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小心司馬

遼東雖然拿下來了,可是遼東太守問題,卻讓林若頭痛了,林若帳下的文武能夠點上名的並不多,可是能夠在這個時候勝任遼東太守的人,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趙雲。可是問題將趙雲窩在遼東,林若真的捨不得,最後,林若將目光投放到了劉諶的身上,思考再三,林若決定上書給劉備,聽取劉備的意見。

劉備給林若的回答很乾脆,劉諶如今是林若帳下的人,林若如何決定,不必請示他,直接任命就是了。

林若當下派劉諶爲遼東太守,並且將馬良、禰衡、魏延、史阿等四個人交給了他調遣。劉諶知道林若讓他去遼東是有意要栽培他,要知道,如今的遼東,就像是一個小的王國,自己能將這個小的王國治理好了,這爲他日後治理江山埋下了很重的伏筆,他當下感激的抱拳看向林若說道:“學生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的。”

林若當下拍着劉諶的肩膀,語長心重地說道:“諶兒,你要記住了,在遼東,公孫康的帳下也有不少的水軍,有些高句驪人常年奔波海外打漁,對海上的風浪比較熟悉,若是你在遼東站穩了腳跟之後,少不得要發展領土,到時候,你可以南下攻取扶桑,往東,是北美洲……很大的一片土地,我們若是能夠佔據下來,那爲我們今後我們的漢語將會成爲全人類共用的語言。”我們後代子孫,再也不用學那該是的英語了。

“學生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的。”劉諶當下說道。

送走劉諶之後,林若發現自己最重要的兩個文書走了,這讓林若做什麼事情都不太方便,好在如今林若的身邊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賈詡,另外一個是諸葛亮,當然還有一個半工作狀態的沮授,和帶病工作的田疇。

二月初,劉備的飛鴿傳書就送到了。約定林若、關羽、黃忠、陳登、臧霸、魯肅、士燮等人三月出兵伐曹,在豫州的許昌會師。說起來,許昌本來是曹操的國都,可是自從曹操用豫州換取了西川那邊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成了劉備的,不過曹操留下來的豫州,十分的荒涼,百姓都被遷徙走了,屋子能燒的燒了,水井的可以放死動物的放了,就連水壩等一切水利都毀壞得差不多了。

本來劉備的意思是要遷徙百姓到豫州的,可是卻被林若等人勸阻了。因爲豫州作爲一個戰場的緩衝帶,確實不合適讓百姓去,弄不好幾年的建設還會毀於一旦的。

鑑於此事,劉備決定修理好許都的城牆,作爲他日進兵的據點。

二月初就派人到關內的各個州郡,張貼榜文,指責曹操的不臣行爲,並且指出了廟堂之上的那個皇帝是假的,是傀儡,大罵曹操奸詐、殘暴,不孝等行爲。

當時曹操因爲天氣冷,他的頭風病又犯了,正騰得在牀上打滾,剛好看到劉備的檄文,他當下讓旁邊的滿寵替他念這檄文,當他聽完劉備的檄文之後,整個人驚得出了一身的汗,頓時病好了三分。

“主公,看來劉備要出兵了。”旁邊的荀攸說道。他這些年來替曹操助理政事,忙上忙下,整個人憔悴了不少。

曹操擦去額頭的冷汗,然後說道:“看來,這個劉備是想要置孤於死地啊公達,你對此有什麼意見嗎?”

荀攸說道:“馬騰被殺了,韓遂要吃下涼州,又要面對馬超的報復,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動作,主公不必擔心。”

“至於南中的那些南蠻叛亂,更好辦。”荀攸說道,“我聽聞,那個南王孟獲十分的多疑,主公只需讓一員大將,左進右出,扼住三郡的隘口,南王必然不敢貿然前進一步。而且我聽聞,新投主公帳下的彭羕、彭永年在蠻地許久,他熟悉那裡的地勢,派他爲軍師同往,必然事半功倍。”

曹操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這確實很不錯。”

“仲德,你有什麼意見?”這個時候曹操看向旁邊的程昱問道。

程昱當下擡頭說道:“主公,我們可以派遣使者結好五溪的首領田家,再派遣使者偷偷前往山越、若是我們能夠說反五溪族人、山越人,那麼劉備內部有反叛,士氣必亂,到時候首尾不能兩顧,他必然退兵,而我們可以乘勝追殺。”

曹操聽了之後,當下點頭說道:“不錯,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奉孝,你有什麼意見?”曹操突然間看向郭嘉問道,這半年來,郭嘉的身體似乎不太好了,曹操有些擔心郭嘉是不是舊疾犯了,可是大夫給他診治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黃河。”郭嘉當下說道。他說完這話,不由地皺眉頭,很顯然他不喜歡說這樣的話,因爲就自己這一句話,只怕生靈塗炭了。

“黃河?”聽到郭嘉這話,曹操睜大了眼睛,突然間想到了什麼,然後說道:“奉孝,這樣來,我們的百姓也受淹了。”

“可是我們是在上游,地勢比較高。而且豫州常年河堤沒有修葺,若是我們在上游築壩攔水,然後突然間防水,那麼劉備的大軍必然被淹。”郭嘉很認真地說道。

“奉孝此計雖然毒,可是卻不失爲最好的計謀。”旁邊的程昱忍不住說道。

曹操當下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便用此計吧”

夜空當中,星塵很亮。

郭嘉擡頭看着天上那顆屬於自己的星星,一沉一暗,他心裡不由地哀傷了,難道自己真的大限已經到了嗎?可是爲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呢?

