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 宿命四

第十五:宿命

在延津渡口。

一支帶着大漢旗幟的人馬出現了。這支人馬前面掛着兩面旗幟,一個是“諸葛”,另外是“張”。而這個時候能出現在這裡的“諸葛”和“張”,只有諸葛亮和張飛兩個人了。

“啓稟諸葛大人、張將軍,前面就是延津渡口了。小人已經派人去找尋渡船了。”一個斥候飛馬回報。

“知道了,你下去吧”諸葛亮揮手說道。

“孔明,過了河,就可以見到大哥了。”張飛有些激動地說道。不過他說完這話,現諸葛亮似乎不太高興。

諸葛亮看着滿天飛舞的青蟲,眉頭不由緊皺,然後說道:“傳令下去,讓全體士兵到最高的山上紮營。”

“諸葛大人,我們要上山紮營?”左右不解地說道。

“對,上山紮營,一定要快”諸葛亮非常肯定地說道。他不想解釋什麼,因爲這個時候解釋太多了,會讓士兵們心生畏懼的。

左右不再多問,便趕緊下去傳令了。而諸葛亮的臉色依舊沉重,他當下對張飛說道:“三將軍,我們到黃河邊。”

“哦。”雖然不明白爲什麼諸葛亮一臉沉重的樣子,不過張飛經過這些年來和諸葛亮的相處,已經習慣聽這個文人的話了。何況臨走的時候,林若一再強調張飛必須要尊重諸葛亮,諸葛亮的才華不下於自己。

兩個人帶着一小支護衛隊來到了黃河邊上。

三國時期的黃河並沒有像現在的黃河那樣,因爲那個時候,黃河的上游中游都是一片綠蔭,何況這些年來,在林若的建議之下,整個黃河岸附近多種滿了果樹,有蘋果、雪梨、桃樹等等。

此刻的黃河河水十分的輕盈,河牀也十分的寬。

看着這廣闊波光粼粼的河面,每一個人都油然而生出一種豪情。一種來自天地的豪情。張飛當下也忍不住看着黃河大聲感慨。

不過有一個人沉默了,他從馬背上跳下來,伸手去摸黃河的水,然後整個人拿着他那把羽毛扇子凝神看着河面。

張飛感慨完了之後,側頭看向諸葛亮,現諸葛亮的臉還是一片凝重,忍不住說道:“孔明,你怎麼沉着一張臉?”

“三將軍,我想我們遇到煩了。”諸葛亮當下淡淡地說道,“不只是我們,還有陛下,也要遇到煩了。”

聽到諸葛亮這話,張飛忍不住說道:“什麼麻煩?”

“三將軍,我們還是上山說吧這裡很危險。”諸葛亮說道。此刻諸葛亮唯有祈求劉備等人已經撤離汜水關了。他們回到山上,諸葛亮馬上讓人飛鴿傳書給劉備,讓劉備註意黃河,敵人會用水攻的辦法。

就在諸葛亮的信到劉備的手的那一刻,劉備就感覺到了天邊有悶雷響動,可是青天白日的,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大的雷聲?就在每一個人都愣的時候,劉備馬上下令:“迅到最高山上去,急到最高的山上去”

這“雷聲”聲音很熟悉,當年劉備在泗水渡船的時候,就曾經聽到過這樣的聲音,如今又聽到如此強烈的雷聲,劉備可以馬上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敵人真的用水攻了,而且大水已經衝破黃河的河堤,正朝自己急的奔過來。

“轟轟轟”的雷動的聲音,伴隨着馬兒們不安的嘶叫聲,士兵們的驚恐的聲音,瀰漫着整個豫州的大地。劉備讓士兵們趕緊躲上山上去。可是要知道,劉備的人馬萬,十六萬是什麼概念?

輜重物資,人?那可是何等的龐大,劉備本以爲自己能夠迅地趕到許昌,這個城牆堅厚的城池暫避,可是如今只怕人家是不給自己時間了。

“快點,快點……快到山上去”劉備當下馬上說道。

陳到也馬上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他當下讓人護送劉備的鑾駕趕緊上山,而他則留在後面,維持驚慌失措的士兵的紀律。

