎?”

黃蜚眉頭緊蹙,沒有說話。

趙旭升繼續說道:“這次永寧監城之戰,雖然我軍最初的目標達成,但士卒損失慘重。此刻軍門以宣武將軍的身份兼任山東總督,負責一切軍務。如若軍門以此爲由,奪取您對兩營的控制權,可以說是合理合法。以目前朝廷對軍門的倚重,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但軍門他不但沒有那麼做,反而許諾登萊新兵優先補充給智字營和信字營,並準備在旅順設立制船廠和兵械廠。一旦二廠設立,遼南的我軍在軍械方面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從這個方面講,對比以前一切都依靠登萊供給的情況,黃僉事你手握的權力比着以前只多不少。”

黃蜚眉頭微挑,臉色很不自然,“趙副將,你到底想說什麼?”

趙旭升道:“黃僉事,您有大將之才。這點,我知道,全軍將士知道,軍門亦知道。因而他雖然知道朝廷有分其兵權的意思,但依舊給予你重任,因爲除了他自己,只有您才能在遼南鎮得住局面。也許軍門還有別的想法,但在我看來,他不因私怨而枉顧大義,爲了克遼的大局,他甘願冒這樣的風險。”

趙旭升看黃蜚眉頭緊蹙,繼續說道:“黃僉事,當今,在外有滿虜肆虐,在內有闖賊、孫賊猖獗,劉澤清反叛。官軍頹廢,堪戰者不過少數的幾支軍隊,克遼軍便是其中的一支。軍門所想者,不過是想盡快擴充我軍的實力,以有利於大明。這樣做,即使會得罪一批人,我感覺也十分值當。既然軍門他願意那麼做,身爲下屬,我們除了相信他之外,是不是也應該全力支持他?”

黃蜚搖了搖頭道:“我不想和你談這個,而是想說軍門他這樣下去,將會使他自己徹底陷入孤立的局面。開海禁,建五營,分田產,哪一項都開大明之先?我們也許覺得他是爲了壯大我軍的實力,但在朝廷看來,他就是擁兵自重。如若將來聖上下一道旨意,說讓你我二人拿下軍門,你做還是不做?我黃家數代爲將,忠的是大明。即使周軍門對我有恩,如若是聖上親自下的指令,我必會聽從。但那種情況,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因而,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就這件事去勸勸軍門。凡事都有一個度,超過那個度,事情就會適得其反。在這裡能做的事情,在山東未必能做。”

趙旭升沉默了片刻,問道:“黃僉事,你覺得軍門做的是錯的?”

黃蜚惱怒道:“我不是說了,我不想和你討論對錯,而是說不應該在山東推行此事,因爲得罪太多的人。”

趙旭升淡淡一笑道:“黃僉事爲邊將出身,而我生來便是衛所兵。兩者之間雖然有很大的區別,但在我看來,目的都是爲了衛國護民。現今衛所制敗壞,邊兵貪腐怯戰,別說護民,不害民已屬萬幸。周軍門掌控登萊之後,革除衛所兵的弊制,清除邊兵中老弱,組建了五德營。全軍戰鬥力的提升不用我多說,任何人都看得清,要不然也不會有數次大破滿虜,收復金復二州的局面。在政務方面,他又打開海禁,開山開礦,令登萊百姓在災荒之年也不必再流落在外。這些事情,那一項不觸及一些人的利益。但從結果來看,誰又能說軍門做的是錯的呢!大明衰弱至此,我擔心此時不做,便再沒有做的機會了。而且,我也不感覺就因爲你我的幾句話語,軍門他便會放棄他的想法。”

黃蜚擺了擺手,站起來道:“你不願去,那我自己一個人去,反正我不會坐看他走向死路。五德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我不允許它再次分裂。”

趙旭升拉黃蜚坐下,“黃僉事,你我二人勸不了軍門,但有人或許能啊!你何不寫一封信給萬先生,將自己的擔憂告訴他。萬先生久在官場,知道此事的輕重。而且他還是軍門的半個先生,比你我更能說上話。”

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954章 變革3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2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八百章 高奇2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三百零三章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
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954章 變革3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2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八百章 高奇2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三百零三章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