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

在公平鎮的數據中心呆了半天,劉克南因爲公務繁忙,便匆匆趕回去北平了。

送別了劉克南,黃修遠站在數據中心的辦公室,眺望不遠處的公平水庫。

嶺南的一月份,依舊是綠意盎然,波光粼粼的公平水庫,還有不少釣客在拋鉤撒網。

轉過身來,他開口吩咐道:“我們過去半導體基地。”

“好的。”張雷點了點頭,拿起公司特製的手機,吩咐手底下的安保人員,準備車輛和行程護送。

不一會一支車隊,從數據中心的地下停車場開出,向惠州方向行駛過去。

隔了十分鐘左右,又一支車隊,從地下停車場離開,向城區方向的總部開去。

最後等了27分鐘左右,第三支車隊才從地下停車場離開,前往不遠處的半導體基地。

這就是黃修遠出門的常態,除了時不時在各個分公司出現的替身,他本身的車隊,就是三支不斷的變換,讓人無法鎖定他的具體位置。

中巴車上。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他翻了翻科研部近期的各個項目,很快就來到了半導體基地的內部。

下車後,直奔六號廠房,這個廠房的生產線專門流片GPU芯片,和華爲、中興、紫光聯合研發的聯合GPU,就在這裡進行流片。

華爲和中興在惠州的半導體基地,並沒有20~22納米的設備和工藝,只能拿過來龍圖騰的半導體基地流片。

穿戴好防護服和防毒頭盔,幾人進入了廠房內部。

陸學東也在這邊,倆人說一下近期GPU的流片情況。

“這是第三次流片了,大問題基本被解決了,就剩下一些小毛病,需要一點點調整和測試。”陸學東一邊說,一邊從測試工作臺上,將一臺測試用的手機遞給過來。

手機就是他們生產的,CPU就是伏羲芯片,而測試專用的卡槽上,插着一片GPU芯片。

黃修遠嘗試操作了一會,發現手機屏幕的流暢度和顯示色度,都比之前用高通的GPU,有了一個小幅度提升。

倒不是高通芯片不行,而是高通的芯片構架,本來就和伏羲CPU的構架不一樣。

這就好比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住在一起不打架,就已經是給面子了,至於相互配合,那就是別想了。

現在更換聯合GPU後,由於和伏羲CPU,同屬於伏羲構架下的分支,兩者可以實現珠聯璧合的效果。

因此纔有了性能的提升。

不過很快黃修遠就發現一些問題了,他操作了一會,發現屏幕偶爾會出現閃屏的現象,以及短暫的色彩失真。

“閃屏和色彩失真,還是有些明顯。”

陸學東也無奈的攤攤手:“沒有辦法,只能一點點調和優化,我們底子太薄了。”

“你們估計的進度表,最晚要到什麼時候?”黃修遠將測試手機放回去。

陸學東思考了一會:“最快三月中旬,最晚大概在四月底,就可以完成聯合GPU的全面測試和優化,拿出可以量產的產品。”

“那就好。”

這個進度,符合新手機和電腦在今年五月份上市的計劃。

對於聯合GPU的考察完成後,陸學東帶着他來到了另一個廠房。

這裡正在進行一個新項目,是關於新顯示屏技術的研發項目,負責人是張鏡鑑。

雖然三星並沒有拒絕供應顯示屏,但是價格高就不說了,還存在非常多次品,那些最好的顯示屏,都是三星自己在使用。

而國內的京東方屏幕,在技術和質量上都比三星弱上一個層次,用在低端產品上還好,如果用在高端產品上,就顯得有些拉誇了。

因此龍圖騰自己也在搞新顯示屏技術。

檢測室內,張鏡鑑拿着一塊手機屏幕,看起來和普通的LCD屏幕差不多,或者唯一的差距,就是兩者之間的厚度。

張鏡鑑手上的屏幕,薄得非常嚇人,有一種彷彿一捏就碎的錯覺。

“已經研發出來了?”黃修遠放下檢測報告。

“是的,我根據董事長的思路和方案,嘗試了幾百次後,終於發現最完美的三原色納米線結,這是第一批實驗產品。”張鏡鑑內心非常激動。

他將手機屏幕接通了測試機的電源,頓時手機屏幕亮了起來,那細膩到極致的畫面,非常的柔和、清晰。

這種新屏幕技術,是黃修遠未來記憶中的納米科技之一,名爲“納米線結髮光二極管技術”,英文稱爲“NLED”。

利用納米線編織出發光二極管,然後將三原色的納米線結髮光二極管,進行二次編織,形成三原色結點,實現發光和顏色的顯示。

“精度到多少了?”

“42納米,已經超越了肉眼分辨率極限。”張鏡鑑打開一旁的分辨率測試系統,上面顯示出新屏幕的分辨率,基本已經超過了4K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是龍圖騰不想生產1K屏的,而是實力不允許,由於龍圖騰的納米加工技術,最低就是60納米。

而60納米和40納米,成本和加工難度,基本相差無幾,乾脆就直接來一個大跳躍,一步到位超4k屏了。

黃修遠問了一個關鍵問題:“成本多少?”

“按照技術商業化評估辦公室的計算,每平方釐米14元左右。”

每平方釐米14元?

黃修遠心裡面估算一下,目前龍圖騰的智能手機,屏幕的邊長是12釐米×6.5釐米,面積爲78平方釐米。

78平方釐米的面積,就是1092元一塊屏幕。

他接着問道:“這是生產成本,還是出廠成本?”

“生產成本,如果出廠要保證利潤,價格翻倍是非常正常。”張鏡鑑對此也無能爲力。

“看來暫時只能給高端機配備了。”黃修遠說完想了想,再次問道:“如果降低分辨率,採用微米級的生產工藝,成本可以壓低多少?”

事實上納米級和微米級的顯示屏,人類的肉眼根本區分不出來,因爲肉眼的分辨率極限,在58微米左右,精度超過58微米後,是很難發現區別的。

盤算了一會,張鏡鑑也挺無奈的,工藝太高超也是一個麻煩,大致估算了幾分鐘,他給了一個大概的範圍:

“如果採用1微米級的工藝,加上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分攤,可以壓低到目前的2~3%左右。”

黃修遠當即有了決定:“那就採用1微米、200納米工藝,分別生產中低端屏幕,棒子的東西是靠不住的,而且我也不想用他們的。”

“我明白了。”

“現在改造生產線,最快什麼時候可以量產?”

張鏡鑑想了想:“一切順利的話,今年五月份可以小規模量產,大規模至少要到今年十月份。”

“好,我們的高端機,暫時就搭配200納米屏,42納米屏作爲技術儲備。”

黃修遠剛安排好NLED屏的生產計劃,就被一個電話打亂了他的行程。

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
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