十六萬人上山,而且多是逃命,能丟棄的東西幾乎都在一瞬間被捨棄了。頃刻間,附近能算得上山的地方,都沾滿了士兵。

就在士兵們狂奔上山的一刻,他們感覺到了後面有沖天的浪濤正向他們襲擊。

公元21年春,昭烈皇帝出師西伐,受阻汜水關,雙方對峙十餘日,曹操謀士郭嘉用水攻之計,在長安河段築壩攔截黃河之水十日,黃河水沖毀堤壩奔向下游,當是時,豫州被曹軍掠奪一空,河堤年久失修,瞬間洪水沖毀豫州河堤,豫州整個平原陷入一片汪洋,除了許昌地區以外,其餘的靠近黃河的中牟縣、陳留郡等地的城池完全被大水沖毀。

看到轉眼間,整個豫州成了一片汪洋,劉備的內心十分的難受,好在這大水,來得快,去得也快。

翌日清晨過後,大水就已經漸漸地退下去了。只有沒過膝蓋的水位。

“陛下,這裡距離許昌還有一日的路程。”這個時候,陳到看到劉備一臉凝重地看着山下退去的大水,忍不住說道,“我們已經傳令下去了,掘深井以取水,水燒沸了才喝,士兵們應當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畢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劉備又是位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他當下回過頭來說道:“記住,一切按照當年軍師所作的去做。以免生瘟疫。”

大災過後是大疫,每一個時代都是這樣的。

晚上的時候,洪水已經退得差不多了,水位只到腳裸了。地面上到處是不知道從哪裡衝過來的動物的屍體,還有人的屍體,整個大地上,一片糜爛。

“將所有的屍體收集起來,挖深坑,灑石灰埋了。”

“還有所有生病的馬匹儘快的治療……”

“還有生病的士兵,也要隔離……”

所有的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也許看到身爲皇帝的劉備一絲也不慌張,或者是因爲身爲大將的陳到指揮有度,所有的士兵的情緒都平復下來了。

一路上,行來沒有一個士兵逃走的,也沒有一場譁變。

就在洪水生後的第三天,劉備的人馬到了許昌城。許昌城雖然城牆堅固、地勢也高,甚至也有護城河的存在,可是這次是黃河氾濫,洪水過處還是有不少的積水的。在許昌負責糧草運輸的劉曄等人看到大水突如其來,一個個都傻眼了,他們都擔心劉備的安全。因爲此刻劉備若死,而公子劉諶在遼東,怎麼也趕不及的,只有十四歲的劉封可以繼承帝位了。

這些年來,大臣們都已經默認了劉諶是帝位的最佳繼承人,反而將這個十四歲的劉封忘記了。和劉諶不同的是,這個劉封並不喜歡處理政事,他只想當一個將軍,因此每日只會舞刀弄槍,這次劉備親征,他死活纏着要跟去,劉備被逼無奈只能讓他跟來了,不過只讓他在許昌負責糧草的安全。

“大人,你看……那是父皇的旗幟,我父皇的旗幟呢”劉封歡喜地叫道。

“陛下”劉曄也看清楚了,前方來人正是打着劉備大漢天子的旗幟,他馬上下令打開城門,將劉備等人放進來。

劉備的大軍在泥地裡行軍,十分狼狽,就連劉備這個大漢皇帝也是一身泥漿。

“陛下”劉曄帶着衆文武出去迎駕,到了劉備的鑾駕面前就想跪,可是卻被劉備叫住了,他當下說道:“起身吧如今非常時期,不要太多禮了。”

十六萬人馬進來城之後,安定下來是要時間的,不過好在關羽的兩個兒子在衆文武的心中也算是有一些地位的,在他們和陳到的協調下,很快就安定了。其實許昌這個城市,因爲是廢都,所以百姓幾乎是沒有的,只有南來北往歇腳的客商和一些店鋪,民房倒是很多,因此安置十六萬士兵也算不了什麼難事。

許昌有宮殿,就算是廢棄的,也是極好的宮殿,看着這座漢獻帝曾經住過的宮殿,劉備感慨萬千,他沐浴更衣完畢了之後,坐在龍椅之上,望着空蕩的朝堂,想了許多事情。

“陛下,要朝會嗎?”陳到輕輕地走過來問道。

劉備搖了搖手說道:“大家都累了,讓大家休息一下吧朝會什麼的,等明天在說吧”

“是”陳到低聲說道。

“叔侄,外面的人馬安置得怎麼樣了?”劉備看向陳到問道。

陳到點頭說道:“安置完畢了。陛下,剛纔二皇子想要來看望你,可是未得你的允許,卑職不敢將他放進來。”

“這孩子……”劉備當下忍不住笑着說道。他的兩個兒子都是好樣的,長子劉諶是一個乖巧的人,而且十分懂得用人之術,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可以託付重任的人,十分的優秀。不過在劉備年狀的時候,有那麼優秀的兒子,有些時候會讓劉備很不高興的。

