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知己難求,真情相交(二)

是夜,星空明朗,玄月高掛。

陣陣夏風從山下吹來,暖暖的,讓林若有說不出的愜意。擡頭望着星空,變化莫測的星空上,林若可以看到很多東西。一時間,林若的思緒不寧了。自己能改變歷史上的事實嗎?郭嘉的早死,曹操屠殺徐州,徐庶的遺憾,火燒連營七百里,白帝託孤,還有最讓人流淚的五丈原星空……

這個時候,一陣如流水般清澈的琴音傳了過來,林若纔回過神來,不知不覺發現自己竟然流淚了。他不由搖頭自言自語道:“不管如何,試了才知道行不行!”連嘗試一下的勇氣都沒有的話,自己還叫林若嗎?就算失敗,也失敗得有價值。

郭嘉走了過來望着林若的樣子,不由問道:“言心,你看星相看到了什麼?”

琴聲停了下來,接着是戲志才的一聲長嘆,他站起來說道:“只怕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吧!”

林若點了點頭說道:“志才,奉孝,我想你們和我一樣,都想這個亂世能早日結束吧!天下興亡,苦的都是老百姓。假如能建立一個沒有戰火,沒有爭鬥,沒有苦難的國家,那該多好!”

“言心,天剛黑,你就做夢了?世人都有貪念,又豈能無爭鬥?”郭嘉一聽當下忍不住潑冷水說道。

林若被郭嘉這話震住了,是啊,世人都是有貪念的,又怎麼能沒有爭鬥呢!林若想到這裡不由地搖了搖頭,訕笑說道:“看來我還是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戲志才望着林若有些意味深長地問道:“言心,天下將亂,你有什麼打算?”

郭嘉也望向林若,期待林若的回答。

“鳳棲於梧,士擇明主。”林若將自己的所想說了出來,他沒心去爭霸天下,但是可以去當謀士,一個好的謀士,可以讓三國提前結束,讓百姓免受塗炭,還可以讓很多遺憾的事情不再發生。

短短八個字,說出了謀士的心聲。

“那言心,你心中的明主又是什麼樣子的?”戲志才當下忍不住問道。

林若笑着反問道:“志才你何不將你心中的明主說出來呢?”

戲志才和郭嘉兩個人相視一笑,郭嘉忍不住笑着說道:“志才,你助曹操破黃巾軍之事,只怕言心已經知道了。你這個幕後軍師,就不用隱瞞了。”

這戲志才竟然是助曹操破黃巾軍的軍師?林若愣住了,莫非戲志才早就出仕了,只是因爲某些原因而退隱此處?這可是一件新鮮的事情啊,從三國志裡只知道戲志纔是曹操早年的謀士,他死後,郭嘉才接他的班。

沒想到這個早年,竟然是這般的早。

這些天與這兩個人攀談,自己早就瞭解到了,這兩個人的才華絕不下與自己,自己唯一的優點就是已經知道了歷史,以及多了兩千多年的見識。可是戲志才和郭嘉都死得太早了,否則曹操應該能夠一統三國吧!

林若想到這個當下不禁說道:“可惜……真是可惜……”

“怎麼言心認爲曹孟德算不得上明主?”郭嘉有些吃驚地問道。

林若搖了搖頭。這個時候林若纔回過神了,他尷尬地笑了笑。曹操應該算得上是明主,可是他不符合自己心中的那個明主的形象。起碼他逼死荀彧,這個就讓他在林若的心中黯然失色。

“言心,你見過曹孟德?”戲志纔看林若的反應好像對曹操很熟悉。

林若再次搖了搖頭說道:“在下只是聽聞過他少年時代的一些荒唐事情和破黃巾軍反賊的事,真人卻沒有見過。可以說,對於他的大名若早已如雷貫耳,可是真人卻一直無緣相見。因此也不敢妄下結論。”

戲志才忍不住說道:“孟德雖是宦官之後,但是其雄才大略,賢德愛士,是一個難得的明主。奉孝,言心,你們如果有一日要出山輔佐明主,可以去考慮一下孟德,他必然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郭嘉只是笑而不言。

林若見郭嘉不說話,心裡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自己絕不會去投效曹操的,歷史上,曹操的殺戮太重了,自己可不想去做那個劊子手,當下說道:“昔日太公垂釣於渭水,以期文王,只因紂王無道百姓慘遭荼毒。曹操殺戮過重,堪比白起。若不會選這樣的人做主公的,若寧可選擇一個默默無聞的仁君,也不會選擇一個勢力強大的暴君。”

“殺戮太重?”戲志才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什麼,解釋道:“言心,曹孟德坑殺那三萬黃巾反賊的事情?和參與屠殺廣宗的事情嗎?如果你因此怪孟德,那你便是冤枉他了。他也是不得已。當時朝廷下命,對所有反賊無須關押,直接坑殺,寧可錯殺,絕不能放過一人。孟德是無法抗命啊!”

