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

2027年,7月15日。

月球背面的門捷列夫市,106宇宙造船廠內三艘共工級宇宙飛船,完成了最後的舾裝工作。

從月球背後面的上空俯視下去,就可以看到三個環型建造物,在環型建築物的中間,是一棟“大樓”。

WWW ⊕тtkan ⊕c o

實際上,這就是三艘共工級宇宙飛船,造船廠是半露天施工的,有很大一部分處於地下深處。

畢竟共工級的整體設計,就是中間一條主軸,然後加上一個旋轉輪艙,樣子就如同一個磨藥推輪。

建造完成的共工級宇宙飛船,滿載8.7623萬噸,配備15套單機5萬兆瓦的核聚變發電機組,總輸出功率爲75萬兆瓦。

動力方面,採用了新式的等離子發動機。

也有緊急備用的N燃料火箭發動機,主要是爲了保證快速剎車和快速加速。

畢竟等離子發動機的缺點,就是起步速度非常緩慢,需要持續不斷的加速,纔可以讓宇宙飛船的速度,提升到預想中的速度。

因此等離子發動機在快速變速方面,相對比較弱。

如果遇到需要突然加速,或者突然減速之類的情況,等離子發動機就會應付不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迅速提供動力的N燃料火箭發動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共工級宇宙飛船的內部配套設施方面,一方面就是旋轉輪艙的擬重力生活區,現在這個旋轉輪艙還沒有完全展開,主要是還在造船廠中,不太方便展開。

等到共工級升空後,就可以將旋轉輪艙展開,到時候可以變成一個半徑7.6公里的旋轉輪。

旋轉輪艙內部分爲四個區域,兩個生活區,一個種植區,一個物資儲備區。

在旋轉輪艙內部,電力系統是3套相互獨立的核聚變發電機組,發電功率是15萬兆瓦,佔整艘飛船電力系統總輸出功率的20%。

旋轉輪艙通過旋臂和主軸連接,兩者之間的交通,則是通過設置在旋臂上的電梯進行。

實際上,旋轉輪艙佔飛船總質量的比例不高,大概只有2.3萬噸左右,主軸纔是佔據飛船的大頭,一共有6.4萬噸左右。

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質量,是用在燃料、耗材、水上面。

共工級宇宙飛船有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從原材料和成品,只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就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內部配備了“礦物精煉模塊”、“電場合成模塊”、“納米機器人加工模塊”、“3D打印模塊”、“人造食物合成模塊”等18個工業模塊。

哪怕是碳基芯片,都可以通過納米機器人加工模塊小批量的生產,整艘飛船上,除了核燃料無法自給自足之外,其他東西都可以通過內部的工業模塊,實現自我更新。

這基本就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城市,上面的技術,可以說是聯邦這些年的技術集大成者。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這艘飛船上面的技術,可以讓一個勢力迅速實現技術的突破。

舾裝完成後,駕駛人員就駕駛着共工級,準備升空前往藍星的45萬公里軌道區。

這片軌道區域相對空曠,非常適合這種大型宇宙飛船的試航測試。

爲了讓共工級順利起飛,造船廠還專門配備了一批外掛型的火箭助推器,在澎湃的淡紅色火焰推動下,其中一艘共工級順利升空。

實際上,外掛火箭助推器是這種大型宇宙飛船的常用輔助設備。

甚至在共工級宇宙飛船完成試航後,正式前往太陽系外層的時候,航天部會在月球爲其準備一批大型外掛火箭助推器。

通過這些火箭助推器,一次性將共工級的飛行速度,提升到15公里每秒以上,然後才讓等離子發動機接力。

等到飛船抵達小行星帶,就在小行星帶採集資源,補給沿途的燃料和物資消耗。

對於共工級宇宙飛船本身,其內部的有效載荷是需要用在關鍵的地方,而火箭助推器可以提供一個輔助效果。

試航工作開始。

升空後的共工級,很快就展開了旋轉輪艙,旋轉輪艙開始緩緩轉動起來,當轉動速度達到設定的數值時,此時的旋轉輪艙內部,開始產生明顯的離心力。

而這種離心力,就如同重力那樣,將旋轉輪艙內部的物品,“吸”在地板上。

負責測試的宇航員董楓、穆浩東,此時從主軸艙,通過電梯進入了旋轉輪艙的生活區內。

在電梯靠近旋轉輪艙的過程中,倆人就感受到一股力,正在拉着他們的身體。

隨着電梯越來越靠近旋轉輪艙,這股力越發明顯起來,直到電梯艙抵達生活區,董楓、穆浩東就彷彿回到藍星那樣。

這種明顯的擬重力,和內壓服的壓力是截然不同的感受,這是一種相對宏觀的力場。

倆人適應了一會,才踏出電梯艙。

生活區其實不全是生活使用的,其中生活區—甲區,實際上是工作區域,內部包含了駕駛艙、餐廚艙、衛生艙、醫療艙之類的。

而生活區—乙區,則是冬眠艙、睡眠艙和娛樂艙之類的。

董楓、穆浩東測試了一下各種設施,在使用過程中,使用狀態和藍星其實大同小異。

不過爲了以防萬一,內部的各種物品,都是有專門的使用規範的,比如飲用水之類的液態,不能直接暴露在艙內,而是要儲存在專門的瓶罐容器內。

之所以有這種嚴格的限制,主要是擔心萬一旋轉輪艙停止轉動,那離心力將會消失。

這種情況下,旋轉輪艙內部就會恢復微重力狀態。

在微重力狀態下,和在有藍星級重力狀態下,很多物品會體現出不一樣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有可能會產生致命的危險。

比如液態,在失重狀態下的液態,會變成到處飄浮的小水珠,很容易被宇航員通過呼吸,吸入呼吸道內部,造成窒息的風險。

還有各種漂浮的小物件,比如一支圓珠筆、一把指甲鉗,在失重狀態下,很容易到處亂漂浮,這不僅僅會導致找東西的麻煩,也會造成一些潛在的危險。

特別是在有擬重力的旋轉輪艙內,宇航員在習慣了這種擬重力環境後,突然進入失重狀態,會下意識的反應不過來。

因此對於旋轉輪艙的內部管理,甚至需要比失重艙室更加嚴格,將可能的潛在危險,都考慮進去。

共工級的工作區域,是需要長期在太陽系外層,遠離聯邦本土的情況下,如果出現嚴重的事故,只能靠上面的宇航員自救。

不謹慎的做好準備,到時候出問題了,上面宇航員們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測試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着。

而關於派遣到共工級的宇航員,其選拔工作已經結束了,60名宇航員都在藍星做最後的準備。

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
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