這就是爲什麼劉備會讓劉諶這個太子去幽州的原因了,他要磨礪兒子的氣質,讓兒子能夠成爲一代英雄。林若似乎也看透了劉備的意圖,因此先是讓劉諶當了一個統兵的校尉,甚至將他看成普通的將領一般訓練,接着就是派他到遼東,給他兵馬,讓他自己開闊更多的領土。

而劉備這個二兒子劉封則是一個大將之才,武藝十分的了得,可惜就是年齡現在還太小了,劉備想着等兒子年齡大一點,就封他爲將軍,讓他領兵打仗,當國家的支柱。

除了這兩個兒子之外,劉備還有三個孩子,一個是劉禪,說起來劉禪和歷史上一樣,母親是甘夫人,因爲夢中吞食了北斗七星,因而生下兒子,他的小名也叫阿斗。另外一個是劉睿,劉睿是甄宓所生的兒子,甄宓給劉備連續生了兩個女兒之後才生了這個兒子。最後一個兒子是吳懿的妹妹吳夫人所生的兒子劉理。

劉備娶吳懿的妹妹爲妃,那是因爲他必須要用婚姻來安定蜀中的世家,將整個蜀地搬到了荊州,如果沒有一些安置的手段是不可能的,何況吳家在蜀地的錢糧十分的多,娶了吳懿的妹妹,劉備就等於將吳懿這個蜀中的老人綁上了馬車。

當初劉備曾經就此事問過林若,林若只說了一句,陛下的家事陛下當自己決斷,而臣不過是外人。

在林若看來,後宮之爭是殘酷的,他最不喜歡被捲進去。也正是因爲這個樣子,如今他一雙兒女還沒有成家。劉備曾經有意將二女兒長樂公主許配林若的長子劉聰,可是被林若推辭了。要知道一個才五歲的丫頭,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般配麼?

不過,讓林若始料不及的事情是,劉備的二兒子劉封似乎對自己留在荊州的二女兒有意思,而自己這個女兒似乎對他也有意思……一個十四的小鬼和一個十二歲的小鬼……劉備的意思是一定要撮合他們。

林若雖然反對,可是毫無辦法,只能任憑他們展了。也許正是因爲這樣,劉封並沒有指婚,只待林若的二女兒長到十四歲吧

說起來,林若的二女兒林萍的母親大喬容貌和姿色那是沒的說的,何況她的父親林若還是公認的美男子,如此優秀的基因,生出來的女兒的容貌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因此十二歲的林萍身邊不乏衆多追求者。

而林萍一直跟着大喬的身邊,被調教得那簡直就是一個大家閨秀,絲毫沒有林伶的那種活潑、野性。這樣的孩子註定到哪裡,都會得到大人們的寵愛的。

“陛下”陳到看到劉備一臉沉思的樣子,忍不住低聲問道:“可是要見二皇子?”

“傳封兒進來吧”劉備當下說道。

聽到這話,陳到低聲走出去了。不一會兒,劉封進來了,不過,不只是他一個人進來,他還拉了一個文靜得不能再文靜的小廝也跟着進來了。

看着這個小廝那麼面熟,劉備突然間想到了什麼,這個小廝的容貌長得竟然有五分相似林若,尤其是那雙眼睛……他當下說道:“封兒,你身邊這位是誰?”

“臣女林萍叩見陛下。”那個小廝突然間跪下拜道。

林萍?林若的二女兒劉備看到旁邊臉紅得和猴**一樣的二兒子當下完全明白過來了,他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然後看向林萍說道:“萍兒,你起來吧”

自己這個兒子果然非同一般,竟然將林若的二女兒給拐帶出來了。哎,要說他什麼好呢?不過,人不風流枉少年,想當年他劉備不也是一個風流少年麼?