“夫君,你又在看星星了?”泗水拿着一件厚厚的披風走了過來,蓋在郭嘉的後背上,然後溫柔地說道。

“夫人,孩子們睡了嗎?”郭嘉回過頭來溫柔地看向泗水問道。

泗水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都睡了。”

郭嘉放心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夫人,你去休息吧天色不早了。你的身體也不好,不要陪我了。別忘記了,你說過的,熬夜是女人的容貌的天敵。”

“夫君,你的身體不好,你也不要熬夜了。”泗水當下對郭嘉說道。

“我等一下就去睡了。”郭嘉笑着說道。他的等一下,只怕要等到天亮了,泗水自然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什麼樣的人,當下忍不住說道:“夫君,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沒有。”郭嘉當下說道。

“你騙人。我知道,劉備將征討丞相的檄文都發到每一個州郡去了,我今天出去買東西的時候,就聽到有人議論了。”泗水當下說道。

“是要打仗了。”郭嘉當下說道,“爲夫,可能不過多久,就會隨軍出征。夫人你就在家裡好好看着孩子,等夫君回來就是了。”

“大哥也來嗎?”泗水當下忍不住問道。

“他是劉備帳下的第一謀士,他如果不來的話,只怕問題很大了。”郭嘉當下說道。他希望林若能夠來,能夠面對面地和自己打仗,這樣總比林若躲在背後,突然間給自己一記陰招來得安全些。

什麼叫做看得見的敵人不可怕,看不到的敵人才可怕?

泗水聽到郭嘉這話,擔心林若被劉備猜忌,忍不住說道:“他這些年在幽州殺了不少人,又坑殺了不少外族人,別人都叫他做白起第二了。若是劉備這樣猜忌他,我擔心大哥不會善終奉孝,你替我勸勸大哥吧”

“我勸他?我如何勸他呢?他明明是皇長子,可以名正言順地登基當皇帝,可是他卻放棄了,將這個皇位讓給了劉備。”郭嘉當下搖頭說道,“他這樣子做,我還能怎麼勸他呢?難道讓他來投效丞相嗎?”

“奉孝,我一直不明白一件事情,我記得當年我在汶水將大哥救上來的時候,給他換衣服的時候,發現他的左腳上,確實是有七顆北斗七星排列的紅痣,爲什麼當然在荊州當中脫去鞋襪的時候,他的腳上卻沒有這樣的紅痣呢?”泗水十分不明白地說道。

“夫人,你的兄長叫什麼?”郭嘉看向泗水問道。

泗水想也不想,當下說道:“林若啊”

“道號是鬼狐軍師,鬼狐軍師,明白嗎?有神鬼不測之能,爲人和狐狸一般狡猾,這樣的人,肯定會有他不爲人知的辦法的。”郭嘉當下說道。

“夫君,我大哥既然有那麼大的能耐,可是爲什麼,他給你治病,你的身體如今還犯病呢?你的病不是被他治好了嗎?他說過,十五年之內,你不會有事的。”泗水當下忍不住說道。

郭嘉無奈地笑了笑,然後說道:“我如今這病,和我當初的病不一樣。這可能是因爲我最近太操勞了。休息一段時間沒事的。”

“既然如此,夫君,你該去休息了”泗水當下撒嬌地對郭嘉說道。她說着拉着郭嘉去休息了。

郭嘉和泗水從院子裡走後,在院子裡隱藏的地方,走出來一個人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他的臉色一點也不好看。

“郭嘉,你知不知道,爲了找尋合適你的藥,我讓家人找來足足五年,才找到,這種藥無色無味,只要放在你的茶水裡,每天一丁點,就可以誘使你那脆弱的心臟衰竭。三個月……你竟然還能撐到現在,看來你的心臟不是一般的厲害。那林若也不知道給你吃了什麼藥。不過沒關係,我會慢慢地,慢慢地等着的。”司馬懿當下冷笑地想到。

司馬懿走過花園,剛好碰到同是郭嘉府邸裡的幕僚的彭羕,自從彭羕被郭嘉推薦給曹操,曹操不喜歡他的爲人,彭羕就被郭嘉安置在了府邸裡。這次曹操派去大將李典和彭羕兩個人去南中,彭羕感覺到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終於來了,整個人睡不着覺,因此到花園裡透透氣,剛好碰到司馬懿,看到司馬懿望着郭嘉夫妻的背影露出冷笑,他覺得這個司馬懿似乎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忍不住走過去試探一下。

“這不是司馬兄嗎?司馬兄,這麼晚了還沒有睡,是在想什麼呢?”彭羕陰陽怪氣地笑着問道。

司馬懿聽到彭羕陰陽怪氣的聲音,當下不由一愣,可是他很快就堆着笑容說道:“今天晚上的星星不錯。”

“是不錯。可惜啊,有一顆星準備墜落了。而他旁邊那顆滿肚子壞水的星,又對那顆星的位置虎視眈眈啊。”彭羕故意說道。

聽到彭羕這話,司馬懿的臉色不由變了,不過他畢竟是司馬懿,很快就鎮定了,他當下說道:“是啊也不知道是誰要隕落了。看樣子,應當是一個絕世謀士。你說會不會是林若呢?”

