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

汕美的第一科研區。

188納米機器人實驗室。

黃修遠看着眼前設備,露出一絲笑容,這是一臺利用仿生學設計出來的超級聲吶設備。

包裹在機器核心的聲敏器內,密佈着一種特殊的納米顆粒,這種納米顆粒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生物體耳朵中的壓力素。

人類耳朵中的壓力素,在自然界中,只能算弱雞一個,有些動物可以分辨出幾千公里之外的特定聲波頻率,這是自然造物的神奇。

在去年七月份,黃修遠就向陸學東佈置了一個科研項目,從自然生物身上,尋找超級仿生技術。

這個代號“順風耳”的項目,經過三代改進,目前已經可以初步應用了。

項目負責人高覺,向倆人介紹道:“董事長、陸總,順風耳1的人工納米壓力素,我們一共採用了5種動物的壓力素仿生結構。”

一旁的電腦上,顯示出5種動物,分別是大象、蝙蝠、海豚、貓頭鷹、大蜡螟,這些動物的聽覺異常敏銳。

然後高覺調出這5種動物的特殊壓力素,壓力素可以通過電致收縮效應,將聲音探測的靈敏度放大上千倍以上。

這種如此細微的聲音靈敏特性,可以通過超算輔助分析,迅速鎖定周圍600公里之內的海底目標,160公里之內的對流層目標,1900公里之內的地下目標。

“這是我們和軍方合作的南海之耳項目。”高覺打開連接了超算分析系統的探測系統,系統形成的三維立體模擬地圖上,可以看到大量顏色各異的標註目標。

佈置在各個島礁的順風耳聲吶設備,直接鎖定了所有在南海活動的船隻。

只要半徑大於1米的活動物體,就會被超算單獨羅列出來,然後通過各個聲吶探測點活動的數據,經過超算的分析,形成具體的目標。

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了一個星期,就發現了上千個無人聲吶設備,包括那種無人太陽能船,在南海發現了一大堆。

被準確鎖定目標後,這些東西目前正被拉網清理。

看着三維立體模擬地圖上,隱藏在北部灣和西沙附近的六艘基洛夫,以及其他標註出來的潛艇,簡直就像對方在實時彙報着位置一樣。

而秘密佈置在滇省、桂省、高棉的順風耳1—2陸基地下聲吶,同樣將整個中南半島的地下活動,檢測得清清楚楚。

別說什麼地下核爆實驗之類,就算是在地下空間內打一個噴嚏,都會被探測系統檢測出來。

顯然這一套系統,對於海底、地下目標,有非常強大的監控能力。

不過黃修遠看完相關的調研數據後,也發現這套系統造價不菲,順風耳系統中的聲吶設備,一旦大規模量產,成本倒是沒有太高。

真正佔據成本大頭的地方,其實是配套的超算,因爲超靈敏的聲敏器,時刻帶來巨量的聲音數據,要在這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找出有用的特定頻率,需要消耗的運算力,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單單是南海之耳項目,就動用了兩臺12萬兆級的超算,如果要將南海之耳開展成爲亞太之耳,甚至藍星之耳,需要的運算力太多了,簡直是天文數字。

幸好國內這幾年在半導體上,發展得非常快,申威公司打造了二十多臺純國產的超算,不然還真沒有辦法負荷南海之耳的正常運行。

黃修遠想了想吩咐道:“這套系統的潛力不僅僅在探測上,你們可以向通信發展和聲音還原發展。”

“我就知道你有這個想法。”陸學東拿出手上的平板,調出了順風耳項目的另外兩個子項目。

上面赫然是超聲波通信和聲音還原的研究報告。

“看來你們也做了不少功課。”黃修遠仔細翻看了一遍。

超聲波通信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液體超聲波通信,另一個則是固態超聲波通信。

目前液體超聲波通信,已經可以實現在海底50公里內的相互通信,這對於潛艇之間的通信,以及潛艇和水面船隻、基地的通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沒有達到海底600公里的通信,主要是距離太長,容易受到干擾,導致信息丟失。

另外則是考慮到被敵方聲吶探測的問題,目前只能實現海底50公里的通信。

不過,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啓動超大功率的超聲波通信,可以在海底實現600公里的極限通信距離。

而固體超聲波通信方面,暫時還在研發中,已經有可以實現80公里的固態超聲波通信系統,不過固體超聲波通信的潛力還很大,設備目前還沒有定型。

至於聲音還原技術,其實就是空氣聲波探測的一種特殊應用。

目前可以在開闊地形中,實現4.2公里之內,清晰的聲音還原;在建築物複雜的城市範圍內,加上各種人造聲的干擾,必須在700米左右的範圍內,纔可以清晰的實現聲音還原。

這種技術,主要的應用場景,就是情報竊取領域。

想想就知道其中的可怕,只需要站幾百米開外,就可以聽到屋裡面的聲音,根本不需要近距離的直接接觸,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加神不知鬼不覺的。

就算是警惕性再高,也不會提防幾百米外的竊聽器,簡直是防不勝防。

“單憑空氣傳播的聲音,範圍還是小了。”黃修遠接着建議道:“可以考慮將固態聲波探測複合進去,只需要在城市內部,可以實現一公里以上的聲音還原,用途就非常廣泛了。”

陸學東吩咐高覺將這個點記錄下來。

老毛子當年KBL就設計了一種名爲“甲殼蟲”特殊竊聽器,不需要電能和電池之類,可以長期保持工作。

而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極大提升了各種科技,順風耳項目衍生出來的各種應用,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在幾公里之外,就可以聽到說話的聲音,這簡直是難以想象。

如果沒有事先知道,再警惕的人都不會注意到一公里之外,這種技術的出現,也帶來另一個好處,那就是情報人員不需要接觸對方,極大減少了被發現的可能性。

就好比,在華盛頓特區內,不需要進入黑宮裡面,只需要在一公里之外的地方,就可以聽到內部的談話,安全性提高了非常多。

實際上,由於北美特殊的大平原環境,加上地廣人稀,夜晚也沒有什麼噪音,會加成聲音還原的準確率和距離。

黃修遠看了看清單,發現秦勵鋒那邊已經訂購了上百套聲音還原接收器,配合實驗室測試實際使用效果。

交代了陸學東一些事情,他也在思考近期的一些安排。

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零八章 人類的未來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
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零八章 人類的未來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