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一次抉擇(三)

林若聽到張良這話,當下長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向張良,韓信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可是歷史上寫韓信不是說他驕傲自大,目無尊長嗎?甚至不知道急流勇退。

看到林若的反應,張良當下笑了笑說道:“阿若,你當年看過阿信寫的《用兵》,你該知道《用兵》這樣的一本實用型的兵書,絕不是那些驕傲自大的人可以寫出來的。阿信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他太相信別人了,當然這個別人並不是指敵人,而是自己人。阿信帶兵十分講究和士兵們共患難,同吃苦,賞罰分明,言而有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帥才。他的統兵能力是我見過的最強的一個。他能讓一支鬆鬆垮垮的隊伍變成一支嗷嗷叫的部隊,他能讓一支從來沒有打過勝仗沒有士氣可言的隊伍變成一支百戰百勝視死如歸的隊伍……他善於找出敵人的缺點,也擅於發現敵人的優點,並且能把敵人的優點變成缺點……”

“在鬼谷學習的時候,其實師兄弟三個人當中,就屬於我的話最少,人最沉悶。阿信是我們三個的開心果,他總能想方設法地整出一些小動作來,惹得我們哈哈大笑。想起來,還真叫人懷念當初的日子。”

“師父,那蕭何月下追韓信是怎麼回事?應該並不是歷史上所記載的這樣吧!”林若當下忍不住問道。

張良點了點頭說道:“確實並非如司馬遷《史記》中所言的那樣。”

“那事實上是什麼原因讓韓侯離開高祖?”林若忍不住問道。

“我們三個人當中,阿信是師父收上山最遲的一個弟子,我們與阿誠分別下山後,他才下了山,他比我們遲上山四年,也比我們吃下山四年。”

“我們下山後,遵照師父的吩咐,相互間要裝成互不相識的路人。阿誠在沛縣當了一個獄中的牢頭,天天和犯人打交道,他說過在亂世當中,敢於觸犯法律的人,都是一些活不下去,不得不鋌而走險的有才能的人,他當這個牢頭目的就是能夠交結天下間有才能的人,這樣爲他日他輔佐明主打天下籠絡人才。”

“我回到了下邳,依舊隱居在山中。對我來說,天下的紛擾權勢根本就是過眼煙雲,我更向往十年來鬼谷的平靜的生活。在下邳我結識了霸王項羽的項梁,也和項家有了一定的交情。陳勝吳廣起義後,秦朝果然和師父所預言那樣亂了起來。在項梁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韓王’並且復國了……”張良絮絮叨叨地說出了當年那些陳年往事,說到最後,他感慨地說道:“其實當年,倘若不是阿誠來書召喚我,加之我對項羽的觀察,知道項羽太過於善良並非成大業之主,否則我會一直留在項羽的幕下的。”

“在阿誠的精心設計下,我和高祖‘偶然’相遇了。也許阿誠曾經在高祖的面前將我說得天上有地下無,因此第一次相遇,高祖就拉着我的手,非要拜我爲師,我自然不肯,他便推求其次,與我敘談天下大勢……不得不說,高祖是我見過最有領導魄力的一個人。他身上有一股讓你震懾的霸主之氣,還有一股讓你爲之臣服的王者之氣……他爲人處世不拘小節,爲求勝利,不怕別人戳他脊樑骨,比起霸王的那股子傻得可愛的善良,他確實很合適結束這個亂世。經過幾次的推脫,我還是最終被他的誠意所感,爲他設謀,成了他帳下的智囊。回想起來,這一切似乎都是師父設想的那樣。”

“我們三個人,一個精於內政,一個精於奇謀,一個精於領兵作戰,得到我們三個便可以得到整個天下。這也正是師父爲什麼要讓我們三人共同輔佐一主的原因了。”

“師父,范增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比起你來,誰更厲害一些?”林若突然間想到了項羽身邊的范增,忍不住問道。

“你說霸王身邊的那個小眼睛的小老兒嗎?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在戰場上奇謀不斷,秦朝的江山絕大部分是毀在他的手裡的。不過這個小老兒的心眼很小,空有一身才華,根本不瞭解霸王心中的想法,一個勁以長者自居,如同一個父親一樣教訓霸王……你可以想象得到,霸王心中對他有多麼的厭煩。”

