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戰後重建(二)

林若微微地笑着說道:“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絕對與這個國家的少年受教育情況。”

陳宮聽了之後不由地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

“公臺,聽說你家中還有一子一女?”林若當下不由笑着說道,“公臺可希望他們能夠學成文武,報效國家,光宗耀祖?”

陳宮聽了之後,本來寧靜的心緒一下子被攪亂了。這些日子以來,他在林若的軍營中靜養,想得最多的還是家裡的父母、妻兒,想起這些年來對他們的虧欠太多了。

“公臺……”林若看到陳宮一臉思念的樣子,不由用手推了推他的肩膀問道。

“嚴大人,你不必多言了……我是不會歸降的……”陳宮這個時候醒悟過來,知道林若似乎有意思想要利用自己的親情來說服自己。

就在這個時候,林若朝旁邊的一個士兵使眼色,當下那個士兵抱拳,偷偷地走了。

“公臺,我打算在那裡建立一所學校……”林若指着不遠處的一個山腳下空曠地方,用木搭建的三間房子出說道。

“學校?”陳宮不明白地看向林若。

“就是私塾,書院。招一批適齡兒童上學。走……我們過去看看,看這學校建設怎麼樣了。”林若拍着馬一路小跑走過去。

陳宮當下也忍不住拍馬走過去。

剛剛來到學校的門前,陳宮便看到院門口掛着一塊牌匾,牌匾上寫着:“淮南書院。”門兩邊分別掛着兩塊硃紅色的木牌,牌上分別書寫着: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這個時候從書屋裡傳來了朗朗書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

陳宮聽到這朗朗書聲,不由和林若一起安靜地看着院子。待學生唸完了之後,林若輕輕地跳下了馬背,用手慢慢地推開書院的柴門,輕手輕腳地走了進去。

旁邊的士兵並沒有跟來。

而陳宮也忍不住跟着走進去了。

這個書院不大,只有三間草屋,不過草屋建設得透光性,通風性極好,每個房子面積都不大,足可以容五六十個學生同堂上課。

林若和陳宮走到第一個班,只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夫子,拿着一塊白色的石頭在一塊粉刷得漆黑髮亮的黑板上寫字。他們正在上識字課,學的正是論語。

夫子寫一個字,又讀一遍,教學生念一個字,學生們學得很認真。這些孩子都只有七八歲的樣子。他們正如飢似渴地吸收着知識。

林若又輕手輕腳地走到了一邊,來到了另外一間。

這間教室的學生,正在學算術。一個兩個學生正在用算盤計算先生布置的作業。

林若又走到另外一間,這間的學生正在做手工,拿着竹篾在編織着斗笠,跟着上面的夫子一步一步地編織。

看了一圈後,陳宮愣住了。

“嚴大人,你竟然讓學生學編織?這可是……”陳宮忍不住驚愕地看向林若說道。

“一個孩子倘若沒有一定的動手能力,那就是死讀書了,我要將他們培養成爲,既有動手能力,也有動腦能力的人。你別看小小的斗笠編織,可是卻能讓學生放鬆頭腦。更好地學習。”林若當下笑着說道。

陳宮聽了之後當下沉默了。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公臺,你看這個書院怎麼樣?我想再擴建,多招三個班的學生,讓附近沒有上學的孩子也來這裡上學。”林若看向陳宮說道。

“可是那些孩子家裡沒有錢,如何能來這裡上學?”陳宮當下忍不住搖頭說道。

“不,我不打算收取任何費用,都是免費的。所有的費用都由府衙來出,可是我現在缺少一個能打理這裡的書院的院長。”林若當下說道,他說完了之後陷入了沉思。

陳宮如何不知道林若心裡打的是什麼主意?他當下說道:“嚴大人,你是想讓我來當這個學院的院長?”