聽到司馬懿這話,彭羕冷笑地說道:“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知道有人心裡有鬼。不過,你放心,我現在找到建功立業的機會了。不像有些人,就算心心念念要得到某些東西,可是卻沒有辦法出手,只能一輩子憋着。”

司馬懿的臉色十分的不好看,他當下說道:“那恭喜永年了。”

“嘿嘿,不用恭喜,我呢也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好了,你慢慢看你的星星吧等明天我去了南中,只怕我回來的時候,再看看你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彭羕當下說完,轉身就走了。

彭羕走之前,對來送行的郭嘉抱拳說道:“郭軍師,這些年永年在你府上叨擾了。永年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因此請軍師放心,我一定會助李典將軍守好南中的。”

郭嘉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如此就拜託了。保重。”

“保重”彭羕突然間還是不忍心,當下低聲對郭嘉說道:“小心司馬”他說完拍馬追上隊伍走了。

郭嘉看着遠去的彭羕,想到他臨走的那一句:“小心司馬”小心司馬?難道司馬懿要害我?還是要害主公?或者司馬懿有二心?突然間郭嘉想起了,林若曾經在書信裡,說過,司馬懿爲人狡詐,不可信任的話。

林若這封信難道不是離間計嗎?或者說……不管如何,自己確實要小心他纔是。尤其是在這個時候,萬不能有什麼閃失。

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1章 暗藏殺機(二)第7章 舊友相見第39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〇六章 破一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82章 荊州暗流(二)第14章 佈局(二)第28章 一統之路(上)第20章 圍爐夜話(二)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三)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85章 暗藏禍心(二)外篇不能說的秘密五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106章 王越的遺願第47章 心向明月(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44章 陰謀第38章 智激呂布(二)第57章 劍心第1章 鬼谷學藝(一)第68章 兄弟敘談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24章 難過的開春(二)第42章 瞞天過海(三)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二)第9章 廣陵之亂(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22章 藏龍臥虎(三)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46章 九連環(二)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14章 佈局(二)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第3章 知己難求,真情相交(二)第27章 墨家學派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三第96章 相互算計(五)第34章 劫後第72章 官渡之戰(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18章 又被揭穿身份了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78章 豫章爭奪戰(四)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45章 法正並不是打醬油的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一)第68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二)第33章 祖郎歸心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5章 兵出烏桓,蹋頓之死(二)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55章 離間(一)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46章 九連環(一)第57章 劍心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三)第3章 又見華佗第93章 走爲上(二)第12章 出兵?出兵!第81章 荊州風雲(一)第20章 幷州水深第46章 九連環(四)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7章 生意人(二)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6章 各有打算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75章 徐州之戰(七)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34章 曹魏內亂(二)第2章 奉孝與志才(二)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28章 孩子(二)第19章 典韋VS許褚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外篇最後一謀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72章 許劭之評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30章 贏了?!(二)第83章 又是這廝
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1章 暗藏殺機(二)第7章 舊友相見第39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〇六章 破一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82章 荊州暗流(二)第14章 佈局(二)第28章 一統之路(上)第20章 圍爐夜話(二)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三)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85章 暗藏禍心(二)外篇不能說的秘密五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106章 王越的遺願第47章 心向明月(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44章 陰謀第38章 智激呂布(二)第57章 劍心第1章 鬼谷學藝(一)第68章 兄弟敘談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24章 難過的開春(二)第42章 瞞天過海(三)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二)第9章 廣陵之亂(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22章 藏龍臥虎(三)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46章 九連環(二)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14章 佈局(二)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第3章 知己難求,真情相交(二)第27章 墨家學派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三第96章 相互算計(五)第34章 劫後第72章 官渡之戰(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18章 又被揭穿身份了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78章 豫章爭奪戰(四)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45章 法正並不是打醬油的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一)第68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二)第33章 祖郎歸心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5章 兵出烏桓,蹋頓之死(二)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55章 離間(一)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46章 九連環(一)第57章 劍心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三)第3章 又見華佗第93章 走爲上(二)第12章 出兵?出兵!第81章 荊州風雲(一)第20章 幷州水深第46章 九連環(四)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7章 生意人(二)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6章 各有打算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75章 徐州之戰(七)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34章 曹魏內亂(二)第2章 奉孝與志才(二)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28章 孩子(二)第19章 典韋VS許褚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外篇最後一謀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72章 許劭之評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30章 贏了?!(二)第83章 又是這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