“所以在霸王大業最頂峰的時候,那小老兒被霸王趕走了,結果弄得吐血身亡,還真的很慘。哎,其實這范增老兒雖然不好,可是卻也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我一直對王平用離間計這樣的毒計來對付這個老臣子,心中很是難受。”

張良說到這裡,眼神不由暗淡了下來,心中不由生出了一絲絲悲憫之色。

林若看到張良這樣,當下忍不住說道:“師父,只怕項羽也知道這是一個離間計吧!不過他可能真的對范增厭惡已久,便想趁這個機會將范增趕走。你該知道,上位者的心態都是很奇怪的。”

張良當下點了點頭說道:“我何嘗不知。否則當年我便不會藉口身體不適爲由,託病不上朝堂,遠離廟宇了。”

“扯遠了……呵呵,看來回憶往事還真的很讓人傷感。阿若,你剛纔問我阿信是如何到高祖帳下的是吧?”

“我記得山上一別之後再次見到阿信,是在項羽的軍中……當時我作爲使者到項羽軍中送信,路上剛好便碰到了阿信,當時你可以想象得出我內心是多麼的吃驚,多麼的恐慌,因爲阿信的才華我是知曉的,他的個性我也是知曉的。我強壓着心中的吃驚和恐慌回到了高祖軍中,一進軍營,我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找阿誠,告訴他我在項羽軍中遇到了阿信。”

“當時阿誠也極爲吃驚,沒想到我們三個師兄弟當中,小師弟竟然去輔佐了敵人。阿誠當夜就找了心腹高手,拿上私人密信去找了阿信,信中所言是什麼我不知曉,但是我知道沒過多久,阿信便離開了項羽,悄悄地來到了蜀漢。”

“阿信來到蜀漢第一個找到的人不是阿誠,而是我。你或者會很奇怪,爲什麼阿信不找寫信給他的阿誠,反而是找我。其實是因爲阿誠和阿信相交的時間太短了。阿信上山不到兩年,阿誠就學成下山了。說起來,我與阿信相交的時間最長,足足六年。他覺得我是他身邊的二師兄,是一個值得他信任的人。他告訴我,他並不看好劉邦,但是師門說過,要共同輔佐一主,而我們師兄弟三人已經有兩人選擇輔佐劉邦,他也只好棄項羽來輔佐劉邦。”

“我本想安排他與高祖見面的,可是他拒絕了。他只問我要了一個小小的專門管理糧倉的小吏。我深知阿信的性子,他可以統兵千千萬,但是絕不是那種可以當好一個小吏的人,他不夠圓滑,不夠細心,更不會討好上司。”

“果然沒過多久,他便出事了。”張良便將韓信的故事繼續說完。原來韓信當守倉令當得太過於認真了,有一次和一個冒領軍需的將軍發生了爭執,那個將軍爲了報復他一個小小的守倉令,讓人半路把他打了悶棍,把他陷害成了逃兵。按軍法,逃兵是會被殺頭的。

林若聽到這裡,知道歷史上韓信投奔劉邦後並沒有得到重用,而是被派出守倉庫了,結果因爲不滿劉邦的用人機制逃走了,卻沒想到歷史事實竟然是這樣的。

“當時阿誠知道了是我安排阿信當守倉令之後,深責我不將阿信到蜀漢來的消息告訴他,同時他攔下了將要被行刑的阿信,將他推薦給了高祖。可是誰知道阿信被推薦給高祖後,卻在高祖面前一改往日的謙虛謹慎的態度,大放厥詞,這讓高祖十分不喜歡他。不過高祖又不好駁斥了阿誠的面子,便將阿信封爲一個相當太倉令的專門管理軍糧的官職。這個是一個文職,官職也算是很高的。阿信很開心接受了這個官職,可是我知道他的心卻很冷,甚至隨時做好了要離去的準備。”

林若聽到這後,忍不住暗想,這韓信到底打什麼主意?