林若當下笑着說道:“倘若公臺能當,那自然最好。要知道,以公臺這般的學識,倘若能當這個學院的院長,那該是這些孩子多大的福分?不過……就怕公臺看不上眼。”

“陳宮願意當這個書院的院長。”陳宮當下說道。只要不再讓自己涉及官場,涉及戰爭,能在這裡平平靜靜地過一生一世,和這些天真的孩子在一起,那自己肯定是願意的。

林若沒想到這般毫不費力,陳宮就答應當這個學院的院長了。那他準備的親情的籌碼,那不是沒有用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三十有餘的婦人牽着兩個孩子緩緩地走了進來。雖然這個婦人一身農婦打扮,可是依舊掩蓋不了她出塵的氣質,她婉轉的雙目間在看到陳宮那一刻依舊猩紅了。她牽着孩子的雙手也發出了抖動。

“公臺……”

“爹爹……”

“爹爹……”

陳宮轉頭看到他們三個人都愣住了,一時間淚水不受控制地從眼眶落下來。陳宮轉頭看向林若,發現林若一臉笑容地看向自己,似笑非笑地樣子。

“公臺,我偷偷派人從陳留將你的家人接來了,如今就安置在國泰村中。就是想給你一個驚喜的。”林若笑着說道。

陳宮一時間哽咽得說不出話來,衝了過去,一把將兩個孩子摟入懷中,一時間父子三人哭泣了起來。

好一會,陳宮擡起頭看向夫人說道:“夫人,這些年辛苦你了。”

那婦人搖了搖頭,然後說道:“這是妾身應該做的。可惜爹和娘……早在夫君離開陳留的時候……被亂軍殺死了,妾身和孩子多蒙嚴大人派人相救,才躲過亂兵的。夫君……嚴大人是好人。”

其實救陳宮家人的不是林若有意爲的,而是嫣然山莊收留難民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當時就將他們留在客棧裡幫忙。

“陳宮多謝嚴大人!”陳宮很感激地朝林若抱拳躬身道,“陳宮多謝大人對宮的妻兒的救命之恩。”

陳夫人拉着孩子一起朝林若行禮。

林若慌忙間將他們一家子扶起來,然後笑着說道:“呵呵……這是我應該做的。公臺,走,去看看你在這裡的新家,倘若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儘管跟我說。”

走進村子裡,一路上村民看到林若,吩咐躬身行禮,一時間將林若堵住了,林若好言勸大家回家,好不容易來到了那座小小的四合院落。這就是林若讓人特意爲陳宮在村子裡建造的。

這院裡不大,只有一個大院,大院分別由八個房間圍城。前面是客廳,左邊是客房,右邊是廚房和茅房,後面是主臥。院子裡種了一棵葡萄樹,和幾棵梧桐樹。

很樸實,可是卻很溫馨。

陳宮十分感激地看向林若說道:“嚴大人,多謝了……”

“公臺,何必多禮呢!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了。本來我還想派丫環和小廝過來的,可是夫人不肯收。倘若你還有什麼需要,可以跟我說。我會盡量安排的。不過,你也知道淮南此刻一片百廢待興,我也忙得很,倘若有時候冷落了你,你也莫要見怪。”

陳宮聽了這話後說道:“軍師但有吩咐,陳宮一定盡力辦好。”

“公臺,我們就不打擾你們一家團聚了。嫂子,我們告辭了!”林若說着便朝他們一一行禮,轉身就要走。

陳夫人看到林若就要走,當下馬上說道:“嚴大人,不如留下來吃晚飯吧……雖然這裡是粗茶淡飯,可是卻是妾身對大人的一片感激之情。”

“不必了。你們分別了許久,有很多話要說……呵呵,我怎麼好意思打攪呢!再說了,如今衙門的事情多,我也不放心。就此告辭了……公臺,我過幾天會多派幾個幫手來幫你打理書院的。你這幾天就在家裡好好休息。”林若說完轉身就走了。

淮南書院建成了,有六個班,學生並不多,只有兩百多,而且課程也很少,暫時只有語文,算術和勞動三門功課。

可是誰曾想到,十年後,淮南書院是整個中原地區最大的書院,不少的世家子弟和貧寒學子最想去的書院呢!