“志才,我只想說一句,百姓何辜?自古都是官逼民反,而民不得不反。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羣雄紛涌響應,是什麼原因?難道是那些老百姓吃飽了沒事情幹,試着去推翻秦國,弄個王侯將相來噹噹嗎?不是,因爲他們活不下去了。既然活不下去,那只有拿起武器來反抗了。反正橫豎都是一死,還不如拼了,或者還有一線生機。哎……張角等人雖然可惡,可是也算得上是一時英雄。可惜的是,死得太早,否則天會是什麼樣子,還真的很難說。”林若當下忍不住發怒說道。

百姓的生命就不生命嗎?哎,看來我和這些古人還說有代溝的。

“言心,你……”郭嘉愣住了,他沒想到林若竟然對曹操坑殺那些反賊有這樣激烈的反應。在古代,坑殺俘虜和降敵這是很正常的。

“言心真乃仁愛之人。孟德其實並非嗜殺之人。孟德是宦官之後,朝中針對他的大臣很多,他若是私放了那些黃巾反賊,只怕會招來衆人的非議,到時候丟官棄職是小事,被誣陷勾結反賊抄家問斬便是大事了。孟德他不得不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爲求自保,而不得不遵從朝廷的命令,殺害那些無辜的百姓,這確實有些殘忍,可是究其原因,確實怪不了曹操,只能怪朝廷吧!

林若當下心情黯然了,好一會說道:“師父曾經問我如何擇主,我告訴師父,仁愛百姓,心懷天下,禮賢下士,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倒要看看曹孟德可是那個仁愛百姓,心懷天下,禮賢下士之人。若是如此,我便出山輔佐此人,若是此人殺戮過重,置天下百姓不顧,我便投靠他人。只是這樣,只怕要和志才你爲敵了。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和自己的好朋友成爲敵人,誰都不願意看到。

“哈哈……言心,仁愛百姓,心懷天下,禮賢下士……這三個作爲擇主的標誌倒是見到言心你心中所繫並非天下,而是百姓。言心,果然是仁愛之人啊!”戲志才當下忍不住笑着說道。

這林若還只是一個未經歷過生死的孩子,他哪裡懂得戰場的殘酷,官場的權勢之爭?百姓在諸侯的眼裡,不過是成就他們霸業的墊腳石。那個帝王將相,不是踩在累累白骨上成就那不世之功的?哎,言心果然是天真簡單啊。

不過,能和這樣簡單和善良的人交朋友,確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言心,成大事者,不能婦人之仁。你的仁義終有一天會害死你的。”旁邊的郭嘉當下忍不住說了這樣一句。

林若當下愣住了,望向郭嘉,郭嘉……看來,他也是一個典型的用計殺人型人才。有他跟在曹操的身邊,怪不得曹操能殺人殺得風生水起。算了,也不能怪他,畢竟在古代成王敗寇,勝者有權力處置敗者。想到這裡,林若不由感覺脊樑骨有些發冷……假如自己失敗了,那豈不是很慘?!

林若臉色的變化逃不開戲志才的觀察,戲志才咳嗽了一下說道:“奉孝,言心和我們所學的不同。他學的是王道,而我們學的是霸道。王道講究仁心,以仁義治天下,使百姓真心皈依。而霸道,是以武力治天下,使百姓屈服於武威之下。”

林若愣了一下,自己學的是王道嗎?自己跟鬼谷先生學的應該是用兵的詭道吧!看來他們將自己對百姓的憐憫和愛惜看成是儒家的仁義了,自己最討厭儒家的那種忠君思想了,怎麼會是儒家學派的代言人呢!

郭嘉搖頭說道:“言心所學只怕不是王道。王道講忠君愛國,這兩日,言心的言論當中又有幾分是向着朝廷的?”

林若當下笑了笑說道:“可能是我不是中原人吧!莫要見怪了。”

“言心雖不是中原人,才學卻不遜於我等。好久沒有遇到像言心這般談得來的朋友了。不如我們今日就在此秉燭而談,對酒當歌如何?”戲志才當下忍不住笑着問道。

郭嘉一聽到酒字,當下說道:“正合我意!”