“阿誠深知高祖的脾氣,當下也是無可奈何。高祖喜歡有本事的人,對那些誇誇其談之輩,高祖是深惡痛絕的。阿誠深知阿信被封爲糧官之後,肯定會伺機再逃。果不出其然,阿信終於找到了再次逃走的機會。這一次是高祖帳下幾十個官員一起跑了。阿誠得知阿信跑了之後,二話不說,便要了一片快馬,連續追了三天三日纔將阿信追了回來。”

張良便將當時的事實一一告訴了林若。原來當然蕭何追韓信,確實追了三天三日,追到韓信的時候,蕭何整個人都已經虛脫了,一見到韓信剛叫了他一聲,他便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還是韓信不忍心纔將蕭何用馬給載回來的。

林若聽到這裡當下不由皺眉說道:“如此說來,蕭丞相併未說服韓侯留下來輔佐劉邦了?那爲何最後韓侯會留下來?”

張良聽到這話,當下不由啞然失笑,好一會說道:“自然是阿誠苦苦相諫的效果,當然其中也有我的功勞。”

(第二更送上!票票啊,票票……啥時候給我票票?!票票多了,今晚爆發第三更!)

第21章 各有心計(二)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6章 兵出烏桓昌黎烏桓自治郡第6章 諸仙停雲第16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1章 同門師兄弟第87章 不平靜的夜晚(二)第101章 北國寒秋(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23章 薊城之戰(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1章 “失意之人”第49章 以詩觀心第31章 贏了?!(三)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上第72章 周瑜和小喬(一)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引子第32章 長安風雲變(二)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三)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30章 以逸待勞(上)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二)第30章 兗州的水很深第44章 嚴新所慮實爲川地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一)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26章 劉備的近憂(二)第18章 又被揭穿身份了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二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二)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22章 曹公被困第20章 宛城風雲散(四)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16章 撲朔迷離(二)第57章 狩獵(三)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107章 肅清江東(一)第83章 詭異的敵情(二)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三)第9章 鳳凰重生第51章 各有勝負(二)第44章 嚴新所慮實爲川地第26章 劉備的近憂(二)第42章 覆滅(二)第27章 擂臺內外(二)第31章 暗藏的危機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92章 與王越之戰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一)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一)第100章 登基(四)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三)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22章 薊城之戰(二)第77章 這不是主公第38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下)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34章 曹魏內亂(二)第34章 曹魏內亂(二)引子第105章 你是史阿?(二)第67章 裝神(三)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一)第103章 拿下代郡(一)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23章 箕山上的隱者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49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62章 誰人天下?(二)第83章 曹操撤軍(二)第78章 將計就計(二)第61章 誰人天下?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15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二)第1章 鬼谷學藝(一)第13章 小心司馬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二)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八)第6章 諸仙停雲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26章 不速之客第40章 張飛收嚴顏,呂布佔漢中
第21章 各有心計(二)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6章 兵出烏桓昌黎烏桓自治郡第6章 諸仙停雲第16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1章 同門師兄弟第87章 不平靜的夜晚(二)第101章 北國寒秋(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23章 薊城之戰(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1章 “失意之人”第49章 以詩觀心第31章 贏了?!(三)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上第72章 周瑜和小喬(一)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引子第32章 長安風雲變(二)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三)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30章 以逸待勞(上)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二)第30章 兗州的水很深第44章 嚴新所慮實爲川地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一)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26章 劉備的近憂(二)第18章 又被揭穿身份了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二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二)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22章 曹公被困第20章 宛城風雲散(四)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16章 撲朔迷離(二)第57章 狩獵(三)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107章 肅清江東(一)第83章 詭異的敵情(二)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三)第9章 鳳凰重生第51章 各有勝負(二)第44章 嚴新所慮實爲川地第26章 劉備的近憂(二)第42章 覆滅(二)第27章 擂臺內外(二)第31章 暗藏的危機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92章 與王越之戰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一)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一)第100章 登基(四)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三)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22章 薊城之戰(二)第77章 這不是主公第38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下)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34章 曹魏內亂(二)第34章 曹魏內亂(二)引子第105章 你是史阿?(二)第67章 裝神(三)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一)第103章 拿下代郡(一)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23章 箕山上的隱者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49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62章 誰人天下?(二)第83章 曹操撤軍(二)第78章 將計就計(二)第61章 誰人天下?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15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二)第1章 鬼谷學藝(一)第13章 小心司馬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二)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八)第6章 諸仙停雲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26章 不速之客第40章 張飛收嚴顏,呂布佔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