這與後來的荊州書院,徐州書院並稱爲國府三院。

林若從國泰村回來後,一臉的笑容,教育問題解決了。如今淮南地區算是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了,不過軍防方面還需要小心防布,省得被曹操趁機佔了便宜去。

就在林若以爲可以好好休息的時候,一道聖旨的到來,讓林若再一次無奈起來。

(第一更送上!求推薦票……)

;

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24章 鳳凰欲飛(一)第69章 兵發江東(二)第9章 馬兒(三)第54章 嚴新之謀(三)第32章 長安風雲變(一)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57章 馬失前蹄(二)第33章 兄弟相殘第30章 以逸待勞(上)第53章 呂布來投第8章 又見周瑜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二)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9章 揚塵(一)第9章 馬兒(一)第2章 奉孝與志才第57章 劍心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92章 與王越之戰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三)第100章 登基(四)第45章 救援徐州第4章 託付第62章 誰人天下?(二)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一)第6章 袁術之心(三)第96章 袁術來使(三)第9章 諸葛一家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二)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93章 破鄴城(二)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二)第65章 逃亡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9章 馬兒(二)第39章 北海解圍(一)第11章 劉備是好人第5章 賞菊第93章 破鄴城(一)第7章 好客的趙府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80章 宿命之敵(一)第44章 瞞天過海(五)第88章 戰後徐州第8章 英雄寂寞(二)第64章 劉備的擔心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30章 袁尚(一)第48章 郭嘉的設計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71章 劉備的決心(二)第20章 藏龍臥虎(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17章 荀彧請客?第57章 馬失前蹄(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二)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一)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43章 知天易逆天難(三)第4章 嫣然山莊第1章 漁舟唱晚第100章 劉備的疑惑(二)第9章 鳳凰重生第109章 肅清江東(三)第34章 橫生禍事第63章 林若的憤恨(一)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84章 暗藏禍心(一)第100章 登基(二)第29章 水鏡高徒第16章 撲朔迷離(一)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55章 離間(二)第31章 政治婚姻(一)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28章 震驚(二)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一)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一)第26章 薊城之戰(六)第43章 瞞天過海(四)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80章 拿下江夏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83章 又是這廝第46章 招納人才有時候是要冒險的第105章 嚴新忽悠術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三)第30章 袁尚(一)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88章 不平靜的夜晚(三)第96章 相互算計(二)
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24章 鳳凰欲飛(一)第69章 兵發江東(二)第9章 馬兒(三)第54章 嚴新之謀(三)第32章 長安風雲變(一)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57章 馬失前蹄(二)第33章 兄弟相殘第30章 以逸待勞(上)第53章 呂布來投第8章 又見周瑜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二)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9章 揚塵(一)第9章 馬兒(一)第2章 奉孝與志才第57章 劍心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92章 與王越之戰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三)第100章 登基(四)第45章 救援徐州第4章 託付第62章 誰人天下?(二)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一)第6章 袁術之心(三)第96章 袁術來使(三)第9章 諸葛一家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二)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93章 破鄴城(二)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二)第65章 逃亡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9章 馬兒(二)第39章 北海解圍(一)第11章 劉備是好人第5章 賞菊第93章 破鄴城(一)第7章 好客的趙府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80章 宿命之敵(一)第44章 瞞天過海(五)第88章 戰後徐州第8章 英雄寂寞(二)第64章 劉備的擔心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30章 袁尚(一)第48章 郭嘉的設計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71章 劉備的決心(二)第20章 藏龍臥虎(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17章 荀彧請客?第57章 馬失前蹄(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二)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一)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43章 知天易逆天難(三)第4章 嫣然山莊第1章 漁舟唱晚第100章 劉備的疑惑(二)第9章 鳳凰重生第109章 肅清江東(三)第34章 橫生禍事第63章 林若的憤恨(一)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84章 暗藏禍心(一)第100章 登基(二)第29章 水鏡高徒第16章 撲朔迷離(一)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55章 離間(二)第31章 政治婚姻(一)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28章 震驚(二)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一)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一)第26章 薊城之戰(六)第43章 瞞天過海(四)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80章 拿下江夏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83章 又是這廝第46章 招納人才有時候是要冒險的第105章 嚴新忽悠術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三)第30章 袁尚(一)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88章 不平靜的夜晚(三)第96章 相互算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