“敢不從命?!”林若也不做作當下擡手說道。

當夜這三人,便燃起篝火,兩個書童負責烤野味,三人在花間彈琴,唱歌賦,舞劍,一同討論天下大事,兵法佈陣,談得十分投機。漸漸之間,林若和這兩個人的關係有說不出的融洽。

郭嘉和戲志才都是出來名的酒鬼,到最後,這兩個人便拼起酒來,硬是要將林若也拉上,三個人一起拼酒。

雖然林若前世也算是一個酒缸,可今世林若在鬼谷十年,滴酒不沾,如今被這個低度的黃湯灌得有些接受不了,沒幾杯就微醉了。這喝酒還是要鍛煉出來的。

喝醉酒的林若,便沒有多大的意識了,當下詩興大發,盜版了歷史上無數文人騷客的作品。

弄得這兩個鬼才,都林若的文采折服了。

最後三個人都喝醉了,倒在了桌上。

翌日,林若甦醒便感覺到有人抱着自己,他習慣性地將那個抱着自己的人推開,當然了還不忘了給那人一腳。這是哪裡?他……戲志才?林若滿頭黑線看着被自己踹醒的戲志才,才記起昨天晚上自己的荒唐行爲。

“三弟,你下次下腳再重一些。我可就提前去閻王哪裡報道了。”戲志才站起身來,打了一個哈欠說道。

三弟?林若當下驚訝地問道:“三弟?!是說我嗎?”

自己什麼時候成了他的三弟了?

“怎麼?你昨天晚上喝醉酒,非來着我們兩個結拜,那麼快就忘記了?說什麼古有桃園三結義,今有月下三君子嗎?”

“啊?!那我還說了什麼沒有?”林若馬上追問道。

看來喝酒誤事,一點沒錯。林若隱約記得自己確實好像拉着他們不放,硬要結拜的場景,回想起來,好像在夢中。

“你昨天一連吟了好幾首詩,文采了得。讓我和大哥都好生佩服。”郭嘉也打了一個哈欠站了起來說道。

林若一臉黑線,好一會才說道:“果然是喝酒誤事!”

“三弟,你可還記得你說的天下三分的事情?”戲志才記得林若醉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大漢之後,天下三分,最後統一爲晉,還嘟囔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林若當下驚訝地說道:“什麼?!我有說過這樣的事情嗎?”

自己還說了些什麼離經叛道的話?哎,以後要少喝酒爲妙。否則只怕被別人聽了,會把自己當成妖孽了,要知道這個時代對待像張角這樣的妖孽,朝廷是絕不手軟的。自己要是被當成妖孽燒死,那可是歷史上冤假錯案了。

“你不記得了?!”戲志才反問道。

林若苦着臉說道:“不記得了。你別問我,我喝醉酒都是亂說的。況且星相之說,是存在一定變數的。不能當真的。”起碼我現在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變數。

“大哥,我看我們今天晚上有必要,再讓言心喝多一些。”郭嘉一臉壞笑地說道。

林若當下望着郭嘉一臉無語。

交友如此,真是不幸啊!

十里長亭外,三人依依惜別。

“言心,你何不多留幾日。難得我們談得如此投機。”郭嘉執着林若手十分不捨地說道。這個林若除了有些婦人之仁,其他都是很好的,特別是他的那橫空出世的謬想,恍如山澗清澈的泉水,洗滌了自己腦子許多混沌不堪的思想。

能和這樣的人成爲兄弟,真是一大幸事。

再多留幾日,就被你們帶壞了,肯定要成酒缸了。這戲志才和郭嘉,典型的酒缸級人物,每天晚上是無酒不歡,不醉不睡。林若直接白了郭嘉一眼,然後說道:“若還想去遊歷一番,倘若玩夠了,肯定還會回來看望大哥和二哥的。只是希望到時候,我們是友非敵。”

“既然如此,那就多留幾日吧!省得我們他日真要在戰場相見了。”郭嘉忍不住說道。要是和三弟對上陣,只怕還真的讓人心驚肉跳的。

“奉孝所言極是。三弟,你何不多留幾日?人生難得一知己!”戲志才當下贊同。能遇到一個智力相當,又談得來的朋友的機率實在太少了,因此在這裡戲志才只有郭嘉這樣一個朋友。

林若雖然也有些捨不得這兩位新交的朋友,可是他確實不能多留了,畢竟他有計劃的,他可不想因爲變化而改變了他本來的計劃。他當下揚手說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哥,二哥,你們多注意身體,我就此告辭了。”

林若說完便跳上了馬背,回頭望向兩位哥哥,見他們面帶不捨,當下一狠心拱手說道:“兩位哥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我們再見!”

他說完策馬而去,只留下一陣飛揚的塵土。

望着林若漸漸遠去的背影,郭嘉忍不住說道:“志才,言心只怕並不是我們想象那樣簡單。我看得出來,他似乎是很有計劃地做着一件事情。這樣的人看起來雖然顯得古板,可是意志卻特別的堅強。換了我是他,我只怕會就此留下來和朋友切磋了。難得遇到幾個知己好友啊!”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奉孝,你有沒有發現,每次我下棋的時候,當逼得言心走投無路的時候,他都能壯士斷腕,故意殺死自己的一大片子,藉此來打開一片新的天地,這樣的人會是婦人之仁的人嗎?”

