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

對於如此龐大的補貼計劃,自然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

如果孕婦是在國營企業和單位工作,或者是無業人員,處理起來自然簡單直接。

但是如果孕婦是在私人企業工作,將遇到非常大阻力,企業肯定會暗地裡減少女員工數量,或者暗示女員工在職期間不能懷孕。

爲了消除這個問題,對於在私人企業工作的女員工,採用稅務減抵消方案。

女員工懷孕和哺乳期間,公司保留其職位,公司發放的工資,將按照120~150%的比例抵消稅金。

戴小海夫妻倆都在單位,自然不會有這種煩惱,這個方案是爲私企女員工量身定做的。

另外個體戶女員工,按無業人員75%的標準執行;小微企業的女員工,如果發放的工資,超過可抵消的稅金,超出部分,則由新生代綜合補助基金反補。

其實現階段,國內並不是缺乏物資,而是民衆手上的資金,多在儲蓄存款上。

增加補貼,目的就是變相向民衆發錢,不過這個錢,需要發得有策略,不是胡亂開印鈔機發錢。

不然這個錢,就會流向房地產之類的產業,無法達到發錢的目的。

另外這一次補貼的人羣,也有特定限制,個人年收入高於50萬,或者家庭年收入高於150萬,將不在補貼範圍之內。

畢竟這些人是中產和富豪,領這個補貼就過分了。

至於新生代綜合補助基金的錢從哪裡來?

主要是對於遊戲、娛樂、影視推出了一個特種金;又對資產過億的人羣,推出了一個社會反饋金;加上即將新鮮出爐的房產稅,三者足夠新生代基金運行了。

長谷川看到新聞熱度榜上,排行第五名的話題,就是富豪繳納的社會反饋金話題。

在這份方案一出來,黃修遠就向新生代基金繳納了246億華元的社會反饋金,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儘管他不斷稀釋自己的股份,但是此時黃修遠仍然持有燧人公司100%的控股權,以及64.2%左右的虛擬股分紅比例。

而社會反饋金的繳納比例,是本人在華國境內三年中,獲得的總利潤1.5%,每三年繳納一次。

黃修遠一次性繳納了246億,確實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而燧人系其他高管、科研人員,合起來也繳納了381億華元的社會反饋金。

緊隨其後是華爲,不過他們公司的虛擬股早就分配了,就算這兩年華爲發展得非常迅猛,任老總的個人資產,也才185億出頭。

其他公司的老總和高管不得不咬牙將錢拿出來,這個社會反饋金,可不管你是什麼國籍,只要在華國境內掙錢了,就要交這個錢。

估計這一次單憑社會反饋金,就可以湊夠幾千億。

而遊戲和娛樂圈的錢,自然就是要向高麗財閥學習,雖然不會像高麗財閥那樣敲骨吸髓,但對於一二線明星,以及他們背後的公司,絕對是高額徵收的。

那一天一爽的時代,註定一去不復返了,最多讓他們每年收入幾百萬,就封頂了。

畢竟要向星際時代前進,技術人員纔是根基,如果娛樂圈的收入太高,會影響新生代的觀念。

人性,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逐利的。

那舞臺上,一個個光鮮亮麗的鮮肉花旦,不過是資本的提線木偶,他們在試探着,他們在磨刀霍霍,他們將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灌輸給年輕人,將年輕人變成他們希望的樣子。

一個醫生要學有所成,需要十幾年以上的時間;一個科研工作者要研發一種技術,可能是幾十年的光陰。

而一個小鮮肉小花旦要收入幾千萬、幾個億,只需要搔首弄姿,或者被金主潛,就有大把鈔票。

心智不成熟的年輕人,根本經受不住這種誘惑,他們眼中的明星,擁有豪宅跑車,出門受萬人敬仰,錢都會主動送上門來。

但是這種資本的提線木偶,不過是工具人,不過是資本腐化年輕人的甜蜜毒藥。

這種不勞而獲的思想,將嚴重阻礙通往星空的道路。

因此要壓制娛樂圈的收入,封死娛樂圈的上升通道,將資本塑造出來的高貴人設徹底粉碎,將明星變成一種普通職業。

比如時光信息旗下的藝人,年收入幾百萬就非常高了,普通藝人和普通員工沒有太多區別。

至於跳槽之類,公司對藝人有專門的經紀公司,還設置了高昂的違約金,跳槽之後,三年之內不得從事相關職業。

而國內的其他影視公司,也不敢挖時光信息的藝人,因爲燧人繫有時候是非常小心眼的,要是招惹了燧人系,基本可以等破產了。

這一次人口刺激計劃,帶出了非常多的其他事情,各個方面都在調整。

長谷川比戴小海這些普通人,目光更加專業,他自然看出這一系列安排中,是爲了什麼目的而推出的。

他看着窗外飛逝的景色,暗自嘆息道:“星辰大海!多麼讓人嚮往的時代,不知道有生之年,有沒有機會去月球看看。”

[尊敬的旅客們!列車五分鐘後抵達徐聞站,到站旅客請帶好隨身物品……]

他提起筆記本包和行李箱,助手拿着攝像機工具包和行李,倆人走下了列車。

而走在前面的戴小海一家三口,則向高鐵站一旁走去,他們是去飛鵬出租的租車點。

剛好長谷川倆人也想去租車。

來到飛鵬出租的停車場,有很多旅客都在這裡準備租車,長谷川有辦理相關手續,駕駛證可以直接使用。

他熟練的通過手機APP和駕照,自助租了一輛東風的混合動力小轎車。

助手放好攝像機工具包,坐副駕駛上:“這個太方便了,國內還抱着功能機不放,真是想不明白。”

“根本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和觀念問題。”長谷川啓動汽車,根據導航的路線,向西南方向的燈樓角行駛過去。

公路沿途是密集的香蕉林、甘蔗田。

不一會,他們拐了一個彎後,進入了一大片菠蘿種植區,各種顏色的菠蘿植株,構成一副田園風光的畫卷。

助手拿起照相機,抓拍了十幾張照片。

而同樣過來參觀菠蘿種植區的戴小海一家,則將汽車停在路邊的停車位上,帶着家人去參觀農民採收菠蘿。

這些菠蘿早就被採購商訂購了,叉車將成熟的菠蘿,一籮筐一籮筐送上冷凍集裝箱。

而戴小海一家人,則來到遊客招待區,裡面有各種菠蘿,還有農家樂和特產店。

不少遊客都在參觀和吃菠蘿。

另一邊。

長谷川開着車,並沒有停留的意思,而是直奔燈樓角的瓊州海峽海底隧道入口,準備進入海底隧道。

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
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