林萍當下說道:“多謝陛下”

“你怎麼跟着封兒來這裡胡鬧了?”劉備當下用責備的口氣問道。不過,這種責備的口氣不像是帝王對臣子們說的,倒像是長輩對晚輩說的。

“萍兒已經有八年不曾見過父親了。”林萍當下忍不住鼻酸然後抽泣地說道。說起來,林若確實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將妻小扔在荊州,自己跑到幽州去,一去就是八年,若不是當年林聰、林伶兄妹二人纏着蔡琰,蔡琰帶他們去幽州,只怕林若真的會將所有的兒女都扔在這邊。

“可惜,你父親這次並沒有來豫州。哎,你的心情我明白,等打完這陣子,朕給你父親下命令,讓你父親一定要回荊州和你們母女團聚?如何?”劉備笑着看向林萍問道。

林萍當下說道:“陛下,臣女也曾經學過一些功夫……還請陛下不要將臣女趕回去,臣女要隨二皇子的身邊……”她說道這裡,臉不由地紅了。

“封兒?”劉備當下看向劉封,嚴厲地說道。

“父皇,兒臣只是覺得林姑娘她實在太想念她父親了,因此答應她,將她帶來找她的父親,我想林軍師不會生氣的。”劉封當下馬上說道,“我會保證她的安全的。”

劉備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說道:“罷了,不過林軍師可是一直不答應你們兩個的事情的,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多謝父皇。”“多謝陛下”這對苦命的道。

就在這個時候,陳到急匆匆地走了進來。看到陳到一臉慌張的樣子,劉備忍不住問道:“叔侄,什麼事情如此驚慌。”

“城裡有刺客。”陳到當下說道,“臣已經派人嚴守皇宮了,謹防刺客行刺。陛下還須多加小心纔好。”

“有刺客?”劉備當下眉頭緊皺,然後說道,“這是怎?都市小說麼回事?”

“方纔關將軍和兩位少將軍遇到了刺客,刺客的武藝十分的高強,不像是普通的刺客,很像是當年刺殺林軍師的哪一個人。臣和他交手後,他見人多逃走了。臣追了去,可是擔心敵人是調虎離山計,便馬上回來了。”陳到當下說道。

“雲長沒事吧?”劉備驚恐地看向陳到說道。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一個胖乎乎的肉球從外面“滾”了進來,大聲叫道不好。這個人不是心寬地盤的太監領還是什麼人?

那個太監領跪下來說道:“陛下,二將軍遇刺了。敵人用的是毒箭。”

“什麼?”U

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二)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第十五 宿命二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6章 各有打算第12章 河豚(一)第106章 王越的遺願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三)第86章 誰是贏家?(五)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一)第37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中)第6章 劉表的重託(一)第89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世(一)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24章 還有一路(一)第45章 奪權(三)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一)第8章 風起(二)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42章 覆滅(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3章 又見華佗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80章 拿下江夏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46章 九連環(一)第28章 各懷心事第55章 陳宮眼中的嚴新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53章 呂布來投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86章 誰是贏家?(三)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9章 馬兒(三)第63章 林若的憤恨(一)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31章 政治婚姻(三)第11章 出兵(一)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外篇算計死人第31章 贏了?!(三)第12章 河豚(三)第44章 陳宮之謀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30章 贏了?!(二)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27章 坦言第49章 心向明月(四)第14章 佈局(二)後記第17章 荀彧請客?第84章 引蛇出洞(二)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91章 神醫歸來第33章 祖郎歸心第19章 劉備來信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二)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20章 圍爐夜話(二)第81章 賈詡對司馬懿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96章 相互算計(三)外篇四月的雨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第49章 劉表的任命(下)第5章 袁術之心(二)vip卷後記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17章 荊州可定(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16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三)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一百〇六章 破三第32章 程昱之謀第88章 戰後徐州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三)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
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二)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第十五 宿命二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6章 各有打算第12章 河豚(一)第106章 王越的遺願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三)第86章 誰是贏家?(五)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一)第37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中)第6章 劉表的重託(一)第89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世(一)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24章 還有一路(一)第45章 奪權(三)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一)第8章 風起(二)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42章 覆滅(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3章 又見華佗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80章 拿下江夏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46章 九連環(一)第28章 各懷心事第55章 陳宮眼中的嚴新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53章 呂布來投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86章 誰是贏家?(三)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9章 馬兒(三)第63章 林若的憤恨(一)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31章 政治婚姻(三)第11章 出兵(一)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外篇算計死人第31章 贏了?!(三)第12章 河豚(三)第44章 陳宮之謀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30章 贏了?!(二)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27章 坦言第49章 心向明月(四)第14章 佈局(二)後記第17章 荀彧請客?第84章 引蛇出洞(二)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91章 神醫歸來第33章 祖郎歸心第19章 劉備來信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二)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20章 圍爐夜話(二)第81章 賈詡對司馬懿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96章 相互算計(三)外篇四月的雨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第49章 劉表的任命(下)第5章 袁術之心(二)vip卷後記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17章 荊州可定(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16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三)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一百〇六章 破三第32章 程昱之謀第88章 戰後徐州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三)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