郭嘉點了點頭說道:“或者他真的是心憂百姓,但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肯定會捨棄該捨棄的東西。我也看不透他,呵呵,我能看得透你,看得透文若,看得透公達,卻看不透他!不知道下一次見到他,會是什麼樣子的。”

“他應該比現在更加成熟,更加讓人摸不透吧!走吧!今晚我去你家住!”

“難得你肯來我家住!不如就在我家長住如何,山上太遠了,我跑來跑去,確實太累!你來我家住,我日日向你探討天下大事,討教棋藝了。”

“哎,都是言心害的。我如今一想到回到山上,一個朋友也沒有,就覺得寂寞。也罷,反正你家就你和你兩個僕人,房間多得是,加多兩雙筷子也沒什麼!”

“哈哈……志才說笑了,難得你肯來,我可是掃榻而迎的!”

第65章 郭嘉的苦肉計(一)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五)第24章 還有一路(三)第100章 登基(四)第2章 奉孝與志才第91章 華佗之難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第2章 又遇梟雄!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00章 劉備的疑惑(二)第67章 裝神(一)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13章 舊日往事vip卷後記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15章 宿命?!(一)第3章 知己難求,真情相交(一)第1章 “失意之人”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25章 薊城之戰(五)第一百〇八章 劉表病重一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67章 兄弟情深第95章 雷人的相似第39章 謀取會稽第50章 郭嘉的反擊(二)第35章 巴郡嚴顏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13章 捕魚計劃(四)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孟德一請林言心第61章 誰人天下?第40章 落日之威(三)第20章 荀攸生病?!第62章 小小?第37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中)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89章 長沙之戰——始計篇第59章 意外+天意=無奈(一)第51章 下邳之戰(六)第100章 登基(一)第31章 暗藏的危機第94章 城破(一)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57章 狩獵(三)外篇不能說的秘密六第1章 春暖杏花開(一)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一百〇五章 戰一第69章 兵發江東(二)第15章 宿命?!(一)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一)第10章 伏龍、踞虎、隱狐?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94章 袁術來使第72章 許劭之評第4章 嫣然山莊第14章 佈局(一)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42章 嚴子衿設宴,蜀中人物齊聚(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48章 情字最傷人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外篇算計死人第93章 天亮了(二)第76章 子龍V5(一)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70章 劉備的決心(一)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29章 一統之路(下)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一百〇七章 公子劉諶到江東一第37章 第一次抉擇(三)外篇小甜姜的養成攻略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第7章 生意人(一)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56章 鬱悶的呂布第90章 流言四起(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三)第27章 擂臺內外(一)第9章 諸葛一家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三)第2章 奉孝與志才(二)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二)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二)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72章 官渡之戰(四)
第65章 郭嘉的苦肉計(一)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五)第24章 還有一路(三)第100章 登基(四)第2章 奉孝與志才第91章 華佗之難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第2章 又遇梟雄!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00章 劉備的疑惑(二)第67章 裝神(一)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13章 舊日往事vip卷後記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15章 宿命?!(一)第3章 知己難求,真情相交(一)第1章 “失意之人”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25章 薊城之戰(五)第一百〇八章 劉表病重一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67章 兄弟情深第95章 雷人的相似第39章 謀取會稽第50章 郭嘉的反擊(二)第35章 巴郡嚴顏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13章 捕魚計劃(四)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孟德一請林言心第61章 誰人天下?第40章 落日之威(三)第20章 荀攸生病?!第62章 小小?第37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中)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89章 長沙之戰——始計篇第59章 意外+天意=無奈(一)第51章 下邳之戰(六)第100章 登基(一)第31章 暗藏的危機第94章 城破(一)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57章 狩獵(三)外篇不能說的秘密六第1章 春暖杏花開(一)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一百〇五章 戰一第69章 兵發江東(二)第15章 宿命?!(一)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一)第10章 伏龍、踞虎、隱狐?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94章 袁術來使第72章 許劭之評第4章 嫣然山莊第14章 佈局(一)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42章 嚴子衿設宴,蜀中人物齊聚(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48章 情字最傷人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外篇算計死人第93章 天亮了(二)第76章 子龍V5(一)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70章 劉備的決心(一)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29章 一統之路(下)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一百〇七章 公子劉諶到江東一第37章 第一次抉擇(三)外篇小甜姜的養成攻略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第7章 生意人(一)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56章 鬱悶的呂布第90章 流言四起(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三)第27章 擂臺內外(一)第9章 諸葛一家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三)第2章 奉孝與志才(二)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二)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二)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72章 官渡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